定州窯

定州窯

定州窯定州窯(又名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

定州窯定州窯
定州窯(又名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今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一帶,因其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州窯。定窯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中國的制瓷業到了宋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階段。宋代有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各以其無比的藝術魅力,為我國瓷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簡介

定窯窯址規模最大、最集中的窯場,分布在今曲陽縣澗磁村北一帶,這裡有十幾處高大的堆積,最高的15米,堆積著眾多的瓷片、窯具、爐渣、瓷土等。從遺址地層疊壓關係看,遺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個時期。
晚唐和五代時定窯燒制的瓷器,還嫌粗糙簡單,正處於向精瓷的過渡階段。北宋是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也燒制其他品種,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綠釉(綠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高溫色釉。定窯的白瓷,胎薄質細,釉色潔白,造型優美,以刻花、畫花、印花等加以裝飾,藝術水平很高,社會影響很大。去宋不遠的元朝劉祁的《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知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讚美定瓷的絢麗多彩。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兒枕”,是定瓷的代表作之一。
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在遺址北宋地層出土的龍鳳盤刻有“尚食局”款額,說明這裡不但燒制民間的各種生活用瓷,還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這裡燒制的碗、盤、盆、罐、杯、壺、瓶、枕、器座以及玩具等,造型秀美,紋飾精緻。有的碗、盤口沿作花瓣式,碗內印一盛開的花朵,同時在外壁刻上花蒂與花瓣輪廓線。這種把印、刻手法並用於一件器物,里外裝飾統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紋裝飾渾如一體,十分精美。
宋代瓷窯裝燒技術最為重要的成就,就是發明了覆燒法和“火照術”,定窯就大量採用覆燒方法,還使用了一種墊圈式組合匣體。這種燒制方法的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間,既可節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變形,從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產量,對南北瓷窯都產生過很大影響。
定窯在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後,由於連年兵災,逐漸衰落和廢棄。但在金、元時仍繼續生產。定窯的制瓷技術,對促進我國制瓷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定瓷在沉寂了多年之後,到20世紀70年代,又進入了復甦期。曲陽定瓷有限公司歷盡艱辛,通過上百次研究實驗,在仿古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製成功了仿古、美術、日常三大系列工藝產品200多種,產品在國內展出屢屢獲獎,產品已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荷蘭等十幾個國家和香港特區。
註:圖中為定州窯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