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觀

宇宙觀又名世界觀,它包含了三種宇宙觀。第一宇宙觀:宇宙是精神的(黑格爾)。第二宇宙觀:宇宙是物質的(馬克思)。

簡介

社會成員關於社會及其制度的一種總體性觀點!
宇宙觀,又稱世界觀。人們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的世界觀也不盡相同。——摘自《現代漢語詞典

三種宇宙觀

第一宇宙觀:宇宙是精神的(黑格爾)。
第二宇宙觀;宇宙是物質的(馬克思)
第三宇宙觀:宇宙是最大的生命體(薛宣林
人和恐龍本不屬於現行地球相對派和愛因斯坦假定之延續
薛宣林
----無限想像 科學探索 追求永恆 相對的生命時空與理由是的,
羅列了一系列的人類和宇宙問題,本來與薛宣林的藝術毫無關係。然而,這些奇怪的結論和聲音,早就留在了眾多的會所和講堂。起初自己並不知道為什麼對這些宇宙問題如此地感興趣,現在才知其感興趣的理由。其實,我們人類之所以需要想像、需要探索、需要創造、追求永恆,是因為我們本不屬於地球,我們人類來自我們人類所尋找的地方---宇宙。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問題。其實與藝術和生活密切相關。在朋友們的建議下,本著既有相對的哲學功底和想像,薛宣林就再“大膽”一回。給科學家們拋磚引玉或引得世界科學爭鳴的同時,也好對相對畫派藝術,做一個科學的藝術化的解讀。
一、地球爆炸或重組過恐龍不屬於我們所知的現行地球
我知道大家公認的理論。可每當我看到一些有關2億多年前恐龍復活的電影、動畫和文章,都感到非常的幼稚和可笑。億萬年前我們所知道的化石恐龍,其實不屬於我們所知道的現行地球。
(一)、宇宙是最大的生命體,其生命形式就是無限時空的自然生命和生物生命的周而復始。科學家們目前2600萬光年宇宙的假定,但卻遺漏了恐龍與地球時空的假定。宇宙中的任何物質都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地球也不例外。我們現代文明對宇宙和地球的解釋。雖然尚處於簡單的幼稚階段,但用現代的文明足以解釋我們所處的地球,是一種既特殊又普通的星球。我們既然能夠對2億年前恐龍的生活做出假定。那么我們為什麼不能去對2億年前,我們地球的大小和時空做出推測。
(二)、地球爆炸或重組過,恐龍時代地球的大小與現在的地球相差甚遠,恐龍時代不同於現行地球時空。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來解釋恐龍,足以說明恐龍假如現在復活,在地球上一天也不能生存。構想一下,如果恐龍復活,那樣的龐然大物在我們現行的地球上一步都不可能行走,更何談如何生存。這就如同我們現在的人如果長的太高或太胖無法行走一樣。這是地球特殊宇宙時空所決定的,地球的引力決定相對的宇宙時空條件下相對物質的生命形式和形態。由此可見,恐龍時代的地球的大小,所對應的時空是可以測定的,其結論是肯定的,地球在數億年前爆炸過或重組過。恐龍本不屬於我們所知的現行地球。
二、人類是宇宙人的一部分 是宇宙文明高智慧物種的延續
我時常在想,我們人類為什麼需要無限想像,科學探索、追求永恆。其實,我們人類就是宇宙生命的最高形式。人類是智慧、永恆的代名詞。人類本不屬於地球,人類是宇宙移民。是宇宙最高文明的產物。是知識靈魂的象徵。之所以得出如此結論,其理由如下:
(一)、化石時空佐證。恐龍2億年前,動物600萬年前,人類70萬年前。 理論的邏輯來源於自然和實證。我們無法解釋,70萬年前,我們人類為什麼不在地球上,在那裡?結論只有一個,我們人類本不屬於地球。我們就是宇宙人。
(二)、人類大腦的無限性、思想性、意識性與動物大腦的有限性、本能性、反射性。 我們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論來解釋,地球的物種,有時讓我們得出令人困惑的結論。1、萬物都有生物鏈,都有天敵,但我們人類沒有,我們人類可以利用地球上一切物質,不管是有害無害,有毒無毒,都能夠“為人所用”。且沒有天敵。人類如果不計畫生育,可以任其增長。2、人類從嬰兒的無意識很快就會培養成高智商的動物。可世界上任何動物幾百萬年,幾乎沒有多大的進化或改變,我們馴養的動物無論怎樣,也不會有意識,智商永遠不會高過3-4歲兒童。
(三)、人類宇宙探秘,尋找適合生命的星球,人類在孤獨的背後,是尋求宇宙的超越。 人類的孤獨源於地球上沒有同樣的或相似智慧的知己。據說有關科學家們,建立太空站,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宇宙移民。有科學家試想,建一個一千平方公里的太空飛船。在人類需要其他星球的時候,將人類發射到其他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上去。幻想的理論與實踐,也許正是來源於我們人類生命最原始的,最靈魂深處的本能意識。
想像、科學、探索、藝術等等都有著共同的特徵。生命和藝術都來源於我們所共有的宇宙本體。我們都在無限想像,不斷探索和創造中獲得生命的永恆,美的永恆。
薛宣林(相對畫派創始人)2009-4-7在北京
此前第一、宇宙是精神的(黑格爾)。二、宇宙是物質的(馬克思)三、宇宙是最大的生命體(薛宣林)。

影響

此一名詞指稱對於世界作為人類實作以及人類存有的中介性,即一個綜合意見的集合。世界觀作為框架影響人類的知覺和經驗,以及社會的許多層次:知識、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科學和道德。
舉例來說,對於因果關係的理解的世界觀有各式各樣的面貌,它可能是單向的,或循環的,或是螺鏇性的。這樣一個認知結構便反映了對於世界的不同系統性理解,在中文中,我們指稱這樣的世界觀為「世界史觀」。一個單向的世界史觀會是一種一神教的觀點,認為世界歷史只有一種方向,世界有究極的初始狀態,並且將會在某個時間點結束,如同基督教所說「我是開始亦是終結」,回教亦有相同觀點。而循環史觀則認為世界的狀態是系統性而不斷循環的,如同四季不斷更迭,例如祆教、波斯拜日教和印度教。
對於因果關係的世界觀理解不只影響宗教傳統,還有人類思想的其他層面,例如歷史的目的、政治和經濟理論、還有許多其他系統性思想:民主、獨裁、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有了線型史觀和非線型史觀的不同理解,便會產生在科學思考上各具特徵的抽象機構。舉例來說,對於世俗普遍行動和事件的不同理解,便會產生決定論和自由意志的種種對立。自由意志的世界觀認為,世界的原則是簡單的法則,他們總是維持穩定不變,在科學上它們稱作經驗主義;相反地,決定論的世界觀認為世界的原則是由動態的系統組成,在科學方法上稱作理性主義。
某些形式的哲學自然主義和唯物論反對實體會因為本身的限度而無法從事自然科學的命題,他們認為科學方法是最可信賴、建立模型以理解世界的最佳方法。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者是統一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宇宙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宇宙觀(世界觀)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和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任何世界觀的形成和確立都要利用先前遺留下來的現成的思想材料,這樣,新世界觀和舊世界觀之間存在著某種歷史的繼承關係。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採用的方法最終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錯誤的世界觀則會給人們的實踐活動帶來方法上的失誤

麻將里的宇宙觀

一副正宗的麻將牌是由六類42種圖案組成的,其中有序數牌(含萬子牌、餅子牌和條子牌)108張、風牌(即東、南、西、北)16張,箭牌(中、發、白)12張,花牌(春、夏、秋、冬、梅、蘭、竹、菊)8張。這種組合設計不是隨意捏造的,而是來源於中國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人樸素的宇宙觀。
“東西南北中發白”體現了“三才觀”和“天圓觀”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主要以五行說為代表,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最基本的物質組成,和方位相配分別為: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而中國古人又認為宇宙形態是天圓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發”代表天,“發”是在人的最頂部,所以用發代表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確定,使東、西、南、北、中和天(發)、地(白皮)共同構成了一個真正的天圓,這個天圓不是地球的圓,而是宇宙的圓。
數字里暗含玄機,而麻將牌中的萬、餅、條3種花色,則分別反映了物質的存在形式,數字則代表了物質存在的數量。
在中國古代思想中,3為基數,9為極數,所以萬、餅、條分別有9張。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臟、五色等和5有關的物質外,還有很多和12有關的,如12生肖、12時辰、12個月……這種思想在麻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數。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於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