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亭

孺子亭

孺子亭位於南昌市區的西湖之中,此乃漢高士徐稚隱釣之所,南唐時建有高士台(亦名“孺子台”)。明初立為高士祠。嘉靖年間,徐樟建亭於祠北,以祀其先人徐孺子。抗戰時被日寇推入湖中。亭亦殘破,僅存骨架。1980年改造西湖,開闢公園,拆除殘亭重建,1983年10月,新亭落成,此亭為重檐六角選尖式,亭畔湖水瀠回,疊石成山,柳色成煙,再現了“豫章十景”中“徐亭柳煙”的景觀。(南唐時建有“孺子台”。明初太守許方在此立有“高士祠”。

基本信息

簡介

孺子亭孺子亭

孺子亭是為紀念徐孺子而得名。徐孺子姓徐名稚,字孺子(公元97—168年)古代豫章南昌人,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高士賢人,一生博學多識而淡泊名利、不離勞作,被人們千秋傳頌為“人傑地靈之典範”。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極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為其專設一榻,去則懸之,別人不能享用。於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中便有了“人傑地靈,徐孺子陳蕃之榻”這不朽的名句,並且千古傳為佳話。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賢人,在徐稚的故居為其修建了一座紀念亭,初時冠以“孺子台”之名,歷史上多次興廢,可謂歷盡滄桑 ,據史料記載三國西晉、隋、唐、宋等許多朝代都曾進行興修或重建,並先後更名為聘君亭思賢亭,終以孺子亭命名至今。

孺子亭公園

孺子亭孺子亭

位於南昌市區西湖中。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市民公園。公園四周環水,有橋通南岸,為“豫章十景”之一。始建於1979年,以沿湖聳立的孺子亭為主景圍湖造園而成,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建成開放。園內除已恢復修建了孺子亭孺子墓碑廊這些歷史古蹟外,還結合公園的特點,配建了其它可供人們瀏覽、休憩的風景,如“觀魚廊”、“賞荷亭”等等,人們駐足孺子亭上,湖光水色盡收眼底。水面遊船輕盪,沿岸紅柳綠。素享盛名的“豫章十景”之一“徐亭煙柳”使遊人如痴如醉,恍如登臨仙境。近年來,公園內更新辟出茶房、門球場、鳥雀寵物市場等健身遊玩場所,遊客摩肩擦踵、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尤其是新建成的“孺子亭水上世界”更是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人。

人物

孺子亭徐孺子

徐孺子(公元97—168年),即徐稚(或寫作異體字“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是中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高士賢人,經學家,世人稱“南州高士”,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所記,徐孺子,九歲,在月下玩耍時,別人對他說:“假如月中無物,應當特別明亮吧?”回答說:“不對,就像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一生博學多識而淡泊名利、不離勞作,被人們千秋傳頌為“人傑地靈之典範”。

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極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為其專設一榻,去則懸之。於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中便有了“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不朽的名句,並且千古傳為佳話。

徐孺子謝世後,葬於南昌市進賢門外東潭巷鐵樹坡舊城壕溝邊,後人為紀念這位東漢著名的高士,曾於南昌市內的青山湖畔建徐孺子祠堂,北宋詩人黃庭堅遊學南昌期間拜謁徐祠後寫道:“喬木幽人三畝宅, 生芻一束向誰論。藤蘿得意乾雲日, 簫鼓何心進酒樽。白屋可能無孺子, 黃堂不是欠陳蕃。古人冷淡今人笑, 湖水年年到舊痕。”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園、孺子亭、高(士)橋均是以徐稚的字號命名的。

孺子墓

孺子亭孺子亭公園

徐稚(97~168),字孺子,南昌人。家境貧窮,常躬耕自食。學識淵博,品節高尚,因不滿宦官專權,多次徵聘不仕,時稱為“南州高士”。逝世後葬於故宅東南約五華里的社壇,今十字街。歷代有人祭掃,曾被譽為“江南第一名墓”。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昌市文化局進行兩次修繕。“文化大革”時遭毀壞。1996年西湖區政府遷葬其衣冠冢於孺子亭公園,重建墓地,舊墓碑修復。

豐城

孺子亭孺子墓

在第四屆中國全國農運會上,東道主宜春市的大街小巷、體育場館甚至政府新聞網站上都打出了“孺子故里誠摯歡迎四海賓客”等熱情洋溢的歡迎辭,這都緣於其下轄的豐城市白土鄉隱溪村有大量徐孺子的遺蹟,豐城市人民政府的網站這樣描述道:“徐稚,字孺子,豐城白土鄉隱溪村人,曾就讀於豐城櫧山,被稱為‘南州(江南)高士’。”

江西省著名“飛白體”狂草書法家徐雲鵬認為,徐孺子就出生於隱溪村,家譜中記載徐孺子有三兄弟,孺子排行老三,這一支是老三的後裔,是正宗的孺子後裔。隱溪村因徐孺子在此隱居垂釣溪邊而得名,現存的孺子祠堂、孺子讀書台(亭)、匾聯等遺址都是孺子故里最好的活化石和見證物。

《豐城縣誌》記載:徐稚自幼家境貧窮卻求知好學,十五歲時奉父親徐儉之命,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唐檀去世以後,徐孺子便在櫧山智度寺開始了長期讀書、隱居生活,櫧山至今還保存有“孺子讀書台”等遺蹟。如今,隱溪村的孺子祠堂里還懸掛著一副紀念徐孺子捐資賑災的古匾聯:“隱逸之士堪羨哉,惟我祖,甘貧窮,卻徵聘,不侍王侯,千載高風從古仰;輕財之人足述矣,獨先公,捐粟米,賑饑荒,表厥宅里,一生大義至今存。”

2002年底,豐城市考古人員還在隱溪村以西的杜市鎮徐家村發現一座建於清乾隆年間、紀念“南州高士”徐孺子的石刻牌坊,此類保存完好的牌坊江西省僅此一座,該牌坊上鑲嵌著“南州世家”的石匾。如今,白土鎮的中心還建有“孺子亭”,與南昌市孺子公園裡的孺子亭相似。在徐孺子的影響下,隱溪村和櫧山一帶村民歷來熱衷讀書和書法,民風淳樸厚道。

徐孺子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流傳千古,聞名於天下。許多參加農運會的外地人說,雖是第一次來江西,第一次來宜春,但從小就讀過《滕王閣序》,對徐孺子的高尚品行非常敬重,能來孺子故里也感到非常高興,也很快喜歡上這個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這也是本屆農運會組委會打出孺子故里招牌的最大收穫吧。

南昌風景名錄

南昌風景名勝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餘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命名南昌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南昌旅遊景點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通過以下詳細景點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南昌,特別是對到南昌旅遊的朋友們更有幫助。  

南昌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