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

孤獨死

“孤獨死”作為日本媒體在1980年代推出的一個新的社會學辭彙,一般來說,“孤獨死”是指獨自生活的人在沒有任何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發疾病等原因而死亡的事件,特別是指發病後不呼救而死亡的情況。“孤獨死”以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居多,是日本社會老齡化的突出表現之一。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僅是在東京,一年就有將近3000人遭受“孤獨死”的命運。

概況

老齡化社會的老人易發孤獨死老齡化社會的老人易發孤獨死

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但與之相伴隨的是日本社會嚴重的老齡化現象。隨著日本老齡化日益加劇,越來越多老人獨自生活,他們在臨死時甚至沒有一個親人在場,只能孤獨地死去,有的在屍體分解甚至化成白骨後才被人發現。

在日本,老年人“孤獨死”的情況非常嚴重,日本每4個高齡男性之中,就有一個因無人在身邊照顧和陪伴而“默默離開人世”。

2008年,僅東京一地,就有2000多個老人因無人照料而默默離世。日本全國60歲以上人群中,超過四成的老人擔心自己將會“孤獨死去”,超過七成老人對未來生活感到不安。這一問題在大城市更為突出。在東京都市區等大城市和人口在10萬以上的中等城市,感到自己將“孤獨死去”的老人比例超過45%。為了溫飽,有不少日本老人竟願意進監獄。從1991年開始,65歲以上的高齡人犯罪一直在增加。日本監獄裡60歲以上的犯人數量比10年前增長兩倍。

調查

孤獨死孤獨死

據日本發布的數據顯示,首都東京的獨居老人問題尤為嚴重,2007年“孤獨死”案件多達2718宗。與此同時,調查發現由政府管理的77萬戶老公寓,年邁者大增,2007年的“孤獨死”人數是517人,比7年前增加了兩倍。作為應對,日本政府2007年8月已擬定一個“孤獨死零計畫”以減少不斷攀升的“孤獨死”。全日本民主醫療機構聯合會(簡稱“民醫聯”)15日公布了因獨居而在無人看護情況下離世的“孤獨死”人數,從2006年1月至9月間共接到99人孤獨死的報告。 99人中不滿70歲的有55人,其中50人為男性。70歲以上死者中,男性有21人,女性有22人。此外,還有年齡性別不詳的一人。死者中有37人為生活保障補助對象(包括正在申請中的)。從其死後到被發現的時間來看,3天以內的有55人,4天到一周之內的有8人,一周到兩周之內的有5人。

原因

老齡化

“孤獨死”也與這個國家的老年人口在日益迅速增長有關。21世紀初的日本每5名日本人中,就有一名是大於65歲的老人。

日本媒體提供的數據表明,有超過270萬生活在自己家裡的日本老人需要特殊看護,加之日本社會把送老人進養老院視作拋棄行為,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攀升。

經濟壓力

經濟壓力也是造成日本人“孤獨”的重要原因。自1990年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企業的臨時工和契約工的比例增加了3倍。工作和生活上所面臨的巨大壓力,使許多人成為工作狂,他們中的不少人從未結婚,到提前退休時已成為一名孤獨者。

醫療保障滯後

孤獨死的另一背景是,醫療和護理保險制度惡化,造成住院等個人負擔增大,(有些人)不得不在家養病,或因住院天數縮短而在沒有根治的情況下就不得不出院”

易發人群

一名日本老人在東京街頭獨坐,抓頭髮消磨時間一名日本老人在東京街頭獨坐,抓頭髮消磨時間

“孤獨死”主要發生在人際交流貧乏的人群當中。對於“孤獨死”問題的邊緣人群,日本人總結出了一些特徵:高齡、單身居住的男性、親戚住在較遠的地區、退休或失業、無業人員、患有慢性疾病、住在廉價公寓等。在日本,很多老人為了不給子女兒孫添麻煩,多數會選擇獨自居住,而具備這些特徵的人群在高齡老人中也確實不在少數,並且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孤獨死”問題的邊緣人群也在呈逐漸增加的趨勢。

“孤獨死”的現象也不僅發生在老年人當中,確切地說,多發生在與社會沒有接觸的獨居者當中。隨著都市現代化生活越來越注重個人隱私,有的人在突發疾病或自殺後得不到關注,很長時間才被發現的事件頻頻出現。

應對

解決這一問題,日本社會的主要做法還是從個人與改善社會環境兩方面來入手的。
首先,既然“孤獨死”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自個人的心理壓抑,那么就需要鼓勵高齡老人積極與家人親屬保持聯繫,從自己的興趣入手開始參加社區內的集體活動,或者是交流活動。另外,政府還鼓勵老人多多利用社區內的上門看護、志願者團體的家訪服務等制度。
另一方面,在改善社會環境上,地方政府會專門針對高齡化嚴重的社區建立電腦網路聯絡制度,為高齡老人提供定期上門體檢等服務。有的地方還會派人觀察自來水、煤氣、手機、鬧鐘等生活設施的使用頻率,掌握老人們的生活狀況。另外,還有的地區,會讓老人們一對一地結成對,每天互相確認安全等等。

案例

中國案例

2006年8月13日,家住瀋陽市和平區某花園小區四樓的張先生,每天回家上樓經過三樓時總是聞見一股奇怪的臭味。開始張先生還沒在意,可臭味越來越重。第三天,由於臭味實在是太大了,張先生按響了三樓住戶家的門鈴,可按了好久,都不見有人答應。感覺不妙的張先生撥打110報案,110民警把房門打開發現,老人已經死在屋內。經法醫鑑定,老人死於突發性腦出血,並且到發現時已經死亡了一個星期了。

2006年8月25日,住在同一小區內的另外一位83歲的老人因為心臟病孤獨地死在了家中,當兒子發現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

這僅僅是在一個月內,發生在沈城同一個小區的兩起事件,並且兩戶獨居的老人的兒女都生活在瀋陽。可即便是居住在同一座城市裡,並且兒女都小有成就,但是老人去世一個星期,兒女卻毫無察覺。

日本案例

2009年8月6日,日本62歲的老牌女影星大原麗子在東京都世田谷區的自宅內死亡,死亡時間超過兩周。

2012年4月初,日本茨城縣的一家老年公寓裡,一名87歲的女性在房間內去世以後一周才被發現。

2013年3月25日,日本琦玉縣警方接到一名房地產管理員的電話,稱有兩個人死在房間內。警方趕到後,發現一名80多歲的母親和一名60多歲的兒子分別死在床上和座椅上,兩人的死亡時間大約已過了兩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