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檢

孕檢

孕檢包括:B超、血檢、胎心監護等等項目的檢查情況,孕前檢查是通過檢査備孕夫妻雙方的身體健康情況,來判斷“可以要”或“不能要”寶貝,“現在就能要”或“疾病治癒後再要”,並提醒某些女性懷孕後要做特殊的檢查。實際上,孕前檢査更重要的意義,是給予年輕父母在孕育方面的指導,讓他們懂得如何在孕前把身體及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孕育出健康的寶貝。

基本信息

孕前檢查項目

孕檢孕檢
尿液檢查,當即可拿到結果,檢查尿液裡面含不含有蛋白糖分。尿液檢查每個月都要做。
婦科檢查,觸摸乳房看裡面有沒有結節(囊腫纖維瘤類的疾病),檢查子宮的大小,宮頸塗片情況。英語國家認為這項檢查無用,且對孕婦缺乏尊重。但在很多國家,大部分醫生仍在進行這項檢查,以免漏診宮頸癌。
體重,量體重主要在於了解孕婦增加的重量,以避免胎兒過大,或提升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婦產科主治醫師周翰生表示,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應依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區分,BMI介於19.8到26之間的人,建議增加體重為11.5到16公斤,BMI介於26到29之間的人,建議增加7到11.5公斤,BMI小於19.8的人,建議增加12.5到18公斤,而BMI超過29的人,則最多增加7公斤。
血壓,懷孕時的血壓可能會比懷孕前略低,一般而言,正常的血壓值應為120/80mmHG以下,若是懷孕20周前,血壓值達140/90mmHG,會懷疑可能為慢性高血壓,但若是懷孕20周后仍持續高於140/90mmHG,就可能判定為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會阻礙血液進入胎盤,影響胎兒的養分吸收,此外,若合併有尿蛋白的症狀就成為子癲前症,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造成胎兒心跳減速甚至胎死腹中。
宮底高度,宮底高度可約略推估胎兒的周數大小是否符合產檢時的周數。
超音波,一般產檢時所使用的超音波為2D超音波,周翰生醫師表示是否每次都進行超音波檢查得視醫師習慣和診間設備而定,健保產檢只在第三次或第四次產檢時給付一次一般2D超音波費用,若醫師因各種因素並沒有每次產檢都使用超音波時,孕婦媽咪也可向醫師要求。

八大檢查項目

檢查一:生殖系統
內容:通過白帶常規篩查黴菌、滴蟲、支原體衣原體感染、陰道炎症,以及梅毒淋病等性傳播性疾病。
目的:是否有婦科疾病,如患有性傳播疾病,最好先徹底治療,然後再懷孕,否則會引起流產、早產等危險。
方法:普通的陰道分泌物檢查,多數女性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檢查時放鬆能讓人不那么敏感。
對象:所有育齡女性
時間:孕前任何時間
檢查二:脫畸全套
檢查內容:包括風疹弓形蟲巨細胞病毒三項。
檢查目的:60%-70%的女性都會感染上風疹病毒,一旦感染,特別是妊娠頭三個月,會引起流產和胎兒畸形。
檢查方法:靜脈抽血檢查時間:孕前三個月
檢查對象:所有育齡女性
檢查三:肝功能
檢查內容:肝功能檢查目前有大小功能兩種,大肝功能除了B肝全套外,還包括血糖、膽質酸等項目,比較划算。
檢查目的:如果母親是肝炎患者,懷孕後會造成胎兒早產等後果,肝炎病毒還可直接傳播給孩子。
檢查方法:靜脈抽血
檢查時間:孕前三個月
檢查對象:育齡夫婦
檢查四:尿常規
檢查目的:有助於腎臟疾患的早期診斷,10個月的孕期對母親的腎臟系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身體的代謝增加,會使腎臟的負擔加重。
檢查方法:查尿
檢查時間:孕前三個月
檢查對象:育齡女性
檢查五:染色體異常
檢查內容:檢查遺傳性疾病。檢查方法:靜脈抽血檢查時間:孕前三個月。
檢查對象:有遺傳病家族史的育齡夫婦
檢查六:ABO溶血
檢查內容:包括血型和ABO溶血滴度。
檢查目的:避免嬰兒發生溶血症。
檢查方法:靜脈抽血檢查時間:孕前三個月
檢查對象:女性血型為O型,丈夫為A型、B型,或者有不明原因的流產史
檢查七:婦科內分泌
內容:包括卵泡促激素、黃體生存激素等6個項目。
檢查目的:月經不調等卵巢疾病的診斷。
檢查方法:靜脈抽血
檢查對象:月經不調、不孕的女性。
檢查時間:孕前
檢查八:口腔檢查
檢查目的:如果孕期牙齒要是痛起來了,考慮到治療用藥對胎兒的影響,治療很棘手,受苦的是孕媽媽和寶寶。
檢查內容:如果牙齒沒有其他問題,只需潔牙就可以了,如果牙齒損壞嚴重,就必須拔牙。
檢查時間:孕前6個月
檢查對象:育齡女性根據需要可能進行的檢查

孕前檢査必要性

孕檢孕檢

1生育一個健康活潑、聰明伶俐的寶貝,是每一對備孕夫妻的心愿。孕前檢査是優生優育的保障,不僅對自己負責,也對寶貝的未來負責。
2孕前檢查是通過檢査備孕夫妻雙方的身體健康情況,來判斷“可以要”或“不能要”寶貝,“現在就能要”或“疾病治癒後再要”,並提醒某些女性懷孕後要做特殊的檢查。實際上,孕前檢査更重要的意義,是給予年輕父母在孕育方面的指導,讓他們懂得如何在孕前把身體及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孕育出健康的寶貝。
3很多人沒有認識到婚前檢查的重要性,婚前沒有做體檢。所以孕前檢査就像一個安全補丁,顯得尤為重要,必不可少。在這個生活工作充滿壓力、環境污染曰益嚴重的情況下,孕前檢査可謂是優生的基石。
4檢査後接受專家指導,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提出指導建議,備孕夫妻也可以把心中的困惑和疑慮說出來,消除孕前準備的誤區。
5通過孕前檢査診斷及排除一些疾病,如遺傳性疾病、婦科疾病、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等,這些疾病都會對懷孕有直接的影響。這些疾病有時是隱匿性的,並沒有明顯症狀,常被我們忽視。患病的女性並不是都不能要寶貝,而是要待疾病治療控制到一定程度再懷孕。另外,通過孕前化驗檢査可發現有無導致畸形的病毒感染。

孕前準備

1、丈夫的檢查——丈夫的檢查項目主要有體格檢查,通過檢查尿、血、便常規及肝腎功能、性病檢測。若接觸放射線、化學物質、農藥等,可能影響生殖細胞,應做精液檢查。
2、糖尿病檢測——主要是通過空腹血糖檢測及葡萄糖耐量實驗。妊娠期糖尿病就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果那些女性原患有糖尿病,那就要先和醫生講,必須要通過醫生檢查評估後,醫生根據您個人的情況給您建議您是否合適懷孕。
3、血常規和血型——主要是用來了解血色素的高低,檢查結果顯示貧血那女性朋友就要接受先治療,再懷孕;這樣還可以詳細的了解到凝血情況,檢查顯示如果出現了異常的話就要先接受治療,這樣就可以避免生產時發生大出血等意外情況。
4、婦科檢查——在做檢查的時候最常檢查項目是婦科檢查,只要是檢查生殖道致病微生物,女性的陰道內是否有滴蟲、淋球菌、黴菌、梅毒螺鏇體、沙眼衣原體等,都會有可能引起胎兒宮內或產道內感染,導致胎兒出現畸形,還會引起流產、早產等危險。檢查的時候發現這些疾病了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再根據情況受孕。

孕前注意事項

1、檢查是抽血檢驗,不要求空腹等,也沒有具體時間限定,一般在準備懷孕前三個月檢查為宜。需要特彆強調的是,一些年輕夫婦對此並不重視,常常認為是無用的檢查,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及時檢查及時採取相應對策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夫婦,在懷孕之後再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2、在實際檢查中,通常檢查沒一個項目的IgG與IgM,如果都顯示呈陰性的話,說明從未感染上述四項;如果前者陽性,說明既往感染,而後者陽性,說明近期感染,近期感染需要轉陰後懷孕。
3、通常該項檢查目的就是了解女性是否患有某種病菌感染,假如你感染了這其中的任何一種病原微生物中的一項,都很輕易造成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或殘疾兒,應引起重視。根據不同的人群也可有所選擇,一般夫婦進行常規檢查即可,對於有婦產科特殊病史的人,如不孕、習慣性早流產、不明原因死胎、新生兒死亡史及遺傳病史等,需進行相應檢查。此外,為防止神經管畸形,女性在孕前3個月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度補充葉酸。
4、孕前檢查時間應從確診妊娠後開始,一般懷孕7個月前每月一次,懷孕8至9個月每兩周一次,最後一個月每周一次。若有異常情況,酌情增加檢查次數。孕期做B超檢查對保證優生優育具有積極意義,在整個孕期進行四次B超檢查很有必要,但沒有必要過於頻繁。
5、準備懷孕的女性還要注意,在孕前3個月應停止口服或埋植避孕藥;不能照射X線,不能服用病毒性感染或慢性疾病藥物,此外夫妻都要戒菸,為了清除夫妻身體內的煙塵與有毒物質,可多食用畜禽血、春韭、豆芽等。
6、一般孕前檢查最好能在準備懷孕前3-6個月內進行。男性精液檢查在同房後2-7天,最好早點檢查

孕期檢查內容

一般檢查了解病史(妊娠時間、不適症狀、有無慢性疾病史、遺傳史、早產、流產、宮外孕、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史);測血壓,數脈搏、聽心肺等;觀察面容有無貧血;檢查下肢有無水腫。
腹部檢查測量腹圍、宮高、檢查胎位胎心、胎頭是否入骨盆、估計胎兒大小。
骨盆測量了解骨盆的大小,以準確估計能否自然分娩,是否需要剖腹產,以便醫生及孕婦都能心中有數。
肛門檢查了解骨盆有無異常(包括坐骨棘尾骨等)。
對有遺傳病家族史或有分娩死胎、畸胎史者,應行絨毛先導培養或抽羊水做染色體核型分析,以降低先天缺陷及遺傳病兒的出生率。
實驗室檢查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查尿中E3,值或E/C比值,血HPL測定,B肝五項、抗HCV檢測,有關凝血功能檢查。
心電圖檢查以了解孕婦的心功能。
超音波檢查以幫助了解胎位,了解胎兒發育是否正常,必要時了解胎兒是男是女。前置胎盤也需用超音波診斷。

定期檢查

B超

每個孕媽咪在整個孕期至少會接受3次B超,大約分別在12周后、24或25周和36周后。在孕後期,B超能大致估算出胎兒的重量範圍,也能了解到宮內的情況,以便醫生和孕媽咪決定生產的方式。
如果醫生認為有必要的話,還會讓孕媽咪進行更多的B超檢查。現代B超安全可靠,孕媽咪們不用擔心。

血檢

孕媽咪在醫院建立檔案冊時,會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其中就包括血常規。通過它,孕媽咪是否有孕期糖尿病的徵兆、是否患有其他疾病,都可以有所了解。
唐氏篩查就是通過血檢可以做的一項檢查。根據人種、孕媽咪的年齡等,所推算出的唐氏比例也是不一樣的。

胎心監護

36周后,孕媽咪的胎心監護也就開始啦。每次最少15分鐘,寶寶的活動就會記錄在案喔。如果發現寶寶的活動不明顯或很少,可能寶寶正處於休息狀態,但也有可能是寶寶的情況不妙,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或對孕媽咪採取進一步的治療措施。
而如果孕媽咪將要生產,胎心監護也能測出孕媽咪是否處於陣痛階段喔。

臍血流

臍血流的檢查是通過都卜勒儀進行的,和B超類似喔。但是,臍血流檢查的是胎兒的血供情況,藉此來查看孕媽咪是否有宮內缺氧等問題。
孕期檢查除了以上這些之外,其實還有羊水穿刺等一些特殊檢查,醫生會根據孕媽咪實際情況作出是否需要檢查的判斷的。

孕產檢查

80天從懷孕到分娩,準媽媽不知要做多少次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檢查。為此,我們特別為準媽媽整理出一份詳盡的孕產檢查時間表,叮嚀準媽媽們按時進行各項檢查,以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順利度過難忘的280天!
280天孕產檢查時間表0-5周初步驗孕
“老朋友”一直遲遲沒來,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建議你不妨先去藥店購買市售的早孕試紙自行測試一下,或直接去婦產科,請專科醫師為你檢查。妊娠試驗陽性,恭喜你;陰性也不要大意喔,如一周后仍未來潮,還要複查。
5-6周
看胚胎數
超音波檢查
此時通過超音波檢查,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若仍未看到,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孕媽媽若無陰道出血的情況,僅需看看胚囊著床的位置。若有陰道出血時,通常是“先兆性流產”,這段時間若有一些組織從陰道中掉出來,就要考慮是否真的已經流產。另外,在孕期5-8周間,還可以看到胚胎數目,以確定準媽媽是否孕育了雙胞胎!
6-8周開始害喜
超音波檢查看到胎兒心跳、卵黃囊
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嘔吐、噁心、胃口不佳等情形,要少量多餐,防止飢餓性酮症。如果前面沒有做過超聲,也可做超音波檢查時,可看到胚胎組織在胚囊內,若能看到胎兒的心跳,則代表胎兒目前處於正常狀態下。此外,還能看到供給胎兒12周以前營養所需的卵黃囊。
9-11周做絨毛膜採樣
若孕婦家族本身有遺傳性疾病,可在這個時間段做“絨毛膜採樣”。此項檢查具有侵入性,常會造成孕婦流產以及胎兒受傷,做之前要仔細聽從醫生的建議。
12周第1次正式產檢
領取“孕婦健康手冊”
做各項基本檢查
大多數準媽媽在孕12周左右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由於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日後醫師為每位準媽媽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並做記錄。
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進行問診
2、量體重和血壓
3、身體各個部位檢查
4、檢查子宮大小
5、聽寶寶心跳
6、驗尿
7、抽血
8、“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查

孕檢孕檢

13-16周第2次產檢
唐氏症篩檢
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準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量血壓、稱體重、問診、查子宮大小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如果準媽媽年齡在35周歲以上,建議您在16-18周后可抽血做唐氏症篩檢。胎兒頸部透明帶大於3.0mm,抽血結果幾率大於1/270者,有唐氏症兒的可能性,應安排做羊膜腔穿刺檢查。至於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17-20周第3次產檢
詳細超音波檢查
可看出胎兒性別
首次胎動
孕20周做超音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至於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約在18-20周出現。
21-24周第4次產檢
妊娠糖尿病
妊娠膽汁淤積症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和妊娠膽汁淤積症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的。醫生會抽取準媽媽的血液樣本進行篩查試驗。如檢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採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影響胎兒。如果膽汁酸升高,那就是妊娠膽汁淤積症,需監護用藥直到產後。有的甚至要提前終止妊娠。中期以後較容易出現貧血、缺鈣,所以要多食用含鐵的食物,補鐵、補鈣。
25-28周第5次產檢
B型肝炎抗原
梅毒血清試驗
愛滋病抗體
此階段最重要是為準媽媽抽血複查梅毒、愛滋病、B型肝炎有關抗原、抗體。目的是要再次確認準媽媽早孕時所做的檢查結果,要檢視準媽媽本身是否帶有或已感染到B型肝炎。此外,血糖、膽汁酸的複查也很必要。
29-32周第6次產檢
下肢水腫
子癇前症的發生在孕期28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醫師要陸續為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由於大部分的子癇前症,會在孕期28周以後發生,所以,準媽媽在懷孕後期,針對血壓、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檢查非常重要。如果測量結果發現準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準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另外心電圖、肝膽B超的檢查也是必要的。還要根據孕婦情況複查血糖、膽汁酸。
提示: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且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準媽媽若要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著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抬高,並以左側位躺。
33-35周第7次產檢
超音波檢查
評估胎兒體重
到了孕期34周時,建議準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音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並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準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提示:準媽媽在37周前,要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併有陰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36周第8次產檢
為生產事宜做準備
從36周開始,準媽媽愈來愈接近生產日期,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周檢查1次為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準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入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太過匆忙,變得手忙腳亂。
37周第9次檢查
注意臨產徵兆
隨著胎兒長大,胎動愈來愈明顯,準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腹部發硬、尿頻嚴重、胎動有所減少、陰道血性的分泌物等症狀,都是臨近生產的徵兆,孕媽媽要時刻準備著喔!破水時,要馬上平臥,急送醫院。
38-42周第10次產檢
胎位固定
胎頭下降
準備生產
考慮催生
從第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準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在未生產前,仍應堅持每周檢查一次,讓醫生進行B超檢查、胎心監護,了解羊水以及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如果超過41周還未有分娩跡象,準媽媽應該住院催產了,因為逾期過久,胎兒在宮內將面臨缺氧危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