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40周護理全程指導

孕媽媽40周護理全程指導

《孕媽媽40周護理全程指導》是2011年10月20日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思穎。

基本信息

作者:劉思穎(作者)

出版社: 中國婦女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20日)

叢書名: ibaby同步指導書系

平裝: 284頁

開本: 16

ISBN: 7512702922, 9787512702929

條形碼: 9787512702929

商品尺寸: 23.8 x 16.6 x 2.2 cm

商品重量: 381 g

內容介紹

《孕媽媽40周護理全程指導》是為孕媽媽量身打造的,從護理、飲食、運動、著裝、工作、疾病等10個方面詳解了孕媽媽在妊娠期間要注意的事項、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細緻、貼心、全面、系統、科學是本書的特色。相信孕媽媽通過閱讀,可以度過一段順利、輕鬆的孕期生活。

《孕媽媽40周護理全程指導》是作者劉思穎以多年積累的孕育保健知識為基礎,結合自身孕產育兒經驗,而精心打造的一本孕媽媽必讀的書籍,其中包含了孕產期保健的各方面要點,以幫助孕媽媽安然度過妊娠期,順利生下健康寶寶!

編輯推薦

聰明的孕媽媽應該知道,從懷孕的那天起,您的身體、心理、生活包括您的家庭都將發生重大變化,要學習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娩、產後等各個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及相應的保健措施;要關心與注意在生活、工作、飲食、情緒、鍛鍊、疾病、出行、美容、用藥、護理、胎教、分娩、哺乳、恢復以及性生活等方面可能會遇到的一切問題。劉思穎編著的《孕媽媽40周護理全程指導》就這些關鍵的問題,都一一地給出了詳細而又科學的解答方案,極富科學性、知識性和實用性,為您順利地完成優生優育提供完善的幫助。可以說,本書就是您貼心而完美的孕育寶典!

目錄

第一章

日常起居篇——孕產媽媽“舉手投足”有講究

居室環境要適宜/2

孕媽媽久坐沙發易致腰疼/2

孕早期不要負重或舉重物/3

孕媽媽飼養寵物易致寶寶畸形/4

孕媽媽養成早睡習慣利優生/5

孕媽媽做飯不宜在廚房久留/6

孕早期少用手機為好/6

孕媽媽洗澡要掌握安全技巧/7

孕媽媽洗菜做飯巧安排/9

敏感的孕媽媽平時應少乘電梯/9

孕媽媽做家務要學會悠著點/10

孕媽媽打麻將影響胎寶寶健康/11

孕媽媽長時間吹風扇對胎寶寶不利/12

孕媽媽每天起床莫忘先翻身/12

孕媽媽要避開日常動作的“雷區”/13

孕媽媽莫要長時間看電視/14

孕媽媽學會妙用枕頭好睡眠/15

孕媽媽坐時儘量少蹺二郎腿/16

孕媽媽睡覺時打鼾應早注意/17

孕媽媽做飯少用電廚具/18

孕媽媽每天睡個好午覺很重要/19

孕晚期不要長時間站立/19

孕晚期應採取左側睡姿/20

新媽媽應及時排尿,預防尿路感染/21

做了新媽媽後要儘早下床活動/22

產後刷牙可以保護口腔健康/22

新媽媽睡臥切勿壓著乳房/23

產後10天新媽媽可到戶外曬太陽/24

產後新媽媽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勢/25

新媽媽做家務宜從第三周開始/26

新媽媽產後可放心洗頭梳頭/27

新媽媽產後休息宜採取右側臥位/28

新媽媽夏天洗澡不可貪涼/28

常聽古典音樂可助新媽媽催奶/29

第二章

健康著裝篇——孕產媽媽穿衣要時尚也要舒適

孕媽媽挑選防輻射服有講究/32

孕媽媽穿衣要因孕期而變/。33

孕媽媽穿對內褲孕期舒適安全/34

孕媽媽穿上衣宜松不宜緊/35

孕媽媽洗滌內衣方式要正確/36

孕媽媽戴胸罩應以保護乳房為主/37

孕中期宜穿背帶褲/38

健康孕媽媽不宜使用腹帶/39

產檢時孕媽媽不宜穿得太複雜/40

托腹內褲助孕媽媽輕鬆過孕期/40

孕媽媽穿彈力襪可預防“浮腳筋”/41

職業孕婦裝讓白領孕媽媽魅力四射/42

冬季巧置裝讓孕媽媽安全舒適過冬/43

孕媽媽的鞋子應以舒適保暖為主/44

孕媽媽也需要美麗/45

畫龍點睛配飾讓孕媽媽時尚俏麗/46

新媽媽月子裡穿衣應厚薄適中/47

產後10天內,內衣應天天換洗/48

新媽媽不要過早穿塑身內衣/48

新媽媽文胸選擇不當影響哺乳/49

第三章

科學飲食篇——確保營養均衡,滋養母子健康

懷孕初期宜多吃含葉酸的食物/52

孕早期多吃核桃和芝麻補充脂肪/52

孕媽媽補鈣多吃魚配豆腐/53

常吃雞蛋讓孕媽媽營養均衡/54

孕媽媽多吃魚生出聰明寶寶/55

充足的蛋白質是孕媽媽健康的保障/56

素食孕媽媽應注意補充鈣與鐵/57

緩解孕吐,孕媽媽應少量多餐/58

孕媽媽多吃粗糧有益健康/59

蔬菜讓孕媽媽營養更豐富/60

每天250克水果最適宜孕媽媽所需/61

確保營養均衡,做合格孕媽媽/62

科學飲水,確保母子健康/63

孕媽媽常吃堅果利於寶寶補腦益智/65

孕媽媽切勿攝入過多脂肪/66

孕媽媽喝可樂易造成寶寶先天性疾病/67

孕媽媽多吃西柚益處多多/68

孕媽媽常吃油條傷害寶寶大腦/68

孕晚期防下肢浮腫應少吃鹽/69

孕媽媽多喝牛奶促進寶寶骨骼發育/70

孕媽媽要慎用調味品/71

含鋅食物是孕期健康的保證/72

多吃含膽鹼食物可增強寶寶記憶力/73

孕媽媽過量飲酒易生出“酒精兒”/74

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胎教開始/75

孕晚期不宜吃黃芪燉雞以防難產/76

臨產前孕媽媽營養進食助分娩/76

喝紅糖水益處多但要適量/78

產後不宜立即吃雞蛋更不宜過量/79

產婦喝肉湯要除去過多油脂/80

產後防肥胖應控制飲食熱量/81

新媽媽忌吃辛辣、生冷、堅硬食品/82

新媽媽喝老母雞燉湯要小心/83

新媽媽蔬菜水果但吃無妨/84

新媽媽應慎吃味素以免寶寶缺鋅/84

新媽媽過早節食危害多/85

第四章

孕期檢查篇——定時醫學檢查,維護母子平安

出現懷孕反應要及時做早孕診斷/88

孕媽媽第一次檢查宜在12周后進行/89

孕早期不宜做陰超檢查/90

孕早期不可以做x線檢查/91

孕媽媽應做TORcH綜合徵篩查/92

孕媽媽應放心做孕期婦科檢查/93

孕媽媽要警惕早期白帶異常/94

孕媽媽不要隨便做胎兒鏡檢查/95

孕媽媽做胎心檢查時間因人而異/96

孕媽媽做尿檢可預知子癇前症/97

聽胎心、數眙動,確保寶寶健康安全/98

孕媽媽自檢體重避免胎兒發育不良/99

孕媽媽定期檢查確保妊娠安全/1OO

高危妊娠做羊膜穿刺檢查要及時/102

在每次檢查時一定要查血壓和體重/103

孕媽媽B超診斷次數不宜過多/104

順利分娩應及早檢查胎位是否正常/105

孕媽媽做好骨盆測量可預防難產/106

孕期測量子宮底,了解寶寶發育情況/107

孕媽媽看懂B超單,對寶寶發育狀況心中有數/1D8

孕媽媽不可忽視尿常規檢查/110

高危行列的孕媽媽應做產前診斷/111

高危孕媽媽產前特殊檢查助優生/112

分娩後新媽媽產褥期檢查不能忘/114

產後新媽媽應警惕的疾病隱患/115

月子結束新媽媽應做一次恢復檢查/116

產後6—8周做健康檢查恢復正常生活/118

第五章

心理調適篇——調節良好情緒,營造胎教氛圍

聰明孕媽媽愉快迎戰孕早期消極心理/122

正確應對早孕反應/123

放鬆心情可減輕孕媽媽早孕反應/124

孕媽媽情緒不穩定會引起習慣性流產/125

孕媽媽壓力大影響胎兒智力發育/126

胎動規律隨孕媽媽的心情而動/127

學會心理調適,讓懷孕更快樂/128

聰明孕媽媽愉快迎戰孕中期心理/129

孕中期焦慮會導致兒童多動症/130

喜怒無常的孕媽媽會殃及胎兒/131

孕媽媽心情好,生育的寶寶才漂亮/132

孕媽媽精神緊張易患妊娠期高血壓/133

孕媽媽疑慮和恐懼導致不良妊娠/133

易消極的孕媽媽少吃酸性食物/134

聰明孕媽媽應小心“移情心理”/134

適宜的居室色彩使孕媽媽心情愉快/135

親情減壓法,幫孕媽媽甩掉壞心情/136

自我心理救助,做快樂孕媽媽/137

緊張心理會降低孕媽媽的免疫力/138

聰明孕媽媽愉快迎戰孕晚期心理/139

迎接分娩前孕媽媽莫忽視孕晚期保健/140

“產前抑鬱”易眷戀上班族孕媽媽/141

不良情緒也易引起孕媽媽難產/142

“分娩預演”消除孕媽媽分娩恐懼/143

輕鬆冥想幫產媽媽緩解分娩痛/144

呼吸放鬆法使產媽媽有效應對產痛/145

情緒化新媽媽易患“嬰兒憂慮”/146

新媽媽應注意心情影響乳汁分泌/147

警惕產後抑鬱症危害母子健康/148

產後性冷淡新媽媽不可忽視/149

第六章

運動出行篇——運動要適宜,出行保全全

運動,讓孕期輕鬆起來/152

孕媽媽適宜運動好處多/153

擁有適合自己的孕期鍛鍊計畫/154

孕媽媽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155

如有自然流產史,孕媽媽別做保健操/156

孕媽媽多散步健身又舒心/157

“手腳”運動可助早期孕媽媽增體力/158

孕中期可適當加大運動量/159

孕中期慢跑為孕媽媽增強體質/160

孕期運動孕媽媽應注意心跳頻率/161

孕媽媽鍛鍊應多加注意/162

孕媽媽宜做孕期體操/163

孕媽媽和寶寶一起做“體操”/164

健腰體操幫孕媽媽緩解腰痛/165

輕鬆按摩幫孕媽媽緩解不適/166

胎兒體操與踢肚遊戲”運動法/167

孕媽媽體重超標可通過運動控制/168

備好“百寶箱”,孕媽媽安全出行/170

旅途中孕媽媽需注意飲食與活動/171

特殊妊娠的孕媽媽應避免旅遊/172

孕媽媽乘坐公車以安全為主/172

孕媽媽逛街需小心/173

長時間坐車或開車對孕媽媽都不宜/174

孕媽媽外出不宜騎腳踏車/175

孕媽媽坐火車乘輪船要多注意/176

臨產前4—6周孕媽媽不宜坐飛機/177

孕晚期運動時動作要。慢”/178

產痛時孕媽媽科學運動助順產_/179

新媽媽早做產褥操身體早恢復/180

自我按摩使新媽媽緩解產後痛/182

有氧運動助新媽媽恢復好身材/183

產後新媽媽恢復運動需注意/侶4

第七章

合理工作篇——孕媽媽工作,莫忘寶寶健康

孕後繼續工作對孕媽媽益處多多/188

孕媽媽上班應認識到自己的權利/侶9

職場孕媽媽要注意現代辦公設備/190

孕媽媽要小心電腦輻射與複印機污染/191

孕媽媽工作的。安全戰略”/193

孕媽媽工作中要重視的健康細節/194

保持良好形象,輕鬆應對妊娠反應/196

孕媽媽工作中需要防。健忘”/197

孕媽媽要遠離有害的工作崗位/198

孕媽媽上班應勞逸結合/199

孕媽媽工作時坐姿要正確舒適/200

辦公室上班孕媽媽要謹防“被”吸菸/201

孕期工作與身體健康要保持平衡/202

妙招幫孕媽媽減去睏倦與疲勞感/203

工作間歇時孕媽媽別忘和寶寶交流/204

孕媽媽要吃出營養工作餐/205

有併發症的孕媽媽應早些停止工作/206

健康的工作方式有利於腹中的寶寶/207

孕晚期孕媽媽宜適時停止工作/208

產後重返職場要及早讓腦子轉起來/209

第八章

美容瘦身篇——魅力孕媽媽,要寶寶也要漂亮

孕媽媽美容既要美麗又要保健/212

適宜的洗臉水洗出水靈靈的孕媽媽/213

乾性膚質孕媽媽的皮膚保養/214

DIY面霜,讓你做“水嫩媽媽”/214

孕媽媽不宜濃妝艷抹/215

塗口紅與指甲油是“美麗”的錯誤/216

孕媽媽用祛斑美白化妝品要慎重/217

新鮮水果為孕媽媽消滅黃褐斑/218

預防妊娠紋,孕媽媽要早做準備/219

孕媽媽美發,燙、染、吹都不宜/220

愛美的孕媽媽要學會挑選化妝品/221

孕媽媽去美容院莫忘“安全第一”/222

趕走黑眼圈,做漂亮孕媽媽/223

孕媽媽護髮不宜多洗宜多梳理/224

孕媽媽美容按摩可讓皮膚紅潤有光澤/225

孕媽媽乳房也需要美容保健/227

產後哺乳讓新媽媽塑身育兒兩不誤/228

剖宮產媽媽要悉心呵護腹部疤痕/229

正確哺乳讓新媽媽乳房不下垂/230

新媽媽謹防頭髮“退役”/231

第九章

性生活篇——了解孕期生理,適度擁有“性福”

孕期過性生活要安全美滿/234

孕媽媽在孕早期不宜過性生活/235

孕期過性生活要掌握安全姿勢/235

孕期小心性生活不當釀苦果/236

性高潮雖有益胎兒,但也要適度/237

孕期性愛乳房受過度刺激易損傷/238

孕期親密最好使用安全套/239

孕期性愛孕媽媽要小心性交腹痛/240

孕期性生活準爸爸要特別注意衛生/241

孕中期性生活節制適度有益健康/242

避免胎膜早破,孕晚期不宜有性生活/242

產後何時恢復“第一次親密接觸”/243

產後緊縮陰道,改善性生活質量/245

剖宮產新媽媽性愛應特別小心/246

會陰側切術不會影響性生活/247

營造哺乳期的和諧性生活/248

第十章

防病用藥篇——科學進行疾病防治,精心打造兩代健康

孕媽媽應謹慎應對孕期便秘/250

孕媽媽要警惕孕早期陰道流血/250

孕早期用藥需謹慎/251

習慣性流產的孕媽媽要注意保胎/252

孕媽媽補充魚油預防寶寶過敏/253

孕媽媽要嚴防孕期皮膚過敏/254

孕媽媽不吃藥祛除感冒的小訣竅/255

孕媽媽預防頭痛的好方法/256

孕媽媽發生妊娠性鼻炎要小心/257

孕媽媽要注意發燒對胎兒有影響/258

孕媽媽要遠離黴菌性陰道炎/259

孕媽媽不可小視孕期腹痛/260

孕媽媽不能忽視孕期痔瘡/262

B肝孕媽媽健康孕育有妙招/263

孕媽媽要注意貧血對胎兒有影響/265

孕媽媽孕期腰酸要多注意/266

孕媽媽腿抽筋是缺鈣的表現/267

孕媽媽合理飲食防治妊娠水腫/268

聰明孕媽媽輕鬆擺脫孕期脹氣/269

孕期睡眠差忌用催眠藥/270

孕媽媽要警惕,保胎藥也能毀胎/271

孕媽媽服藥要看。安全期”/272

孕媽媽不能隨便服用補藥/273

孕媽媽使用消炎類藥物需小心/274

孕媽媽使用外用藥時應慎重/275

孕晚期孕媽媽應警惕胎膜早破/276

小偏方幫新媽媽輕鬆消除產後浮腫/277

分娩後新媽媽腹部有硬塊不要慌/278

避免產後感染,新媽媽遠離產褥熱/279

新媽媽要謹防產後抱出“媽媽腕”/280

產褥期新媽媽需要防產後風/281

正確哺乳能使新媽媽防乳腺炎/281

產後新媽媽要謹防子宮脫垂/282

新媽媽產後服“生化湯”要因人而異/283

新媽媽預防產後脫髮有妙招/284

居住環境

北方的冬季風雷交加,南方的冬季乾燥陰冷,空氣污染嚴重,無論北方南方,寶寶在冬天都會比較難熬。這個時候,給寶寶營造一個溫暖舒適而又健康的居室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防止空氣過於乾燥。

冬季室內空氣乾燥,寶寶的呼吸系統脆弱,抵抗力低,寶寶的皮膚會有乾燥和瘙癢等不適症狀,流感病毒也極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進入到寶寶的體內,引發咽炎、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其次,要避免出現二氧化碳濃度越高等現象。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多在室內活動,門窗緊閉,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會持續增高。一旦室內空氣二氧化碳達到0 15%-0.2%時,寶寶受到輕度污染就會情緒低落、食慾減退;室內空氣二氧化碳超過0.2%時,寶寶受到嚴重污染,生長發育會嚴重被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