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叛亂

孔有德叛亂

孔有德叛亂:明崇禎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東登州游擊孔有德舉兵叛明,投降後金的作戰。

簡介

孔有德孔有德

崇禎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東登州游擊孔有德舉兵叛明,投降後金的作戰。

經過

崇禎四年十一月,孔有德奉命率軍援遼東,至吳橋(今屬河北),遇大雨雪,眾無所得食,遂領3000士卒反明,連破山東陵縣、臨邑、商河、青城、新城等城,進抵登州。明登州總兵張可大、巡撫孫元化合兵與叛軍戰於城東。官軍先勝後敗,損兵折將甚多。五年正月,叛軍在明登州守將耿仲明的配合下,攻占該城。

登州是明軍製造新式火炮和訓練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師與工匠,以及大批經過訓練的炮兵,俱為叛軍所獲。後又連下黃縣、平度。並以偽降誘殺由天津前來招撫的明將孫應龍及其所帶3000士兵,獲得大批艦船。八月,山東巡撫朱大典奉命督總兵官金國奇等率兵數萬平叛。孔有德幾戰失利,閉城固守登州。官軍築長圍,斷糧道,使叛軍陷於困境。孔有德、耿仲明等於十一月留乾餘人守登州水城掩護,暗率萬人乘船出海。不久,明參將王之富等以坑道爆破攻克水城,盡殲留守叛軍。孔有德於六年春至旅順(今屬遼寧)。明守將黃龍出師攔擊,迫其退至小平島(今旅順東70里)。叛軍被困於該島附近海域半月,因傷亡被俘及重投明軍等因,減員數千。孔有德遣部將張文煥潛至蓋州(今蓋縣),請降後金。在後金軍及朝鮮軍的接應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領兵1.2萬餘人於鎮江(今丹東附近)登入。後金帝皇太極遣貝勒濟爾哈朗將孔有德迎至盛京(今瀋陽),任命其為都元帥,耿仲明為總兵官。

影響

孔有德叛明,給後金帶去大批炮兵艦船,對爾後明清戰爭影響至巨。

明朝戰爭列表

北京保衛戰 | 明滅元之戰 | 明攻山東之戰 | 明平閩廣之戰 | 明攻福建之戰 | 明攻河南之戰 | 明攻河北、大都之戰 | 明攻山西之戰 | 太原之戰[明朝]| 明攻陝甘之戰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滅夏之戰 | 階、文之戰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平雲南之戰 | 曲靖之戰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靖難之變 | 真定之戰 | 北平之戰 | 鄭村壩之戰 | 白溝河之戰 | 夾河之戰| 滹沱河之戰 | 明平交阯之戰 | 明成祖第一次親征漠北之戰 | 神投海之戰 | 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 | 海堝之戰 | 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 麓川之役 |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 | 麓川之戰 |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 土木之變 | 大藤峽之戰 | 紅鹽池之戰 | 劉六、劉七起義 | 春西海之戰 | 秋黑河墩之戰 | 明抗倭的戰爭 | 王江陘之戰 | 乍浦、東沈莊之戰 | 台州之戰 | 新河之戰 | 花街之戰 | 上峰嶺之戰 | 長沙之戰 | 橫嶼之戰 | 林墩之戰 | 仙遊之戰 | 明滅吳平之戰 | 萬全右衛之戰 | 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戰 | 明平岳鳳叛亂 |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 | 鎮北關之戰 | 兆佳城之戰 | 渾河之戰 | 明平楊應龍之戰 | 明平哱拜叛亂 | 壬辰衛國戰爭 | 平壤之戰 | 古勒山之戰 | 露梁海戰 | 明與後金戰爭 | 撫順之戰 | 清河城之戰 | 薩爾滸之戰 | 葉赫城之戰 | 明平奢崇明之戰 | 河西之戰 | 明平安邦顏之戰 | 貴陽之戰 | 兩河之戰 | 永、藺、尊之戰 | 寧遠之戰 | 寧錦之戰 | 明末農民起義 | 永寧之戰 | 京畿之戰 | 尊永之戰| 孔有德叛亂 | 崇禎明荷海戰 | 鳳陽之戰 | 珠江口海戰 | 酆家店之戰 | 松錦之戰 | 開封之戰 | 朱仙鎮之戰 | 汝州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