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休戰

奧林匹克休戰

奧林匹克休戰(Olympic Truce)也稱神聖休戰,是指古希臘各個城邦之間在奧運會開始前和結束後的一個星期裡面停止戰爭、允許運動員參加比賽和觀眾前往觀看的休戰協定。現代奧林匹克休戰是國際奧委會根據古希臘奧運會神聖休戰的做法設計的一項國際和平活動。

基本信息

簡介

奧林匹克休戰奧林匹克休戰
奧林匹克休戰是國際奧委會根據古希臘共和國奧運會神聖休戰(OlympicTruce)的做法設計的一項國際和平活動。1993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聯合國各會員國從每屆奧運會開幕前一周到閉幕後一周停止一切戰爭行為。

奧林匹克休戰標誌由以下三部分組成:一隻銜著橄欖枝白鴿,象徵和平的五環和帶給人們希望的奧運聖火。這個標誌含義是:在奧運會期間和奧運會前後各一周,向古稀臘人一樣,各成員夠放下武器,休止戰爭,讓全世界人在和平的氣氛中,歡度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節日

歷史

古希臘時期

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的三個國王簽署奧林匹克休戰條約,承諾在奧運會舉行前後的3個月裡各方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以確保奧運會參與人員的安全。這一傳統被古希臘人保持了1000多年,基本上兌現了他們的諾言。

近現代時期

1912年第5屆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時,歐洲上空戰雲籠罩,大戰一觸即發。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依據古代奧運會神聖休戰精神,提出1916年第6屆奧運會舉辦地放到當時戰爭策源地柏林,以此來消除這場災難。當時, 奧運會會址需在柏林、布達佩斯和亞歷山大3個城市中選擇,匈牙利籍奧委會委員理解顧拜旦的苦衷,取消了在布達佩斯舉辦的請求。儘管軍國主義還很猖獗,德國政府還是接受了顧拜旦的提議,同意在柏林舉行。然而,1914年塞拉耶佛事件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甚至柏林奧運會也被迫取消。此後,1940年東京第12屆奧運會和1944年倫敦第13屆奧運會再次因戰爭而取消。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舉行前夕,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對戰亂不已的南斯拉夫進行制裁,體育也在制裁範圍之內。國際奧委會與聯合國達成一項協定,允許南斯拉夫運動員以個人身份參賽,並臨時承認波赫國家奧委會,邀請其參加這屆奧運會。根據國際奧委會與聯合國一道提出的倡議,巴塞隆納奧運會期間波赫交戰雙方得以停戰。這件事給國際奧委會啟示,可以使處於戰亂的國家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並利用奧運會對戰亂進行和平干預。

1993年,由184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聯合簽署, 國際奧委會向聯合遞交了奧林匹克休戰議案。在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支持下,1993年10月25日出席聯合國第48次大會的121個國家一致通過了該提案,要求聯合國各成員國在每屆奧運會開幕和閉幕前後各一周以及奧運會期間,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要求遵守奧林匹克休戰。

聯合國呼籲

北京奧運會

2007年28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第62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克里姆分別發表聲明,呼籲世界各國在北京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期間,實行“奧林匹克休戰”。潘基文在聲明中說,“奧林匹克休戰”雖然短暫,但能讓人們有機會反思戰爭帶來的災難,並為開啟對話和救助陷於苦難中的人們提供條件。休戰還向世界表明,只要真正作出努力,即便是在看來最為困難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和平。克里姆在聲明中說:“作為聯合國大會主席,我鄭重呼籲所有會員國遵守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並採取具體措施,促進和加強基於休戰精神的和平與和諧文化。”

索契冬奧會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014年1月31日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呼籲世界各地的所有交戰方在即將召開的索契冬奧會和冬季殘奧會期間放下武器,遵守“奧林匹克休戰”傳統。聲明說,索契冬奧會和冬季殘奧會的參賽者或許攜帶著不同國家(地區)的旗幟,但是對平等、公平競爭、相互尊重、拒絕歧視等共同理念的追求使他們聚集到一起。潘基文呼籲所有相關的政府、組織、團體和個人都堅持和維護這些奧林匹克的核心理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