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血液病醫院

天津血液病醫院

天津血液病醫院(Tianjin Hematonosis Hospital)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德勝門中醫院血液科、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附屬天津血液病醫院建於1957年,位於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288號。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天津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創建於1957年,創辦人為著名血液學家、教育家鄧家棟教授,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醫學校(後改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59醫院),1958年劃歸衛生部管理,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及血液學研究所並設附屬醫院,1970年遷往四川簡陽縣組成中國醫學科學院分院,1979年回遷天津,1987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所院成立50年來,本著“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協和精神,成為我國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產業於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型血液病專業醫療機構,在血液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血液病防治、新藥研製、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就,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所院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網路設施先進。擁有一支陣容整齊、結構合理、學術精湛、銳意創新的科研醫療隊伍,職工79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76人,正高級職稱23人、副高級職稱64人;博士生導師10名、碩士生導師22名,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名醫1人,天津市衛生行業“十佳”醫務工作者2人。所院是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內科學(血液病)、藥物藥理學、細胞分子生物學的全國重點學科點,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是世界血友病聯盟國家成員單位(中國)的執行部門,是衛生部國家核事故醫學應急中心臨床一部,承辦《中華血液學雜誌》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

天津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血液學研究所設有造血幹細胞、止血血栓與血管、藥理及藥物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免疫與生物治療和血液腫瘤分子生物學6個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造血組織幹細胞生物學及可塑性研究、造血調控及血液血管生成調控分子的基礎與套用基礎、正常與病理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生長發育,特別是惡性血液病的發病機制等。建立了幹細胞庫技術平台,幹細胞臨床移植技術平台,抗體製備技術平台,基因工程藥物GMP中試平台,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平台,SPF級實驗動物技術平台等共用技術平台。國家設立基金項目以來,所院承擔科研項目399項,其中包括國家攻關、863、973、攀登計畫、傑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學基金144項,省部級課題17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成果獎130項,發明專利24項,出版專著80部,共發表論文4332篇,其中SCI收錄論文從1997年開始統計共206篇。
所院設有博士點4個,已畢業博士研究生131名,在讀博士研究生79名;碩士點8個,畢業碩士生164名,在讀碩士生196名;博士後流動站已培養國內外數名博士後研究人員。所院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生1600餘人,為我國培養了大量血液病研究、治療的骨幹力量。所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法國血管與血液學研究所、加拿大Calgary大學Foothills醫院血友病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等有良好的科研及人員交流合作關係。所院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也取得顯著進步。以幹細胞相關技術和單克隆抗體製備技術組成的幹細胞產品產業化項目,被列為天津市重大產業化項目、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產業化示範項目。2001年以技術成果出資,與企業合作,組建了“協和幹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符合國際規範標準的“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通過了衛生部的執業驗收,得到了亞洲臍血庫組織的認可。
面對新機遇和挑戰,我們將加強所院的內涵建設,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所院環境,加強科學創新體系建設,培養造就一個高水平的創新團隊,使所院科研、醫療和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將所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血液病專科醫院。所院全體職工時刻以“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協和精神,全心全意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服務,為血液學事業的發展而努力。

組織結構

機關處室

黨政辦公室、人力資源處、醫務處、科教處、護理部、國有資產及設備管理處、財務處、行政基建處紀檢監察審計處、離退休工作處、保衛處、工會、團委

科研結構

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下設6個學科:造血幹細胞止血血栓與血管藥理及藥物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免疫與生物治療血液腫瘤分子生物學條件支撐室:中心儀器室動物室檔案室圖書館

醫療結構

下設11個診療中心:貧血診療中心、白血病診療中心、幹細胞移植診療中心、淋巴瘤診療中心、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MDS診療中心、血栓止血診療中心、血液病急救中心、綜合診療中心、臨床檢測中心、專家會診中心非臨床科室:輸血科、放射科、藥劑科、五官科、供應室、手術室、病理科、營養科、門診辦公室、醫保物價科、收費室、掛號室、病案室、網路科

教育

所院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教學單位設有4個博士點:細胞生物學、藥理學、內科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設有6個碩士點: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物學、內科學、藥理學

產業

協和幹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泰達生命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血液學雜誌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科技公司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招待所

醫院規模

天津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血液病醫院是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有病床520張,設有貧血診療中心、白血病診療中心、幹細胞移植中心、淋巴瘤診療中心、兒科血液病診療中心、MDS診療中心、血栓止血診療中心、血液病急救中心、綜合醫療中心、血液病專家會診中心和臨床檢測中心,向國內外患者提供高水平服務和臨床科研工作。對常見血液病,特別是惡性血液病的診斷治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緩解率在80%以上,五年無病生存率達50%以上;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5年生存率達70%以上,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ATG聯合免疫治療的有效率80%。自1987年率先在國內完成第一例自體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來,移植病人560餘例,長期存活(>5年)率在50%以上。兒童血液病主要病種療效達國際先進水平,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5年的無病生存率為75%~80%,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5年的無病生存率為40%~60%,其中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5年的無病生存率為85%。實驗檢測中心有臨床檢驗、生化、免疫、細菌、出凝血、溶血、細胞形態、組織化學、染色體、細胞培養、流式細胞術分析、分子生物學、核醫學病理13個專業實驗室,開展400餘項檢驗項目,涵蓋了輔助血液病診斷的檢測。專家會診中心有數名國內外知名的血液病專家應診,對特殊血液病、疑難重症血液病提出診斷、治療方案及預後諮詢。醫院年門診量4萬餘人次。

天津血液病醫院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完善,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血細胞分離機、低能輻射儀、流式細胞儀、DNA序列合成儀、DNA序列分析儀、胺基酸分析儀、單細胞顯微注射器、彩色都卜勒超生診斷儀等先進儀器共百餘台。此外,所(院)圖書館擁有專業性期刊與藏書20萬餘冊,檔案室保存科技檔案6千餘卷,為科技醫護人員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和最新進展訊息。所(院)設有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向國內外開放,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有“中法血液血管合作實驗室”、“中美合作實驗室”、與加拿大醫學院共建了“血友病姐妹實驗室”,聘請20餘名海內外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和客座研究員。血液病醫院的血液內科是全國高校醫學重點學科點,天津市衛生系統血液病重點學科點,南開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也是衛生部血液病新藥的臨床藥理基地。經衛生部批准該所(院)代表中國加入國際血友病聯盟,成為正式成員國。此外還是中華醫學會血液學會的掛靠單位,承辦國家級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中華血液學雜誌》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

醫院專家

鄒堯

鄒堯鄒堯
鄒堯副主任醫師。1994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同年就職於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從事兒童血液病的臨床和治療工作多年。對小兒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先天性血液系統疾病及疑難血液病等的診斷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參加了臨床藥物試驗項目3項,天津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科技部攀登計畫1項,國家971項目1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參編血液學專著3部。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會員。

郝玉書

郝玉書教授從事醫、教、研工作40餘年,在血液病和放射病診斷治療及臨床研究方面具有全面的相關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和參加編寫血液學專著4部,獲國家級和衛生部科技進步獎4項。近期主要研究方向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的臨床和實驗室研究。

儲榆林

1936年生人,教授,主任醫師,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在本所院血液內科從事血液病醫療、科研及教學工作40餘年。曾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貧血學組及全國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臨床研究協作組組長,1986-1995年任本所院副所院長(分管醫療)及血液一科(以診治各類貧血疾病為主)主任,再障學科帶頭人,研究生導師。現仍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及天津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組專家;“中國綜合臨床”等多種醫學雜誌常務編委;天津市放射病診斷組專家;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等職。已發表“再障三十年治療經驗”等學術論文200餘篇,主編及參與編寫“紅細胞疾病基礎與臨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專著12部,在再障分型和治療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獲衛生部乙級科技成果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一項、中國醫學科學院醫療成就獎三項,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儲榆林教授從事血液病臨床工作40多年,對各類血液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再生障礙性貧血、難治性貧血、慢性病貧血、營養性貧血、觸發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隱蔽性血紅蛋白尿症、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白細胞和/成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病,診治的病例更多,經驗也更豐富。
主要研究成果:
①通過系統文獻綜述及數以千計的病例分析、總結出6條再障治療原則,不斷最佳化治療方案,使急、慢性再障的有效率和生存率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
②對急性血液病,十分重視預防性保護措施,著力防止出血、感染及其他危及病人生命的併發症,使病人有機會獲得規範、系統的治療。如急性再障(又稱嚴重再障)以往的病死率高達95%以上,通過上述措施,該病的療效已顯著提高到80%左右。
③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惡性血液病等多種慢性、難治性血液病,及時引進國外新技術、新方法,結合我國國情加以改進和創新,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進行全程隨訪,使這類疾病的療效不斷提高,復發率明顯減少。

卞壽庚

卞壽庚教授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國內知名的急性白血病診斷與治療專家。他自行設計的化療方案:高三尖杉酯鹼+阿糖胞苷(HA方案)對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完全緩解率達73.6%,五年無病生存率達46%,此方案在全國已推廣,成為我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ANLL)最常用的方案之一。

錢林生

65歲,1963年畢業於南京醫學院。一直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血液內科工作。
現任天津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血液學雜誌》副總編、《中國實用內科雜誌》資深編委、《白血病?淋巴瘤》常委編委、《臨床血液學雜誌》、《腫瘤防治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1989年獲天津市“七五”立功獎章;1997年獲天津市“九五”立功先進個人稱號;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承擔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基金、醫科院基金等8項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主編《血液內科主治醫生450問》、《貧血》和參編《血液病實驗診斷學》、《血液病學》等15部血液病專著。1981年、1995年兩次獲國家級發明三等獎,1991、2001、2003、2005年獲衛生部天津市科學技術獎5項。
錢林生教授從事醫、教、研工作43年,是國內知名的血液病專家。對於各種貧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及疑難血液病的診斷治療具有較全面的臨床經驗。尤其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個體化治療方面,更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1996年以來,他堅持走中西醫結合道路,深入研究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醫治則,從採用中成藥當歸蘆薈丸取得成功後,拆方研究,證實了其中的青黛及其靛玉紅對慢性白血病的療效。1978年至1979年他負責組織全國50家醫院驗證靛玉紅對慢粒白血病的療效。首創使用了雙吲哚類藥物治療腫瘤的新方法。1983年後又負責研究靛玉紅的衍生物——甲異靛全國性臨床試驗。目前甲異靛已成為國家級新的一類抗腫瘤西藥。

季林祥

季林祥教授從事血液病醫、教、研工作20餘年。對於血液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診斷治療和科研經驗。特別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治療效達國際水平。對於血友病的臨床診治中,除診治大量病例以外,與世界血友病聯盟和一些已開發國家血友病中心建立了廣泛聯繫,使我院成為了世界血友病聯盟承認的血友病中心之一。又健全了出血性疾病的實驗室及其檢查方法並使之標準化,並在血友病的分型,攜帶者檢測以及基因診斷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在臨床研究中採用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治療方法,取得良好的療效。

韓忠朝

韓忠朝,男,1953年生。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現任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常委。1988年5月獲法國西布列塔尼大學博士學位。1989年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0至1996年任巴黎血管與血液研究所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任巴黎第七大學教授,1997年8月至2004年11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所院長。從事血液學、血管細胞生物學以及幹細胞工程技術的研究,兼任《Haematologica》等三種國際雜誌的編委、4種國際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幹細胞工程技術分會主任委員等。兼任南開大學暨南大學東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等大學教授。他共發表論文320餘篇,其中在Lancet、Blood等國際SCI雜誌發表近150篇。主編參編英文專著5部、中文專著5部。申請發明專利32項,已授權專利12項。成果榮獲國內外科技獎共18項,包括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1項法國科學院Roberge獎。此外還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衛生部突貢專家、全國首屆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出創業獎、973計畫先進個人等稱號。
韓忠朝自1998年起承擔了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幹細胞產業化基地示範工程項目以及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30多個研究項目。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60多名。

治療中心

白血病診療中心

白血病診療中心白血病診療中心
白血病診療中心是以收治各類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為主的科室。分為兩個病區,共有治療床位90餘張(其中千級層流隔離病床15張;普通病房有單人間,2人間,3人間)。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6人。護理部人員30餘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白血病診療中心以白血病的發病機制、化學治療、預後因素分析等為主要研究對象,是全國白血病化療的領頭羊。在這裡進行了新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亞型-M2b的鑑定及其特徵研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即率先完成了國產化療藥高三尖杉酯鹼(HHT)+阿糖胞苷(HA方案)與國際一線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療方案柔紅黴素+阿糖胞苷(DA)的比較,確立了HA方案在國內AML化療中一線方案的地位。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以HA為基礎的三藥聯合化療方案(HAD,HAM,HAA和HAE)治療AML的療效觀察,制定了一套系統的治療方案,並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統計分析近12年共243例原發、初治AML患者的療效:完全緩解(CR)率達76.5%;完全緩解患者中位無病生存期(DFS)為29.6(0.5-153)個月,3年DFS率為46.2%,5年DFS率為43.1%。243例患者中位總生存(OS)為18.6(0.5-154)個月,3年OS率為37.7%,5年OS率為32.7%。

根據染色體核型結果將184例患者分為好、中、差三組,三組的CR率、中位DFS及OS分別為:好核型組95.8%、87個月、89個月,中等核型組80%、13個月、19個月,差核型組43.8%、0.5個月、11個月。三組的3年DFS率、5年DFS率分別為:好核型組62.1%、58.5%,中等核型組35.4%、33.7%,差核型組18.8%、18.8%。三組的3年OS率、5年OS率分別為:好核型組61.4%、57.9%,中等核型組35.7%、32.3%,差核型組18.8%、18.8%。為適應國情、民情,在上述總結的基礎上,探討了AML緩解後合理的治療周期。近來在上述經驗的基礎上又對AML的整套治療方案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根據染色體核型進行分組治療、強調大劑量化療的套用,以期降低難治耐藥病例的發生、縮短治療周期、提高長期生存率。本中心也是在國內最早開展難治耐藥白血病研究的單位,國內首例CSA逆轉耐藥的臨床研究在這裡完成。最近對難治耐藥AML的治療又開展了以FLAG、MAC、AAC方案為主的治療探討,並取得了初步的療效。另外,還總結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白血病治療觀察的經驗:比如急性白血病誘導化療期間常規骨髓穿刺的意義,雜合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療體會,如何預防化療藥物對血管的損傷等等。

這些寶貴的治療經驗均在國內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廣,解決了許多國內血液學界困惑的問題。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一直是困擾國內血液學界的一個難題,療效欠佳。白血病中心在總結既往經驗的基礎上,參考國際上的治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治療方案,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形成了IH2003方案)。統計分析近10年來的149例患者,誘導治療總完全緩解(CR)率為93.7%。中位無病生存(DFS)為13(1~97)個月,中位OS為17.5(1~97)個月。3年、5年DFS分別達34.1%、20.3%;OS分別為44.2%、36.5%。針對預後很差的Ph(BCR/ABL)陽性病例,(無骨髓來源的患者)採用聯合化療與格列衛或干擾素聯合套用的治療方法,提高了CR率,延長了生存期。白血病診療中心擁有一支責任心強、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護理隊伍,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工作,開展了PICC、植入式輸液港等新技術,十分重視業務學習,加強了生活護理,保證了臨床治療的順利進行。白血病診療中心是國家重點學科點和國家腫瘤藥物臨床藥理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士點。為與國際接軌,先後率先開展了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MICM分型及WHO分型診斷。主編或參與編寫了多部血液學專著。完成了安吖啶甲異靛,去甲氧柔紅黴素,培門冬醯氨酶,複方黃黛片等多種藥物的臨床試驗,參與了AMN107等藥物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為這些藥物在我國的推廣套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臨床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中心十分重視基礎研究及基礎研究的臨床套用。開展了藥代動力學研究和急性白血病的體外藥敏實驗、微量殘留白血病研究、白血病癌基因及白血病幹細胞研究等。
中心既有經驗豐富,學術造詣很深的老專家;還有臨床經驗豐富,留學回國的中青年業務骨幹及富有朝氣,勤學好問的博士生,碩士生,年輕醫師隊伍。同時我們還有一支專業護理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服務態度良好的護理隊伍。我們願意為國內外的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患者提供一流的醫療,護理服務。

貧血診療中心

貧血診療中心主要開展紅細胞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治療新技術、新策略的研究,收治各種類型的骨髓造血衰竭綜合徵,先天性和獲得性溶血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症、伴有貧血的各種血液系統疑難病症以及主要表現為貧血的各種內科疾病。
貧血診療中心下設兩個病區,現共有病床數103張,其中普通病床81張,千基層流病床20張,百級層流病床2張。每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住院患者約1000餘人,病床使用率在95%以上。貧血的診斷與鑑別診斷規範、準確,久負盛譽,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一直居國內領先地位,採用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治療有效率高達70%以上,近年更是在國內率先探索開展了大劑量環磷醯胺治療重型再障的新方法,初治患者獲得80%左右療效,且未發現嚴重毒副反應,使不少經費困難患者得到救治。千級層流病房的使用,降低了感染髮生率,從而減低了總體治療費用。在溶血性疾病方面,診治了多種常見及罕見的先天或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如P5’N缺乏症、熱不穩定異形紅細胞增多症等,使很多診斷不清或誤診的患者得到了合理的診治。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骨髓纖維化等難治性血液系統疾病方面,該中心及時了解國內外醫療動態,掌握新藥、新療法,力求達到最好療效。中心在血液系統的各種疑難雜症的診斷上更是首屈一指,曾診斷了多種國內外少見的一些疾病如先天性紅細胞生成不良性貧血、表現為溶血性貧血的抗磷脂綜合徵、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NK/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等,使輾轉於眾多醫院而未確診的患者明確了診斷。
貧血治療中心有一支醫技高超、醫德高尚的臨床醫療團隊,共有醫護人員75人,醫師20人,護理人員55人。高級技術職稱4人,中級技術職稱15人,初級技術職稱56人。醫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者7人,碩士學位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5人。護理隊伍具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者占全體護理人員的90%以上。科室成員多人獲得“誠信個人”稱號,科室本身也被評為“誠信科室”、院校級“精神文明先進集體”、天津市市級“青年文明號”等。
中心承擔著“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幹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辨證分型以及細胞分子生物學物質基礎相關性研究”“增進造血幹細胞體內遷移及造血重建能力的可行性移植策略研究”、“人造血幹細胞體內歸巢能力源間差異性研究”等研究項目,對貧血性疾病的發病機理進行深入研究,探討新的治療方法和策略。

大事記

天津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2009年1月11日,我院血友病診療中心正式成立2009年1月15日,我院成功實施我國首例髖關節離斷術2009年2月13日,中華骨髓庫領導到我院調研
2009年3月14日,所院牽頭組織“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精確診斷和綜合治療項目”啟動
2009年3月23日,所院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式啟動
2009年5月9日,北大中輝瑞中國醫院管理高級課程項目第三期模組在我所院開課
2009年5月20日,所院治理“小金庫”及財務重點工作檢查全面啟動
2009年6月4日,衛生部、醫科院到所院推薦考察黨委書記人選
2009年7月17日,所院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衛生部驗收
2009年8月11日,衛生部宣布任命常子奎為所院黨委書記
2009年9月12日,所院首屆中期工作會議召開
2009年9月16日,朝鮮衛生部代表團訪問我所院
2009年9月17日,所院召開首屆全國小兒血液學組貧血亞專業會議
2009年9月18日,我院啟動全國巡講團活動
2009年9月21日,臨床檢測中心建設全面啟動
2009年9月23日,所院舉辦第一屆血液腫瘤國際高峰論壇
2009年9月28日,所院首屆文化藝術節開幕
2009年10月17日,美國北卡生物科技代表團到訪所院
2009年10月22日,所院正式啟動醫院中心實體化
2009年11月12日,所院首屆黨建工作會議召開
2009年11月24日,院被衛生部制定為國家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
2009年12月2日,所院啟動黨支部換屆改選
2009年12月11日,所院幹細胞技術及套用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年12月18日,所院啟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2009年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幹細胞醫學中心成立,掛靠我所院
2009年12月25日,我所院實驗動物中心順利通過天津市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驗收

醫院榮譽

天津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1、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移植二科榮獲天津市衛生局“青年文明號”;
2、白血病診療中心、行政基建處榮獲院校2007——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3、龐天翔、張磊、朵永明、解文君榮獲院校2007——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4、止血血栓診療中心、國有資產及設備管理處、營養食堂、臨床檢測中心榮獲所院2007——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5、楊棟林、王庭順、王迎、張玫、崔文、袁可森、張紅雲戴強田菲、馬雲梅榮獲所院2007——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6、科教處李惠智同志榮獲天津科技促進會“優秀聯絡員”;
7、離退休工作處榮獲“慶祝建國60周年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
8、保衛處榮獲2009年公安機關集體嘉獎;
9、保衛處榮獲2009年“交通安全防範責任”先進單位;
10、白血病診療中心獲得教育系統“工人先鋒號”;
11、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獲得天津市“工人先鋒號”;
12、所院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狀”;
13、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狀”;
14、肖志堅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
15、所院工會榮獲“我為教育事業發展獻一計”優秀組織獎;
16、所院行政基建處程秀嶺同志榮獲“我為教育事業發展獻一計”活動“金點子獎”;
17、趙純同志榮獲天津市“科技統計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