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位於永德縣東南部,臨滄市以西,。東和東北與耿馬縣、雲縣接壤,南與耿馬縣相望,西與崇崗鄉、班卡鄉相連,西北與永康毗鄰,北與亞練、烏木龍鄉連線。鄉政府駐地(勐旨)海拔940米,離縣城德黨157公里,距臨滄市110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

全鄉總控制面積393.63平方公里,全鄉下轄8個村民委員會,56個自然村(“數字鄉村”工程設50個自然村級網頁),9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179戶,18927人,其中農業人口17161人,人口密度為47人/平方公里。居住著漢族、彝族、拉祜族、傣族、白族等12種民族,是永德縣典型的少數民族鄉之一。

全鄉有耕地38604.06畝,人均占有耕地2.25畝,其中水田9343.17畝,旱地29260.89畝。林地400640.65畝,其中大雪山自然保護區208049畝,占總面積36.59%。森林覆蓋率為42.8%。優勢產業主要有甘蔗、林果、茶葉、畜牧業、礦電等。目前甘蔗總面積4萬餘畝,輻射8個村民委員會,85個村民小組;有澳洲堅果14868畝,涉及5個村900戶農戶;白花木瓜10800畝,涉及4個村1000多戶農戶;泡核桃12472畝;茶葉7241畝;膏桐1.007萬畝。2006年末,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782.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元。

歷史

(圖)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

大雪山鄉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數百年來,勤勞勇敢、純樸善良、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普寫出了邊疆民族的壯麗史篇,勇現出林春連、楊紹禮等許多抗戰和剿匪英雄,解放後又勇現出張招娣、俸小八等許多勞動模範。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鄉人民又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少數民族鄉的輝煌,為成為南汀河畔明珠而努力工作著。

1953年6月成立大雪山生產治安委員會

1958年10月建立花山公社

1961年改花山公社為大雪山公社

1962年9月設立大雪山區公所

1968年7月成立大雪山革委會

1969年6月建立大雪山公社革委會(駐地由曼來遷往勐旨)

1982年3月取消革委會改為管委會

1984年2月撤消公社、設區稱為大雪山區公所—1988年3月撤區建鄉,成立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人民政府。

地理氣候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位於東經99°44″,北緯24°01″之間,境內最大河流南汀河從東北向西南流過,最高海拔3504.2米,最低海拔630米,海拔相對高差2874.2米。年平均氣溫20.3℃,年平均降雨量1014.1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6%,屬亞熱帶河谷季風氣候,乾濕兩季分明,立體氣候突出,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資源

(圖)溫泉 溫泉

大雪山鄉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一是農業資源。大雪山鄉四季植物青翠、水果飄香。有甘蔗、澳洲堅果、台灣青棗、膏桐、葡萄等熱帶作物;有白花木瓜、泡核桃、茶葉等冷涼帶作物以及畜牧業等農業資源。二是礦產資源。大雪山鄉有矽礦錳礦鉛鋅礦鐵礦銅礦等多種金屬、非金屬礦產。三是旅遊資源。大雪山鄉與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水相連,雪山頂上一年四季銀裝素裹,萬丈岩瀑布從深壑山崖飛流直下,蔚為壯觀,蜿蜒曲折的南汀河穿境而過,與巍峨雪山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彩色雪山”。四是水利資源。境內有南汀河、白石頭河、南景河等8條河流,有著非常廣闊的水電開發潛力,目前白石頭河電站的前期規劃論證工作已全面完成。

礦產資源有矽礦、錳礦、鉛鋅礦、鐵礦、銅礦等多種金屬、非金屬礦產。水利資源有南汀河、白石頭河、南景河等8條河流,有著非常廣闊的水電開發潛力,目前白石頭河電站的前期規劃論證工作已全面完成。

人文地理

(圖)傈僳族服飾 傈僳族服飾

民風民俗

大雪山鄉民間風俗較多,規模形式不盡相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流傳下來的主要有婚禮、節日“打歌”;國慶節趕集;三月清明掃墓等。少數民族風俗保留比較完整的是傣族,每年4月中旬(傣歷新年),傣族人民都要舉行跳擺、潑水、燃放自製的煙花等歡慶活動。

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

滇緬鐵路遺止:民國30(1941)年開修昆明至緬甸的鐵路線經過大雪山鄉南汀河西岸,自螞蝗箐村大洪岩山腳至大平掌村丙中壩寨子腳共30公里,因戰爭原因,1943年5月,停工並炸毀多處路基,滇緬鐵路終未建成,當年修築的白石頭河口鐵路橋墩至今猶在,當年開挖的路基斷斷續續,位於盤姑路23公里處的涵洞如今還清晰可辨。

戶婆溶洞:戶婆溶洞位於戶婆大寨寨子邊一公里處的一個小尖山樑,從戶婆出發,循一山小路,由北向南,越梁不坡,左拐一彎,方抵岩腳洞口,是唯一的通道。溶洞口有一常年不枯不漲的井泉,可供飲漱,溶洞為玲瓏一壁,最大的是仙人洞,口小似門,僅容一身,內室似殿堂,可容百人。1950年至1951年,大雪山的敵酋之一楊志春,曾兩次隱匿洞窯,出沒擾民。人民解放軍兩次越險圍剿,將其擊潰。至今人們常到洞中遊玩朝拜。

萬丈岩瀑布:萬丈岩瀑布位於大雪山鄉石虎山與黃竹林山間的南景河中游峽谷,海拔2504米。南景河自大雪山主峰向南而下十公里處,流經峽谷懸崖,揚起高60米許,寬10米的飛流銀川,年均流量達1700萬立方。十里遠眺,瀑布猶如仙女起舞,飄飄然,酷似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因急墜而下產生大氣壓,30米處猶如降細雨,再近則呼吸困難,水聲隆隆,兩者對言,非吶喊不可。瀑布幽居深谷,神奇壯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為大雪山造就的天然景致。

老鴉窩溫泉:老鴉窩溫泉位於白石頭河北岸老鴉窩寨子南邊新勐公路下三十米左右的緩坡,海拔1100米,屬含硫量較高的天然溫泉,溫泉分若干處噴發溢出,水溫57.5℃。自古以來,大雪山、烏木龍一帶村民,每逢農曆二月八,背、馱行李食品,扶老攜幼,絡繹不絕,來此朝拜、洗澡,以此消病去邪。

農村經濟

(圖)甘蔗 甘蔗

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82.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06.75萬元,占總收入的68.53%;畜牧業收入338.57萬元,占總收入的12.1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28頭,肉牛333頭,肉羊1046頭);林業收入62.54萬元,占總收入的2.25%;漁業收入13.77萬元,占總收入的0.49%;第二、三產業收入363.32萬元,占總收入的9.46%;工資性收入56.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其中,甘蔗是大雪山鄉的支柱產業,泡核桃、茶葉、澳洲堅果、膏桐等經濟林果是後繼產業。

特色產業

大雪山鄉目前最大特色產業(也是主導產業)是甘蔗,共有4.0254萬畝。銷售收入達2000多萬元。其次是茶葉,目前共有茶園6500畝,其中高優茶園4086畝。銷售收入達40萬元。

甘蔗茶葉外正在發展核桃、澳洲堅果和膏桐產業。目前共有核桃42100畝,澳洲堅果12500畝,膏桐10120畝。這些產業今後將成為大雪山鄉的主要經濟來源和特色產業。今後大雪山鄉的發展思路是:穩定糧食基礎,提升甘蔗支柱,做大畜牧產業,發展林果經濟,挖掘礦電潛力,構建和諧平安雪山。

基礎設施

(圖)街邊公路街邊公路

全鄉56個自然村中,有51個自然村已通公路;有5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其中螞蝗箐村委會的大彎轉自然村、新寨自然村,團山村委會的訓房自然村團山自然村勐旨村委會的忙蚌自然村共有262戶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有12個自然村986戶農戶已通自來水,占總戶數的23.87%。56個自然村都通有移動聯通通訊。全鄉有638戶農戶建有沼氣池, 占總戶數的15.44%;有145戶農戶安裝太陽能, 占總戶數的3.5%;有9個自然村村內道路已硬化。

交通運輸上,全鄉農村共擁有小汽車8輛,農用運輸車8輛,拖拉機220輛,機車846輛。水利建設上,全鄉共有大小水利173件,其中重點主渠22件,建成三面防滲溝渠3件。農田水利建設者上,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510畝,有效灌溉率為24.6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8984.1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2畝。交通建設上,1、縣鄉公路即新勐公路(勐旨至雲縣新村)全長18.4公里為彈石路面。2、鄉村公路。目前全鄉鄉村公路里程達72公里。3、蔗區道路。具不完全統計,全鄉有蔗區土公路976公里。

人口衛生

(圖)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

大雪山鄉共有農戶4179戶,18927人,其中男性10350人,女性8577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17161人,勞動力8867人。人口密度為47人/平方公里。居住著漢族彝族拉祜族傣族白族等12種民族。

醫療衛生上全鄉建有衛生院1個,占地12畝,有1個門診部,1個住院部,有醫務人員13人。有B超等基本醫療設備;建有計畫生育服務站1個,占地1.1畝,有醫務人員4人。有B超等基本醫療設備;建有村衛生室12個。共有734平方米,有鄉村醫務人員13人。

其它建設上全鄉共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其中鄉鎮生活區3個,農村5個;建有公廁27個,其中鄉鎮生活區9個,農村18個。

文化教育

大雪山鄉建有中學1所;國小38所,其中中心完小1所,村完小5所。全鄉共擁有校舍建築面積19311平方米,擁有中學教師44人(含代課教師7人),擁有國小教師133人(含代課教師26人)。全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21人,其中小學生2250人,中學生771人。國小入學率為99.55%,國中入學率為98.22%。2005年順利通過“普九”驗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