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鯵

大甲鯵

大甲鯵,又名鐵甲、黑面白魚,為鰺科鰺屬的魚類。分布於紅海、朝鮮、日本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東海等海域。

基本信息

生物名稱

俗名:鐵甲黑面白魚、甘貢、硬尾鉛、八哥腳、蟬頭。

特點介紹

大甲鯵大甲鯵

口腔周圍深黑色,僅舌及口腔背面呈乳白色。犁骨、齶骨及舌上無牙。胸部側面和腹面無鱗。棱鱗存在於側線直部上。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側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14~29厘米、大者可達3米餘、體重200~350克。眼大,脂眼瞼發達、體被小圓鱗,胸部下側及腹面無鱗。側線明顯,前部彎曲後部成直線且長。強而高的棱鱗被於側線彎曲部後部及直線部全部,直至尾柄處連線成一隆起脊、背部深藍色,腹部銀白微帶淡黃色,鰓蓋上緣有一藍黑色圓斑。背鰭2個、連續,第二背鰭後部及臀鰭後部有若干游離小鰭;胸鰭大呈鐮刀狀;尾鰭深叉形、各鰭均呈灰褐色,尾鰭基部兩側各有一塊白斑。

上頜末端僅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各具一列細小而尖之齒,鋤骨、齶骨及舌面均無齒。體被小圓鱗,胸部裸露區域自胸鰭基部下方1/2處延伸至腹鰭基部起點。側線中度彎曲,彎曲部上有鱗片54-66枚,直走部上全為棱鱗,尾柄處之棱鱗強大。口腔周圍深黑色,僅舌和口腔背面呈乳白色,是本屬之重要特徵。體呈褐色或深褐色,幼魚時體側具暗色橫斑,隨著成長而逐漸不顯著,成魚則消失。背、臀鰭暗色或黑色,有時有淡色緣;幼魚時,腹鰭基黑色,隨著成長逐漸形成一致之白色;尾鰭暗黃色。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為廣東沿海較習見種類。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大陸棚或外礁周緣海域,通常聚集成一小群遊動於底層遊動。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底拖網、延繩釣捕獲。煎食或紅燒皆宜。

大甲鯵大甲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