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度聯邦計畫

尼赫魯的心中一直隱存著一個“大印度聯邦”計畫,期望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甚至更大的地區納入“大印度聯邦”。

儘管蒙巴頓在南亞實施的分而治之政策,尼赫魯從根本上是不同意的。但是,1946年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空前的大仇殺,使尼赫魯大為震驚,這一嚴酷的事實不得不使尼赫魯同意蒙巴頓實行印巴分治的方案。但是,包括尼赫魯在內的許多國大黨要員都抱著這么一個幻想——印巴分治不過是權宜之計,經濟的落後,對印度的依賴,國家行政管理人才的嚴重匱乏,決定了巴基斯坦必將是一個短命的國家,終將回到印度的懷抱。尼赫魯的心中一直隱存著一個“大印度聯邦”計畫,期望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甚至更大的地區納入“大印度聯邦”。他斷言“小的民族國家注定要滅亡的,它可以作為文化上的自治區苟延殘喘,但不能成為獨立的政治單位”。
實際上,尼赫魯的“大印度聯邦”、“印度中心論”是繼承了英國殖民政府的政治戰略思想。印度獨立後,又成了他的立國思想,也是他推行民族主義區域強權政策的思想基礎。而英國殖民者在南亞的勢力範圍為尼赫魯的“大印度聯邦”計畫創造了客觀的條件。這個以印度文化圈為基礎,印度民族為主體的“大印度聯邦”計畫,在當時的國大黨與印度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里還有著深刻的影響。雖然,今天的印度不再提尼赫魯的“大印度聯邦”計畫,但是,“印度中心論”和“有聲有色的大國論”,仍對印度極端民族主義者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