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屬於印度國產的“德里級”。 早在上個月,就有媒體報導:印度海軍派出了“孟買”號飛彈驅逐艦、“蘭維爾”飛彈驅逐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參加中國海軍60周年慶典。 印度海軍最終希望在這裡駐紮大約50艘作戰艦艇,包括“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德里”級飛彈驅逐艦及護衛艦、潛艇等。

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印度海軍德里級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已經出發赴青島參加我國海上閱兵。

隨著4月23日中國海軍海上閱兵日期的日益臨近,參加此次海上大閱兵的中國海軍艦艇和外國海軍艦艇也開始陸續駛向中國青島奧帆賽場地。中國海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儘管中國海軍舉行大規模的海上閱兵相對較少,但是從世界範圍來看,海上閱兵作為一種彰顯國威、軍威、增進相互交流的海軍傳統的慶典儀式,很多國家都曾舉行過。
2009年4月19日17時30分,海軍北海艦隊官兵在軍港碼頭歡迎印度德里級“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和“蘭維爾”號飛彈驅逐艦相繼訪問青島。

(圖)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屬於印度國產的“德里級”。“德里級”驅逐艦是印度在蘇聯幫助下研製的多用途飛彈驅逐艦。它融合了俄美兩種軍艦風格,艦體形狀類似於西方艦隻,艦首略上翹,但上層建築和武器配備有俄式風格。該艦滿載排水量在6000噸左右,巡航速度28節。“德里級”火力強大,兼顧反艦、防空、反潛,反艦主要使用SS-N-25飛彈,防空主要使用SA-N-7飛彈。

印度海軍德里級孟買號飛彈驅逐艦簡介

早在上個月,就有媒體報導:印度海軍派出了“孟買”號飛彈驅逐艦、“蘭維爾”飛彈驅逐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參加中國海軍60周年慶典。一段時間,網上到處都是“孟買”號飛彈驅逐艦的照片。

該艦為印度國產的德里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6700噸,航速32節,裝備有4座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架,2座艦空飛彈發射架,2座反潛火箭發射架等,可搭載2架直升機。

(圖)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據印度海軍發言人表示,今天從印度東部艦隊出發的三艘戰艦,分別是飛彈驅逐艦“孟買號”(Mumbai)、“藍威爾號”(Ranveer)、飛彈護衛艦“坎嘉爾號”(Khanjar)與綜合補給艦“喬迪號”(Jyoti)。

中印第一次聯合軍事演習於2007年12月在雲南省昆明舉行,第二次於去年12月在印度南部舉行。此外,雙方高層軍事將領也自去年開始進行互訪交流。印度空軍特技飛行小組也曾在去年的中國珠海航展上進行表演。

背景:解放軍海軍小資料

海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軍種,是海上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海
上方向安全、領海主權和維護海洋權益等任務。海軍主要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
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等兵種組成。

海軍成立於1949年4月23日。1949年至1955年,先後組建水面艦艇部隊、岸防兵、航空
兵、潛艇部隊和陸戰隊,確立了建設一支輕型海上作戰力量的目標。1955年至1960年,先
後組建了東海、南海和北海艦隊。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在近岸海域
實施防禦作戰。80年代以來,海軍實現了向近海防禦的戰略轉變。進入新世紀,海軍著眼
信息化條件下海上局部戰爭的特點規律,全面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戰略威懾與反擊能
力,逐步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推動海軍建設整體轉型。經過近60年
建設,海軍已初步發展成為一支多兵種合成、具有核常雙重作戰手段的現代海上作戰力量

海軍下轄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北海艦隊機關位於山東青島,東海艦隊機關位
於浙江寧波,南海艦隊機關位於廣東湛江。艦隊下轄艦隊航空兵、保障基地、艦艇支隊、
水警區、航空兵師和陸戰旅等部隊。海軍編有海軍指揮學院、海軍工程大學、海軍航空工
程學院、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潛艇學院、海軍兵種指揮學院、海軍飛行學院、海軍蚌
埠士官學校等8所院校。

海軍潛艇部隊裝備戰略飛彈核潛艇、攻擊核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編有潛艇基地、潛
艇支隊。水面艦艇部隊主要裝備驅逐艦、護衛艦、飛彈艇、掃雷艦、登入艦和勤務艦船
,編有驅逐艦、快艇、登入艦、作戰支援艦支隊和水警區。航空兵部隊主要裝備殲擊機、
殲轟機、轟炸機、偵察機、巡邏機和直升機等,編有航空兵師。陸戰隊主要由陸戰兵、兩
棲裝甲兵、炮兵、工程兵和兩棲偵察兵等構成,編有陸戰旅。岸防部隊主要由岸艦飛彈、
高射炮兵、海岸炮兵等組成,編有岸導團、高炮團等。(資料據《二00八年中國的國防》白

(圖)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皮書)

印度海軍

印度國防部長穆克吉8月19日在印度議會聯邦院答詢時表示,印度政府最近批准了一項大規模建造國產潛艇的30年計畫,此舉旨在提高印度在潛艇製造領域的自主能力。其中,印海軍正在實施中的“計畫—75”Project—75工程是該計畫的核心之一。根據該工程,印度將最終自行建造24艘能夠裝備遠程巡航飛彈的攻擊潛艇和數艘核動力潛艇。

國際軍事觀察人士認為,這是印度海軍近年來繼國產航母“藍天衛士”號開工、國產核潛艇近期即將下水之後最大規模的軍事建設計畫,其目的不容小視,它意味著印度新一輪衝刺世界海軍強國的戰略已經啟動了。

印度海軍提出了印度21世紀標準柴電潛艇計畫——“計畫—75”Project—75工程,要求購買一批具備21世紀初先進技術性能的常規潛艇作為2015年以前印度潛艇部隊主力。先後有俄、法、德、荷蘭等國對此展開了角逐, 2004年8月,印度國防部最終與法國簽署了價值25億美元的6艘“魚”級柴電潛艇購買契約。

印度海軍基地建設與主力戰艦

印度開始全力挺進遠洋,爭取在2020年成為具備遠洋進攻能力的強勢海軍。印度海軍在下大本錢改善和升級裝備的同時,大力加強海軍基地建設。同時將隱形護衛艦和潛艇的研發部署也作為重中之重。

加強海軍基地建設:

進入新世紀以來,印度海軍先後在本土東、西兩個方向新建了兩個大型海軍基地:東部的新基地位於維沙卡帕特南以南50海里,建成後它將成為印度東部海岸第二大海軍基地,並作為印度自行建造航母“藍天衛士”的母港;西部已在北卡納達縣的加爾瓦爾建設了一個綜合性海軍基地,它將是未來改裝俄羅斯“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母港。這兩個新型大型軍港的建立與使用,將有利於海軍兵力的調整部署。

在東面方向,印度選擇離本土約1000多公里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首府布萊爾港,於1999年在此組建遠東艦隊。新世紀初,印度又在該基地建立了三軍聯合司令部,部署了6艘艦艇,10架海上偵察機;近年來還在該基地建立了無人機基地。如今的安達曼·尼科巴基地已猶如卡住馬六甲海峽的天然閘門。

在西南方向,印度繼在馬達加斯加島建立雷達監聽站後,又租借了模里西斯共和國的阿加萊加群島;並在上述群島建設海軍基地和機場,以便扼守莫三比克海峽等交通要道。阿加萊加群島還可以將印度南部的科欽海軍基地與馬達加斯加連線起來,形成“海上偵察鏈”。

不久前,從俄羅斯引進的“維克拉瑪蒂亞”號重塑航母正式服役後將部署在西部海軍司令部(WNC)。印度海軍目前編有東、西、南三個地區海軍司令部和東、西兩個艦隊司令部,其中西海軍司令部和西部艦隊司令部均駐孟買基地。孟買基地也是此前印度海軍“維克蘭特”號和今天“維拉特”號輕型航母的母港。“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即為原俄羅斯海軍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印度海軍在2004年l月簽下購買契約,以6.25億美元的價格由俄羅斯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機器製造廠進行改裝,計畫在2008年8月移交給印度,之後將在印度的科欽造船廠進行最後的舾裝,並於2009年正式服役。由於目前的孟買基地容不下“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因此印度正在西部卡爾瓦爾新建立一個大型專用海軍基地。

位於印度西海岸的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瀕臨阿拉伯海灣,總面積603平方公里。孟買港位於孟買島的東岸,是一個天然深水港,地形隱蔽、海域寬闊,港區長26公里、寬9.3公里,水城面積約194平方公里,港城大部分水深10~12米,港區有碼頭泊位約50個,碼頭總長8公里,碼頭前沿水深4名~14米,可靠泊7萬噸級的船舶。孟買港是一個軍商合用港,海軍基地只占一小部分。在這裡部署吃水8.8米、滿載排水量為28700噸的“維拉特”號輕型航母尚且可以,而要部署“維克拉瑪蒂亞”號重型航母便顯得力不從心。“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滿載排水量44570噸,長273米,寬49米,吃水10.2米,編制1950人,經現代化改裝後將搭載28架米格-29K型艦載戰鬥機和6架卡-28反潛直升機及卡-31預警直升機。孟買海軍基地碼頭附近區域無法停泊下這樣的一個“大傢伙”,如果硬要把它部署在孟買的話那么只得停泊在距離碼頭較遠的錨地,而這將造成轉運人員、物資方面的一系列問題。要擴建孟買海軍基地是不可能的,因為孟買港擔負著印度全國一半以上進出口貨物的裝卸任務,所以海軍任何進一步的擴展都意味著是在搶占印度的“門戶”和國家資源。

卡爾瓦爾基地在印度海軍編制中稱為“卡達姆巴”。這裡因灣闊水深、附近有多個近岸島嶼及周圍多山、多森林的地形特徵成為建設海軍基地的理想之處。基地占地總面積4480公頃,北起卡爾瓦爾岬角,南到塔德里河,占據比納加灣和賓蓋灣,海岸綿延26公里。該基地為天然深水港,艦船和進出、停泊和航行均十分容易,而且這裡的潮汐不會為港口帶來淤泥,無須疏浚;港口離大海近,從港灣中出發不到1000米就到了阿拉伯海/印度洋,可快速出擊;附近島群可建立海上防禦前哨;港灣周圍多山、多森林的地形可為岸基設施提供極好的偽裝,而且這種地形特徵可避開空中偵察衛星的監視。港內錨區的核心地帶(大約1.5海里方圓)水深達到12米,另有2海里方圓區域的深度為10米。港內大型專用深水碼頭伸入海中長達420米,可停泊印度海軍包括“維克拉瑪蒂亞”號重型航母在內的任何大型艦艇。基地有2條進出港航道,其中主航道直通印度洋,水深在12到14米間,“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可暢通無阻;另一條進出港通道水深11米,能通行其他大型戰艦。這種2條進出港航道的布局在戰時具有較好的戰術靈活性。

在基地內安裝有一座升船機和艦船傳輸系統,升船機起重平台面積為175米×28米,具有1.5萬噸的起重能力,可同時維修保養多艘艦船。除港口碼頭外,印度海軍還計畫在卡爾瓦爾基地建立一個海軍軍備供應站和一個飛彈技術陣地,在距離卡爾瓦爾17公里的仁克別地區將建立一個一級海軍航空站,有意在卡爾瓦爾修建一個簡易野戰機場以及一家海軍研究中心,並可能在此設立一家造船廠。這些設施大部分將在第2期工程期間完成。印度海軍最終希望在這裡駐紮大約50艘作戰艦艇,包括“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德里”級飛彈驅逐艦及護衛艦、潛艇等。卡爾瓦爾是印度海軍第一個專用基地,目前的規劃是把它暫時作為西部海軍司令部的一部分,用於減輕孟買基地的壓力。今後印海軍會逐步把西部海軍司令部駐孟買的作戰艦艇重新部署到卡爾瓦爾基地,而把需要維修、改裝和保養的艦船則調到孟買去。預計到2010年以後卡爾瓦爾基地將有可能替代孟買成為一個獨立的地區海軍司令部,甚至是三軍聯合司令部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維克拉瑪蒂亞”號重型航母相呼應,印度自行建造的“藍天衛士”號重型航母服役後將部署在東部海軍司令部(ENC)。印度海軍東部海軍司令部和東部艦隊均駐紮在東海岸的維沙卡帕特南。維紗卡帕特南是印度東海岸的港市,東北距離加爾各答和西南距馬德拉斯均600公里,是一個天然深水良港,臨孟加拉灣,地勢隱蔽,戰略位置重要。該港始建於1608年,1683年被英國占領,後來蘇聯海軍艦艇在此駐紮,港內水深15~18米,有2座礦石碼頭和一個石油浮筒泊位,可靠泊10萬噸級船舶。與西海岸的孟買港一樣,維沙卡帕特南也是軍商合用港,海軍基地只占港區的一部分。

就所擁有的艦艇駐泊設施而言,維沙卡帕特南基地是印度海軍目前最大的港口,也是一個比較新的海軍基地,在那裡可以停泊約50艘各型艦船。基地內建有印度著名的印度斯坦造船廠,可建造滿載排水量2.7萬噸級的船舶,該廠擁有一座大型室內船塢(尺寸為244米×53米)。印度政府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對印度斯坦造船廠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為海軍承建近海巡邏艦和坦克登入艦等艦隻。可以說維沙卡帕特南基地的各種條件都還不錯,然而進出港航道卻是其作為大型海軍基地的“瓶頸”,航道深度沒有現役“維拉特”號輕型航空母艦航行需要的8~9米深,而且航道也是彎曲的,這使得大型艦船難以順利通行。“維拉特”號輕型航母已是如此,當然滿載排水量達到4萬噸的國產“藍天衛士”號重型航母更是無法進出維沙卡帕特南港。 目前印度在東海岸尚無可供“藍天衛士”號航母停泊棲息的地方,而該艦已經於2005年4月1日在印度南部的科欽造船公司動工興建。由於採用模組化建造方法,建造時間將從9年減至6到8年,預計在2012年初完工。

(圖)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印度“孟買號”飛彈驅逐艦

注重研發航母隱形護衛艦: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海軍設計局瓦伊迪雅那桑準將說,印度為輔助航母編隊建造的隱形護衛艦雷達將難以監測。瓦伊迪雅那桑稱,這是該國海軍設計史上新的里程碑和分水嶺,因為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掌握了這種技術。

瓦伊迪雅那桑所指的技術即艦艇隱身技術。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來減少艦艇的雷達回波、紅外輻射以及噪聲這三種特徵信號,從而達到降低艦艇被發現機率的效果。隨著高靈敏度雷達或紅外尋的反艦飛彈、潛射反艦飛彈的迅速發展,隱身技術成了提高艦艇生存力的關鍵所在。其實,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世界各主要海軍國家就已經開始重視艦艇隱身技術的研究與運用。

目前,艦艇隱身技術已經在多個國家得到廣泛套用。如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英國23型護衛艦、俄羅斯“基洛夫”級驅逐艦、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等。可以預見,印度的新型護衛艦仍將沿用各國普遍的做法,通過儘可能改善艦艇上層建築的幾何尺寸、減少外露設備、加塗艦體吸波塗料等方式實現艦艇的隱身性能。印度“隱形護衛艦”的技術水平在亞洲還將是首屈一指的。

實際上,印度的隱身戰艦計畫在1997年就已經開始。當時,印度海軍向俄羅斯訂購了一批具備隱身性能的改進型“塔爾瓦爾”(Talwar)級護衛艦,契約價值10億美元。首艦於2000年5月12日在聖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廠開始動工。計畫共建造6艘,後3艘以許可證方式在印度本土的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建造。

印度海軍設計局此次提出的正在建造的3艘“隱形護衛艦”即為印俄契約中的後3艘艦,印海軍稱為“尼爾吉里”級,該型艦由孟買馬扎岡船廠建造。其滿載排水量為4900噸,主要武器包括100毫米A-190型主炮、SA-N-9艦空飛彈發射裝置、AK-630M近程防禦系統,以及“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並可攜帶一架印度國產的ALH輕型直升機或卡-31直升機。

“尼爾吉里”在設計上比較重視船體及上層建築的隱身性能。它採用流線型隱形設計。主艦體橫截面為V形。上層建築外壁設計成向內傾斜8度,呈堡壘式封閉式結構。艦體上將廣泛塗上對雷達波具有吸收作用的隱形塗料。據稱該塗料能使“尼爾吉里”級減小40%的雷達反射截面積。由於它的整體隱形外觀與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大同小異,因而印度海軍也將其稱為“印度拉斐特”。

  航母一向是印度海軍致力發展的重點。在與俄成功簽訂“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購買協定後,印度海軍還計畫於2011年擁有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艦,該艦由16架米格-29K和20架直升機組成艦載機聯隊,這樣,加上目前仍在服役的“維拉特”號,屆時印度海軍將形成一支擁有三個航母的戰鬥群。這是印度繼1998年5月成功試爆核武器並全面研發中遠程彈道飛彈之後,再次傾力打造的跨地區作戰力量。印度海軍認為要控制住印度的東南部海域———孟加拉灣和阿拉伯灣,必須擁有兩艘航母,而第3艘航母將能夠保證“及時出動到其他利益攸關的海域”,在繼續突出其在印度洋水域的影響和作用的同時,拓展印度遠洋作戰能力。航母將裝備最先進的武器和輔助系統,並配備大量輔助艦隻,如驅逐艦、護衛艦、輕型巡洋艦和快速攻擊艦等。印度海軍還斥資10億多美元,由印度果阿造船有限公司製造8艘掃雷艇,第一艘掃雷艇將於2008年交付使用,以滿足印海軍保護印度深遠海域利益的需要。

由於歷史原因,印度海軍從航空母艦、核潛艇到艦載飛機等各式武器,大都出自英國或俄羅斯。為了克服裝備單一的缺陷,印度海軍對裝備引進、研發與建造採取“多國進口、選取一流、爭取合作”的方針。航空母艦是印度完成“東進、西出、南下”目標的最重要裝備。多年來,印度始終“咬定”擁有3艘航母的發展計畫,即將其中兩艘前出到東、西兩個戰略方向,另一艘則留在“家”中進行維修、訓練。

儘管在引進、研究和建造方面,一直磕磕碰碰、麻煩不斷,但是印度海軍對三航母發展計畫的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為了儘快改變目前只有一艘“維拉特”號航母的局面,印度在俄羅斯“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價格上漲、技術難度增加、改裝工期一再拖延的情況下,同意在原有12億美元的基礎上,繼續增加支付約8億美元的改裝費,以期在2012年前能從俄羅斯手中獲得該航母。

2005年4月,主要依賴俄羅斯、義大利技術支持的印度國產航母“藍天衛士”號,在印度南部的科欽造船廠切下了第一塊鋼板。不過,因印度技術水平與物資儲備上的差距,例如鋼材、製造公差、船台測試等眾多問題接踵而至,使得印度在建造這艘滿載排水量3.75萬噸航母的過程中坎坷不斷。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說,“藍天衛士”號航母至少也得2012年才能下水。

發展核潛艇提高核打擊能力:

印海軍新學說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要發展海基核力量,特別是戰略核潛艇和海基彈道飛彈。印度新任海軍參謀長阿倫·普拉卡什上將也首次公開對媒體表示,印度需要核潛艇,只有擁有能發射核飛彈的戰略核潛艇,印度才能取得戰略遏制效果。他透露說,印度海軍目前提出了一項為期22年的海軍現代化項目,準備投資高達620億美元以升級其水面艦船、潛艇及海軍飛機,其中就包括租借俄羅斯的“阿庫拉”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加緊開發自己的核潛艇、加速構建以飛機、陸基機動發射飛彈和潛艇為基礎的“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的步伐。而目前正在進行的一項代號為“75號工程計畫”的大規模潛艇建造計畫,將使24艘能夠裝備遠程巡航飛彈的攻擊潛艇和數艘核動力潛艇在未來30年內加入海軍現役。屆時,印度將擁有一支以“航母加核武”為特徵,既能全面控制印度洋又能走向太平洋的“藍水”海軍,這標示著印度的“大國海洋夢”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印度從1970年開始研製核潛艇,卻始終受困於動力技術和潛射武器技術。迫於無奈,印度只得在1988年從前蘇聯租借了一艘K-43號核潛艇,以學習和掌握核潛艇的相關數據。1992年,印度啟動了研發本國核潛艇計畫,即“先進技術艇”項目,整個計畫一共將建造5艘;可是由於研發遇到的困難太多,計畫被迫一拖再拖。1999年印度國防部向俄羅斯提出用17~18億美元的租金租借兩艘“阿庫拉”Ⅱ型核潛艇,租期5年。經過討價還價,俄羅斯答應在2009年向印度提供一艘“阿庫拉”Ⅱ型核潛艇,租期10年,租金為6.75億美元。

2008年2月26日,印度首次潛射彈道飛彈發射試驗成功。不過,軍事專家認為,此次印度發射的潛射彈道飛彈射程太短,精度有限,並沒有達到實戰和威懾的效果。更關鍵的是,印度迄今還沒有可以搭載發射彈道飛彈的核潛艇。

印度海軍自2005年起,陸續從法國購買了6艘“鈾魚”級潛艇;這種新型常規潛艇配備新型飛彈,主要用於反潛作戰。同時,印度海軍還將購買4艘袖珍特種作戰潛艇,試圖打造與美國“海豹”突擊隊相似的特種作戰力量。

印度政府近期已批准了一項大規模建造國產潛艇的30年計畫。這項被命名為“76號工程”的計畫,整體費用約140~160億美元;如果進展順利,到2020年,印度海軍將擁有44艘常規動力潛艇,包括從法國購買的“鈾魚”級潛艇和現役正在升級的10艘“基洛”潛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