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帥

大元帥

大元帥(generallissimo )這個比元帥更高的頭銜,起初並不是軍銜稱號。在中國古代是職務,指前敵總指揮。例如金軍之中,大元帥高於元帥、低於作為全軍總司令的都元帥;在歐洲近代是一種榮譽封號,用來授予本國或同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時也授予皇家成員和國務活動家。

基本信息

定義

大元帥大元帥

大元帥這個比元帥更高的頭銜,起初並不是軍銜稱號,而是一種榮譽封號,用來授予本國或同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時也授予皇家成員和國務活動家。

在中國古代是職務,指前敵總指揮。例如金軍之中,大元帥高於元帥、低於作為全軍總司令的都元帥。

簡介

大元帥是軍銜體系中的最高等級,一般授予一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

華盛頓華盛頓

目前全球已沒有在世者被授予此銜。
另外中華民國時期的“特級上將”、納粹德國的“帝國元帥”、法西斯義大利的“最高帝國元帥”以及美國在1976年追授開國總統華盛頓的“六星上將(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軍銜均可以視為大元帥。

1569年,法國的查理九世國王,封其弟弟昂茹公爵為大元帥。此後,到19世紀的3個世紀裡,法國奧地利羅馬帝國俄國等國家,先後享有大元帥封號的共約三十人。
1716年俄國陸軍條令規定,大元帥為俄軍最高軍銜,1727年將這一軍銜授予緬希科夫公爵,大元帥開始成為軍銜稱號。後來設過大元帥軍銜的國家,僅有前蘇聯和西班牙等少數國家,目前世界上已沒有這一軍銜的設定。

起源

中國

20世紀以前

中華民國特級上將蔣中正中華民國特級上將蔣中正

中國古代曾冊封多位“大元帥”、“兵馬大元帥”和“提督兵馬大元帥”。但嚴格意義上,以上稱呼都是職務而非軍銜,相當於現代的“陸軍司令”、“軍隊總參謀長”和“國防部長”等職位。
20世紀以後

中國近代光緒皇帝、孫中山(“陸海軍大元帥”)以及蔣中正(“陸海空軍大元帥”)的“大元帥”稱號同鄰國日本一樣,亦只是職務(最高統帥)而不是軍銜。
中華民國特級上將

中國軍銜意義上的“大元帥”出現在1935年3月30日,國民政府制定“特級上將授任條例”規定中華民國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任為特級上將,該軍銜相當於後來蘇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元帥軍銜。依據當時陸軍服制條例,上將特級領章同一、二級都是三顆三稜角星,只能從袖章分辨(特級加綴品字圓環形三個,一級平行兩個,二級則無);但實際上袖章僅用在大禮服,軍常服則特級以非制式突顯領章長方形框來區別。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國軍參考美軍服制全面修改,特級上將肩、領章為五環星,然而地位比美國五星上將還高。“特級上將授任條例”因不合時宜,已於2000年11月1日廢止。
蔣中正於1935年4月1日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杜珂任命為特級上將,是中華民國將領中唯一獲此軍銜者。國軍歷史文物館,現有陳列一件蔣中正的特級上將五星標誌斗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

1955年2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為最高軍銜,授予“對創建全國人民武裝力量和領導全國人民武裝力量進行革命戰爭、立有卓越功勳的最高統帥”(該條例第9條第1款),當時只有毛澤東符合授予這一軍銜的條件,但由於毛澤東本人拒絕接受該軍銜,所以直至1965年該條例廢止為止,該軍銜仍然空缺。

歐洲

西班牙大元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西班牙大元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20世紀以前

“大元帥”作為軍銜啟用中世紀末期的法國。但是並非“制度軍銜”,而是“臨時軍銜”。(即在戰爭爆發時授予,在戰爭結束時收回)。如沙俄的蘇沃洛夫與庫圖佐夫均被授予大元帥稱號,但沙俄官階表中並無“大元帥”級別。
20世紀以後

大元帥軍銜作為現代正式軍銜被授予到軍人身上這始於“西班牙大元帥”佛朗哥。他在推翻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獨裁統治後,便自封為“西班牙大元帥”。
此後蘇聯多米尼加朝鮮等國亦曾設立此軍銜。

歷史

大元帥在中國近代,曾作為軍隊最高統帥的名稱出現過。清朝末年,

孫中山孫中山

一度以皇帝為陸海軍大元帥。中華民國前期,以大總統為陸海軍大元帥。1923年,廣東政府推舉孫中山為大元帥。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規定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總司令,大元帥名稱遂中止使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8月12日國民黨國防最高會議及黨政聯席會議決定,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為“中華民國陸海空大元帥”,即最高統帥之意,並非實際職務和軍銜。所以1945年 9月蔣介石在給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命令中,簽署的職銜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
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共分4等14級。具體為: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將官:少將中將上將大將;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尉官:少尉中尉上尉大尉

來歷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設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

毛主席毛主席

也只有毛主席有資格擔任。但毛主席出於個人的謙虛與工作的需要考慮,不同意自己任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在1965年隨55年軍銜制一併取消了。在現行軍銜制度中,最高軍銜為上將。

元帥這一軍銜,在中國先秦前就用上了,不過那時候,元帥這一名稱,只是臨時性的一個職務稱號,並非是終身制的軍銜。看書就知道,那時一開仗,就有一路元帥,二路元帥,左路元帥,右路元帥等等名目,仗打完了,這元帥的稱號也就自然免除了。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滿清皇朝才得以結束。270年的滿清皇朝,沒有設立過元帥這一稱號或職務,只以大將軍為主。
滿清皇朝不設立元帥這一臨時性的軍銜。這就跟“元”字有關了。清朝是滿族人主政,但對漢語是十分講究的,以至於有了“文字獄”這一暴政的出現。“元”字在古漢語中解釋是;第一,首腦,每年新始的第一個月。在周易中解為大吉大利,最好,(元亨)。在佛學中解為;無窮無盡之意,天地洪荒,宇宙玄黃中的“玄”字,也可假通,借用為“元”字……
還有其他不少的解釋,就不再一一例舉了,總之,“元”字是個吉祥,為首,為代表天下第一之用字。
希特勒不就是“元首”
由此想開去,世界各國到底有多少元帥存在,(僅指近代,也就是說是滿清推翻,民國成立後這一時期)。“元帥”是由國家政府頒發授予的,而不是象張作霖那種自封為“海陸大元帥”。

世界元帥

潘興潘興

全世界至今為止,只有五個!只有五個“元帥”是經過國家政府頒發授予的終身制的元帥。
一;潘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和國會,為表彰潘興在一戰中的功績,特授予潘興為五星上將(東西方軍銜制有所不同,西方的五星上將等同於東方的元帥),這是由政府和國會決定的,由總統親自授銜。這是近代史上第一個由政府和國會頒發授予的終身制元帥軍銜。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出了四個元帥,他們授銜的前後準確年月一時也找不到,就按姓氏筆劃來吧。
1;艾生豪威爾。2;麥克阿瑟。 3;杜珂
三;史達林;他的授銜實在是自己給自己授。當時蘇聯軍隊內,大大小小的元帥巳有近百個了,肩章上除了顯示出各軍種,兵種不同的符號外,留下的就是一個同樣的金光閃閃的大圓星了。史達林心中一想,這怎么能行?於是就授意人民代表會議(國會),授予他蘇聯大元帥終身軍銜,至於其他的軍種,兵種元帥就不是終身制了。
四;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為控制各路軍閥,加強在軍隊中地地位,也是授意國大(國會)通過,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自為他頒發授銜。為特級上將,五星上將。終身制的軍銜。國民黨軍里有一級上將(四星上將),二級上將(三星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為特級五星上將。因國民黨軍是仿製美軍軍銜的,五星上將也就是元帥了。他其實也和史達林一樣,是自己封自己的。
這就是現在世界上僅有的五個由政府和議會頒發授銜的終身制元帥。

不當元帥

毛主席毛主席

毛澤東不要當大元帥
1;毛澤東巳是國家主席了,作為文職兼職軍委主席(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統帥),按國際慣例,總統(主席)是當然的最高統帥,無須也無理由要授予大元帥的終身軍銜。
2;跟蔣介石有所不同,蔣介石雖然控制了軍隊,但他的上面總還有個民國總統坐在那裡,他只是個軍人而巳,政府和國會可以也有權授予蔣介石終身大元帥的軍銜。儘管林森是個傀儡總統,但這場面總要走一走的。
3;中國的十大元帥,是中央軍委(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批報審定的,當時沒有經過人大(國會)審議,從原則上來講,都不是終身制的。

軍銜橫空出世

1955年共和國將帥大授銜1955年共和國將帥大授銜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1955年2月8日,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國家主席毛澤東批准公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簡稱《軍官服役條例》),標誌著經過5年時間醞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同年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由國家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授予。9月27日,中央軍委專門發出電報文稿,並通過國務院舉行的將官授銜典禮大會,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官以將官軍銜的命令。其中包括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具有中國特色”,這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制,在縱向上既與中國近代歷史上實行的幾次軍銜制不同,在橫向上也與世界軍銜制中的“西方型”、“東方型”和“東亞型”等幾種類型有所區別,可謂獨樹一幟。
軍銜制的核心內容是軍銜等級的設定,各國軍銜制的區別首先就在於軍銜等級設定的不同。中國軍隊的軍銜制與其他軍隊軍銜制的軍銜等級設定比較如下:
與舊中國的幾種軍銜類型相比,多設“元帥”這一等這一級,在將、校、尉官中多設“大將”、“大校”、“大尉”這一級,雖然在理論上少設“準尉”這一等這一級,但在實際中卻把“準尉”當作臨時軍銜來套用,兵則少設一級。
與世界其他幾種軍銜類型相比,儘管主要參照“東方型”的蘇聯軍銜制,但元帥比他們少設“軍兵種主帥”一級,校官比他們多設“大校”一級,軍士比他們少設“大士”一級。
總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是博採眾長、獨樹一幟的產物。我軍設定“大校”軍銜。考慮到師級幹部較多,主要是解決師級幹部軍銜等級。設定“大尉”軍銜,主要是解決副營級幹部軍銜等級。臨時設定“準尉”這一級軍銜,主要是解決大量副排級幹部軍銜等級。在解決這幾個級別幹部軍銜等級的同時,我軍軍銜制的主要級別在外在形式上以“大、上、中、少”的順序排列,也顯得簡明易懂,層次分明,便於記憶。
既然是全軍首次授銜,而且又具中國特色,所以評銜的標準和條件掌握得就比較嚴格,按照《軍官服役條例》規定:
對創建全國人民武裝力量和領導全國人民武裝力量進行革命戰爭、立有卓越功勳的最高統帥,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
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授予軍官軍銜,應以現任職務、政治品質、業務能力、在軍隊中服務的經歷和對革命事業的貢獻為依據。
9月23日和9月27日,通過正規的法定程式,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首次授予的1048名將帥正式誕生。
當時10名元帥排序依次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10名大將排序依次是:粟裕 徐海東 黃克誠 陳賡 譚政 蕭勁光 張雲逸 羅瑞卿 王樹聲 許光達

毛澤東堅辭大元帥

彭德懷元帥彭德懷元帥

1955年中國軍隊首次實行的軍銜制,元帥軍銜為第一等,分為兩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是第一等第一級,為最高軍銜。所以,對授予大元帥軍銜人員的標準規定得非常嚴格。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第二章第九條的規定:“對創建全國人民武裝力量和領導全國人民武裝力量進行革命戰爭,立有卓越功勳的最高統帥,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也就是說大元帥軍銜只能授予一個人,那就是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毛澤東當時是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既是黨的領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而且,毛澤東是全國人民武裝力量的創建者,在領導全國武裝力量進行20餘年的革命戰爭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雄才大略,居功至偉。所以,按照《軍官服役條例》規定的這個標準來衡量,只有毛澤東一人能夠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這項殊榮。這也是眾望所歸。
中國軍隊醞釀軍銜制時,也借鑑了蘇聯的經驗。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1945年6月26日的命令:授予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人民委員史達林以蘇聯最高軍銜——蘇聯大元帥,以表彰他在偉大衛國戰爭中領導全國武裝力量為蘇維埃祖國建樹的卓越功勳。

從1955年春天開始,彭德懷羅榮桓就帶著總幹部部擬制的名單和幾個方案,分別與中央軍委的各位委員交談,共同對每位將領的定銜磋商、定案。
在最初的授銜方案中,準備授予毛澤東大元帥軍銜。元帥初擬13人,除後來公布的10人外,還有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大將14人,除後來公布的10人外,還有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並為他們授勳。
但毛澤東堅辭不授大元帥軍銜,也不要勳章。人們向他講述史達林被授予大元帥銜的情況,毛澤東說:“蘇聯有的,我們不一定非要照搬。”
為了讓毛澤東接受大元帥軍銜,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開會進行了討論,由最高立法機構議決此事。主持會議的委員長劉少奇,知道毛澤東不願授大元帥的態度,說他個人對此“不能作結論”。有位民主人士提出,“只要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毛主席個人也不好不遵從決議”。但人們最終還是沒能說服毛澤東。
不久,總後勤部根據分工和最初擬定的授銜方案,組織軍需生產部門參照蘇聯軍隊禮服和軍裝的樣式,設計出了元帥、將、校、尉,乃至士兵的各種服裝,並制出樣裝送中央軍委審定,隨即又被送進了中南海,放置在菊香書屋東面的勤政殿內,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們審看。
那套最精美的大元帥禮服,是總後勤部指定其所屬天津軍需工廠的女工們,用純手工為毛澤東精心製作的。繡制出的大元帥肩章熠熠生輝,肩章由國徽圖案和元帥星徽組成。與元帥肩章不同的是,大元帥肩章上的元帥星徽由一圈松枝環繞,肩章上的兩個國徽是純金的。肩章面板上那一層金黃是鍍金的,用純銅絲拉出絲來再鍍金。帽徽、星徽、符號等等也都是用純銅,用金的地方鍍金,用銀的地方鍍銀,再描漆。胸前綴著金黃色的綬帶和流蘇,袖口和衣領繡有金黃色的邊飾,褲子的邊線處,綴有金黃色和鮮紅色的條紋,都用純金的絲線繡縫。
後來,彭德懷、羅榮桓率總幹部部副部長宋任窮、賴傳珠,到中南海向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匯報軍銜評定方案和授予勳章工作的進展情況,聽完匯報後毛澤東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據國際國內的經驗,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民眾中去講話、活動也不方便。依我看呀,現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評軍銜好!”
毛澤東又轉身,詢問已經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劉少奇、周恩來:“你們的軍銜還要不要評啊?”他們倆擺擺手:“不要評了。”被列入大將名單的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也紛紛表態:“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在後來實施軍銜時,因毛澤東堅辭不授大元帥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成了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空銜。
由於以毛澤東為首的一批中央領導同志主動提出不授軍銜,使得評銜工作中的許多矛盾得以順利解決。

毛澤東獨到點評

朱德元帥朱德元帥

十大元帥授銜時不但級別很高,他們在黨內和軍內的職務也很高。
在1945年6月的中共七大和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上,十大元帥均當選為中央委員。
十大元帥授銜時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職務朱德元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其餘9位元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羅榮桓還兼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十大元帥授銜時均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副主席。
十大元帥授銜時在中央軍委的級別都是中央軍委委員以上。在歷史上,十大元帥誰最早入選軍委、誰入選軍委的次數最多、誰在軍委的職務最高,既是他們被評為元帥的基本依據之一,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最早參與軍委工作的元帥是聶榮臻,1927年5月擔任中央軍事部參謀長。
入選軍委最早的元帥是聶榮臻劉伯承葉劍英,1930年3月入選中央軍委。
入選軍委次數最多的元帥是葉劍英,從1930年3月成立的中央軍委,直到授銜前的1954年9月再度成立的中央軍委,歷屆都入選,十元帥十大將中僅他一人。
入選軍委次數最少也是最晚的元帥是羅榮桓,1954年6月進入中央人民政府軍委並增補為軍委副主席,當年9月第一次入選中央軍委。
中央軍委中任職最高的元帥是朱德,1931年、1934年兩屆中革軍委主席。
本應該作為開國大元帥的毛澤東,對十位開國元帥的考語、點評,眼光非常獨到,讚譽也很特別:
稱朱德是“度量如大海,意志堅如鋼”。自從井岡山會師後,朱德就成為我軍偶像級的人物,各個時期擔任總司令,與毛澤東的配合相當默契。朱老總寬和忍讓、純樸謙遜、忠厚綿長,毛澤東對他讚譽有加。
稱彭德懷是“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彭老總性格剛烈,疾惡如仇,而且有些特立獨行,但打仗絕對是勇夫和猛將。在戰爭年代,毛澤東就是依仗彭德懷這樣的大將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稱林彪是“這個娃娃堪當大任”。朱毛在井岡山會師時,毛澤東看見一個娃娃樣的軍人在給部隊講話:“其實這個土匪,那個軍閥,只要有槍,就有一塊天下。我們也有槍,也能坐天下!”毛澤東得知這個人是指揮部隊在敖山廟、耒陽城打了勝仗的林彪營長,於是感慨道:一般的營長也只是領兵打仗,沒什麼政治頭腦,而面前這個娃娃營長卻滿是“紅色割據”的道理,與自己的主張完全一樣,今後堪當大任。
稱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紅軍長征途中,前有金沙江天險,後有數十萬追兵,許多人都擔心部隊過不了江。毛澤東則風趣地稱讚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肯定能讓我們渡過天險長江”,對劉伯承的才幹深信不疑。
稱賀龍是“紅二方面軍的旗幟”。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曾以賀龍“兩把菜刀起家鬧革命”的例子鼓勵起義軍。到陝北後又稱他是“紅二方面軍的旗幟”,可見對賀老總的器重。
稱陳毅“是個好同志”。“文革”中,一次紅衛兵批鬥陳毅,陳毅先發制人,掏出紅寶書說,請翻到《毛主席語錄》第某某頁。毛主席教導我們說陳毅是個好同志。台下一片譁然,都在翻寶書但沒有找到。在一旁的周總理作證說,確有此話。於是陳毅過關。1972年1月陳毅不幸逝世,極少參加黨內同志追悼會的毛澤東親自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這是毛澤東參加的最後一個追悼會。可見對昔日老戰友的尊重和懷念。
稱羅榮桓是“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羅榮桓是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毛澤東十分悲痛,並把悲痛化解成一首悼詩,以寄託對老部下的哀思。這既是對羅帥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廣大政工幹部的肯定。
稱徐向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雞就有蛋。”西路軍失敗後,徐向前隻身回到延安,毛澤東不但沒有責怪,而且親自接見,百般撫慰。毛澤東深知徐向前對黨的忠誠,他記得徐向前在紅軍最困難的關鍵時刻說的“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那句話。因此,毛澤東在徐向前最困難的時刻,說出了暖人肺腑的安撫和鼓舞的話,這也是對廣大紅四方面軍指戰員的安撫,表現了一個領袖人物的胸襟。
稱聶榮臻是“五台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抗戰期間,聶帥創建了晉察冀根據地,並使之發展、建設成為模範根據地。對此,毛澤東甚感欣慰。解放戰爭中後期,毛澤東一直在晉察冀根據地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所以對聶榮臻褒獎有加。
稱葉劍英是“呂端大事不糊塗”。毛澤東借北宋重臣呂端的美譽來評價葉帥。長征途中,紅一、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後,張國燾卻野心勃勃,想加害於毛澤東,幸虧葉劍英及時報信,毛澤東才得以脫險,在關鍵時刻挽救了紅軍。對葉帥睿智和才幹,毛澤東十分欣賞。

世界各國大元帥

中國:蔣中正(特級上將,1935年授予)
西班牙:佛朗哥
蘇聯:史達林(1945年授予)
多米尼加:拉斐爾·特魯希略
朝鮮:金日成(1992年授予),金正日主體元帥(2008年授予,高於元帥,但位列大元帥之後)
德國:戈林(帝國元帥,1940年授予)
義大利: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墨索里尼(最高帝國元帥,均為1938年授予)
美國:喬治·華盛頓六星上將,1976年追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