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藥

外用藥

凡在體表或某些黏膜部位套用,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散結、化腐排膿、生肌收口、收斂止血的一些藥物,稱為外用藥。外用藥分別具有解毒消腫、提膿拔毒、祛腐平胬、生肌收口、止血、殺蟲、止癢、發泡等作用。外用藥可根據病情需要用不同的劑型和不同的給藥方法。外用藥主要用於癰疽瘡毒、瘰癧、疥癬、外傷、蛇蟲咬傷、燙傷及五官疾患等。常用的燥濕殺蟲止癢藥有蛇床子、木槿皮、松花粉、爐甘石、硼砂、白礬、硫黃、雄黃、密陀僧、輕粉等。

概述

蛇床子蛇床子

凡在體表或某些黏膜部位套用,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散結、化腐排膿、生肌收口、收斂止血的一些藥物,稱為外用藥。

以外用為主,通過與體表局部直接接觸而起治療作用的藥物。其中一部分專供外用,一部分兼可內服;其他各類許多以內服為主的藥物則亦兼作外用。外用藥可根據病情需要用不同的劑型和不同的給藥方法。

外治方藥:膏、丹、水、酒、散、藥線(藥丁)等劑型,對患部直接用藥。

用法包括:膏貼、塗、敷、摻、熏、洗、浸、浴、點眼、灌耳、滴鼻、吹喉及藥丁插入瘺管等。

功用

外用藥分別具有解毒消腫、提膿拔毒、祛腐平胬、生肌收口、止血、殺蟲、止癢、發泡等作用。部分藥物往往同時具有上述某幾種功能;有些藥物還具有補火壯陽、祛風通絡、瀉下通滯、散瘀定痛、破結消症、消痰定喘、鎮驚、截瘧、開竅等內治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

蟾酥蟾酥

1、殺滅病原體作用:即所謂殺蟲。如硫黃能抗真菌、殺疥蟲;黃連、苦參、蛇床子及雄黃桃仁膏等有抗滴蟲作用。

2、抗菌、抗病毒作用:近年曾對抗菌、抗真菌及抗病毒的中藥作了大量的篩選,發現青黛、明礬、雄黃、輕粉、白降丹、膽礬、硼砂對金葡菌等常見化膿菌有抗菌作用。枯礬、五倍子、化毒散、生肌散、八寶生肌散、四黃素等,對綠膿桿菌有效。成藥紅升丹的抗菌作用很強,能消結散腫。雄黃、明礬、羊膽、大蒜、狼毒、貓眼草、白芥子、結核散、膽汁、黃連素、蛇床子、兒茶、硼砂、甘松等,均有抗結核桿菌作用。血竭、水銀、輕粉、硼砂、密陀僧、梅片、潮腦、白礬、枯礬以及一些中藥的酒與醋浸劑、黃藤生物鹼、土槿皮苯浸膏均有抗真菌作用。紫草硼酸滴眼劑有顯著的抑制單瘡病毒的作用,可治療病毒性角膜炎。此外,水銀、輕粉有抗螺鏇體作用。

藥物試管內的抗菌試驗結果,大部分與臨床療效一致,有人認為結果符合的占67%,不符合的有33%,而低度抗菌作用藥物也可能在臨床上有良好療效。體外玻器內進行的抗菌實驗結果,對外用藥來說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3、局部刺激作用:有些外用藥對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用藥部位發紅和充血。如接觸時間較長或藥物本身有較強的刺激性,可能起皰,甚至生膿皰,動物皮膚對中藥的原發性刺激反應,也可造成實驗性皮炎,如巴豆油皮炎。薄荷腦、樟腦、桉葉油等可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局部皮膚有清涼感,還可影響肌肉、關節,減輕深部炎症和疼痛。輕粉刺激口腔黏膜,可致潰瘍。白降丹並對局部皮膚可致發皰;斑蝥能發瘡引赤,刺激性很強。

4、收斂止血作用:收斂藥與創面或黏膜接觸時,能使表層細胞的蛋白質凝固,形成保護膜,使局部免受刺激,且可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充血,又可減少滲出。如明礬、鉛粉、兒茶、五倍子、爐甘石等。已報導明礬有強大的收斂作用,套用於子宮脫垂、直腸脫出及內痔、痔核等。兒茶含大量兒茶鞣質,五倍子含鞣質60%左右,廣泛用於收斂止血。有的膏藥還可使瘢痕軟化。地榆炭油劑可用於某些嚴重表皮剝脫性皮膚病。

5、促進骨折癒合作用:中醫對跌打、損傷的治療,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如消腫膏治療軟組織損傷;扭傷粉有治療扭傷的作用。現代實驗也研究了中藥的促骨折癒合作用。生肌象皮膏對感染骨折動物模型實驗證明,骨的肉芽島及皮島生長較對照組快而多,且有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促進細胞增生及分化,增加局部血循環,促進瘢痕組織軟化吸收等作用。

6、保護及潤滑皮膚作用:保護皮膚和黏膜的發炎或潰瘍面,常用一些不易吸收的粉末,在用藥部位不被溶解,但能從組織或炎症部位吸取水分,形成一層薄膜,從而減輕炎症,如滑石粉、爐甘石等,稱保護藥。尚有一些緩和性的油脂類藥物,可軟化滋潤皮膚,不易被吸收,常用作賦形藥以延長其他藥的作用,如花生油、胡麻油、豬脂、蜂蠟等,稱為潤膚藥。蜂蜜,不但能潤護皮膚,治療燒傷、凍傷、乳頭裂,且對黏膜有潤滑作用,能治療便秘、蛔蟲性腸梗阻。黃丹調塗可用於皮膚皸裂。

7、局部麻醉作用:外用麻藥,古書曾有記載,如蟾酥、細辛等具有表面麻醉作用。

8、其他作用:有的外用藥可治疣類、斑禿、皮膚癌及銀屑病等。

分類

黃連黃連

外用藥由於性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1、殺蟲止癢藥:如硫黃、明礬、輕粉、冰片、樟腦、蛇床子、土槿外用藥皮、爐甘石等,用於疥癬、濕疹、痒疹等皮膚病。

2、有消腫散結藥:如黃連、黃柏、大黃、腰黃、丁香、蟾酥、麝香、芙蓉葉等,用於瘡瘍初起,焮腫熱痛。

3、有化腐排膿藥:如輕粉、升丹、硃砂、硼砂、雄黃、冰片等,用於瘡瘍已潰,膿腐較多。

4、有生肌收口藥:如硃砂、珍珠、琥珀、龍骨、血竭、冰片、爐甘石等,用於瘡瘍已潰,膿汁將盡,瘡口未收者。

5、有收斂護膚藥:如明礬、石灰、虎杖、地榆、象皮、龍骨、牡蠣、爐甘石、赤石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蜂蜜、麻油等,用於收斂,止血,潤滑,護膚。

適應症

輕粉輕粉

外用藥主要用於癰疽瘡毒、瘰癧、疥癬、外傷、蛇蟲咬傷、燙傷及五官疾患等。根據其不同功用,可將外用藥分為消腫解毒藥、排膿祛腐藥、止血生肌藥、燥濕殺蟲止癢藥及發泡藥5類。

1、消腫解毒藥。能消散腫毒,用於各種瘡瘍初起、腫勢局限而未潰破者,以及蛇蟲咬傷者。常用的消腫解毒藥有木芙蓉葉、蓖麻籽、露蜂房等。

2、排膿祛腐藥。能提膿拔毒、化腐蝕瘡,促使瘡瘍內蓄膿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脫落。用於瘡瘍膿成未潰,或瘰癧、結核、惡瘡潰後膿毒未盡、腐肉不脫、胬肉突出、死肌、瘺管、竇道以及贅疣、息肉等。常用的排膿祛腐藥有升藥、降藥、鉛丹、砒石、硇砂、斑蝥等。

3、止血生肌藥。能制止出血,促進新肉生長,加速瘡口癒合。用於各種外傷出血,瘡瘍潰後腐肉已脫、膿水將盡之時,以及瘡口久不收口者。常用的止血生肌藥有兒茶、血竭、象皮等。

4、燥濕殺蟲止癢藥。能使皮膚潰瘍及濕疹局部減少滋水滲出,還有防腐、殺蟲、止癢之功。用於濕毒、濕疹浸淫不已,瘡面糜爛、滋水滲出較多,以及疥瘡、頑癬、癮疹瘙癢等。常用的燥濕殺蟲止癢藥有蛇床子、木槿皮、松花粉、爐甘石、硼砂、白礬、硫黃、雄黃、密陀僧、輕粉等。

5、發泡藥。能通過敷貼患處或穴位,使局部皮膚灼熱疼痛,出現水泡。用於瘧疾、哮喘、急性黃疸等。常用的發泡藥主要為毛茛。

用藥注意事項

外用藥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製劑時應嚴格遵照一定的法度,以保證用藥安全。毒藥應謹慎使用,劑量不宜過大,尤其是劇毒藥物,如水銀、砒石、輕粉、斑蝥等,必須嚴格掌握劑量。對於創面過大的局部病變,藥量亦不宜過多,以防因吸收過量而中毒。同時,還必須避免連續用藥,以防蓄積中毒。一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不宜在頭面、五官、黏膜、會陰等處套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其他損害。

如水銀、輕粉、銀硃、鉛丹、密陀僧、砒石、升丹、白降丹等,均不可內服,也不可撒布創面或潰瘍面;有的也不能用油脂調塗,以防吸收中毒。個別外用藥還可引起變態反應,如中藥補骨脂成分制斑素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