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製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製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製》是201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製(第2版)》共兩篇,上篇總論基本知識,簡介了皮膚科外用中藥製劑的常用術語、製備各種劑型的基本操作方法;下篇各論臨床劑型,分述了散劑、水劑、水粉劑、油劑、酒浸劑、軟膏、糊劑、膏劑、丹劑、熏劑的功能、適應證、作用機制、常用方劑、注意事項等。本次修訂,在一版基礎上,重點充實了各章內容,補充了常用方劑。全書約10萬字,簡明扼要,臨床實用,可供皮膚科醫生、藥劑師、新藥開發人員等參考。

編輯推薦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製(第2版)》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目錄

上篇 總論基本知識

第一章 皮膚科外用中藥製劑常用術語

一、藥物

二、成藥

三、製劑

四、方劑

五、藥劑

六、劑型

七、粉碎度

八、粉碎

第二章 製備各種劑型的基本操作

一、稱量

(一)粉劑及膏體原料的量取

(二)液體的量取操作

二、粉碎

(一)粉碎的原則

(二)粉碎方法

(三)粉碎的簡易設備和操作方法

三、混合

四、浸提

(一)常用浸提溶媒

(二)浸提(出)原理及影響浸出的因素

(三)常用的浸提方法

五、軟膏和乳劑的調配

第三章 外用藥的使用原則

一、根據藥物的藥理性能,選擇適宜的外用藥

二、掌握好外用藥的使用濃度

三、選擇適宜的外用藥劑型

四、使用外用藥的正確方法

下篇 各論臨床劑型

第一章 散劑(粉劑)

一、散劑的要求

二、散劑的功能

(一)收濕拔乾

(二)散熱作用

(三)防止感染

(四)生肌長肉,消除疣贅

(五)護膚作用

三、散劑的適應證

四、散劑的使用方法

(一)撒布

(二)水調外擦

五、使用散劑的注意事項

六、散劑常用方劑(總計75方劑)

1.祛濕散

2.腳氣散

3.腳氣粉

4.黃石散

5.祛濕藥粉

6.化毒散

7.新三妙散

8.止癢藥粉

9.青黛散

10.止癢散

11.新青黛散

12.龍骨散

13.平胬散

14.粉色乾燥藥粉

15.紫色消腫散

16.收乾生肌藥粉

17.生肌散

18.痱子粉

19.小兒痱子粉

20.腋臭散

21.二白散

22.搽綠藥粉

23.搽黃藥粉

24.青白散

25.顛倒散

26.龜板散

27.金黃散

28.濕疹散

29.增色散

30.大黃散

31.九一丹

32.珠黃散

33.養陰生肌散

34.玉盤散

35.四白散

36.盤玉散

37.五虎丹

38.消癌散

39.雄黃四黃散

40.狐臭粉

41.五香散

42.密陀僧散

43.解毒雄黃散

44.回陽生肌散

45.二妙散

46.三妙散

47.雄黃解毒散

48.甲宇提毒粉

49.清吹口散

50.花蕊石散

51.三黃散

52.黃靈粉

53.翠雲散

54.玉肌散

55.銅綠散

56.清涼粉

57.穿粉散

58.解毒丹

59.玉容散

60.石珍散

61.月白珍珠散

62.六星丹

63.大楓丹

64.柏黛散

65.陀僧枯礬散

66.真君妙貼散

67.五倍五石散

68.牛角散

69.冰硼散

70.甘石散

……

第二章 水劑

第三章 水粉劑

第四章 油劑

第五章 酒浸劑(酊劑)

第六章 軟膏

第七章 糊劑

第八章 膏藥

第九章 丹劑

第十章 熏藥

序言

著名中醫皮膚病專家張作舟教授新編《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製》一書,可謂普及科學知識的一本好書,易學易懂,易制易用。

全書分為上、下篇,上篇為基本知識篇,闡述了常用術語、方劑基本操作;下篇為劑型各論,論述散劑、水劑、水粉劑、油劑、酒浸劑、軟膏、糊劑、膏劑、丹劑、熏劑等十個劑型,分述其功能、適應證、作用機制、常用方劑、注意事項等,可謂一覽無餘,全面概括,既普及醫學知識,又傳播實用技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醫學科學實用讀物。

筆者邊讀邊思考,掩卷凝思,本書的寫作是成功的,筆者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繼承創新

本書經驗均來自古人,或由專著,或由師承,但作者完全用近代人之觀點,不過多地引證,而是以實用為主。作者學自師傳,但又能突破師傳,而且吸收很多現代製劑之先進技術,可以說是改進了劑型,擴大了實用範圍。

二、理論實踐並重

本書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理論清晰,引證不多,通俗易懂。實踐緊隨其後,有方有證。如“散劑”常用方為75方,“油劑”16方,均有方名、組成、功能、主治、用法、製法、來源等敘述,條理清楚,應有盡有,按方索驥,只要辨證準確,認病得當,定會有滿意的臨床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