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

堡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土築的小城。【堡礁】有湖同陸地隔開的珊瑚礁。呈堤狀,而多數呈不連續的島狀,圍繞著海岸伸延,距海岸10-200公里不等。世界最大的是澳大利亞大堡礁。又稱離岸礁。【堡壘政策】1933年國民黨政府軍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圍剿'時採用的戰術。這種戰術依據碉堡步步推進,壓縮根據地,企圖消滅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也採取過類似政策。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堡#bǎo
【釋義】軍事上防守用的建築物:堡壘|暗堡|地堡
堡壘】 #bǎolěi ①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②比喻難於攻破的事物:科學堡壘。
例句〗他們刻苦鑽研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堡壘。

更多信息

堡 <名>
堡

(形聲。從土,保聲。堡是後起字。本義:土築的小城)
同本義
據險築堡以自固。――《晉書·符登載記》

關中堡壁三千餘所。
又如:碉堡;堡障(用於防守的小土城)
指堡壘
送將軍登空堡上。――明·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城堡(堡壘式的小城);碉堡
堡 bǎo堡壘:碉~、暗~。又見bǔ;pù。

常用詞組

【堡礁】有湖同陸地隔開的珊瑚礁。呈堤狀,而多數呈不連續的島狀,圍繞著海岸伸延,距海岸10-200公里不等。世界最大的是澳大利亞大堡礁。又稱離岸礁。
【堡壘】
①設在重要地點起防守作用的堅固建築物。
②比喻難於攻破的事或不容易接受進步思想影響的人:科學~、頑固~。
堡壘政策】1933年國民黨政府軍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圍剿'時採用的戰術。這種戰術依據碉堡步步推進,壓縮根據地,企圖消滅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也採取過類似政策。
見於地名。通"鋪":十里~。

拼音是b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