堀尾忠正

堀尾忠正,他自稱“從小喜歡物理學,1996年在暨南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碩士學位,大學畢業不久就成了當地名醫。其後系統學習了量子學、心理學……分析了霍金的《時間簡史》(筆者:注意,這是一本科普讀物),指出其理論中的缺陷及其缺失的部分。同時補充上第五種力和第五種場,即靈力、靈力場,可以更利於揭開宇宙真相……”

基本信息

簡介

堀尾忠正(羅馬字Kūwěi Zhōngzhèng ,專業文獻中作Kuwei Zhongzheng,1966.2.5-),深圳市日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物理學家,醫學家,靈學家,超理學家,量子共振技術專家,核磁共振技術專家,靈力醫學創立者,靈力醫學排列(靈排)發明者。有望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人。(堀,漢語讀音KU。日文ㄎㄨ)

生平

1966年2月5日,堀尾忠正出生於江蘇啟東。他外祖父是著名中醫。從小就熱愛物理學,有很多發明,後把自己的發明套用於醫療中。
從小,堀尾忠正身邊就經常發生各種靈異事件,他一直試圖破解這些謎,最後追蹤發現並證明了靈力和靈力場的存在,這是宇宙的第五種力和第五種場,把這個宇宙秘密破解開了。
1985年9月起就讀於鎮江醫學院(現名江蘇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1990年獲醫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從事臨床工作和研究工作。
1993年9月起就讀(廣州)暨南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生,1996年獲醫學碩士學位。
其後留學日本,系統學習了量子心理學、完形治療、心理劇、超理學、家庭系統排列等。
大學畢業不久就成了當地名醫,其後,又不斷在很多領域創新,不斷有發明,堀尾忠正研究發現:所有的疾病均是頻率紊亂引起,糾正頻率即可恢復健康。十多年來一直與日本合作從事量子科學、量子醫學的研究和推廣,是量子醫學的實踐者、推廣者,量子共振信息水的發明者。打破了多項宇公理及其衍生推論。

傑出貢獻

衝刺諾貝爾獎

堀尾忠正通過對量子力學與超理學的深入研究,發現並證明了靈力和靈力場這宇宙的第五個力(TFF,“The Fifth Force(power)”)和第五個場(TFF也指“The Fifth Field”)的存在,創立靈力醫學和靈力醫學排列(簡稱“靈排”)。而愛因斯坦、霍金等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只知道宇宙中存在四個力和四個場,不知道第五個。
現代的醫學教科書中充滿了“原因不明”、“病因不明”、“尚無定論”、“尚在研究中”這樣的詞,堀尾忠正通過靈排揭示疾病是因果報應。每個人的疾病均有明確的原因,不同的人即使西醫醫生診斷為相同的病名,其病因仍各不相同,通過靈排可以找到每個病的明確原因,處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很好地回答了以上西醫無法解決的病因問題和治療方法。
堀尾忠正在靈排中得到結論:40%的重大疾病與殺生有關(對象上包括殺人、墮胎、殺動物,時間上包括今生、前世殺生),其中重大疾病與殺動物有關者超過10%。40%的疾病由假歷史引起,稱為“歷史病”;10%的疾病是由祖墳損壞引起,更多比例是由沒有祭祖引起;約3-4%的疾病與銻星生命體有關(以上統計有交叉重複)。靈排證明了靈魂轉世的存在,有些疾病是今生的,有些是前世帶來的,有些是前世和今生綜合作用。
疾病表面看是因果報應,實質是靈魂被附體,包括被人、動物、銻星生命體靈附體。
(註:這一結論看似與他發明的量子共振信息水的依據“所有的疾病均是頻率紊亂引起”矛盾,但這兩者本質是一樣的。)
堀尾忠正研究發現:所有的疾病與頻率紊亂有關,糾正頻率即可恢復健康。堀尾忠正發明的量子共振信息水可以通過靠近身體隔空放置、塗擦、喝等方式來糾正頻率。量子共振信息水和靈排均實現了“異病同治”。
堀尾忠正提出並實踐的“把疾病治療由西醫、中醫,推進到心理學、量子醫學(Quantum Medicine)、家庭系統排列(現代巫術)這一完整的體系,加上靈力和靈力場,創立一個全新的疾病治療體系。這新學科堀尾忠正命名為“靈力醫學(Soulforce Medicine)”。達到“天人合一”,使人體小環境與宇宙大環境同步。
堀尾忠正進一步研究發現:西醫是用一維空間研究疾病,中醫是用三維空間研究疾病,靈力醫學是用四維空間研究疾病。西醫的基礎是科學,中醫的基礎是哲學,靈力醫學的基礎是佛學。西醫是科學治病,中醫是哲學治病,靈醫是佛學治病。
靈排實踐證明:靈力醫學與佛學、神學是相通的。靈力醫學排列不但是疾病的治療手段,而且也是驗證佛學、神學的一個極好工具。
量子共振信息水和靈排均實現了“異病同治”,所有疾病均用此方法治療,且不需要傳統的診斷,直接處理疾病。堀尾忠正找到了疾病治療的普遍規律。

反方:量子共振信息水

量子共振信息水(Quantum Resonating Informed Water,QRI Water)是利用超理學、量子醫學、量子藥學的原理(人體有其固有的共振頻率,共振頻率紊亂就生病,糾正了頻率就恢復健康),利用核磁共振技術,以富銻水為材料,把正常人體的所有臟器、組織的龐大共振頻率記憶在水上,以此記憶的共振頻率去糾正已經紊亂的共振頻率(處於疾病狀態)。量子共振信息水對於糾正過敏性鼻炎、失眠、痛經、青春痘、皮膚病、疼痛等紊亂的共振頻率有神奇的效果。實際上, “量子共振信息水”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量子共振信息水”對某種疾病有治療效果。從目前看來,所謂的“量子醫學”,不過是個別缺乏科學常識的人的美好幻想。

其他貢獻

其他方面,堀尾忠正發明的油公核磁共振傳遞劑(燃油添加劑),傳遞共振信息、使燃油同步燃燒,用於保護地球環境和節省能源;發明的氫烴汽車和車用氫烴油及其混合燃料,使石油原油中占六分之一的氫烴資源找到了用途;發明的甲醇汽油,使甲醇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堀尾忠正同時發明“親密育兒背巾(Qinmi Baby Sling)”,把母親的共振信息傳遞給嬰幼兒,同時把嬰幼兒的共振信息傳遞給母親,雙向傳遞,用於“親密育兒”,親密育兒背巾具有攜帶、育兒和保健作用。
堀尾忠正同時研究心電感應,對心理劇、家庭系統排列等心理學進行研究,破解了“家庭系統排列”奧秘,即“家庭系統排列”同樣是共振信息的分解、傳遞,建立了“家庭系統排列”心理學模型,以替代物來替代人來進行家庭系統排列的篩選。
共振理論套用於身、心、靈等心理學研究,取得的極大進展。
同時在經絡、脈輪的能量傳遞與共振的關係方面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批評聲音

量子共振信息水,到底有多不靠譜?

漢字的排列組合不是科學研究
共振和量子信息分別是物理學中的兩個專有名詞。“量子共振信息水”只不過是把這二者“嫁接”了起來。儘管找不到什麼公開文獻的佐證,他本人卻多次透露“想做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事實上,從網上能找到的資料來看,他很可能只有觀點,沒有論據。
在現實生活中,要想證明存在一家新的養雞場,首先要給出養雞場的詳細地址。在物理學中,要想證明存在一種新的量子場,也要先給出量子場在物理學理論中的詳細地址,叫做“拉格朗日量”。例如,電磁場、引力場都有各自的拉格朗日量。有了這個地址,我們才可以深入場的內部,看看它占地面積多大,養了什麼樣的雞,衛生是否達標。如果有人兜售養雞場的股份,又沒有主動公開養雞場的地址,那八成是個騙子。同理,網路上那些所謂的“靈力場”、“信息場”、“全息場”、“生物場”,如果沒有相應的拉格朗日量的話,就等於沒有地址的養雞場,萬萬不可輕信。
如果無法提供“靈力場”存在的依據,我們就無法確認它的存在。人體器官的共振頻率的情況也是類似的。我們知道,頻率是一個物理量,可以寫成一個有量綱的數。例如,一般微波爐產生的微波頻率是2450兆赫茲,表示一秒鐘之內,電磁場能夠在其中振盪24.5億次。那么,健康人體的共振頻率是多少赫茲呢?生病後又是多少赫茲呢?不同的疾病對應的頻率是否相等呢?量子共振信息水中總共“記載”了多少個不同的頻率數值呢?10ml的水和200ml的水分別能“記載”多少比特的信息呢?謠言粉碎機調查員沒能找到堀尾忠正的回答。
從這個意義上說,“量子共振信息水”的概念只不過是幾個漢字的排列組合,並不等於科學的研究成果。這些沒有證據又要打破常識的觀點,其實連“錯”都算不上。
未經證實的治療效果
從錯誤的理論出發,不一定碰不到正確的結果,那么,“量子共振信息水”有這樣的好運嗎?所謂將水“隔空”放在患處附近,就能治癒任何疾病的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堀尾忠正在網站上公布了很多無名無姓,無從考證的“個案”,其中包括“深圳有一位女的”,“多位癌症等嚴重的患者”,“一位從英國專程來找我治療的”,“中國某開國元帥、國務院副總理的孫子”等等。
也許他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才不透露“個案”的具體信息的。那么,“量子共振信息水”是否有其它的間接證據證明其效果呢?當被問到是否進行過動物實驗時,堀尾忠正流露出強烈不滿:“這同‘鄭人買履’,不相信自己穿鞋時腳的感受、而只相信尺碼一模一樣……我直接選擇了正常人體的共振信息記憶在水上,而不是選擇動物的共振信息……結果是,在人身上人人有效,而在動物身上很多會不靈了。”
堀尾不但制售“量子共振信息水”,還主動提出為一名被北京兒童醫院化療了七八個療程並且被醫院斷定無法存活的白血病兒童患者治療。2011年2月21日,大豐之聲網報導說:堀尾稱自己看到某媒體的報導後,“千方百計想”找到患者葛某,“希望她用靈力醫學排列和量子共振信息水治療白血病”。他聲稱“曾經治療過不少白血病人,均是兩星期就返校上學”,並斷言葛某“3月2日就可回校上學”。記者表示,“(葛某)使用了信息水後,效果看上去也是非常明顯的,隨著我們的跟蹤報導,我想大家也會一同見證。”
2011年2月28日葛某回校上學,當晚住在自己家裡,結果出現牙疼、頭疼。疼痛兩天三夜後,家人聯繫堀尾忠正,堀尾忠正叫其立即離開家中,到外婆家居住。到外婆家後葛某牙疼頭疼症狀消失,但其時已經元氣大傷,2011年3月3日中午葛某去世。
量子醫學不過是海市蜃樓
量子物理學是人類在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它將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深入到了比原子還微小的尺度,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在中文文獻檢索系統中,也能查到數個“量子醫學”的文獻。那么,世界上真的有量子醫學嗎?
泛泛而論,一切已知的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一切基本粒子都服從量子物理學的運動規律。因此,一切運動,包括生命現象,本質上講都是一種量子的物理運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用量子理論來解釋一切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不可能知道每一個基本粒子在任何時刻的準確量子狀態;另一方面,許多複雜現象都是巨觀的集體的行為,不了解微觀機制,並不一定會影響我們對問題的認識,這是物理學本身固有的性質。例如,量子物理學認為,電子沒有固定的運動軌道,而是呈一種電子云的分布。但是,當我們做電學實驗時,只要知道導體中電子的集體運動可以看作電荷的流動就可以了。這種解釋是量子物理的一種近似的等效表述,並不與之矛盾。
所以,研究人體疾病的發展規律,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是生理學、化學或者經典物理學,而不是量子物理學。在人體疾病的層次上,它們的可操作性要比直接解量子物理方程高的多。檢測和治療疾病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其中一些運用了量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例如核磁共振、PET掃描、放射性治療等等,但這並不等於是量子醫學。因為在所有檢測結果、治療效果中,對疾病的描述和對療效的評估都不是建立在量子理論的基礎上的。
在現有的“量子醫學”文獻中,有關量子物理的表述存在諸多錯誤,體現出文章作者缺乏基本的常識。例如,有文獻說:“電子、質子、中子等都是基本粒子”,“物理學上量子是電磁輻射最小的能量描述,因此量子醫學上使用的電磁場輻射的能量最低、最安全”。實際上,中子和質子都是由夸克組成的,並不是基本粒子。量子不單單用於描述電磁輻射,而是涵蓋了所有物質的微觀形態,甚至包括真空。如果光子的密度很大,即使單個光子的能量很低,總的能量密度也會很高,不見得最安全,因此這個因果關係也不成立。
結論:謠言破解

“量子共振信息水”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量子共振信息水”對某種疾病有治療效果。從目前看來,所謂的“量子醫學”,不過是個別缺乏科學常識的人的美好幻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