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村鄉

均村鄉

興國縣均村鄉地理位置是在興國縣城最西端,與縣城距離34公里,與吉安市的萬安與泰和兩縣交界,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蘇維埃時期為揚殷縣城所在地。既是革命老區與邊遠山區,又是少數民族(畲族)散居鄉,為全縣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鄉。全屯總面積有19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有28.7萬畝,其中山地有20.6萬畝,耕地有7萬畝,管理20個行政村與30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984戶,人口有35405人。

基本信息

概述

興國縣均村鄉位於興國縣城最西端,距縣城34公里,與吉安市的萬安、兩縣交界,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蘇維埃時期是揚殷縣城所在地。既是革命老區、邊遠山區,又是少數民族(畲族)散居鄉,是全縣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鄉。全屯總面積19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28.7萬畝,其中山地20.6萬畝,耕地l.7萬畝20個行政村,304個村民小組,現有7984戶農戶,人口35405人;共有中國小38所,在校學生4910人,其中:國中1所,學生1381人,完小14所,村小5所,一師一校教學點18所;擁有鄉級衛生院一所,衛生技術人員32人,個體醫務人員40人;已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村村通程控電話;縣城至圩鎮有興(國)萬(安)公路穿境而過,已全面實現油(砼)路,鄉至村已全面開通公路,交通方便,信息靈通。圩鎮位於境內中部河灣西岸,有南北走向、東西走向Y型街道三條,集鎮人口已達3000多人,農曆雙日為圩期,因毗鄰萬安、贛縣、泰和三縣,市場繁榮,人氣旺盛,屬縣境西部的中心集鎮。

具體

一、名優特產品
全鄉以農為主,農林兼作。農業主種水稻,紅薯次之;林業以油茶為主,次為松、杉、毛竹。2001年糧食總產量8828噸。油茶是傳統的名優特產品,全鄉共有油茶林面積13.6萬畝,油茶年產量在50-150萬斤左右,平均年產量在100萬斤左右;臍橙是均村鄉新興的名優產業,自1993年開始種植,到目前為止果園面積已達5000多畝,其中均村村羅山排臍橙場、茂緞村臍橙場雙雙被評為全市“精品果園”。
均村鄉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特別適宜臍橙種植,仍有10多萬畝宜果山地有待開發。
二、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有大量的石板材、砂金、瑩石等。位於中洽村的國木坑藏有大量砂金,當地民眾曾掏出過重約100多克的猴頭金。
三、水力資源
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有茂緞東坡電站一座,裝機200kw,年發電量達110萬度;在建的寶供電站系招商引資項目,裝機2400kw,年發電量可達697萬度。
四、旅遊資源
位於鄉域西部的五里隘,是一個集旅遊、朝聖、避暑於一體的好地方。位於興國、萬安邊睡,海拔520米,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頂有歷史悠久的“觀音堂”。據史書記載,早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交秦二元(公元959年),僧人恆真,見此地山青水秀,靈氣繚繞,便坐於方石之上,須臾入定,悟見觀音大士踏雲而來,遂於此處興建“觀音堂”一座,並留一揭“青蓮托寶缽,文星驅牛群,鐵馬繞山過,五雲佛法興”。迄今已有1043年,雖經漫長的朝代更易,盛衰交替,卻仍保留有完好的古茶亭、古戲台、古驛道等建築和參天古樹。新修建的觀音寺、大雄寶殿、天王殿、咖蘭殿高大雄偉,金碧輝煌;配套的齋堂、廚房、僧尼宿舍等設施齊全;殿內的三寶大佛、四大天王、千手觀音、龍女、善財等佛像均已重塑金身,流光溢彩,光可鑑人。整個殿宇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系經政府批准的開放寺院,如今,香火旺盛,每逢農曆正月、六月,興國、萬安、泰和、贛縣等四方善信相約而來,絡繹不絕。
山腰保存著一座始建於宋神宗元豐時期(公元1078一1085年)的古墓—一狀元家山,與秀麗山川交相輝映,環眺對面,“旗山、筆架山、文峰塔、寶印山”等盡收眼底,栩栩如生,山下珠水、墨水交匯,山上林木蔥籠,古樹參天,清風習習,雲霧繚繞,恍入仙境。
山腳有貫通興國與萬安的三級公路—一興萬公路穿隘而過,既方便了交通,又溝通了興萬兩縣的來往,促進了兩地經濟的發展。
山下白白流淌了數千年的均村河將不再白流,規模龐大的寶洪電站即將建成投產,屆時,又將為古老的五里隘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過隘不遠,有鬼斧神工造就的獅子岩溶洞一處,洞中奇石層疊,巧奪天工,冬暖夏涼,實屬遊覽勝地。
這些資源乃神工造就,不可多得,亟待開發,略加投資,稍為裝點,即成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