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

仙茅

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植物,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州的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始載於《海藥本草》,其葉似茅,根狀莖久服益精補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稱,別名地棕(四川、貴州),獨茅(四川),山黨參(福建),仙茅參(雲南),海南參(海南)。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第一部收載的中藥仙茅,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和行血消腫的作用,主要用於腎陽不足、陽痿遺精、虛癆內傷和筋骨疼痛等病症。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中藥仙茅 中藥仙茅
仙茅出自《 海藥本草》。《 本草圖經》:仙茅,今蜀川、江湖、兩浙諸州亦有之。葉青如茅而軟,復稍闊,面有縱理,又似棕櫚,至冬盡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梔子黃,不結實,其根獨莖而直,傍有短細根相附,肉黃白,外皮稍粗,褐色,二月、八月采根暴乾用。衡山出著,花碧,五月結黑子。謹按:《續傳信方》敘仙茅雲,主五勞七傷,明目,益筋力,宣而復補。八、九月時採得,竹刀子颳去黑皮,切如豆粒,米泔浸兩宿,陰乾,搗篩,熟蜜丸如梧子。每旦空肚酒飲,任使下二十丸,禁食牛乳及黑牛肉,大減藥力也。 
仙茅,多年生草本。根莖近圓柱狀直生,直徑約1cm,長可達30cm,外皮褐色;鬚根常叢生,內質,具環狀橫紋,長可達6cm;地上莖不明顯。葉基生;葉片線形,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0-45cm,寬5-25mm,先端長漸尖,基部下延成柄,葉脈明顯,兩面散生疏柔毛或無毛。花莖甚短,長67-cm,大部分隱藏於鞘狀葉柄基部之內,亦被毛;苞片披針形,長2.5-5cm,膜質,具緣毛;總狀花序多少呈傘房狀,通常具4-6朵花;花黃色,直徑約1cm,下部花筒線形,上部6裂,裂片披針形,長8-12mm,寬2.5-3mm,外輪的背面有時散生長柔毛;雄蕊6,長約為花被裂片的1/2,花絲長1.5-2.5mm,花葯長2-4mm;柱頭3裂,分裂部分較花柱為長,子房狹長,先端具長喙,連喙長達7.5mm,被疏毛。漿果近紡錘狀,長1.2-1.5cm,寬約6mm,先端有長喙。種子亮黑色,表面具縱凸紋,有喙。花果期4-9月 。

藥品概況

仙茅 仙茅花
藥名:仙茅 漢語拼音:xian mao
英文名:Common Curculigo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Curculig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功效分類: 補益藥
科屬分類: 石蒜科
別名: 獨茅根、 茅爪子、婆羅門參、 獨腳仙茅、蟋龍草、風苔草、冷飯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黃茅參、獨腳黃茅、獨足綠茅根、獨腳絲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盤棕、山蘭花、 仙茅參、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
性味:辛;溫;有毒。
歸經: 腎經肝經
功能:溫腎陽壯;祛除寒濕。
主治:陽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軟弱;下肢拘攣;更年期綜合徵。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浸酒。 外用:適量,搗敷。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600m以下的林下草地或荒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基源:為仙茅科植物仙茅的根莖。
採收儲藏:仙茅移栽後生長2年,在10月倒苗後至春季末發芽前採挖。把根莖全部挖起,抖淨泥土,除盡殘葉及鬚根曬乾。
炮製方法:
1、 酒仙茅:取淨仙茅用黃酒拌勻,潤透後,置鍋內微炒至乾,取出,晾乾(每仙茅100斤,用黃酒10-20斤)。
2、《雷公炮炙論》:凡採得(仙茅)後,用清水洗令淨,刮上皮,於槐砧上用銅刀切豆許大,卻用生稀布袋盛,於烏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濕拌了蒸,從巳至亥,取出暴乾。 
3、《海藥本草》:仙茅,用時竹刀切, 糯米泔浸。

用藥禁忌

1、凡 陰虛火旺者忌服。 
2、《雷公炮炙論》:勿犯鐵,斑人須鬢。 
3、《 本草經疏》:凡一概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衄血、齒血、溺血、血淋,遺精白濁,夢交,腎虛腰痛,腳膝無力,虛火上炎,口乾咽痛,失志陽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陽無陰,遺溺失精,血虛不能養筋,以致偏枯痿痹,胃家邪熱不能殺谷,胃家虛火嘈雜易飢,三消五疸,陰虛 內熱外寒,陽厥火極似水等證,法並禁用。

主要成分

論述一

根莖含仙茅甙(curculigoside)A、B,地衣二醇 葡萄糖甙(orcinol glucoside),地衣二醇-3-木糖葡萄糖甙(corchiosideA),仙茅皂甙(curculigosaponin)A、B、C、D、E、F、K、L、M,仙茅素(curculigine)A、B、C,仙茅皂甙元(curculigenin)A、B、C,仙茅萜醇(curculigol),絲蘭甙元(yuccagenin),5,7-二甲氧基楊梅樹皮素-3-O-α-L-吡喃木糖基(4→1)-O-β-D-吡喃葡萄糖甙(5,7-dimethoxymyricetin-3-O-α-L-xylopyranosyl(4→1)-O-β-D-glucopyranoside)。還含含氮化合物:石蒜鹼(lycorine),N-乙醯基-N-羥基-2- 氨基甲酸甲酯(N-acetyl-N-hydroxy-2-carbamic acid methylester),3-乙醯基-5-甲酯基2H-3,4,5,6-四氫-1-氧雜-2,3,5,6- 四嗪(3-acetyl-5-carbomethoxy-2H--3,4,5,6-teTCMLIBahydro-1-oxa-2,3,5,6-teTCMLIBazine),N,N,N',N'-四甲基琥珀醯胺(N,N,N',N'-teTCMLIBamethylsuccinamide)。又含環木鳳梨烯醇(cycloarte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三十一烷醇(henTCMLIBiacontanol),以及多種長鏈脂肪族化合物:3-甲氧基-5-乙醯基-31-三十三碳烯(3-methoxy-5-acetyl-31-TCMLIBiTCMLIBiacontene),21-羥基 四十烷-20-酮(21-hydroxyteTCMLIBacontan-20-one),4-甲基十七烷酸(4-methylheptadecanoic acid),27-羥基-三十烷-6-酮(27-hydroxyTCMLIBiacontan-6-one),23-羥基三十烷-6-酮(23-hydroxyTCMLIBiacontan-6-one),4-乙醯基-2-甲氧基-5-甲基三十烷(4-acetyl-2-methoxy-5-methylTCMLIBiacontane),25-羥基-33-甲基三十五烷-6-酮(25-hydroxy-33-methylpentaTCMLIBiacontan-6-one)。

論述二

化學成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印度、日本學者對仙茅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離鑑定的化合物主要有環鳳梨蜜烷型三萜皂苷、含氯酚、酚苷、木脂素苷、黃酮、生物鹼、長鏈脂肪族類化合物等。 
1、 皂苷類成分:仙茅含有較多的皂苷類成分,其母核皂苷元主要為環鳳梨蜜烷型三萜皂苷。目前從仙茅根莖中分離得到的環鳳梨蜜烷型三萜皂苷主要有仙茅皂苷(curculigosaponin) A-M,其母核為仙茅皂苷元(curculigenin) A(I型)、B(II型)、C(III型)。另外,尚有(24S)-3β,11α,16β,24-四羥基環阿爾廷醇-3-O-β-D-葡萄吡喃糖基(1 →2)-β-D-葡萄吡喃糖甙,3β,11α,16β-三羥基環阿爾廷烷-24-酮-3-O-[β-D-吡喃葡糖 (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O-α-L-阿拉伯糖苷和(24S)-3β,11α,16β,24-四羥基環阿爾廷烷-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24-O-β-D-吡喃葡萄糖苷及絲蘭皂苷元。
2、酚及 酚苷類成分:仙茅根莖中所含的酚類化合物有仙茅素(curculigine) A、B、C,三者均為含氯的酚類化合物;酚苷類成分主要有苯甲酸類衍生物,仙茅苷(curculigoside)、仙茅苷乙(curculigoside B)、仙茅苷丙(curculigoside C);苔黑酚類衍生物,苔黑酚-3-D-β-葡萄糖苷、orcinol-1-O-β-D-apiofuranosyl- (1→6)-β-D-glucopyranoside 、3-羥基-5-甲基苯酚-1-O-[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苷] ,地衣酚糖苷- A;此外還含有orchioside A、orchioside B等。仙茅嫩葉的組織培養物也含有2,6-二甲氧基苯甲酸類衍生物仙茅苷、乙、丙和丁(curculigoside D)。  
3、木脂素類成分:3,3',5,5' -四甲氧基-7,9' ,7',9-二環氧木脂素- 4,4' -二-O -β-D -葡萄糖苷(3,3',5,5' - tetramethoxy-7,9' :7',9 -diepoxylignan - 4,4' - di - O- β -D – glucopyranoside)。 
4、 黃酮類成分:從仙茅中分離得到的黃酮類成分主要有楊梅素糖苷(5,7-dimethoxy myricetin-3-O-α -L-xylopyranosyl 4-O-β-D- glucopyranoside);3',4',5'-三甲氧基-6,7 -亞甲二氧基黃酮。 
5、 脂肪族類成分:仙茅根莖中含有的脂類化合物有3-羥基正葵醇-3'-戊烯酸酯(n-decan-3-olylpent-3'-en-1'-oate),9,11-二烯正 十六碳醇-肉桂酸酯(n-hexadec-9,11-dienylcinnamate),正十三碳醇-2',4'-十六碳二烯酸酯(n-tridecanyl-hex-2',4'-dien-1'-oate),5,10-二羥基-13-正三十碳烯醇-2'-十六碳烯酸酯(n-heneitriacont-13-en-5,10-diolhex-2'-en-1'-oate)。此外,還含有23-羥基-三十烷-2-酮,27-羥基-三十烷-6-酮,21-羥基-正四十烷-20-酮,4-乙醯基-2-甲氧基-5-甲基三十烷等。  
6、 揮髮油類:仙茅飲片採用水蒸汽蒸餾法從仙茅根莖中分離得到21個揮髮油類成分,通過GC/MS/DS系統分析,與質譜標準圖譜對照對鑑定了其中13個化合物,分別為2-糠醛、5-甲基-2-糠醛、 苯乙醛四甲基吡嗪、1,3-二甲氧基苯、檸檬醛、2-丙基-1-庚醇、三環:[7,5,0,03,7]十四烷-1(9),2,7-三烯、3,7,7-三甲基-1,1-二甲烯基-(-)-螺[5,5]十一烷-2-烯、2,3,5-三甲基菲、2,6-二叔丁基-1,4-苯醌、5-氯-8-羥基-6-甲氧基-2-苯並吡喃-1-酮、13-甲基棕櫚酸等成分。  
7、 多糖類:採用DEAE纖維素柱DE-25分離純化仙茅根莖中水溶性多糖粗品,得到由葡萄糖、果糖及木糖組成的分子量為2.6×106的多糖COPb-1和由水蘇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分子量為2.0×106的多糖COPf-1。  
8、其它成分:仙茅根莖中還有含氮化合物N、N、N'、N'-四甲基琥珀醯胺、1, 3, 7 –三甲基黃嘌呤,三萜醇仙茅醇,生物鹼類成分石蒜鹼,2, 3, 4, 7-四甲氧基山酮,4-甲基-十七烷酸,丁香酸,β-谷甾醇,豆甾醇、胡蘿蔔苷等。

藥理作用

仙茅 仙茅
1、對免疫功能作用  
對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給小鼠灌服仙茅70%醇浸劑10,20g/kg,每天1次,連續7天,於給藥後第5天分別腹腔注射0.4%肝糖原2ml,而於末次給藥後l小時,腹腔注射2%雞紅血球懸液1ml,2小時後處死小鼠。按文獻(張蘊芬等,北京醫學院學報1979)法測定吞噬功能。結果表明仙茅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百分數與吞噬指數,均比對照組明顯增加。   
對正常及免疫功能抑制小鼠T淋巴細胞百分率的影響:採用酯酶法(南京鐵道醫學院組胚教研室中華醫學雜誌1980)測定小鼠T淋巴細胞百分率。結果證明,仙茅不能提高正常小鼠T淋巴細胞百分率,但對環磷醯胺所致免疫功能受抑制小鼠的T淋巴細胞的降低有明顯的作用。 
仙茅水提物有促進抗體生成並延長其功效,仙茅甙促進巨噬細胞增生並提高其吞噬功能,可認為有增強免疫功能。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給小鼠腹腔注射仙茅醇浸劑10g/kg後30分鐘,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40mg/kg,記錄小鼠睡眠時間,結果給藥組與對照組(生理鹽水)小鼠的平均睡眠時間分別為304.9±24.2與63.4±11.6(分鐘)。證明仙茅有明顯延長睡眠時間作用(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