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棕

箬棕

箬棕形態優美,在園林中可作行道樹或庭蔭樹。花是良好的蜜源。果實可作飼料。未開展的嫩葉芽可作蔬菜。成長葉片可作建築防雨覆蓋物,還可用於工藝編織。原產於溫帶美洲和西印度群島地區,為美國北卡羅來州與佛羅里達州的州樹,中國自20世紀60年代引進栽培,現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省區均有栽培。

植物名稱

箬棕箬棕
箬棕
拉丁文名:Sabal palmetto
別名:白菜棕龍鱗櫚巴爾麥棕櫚
科屬:棕櫚科、箬棕屬。

產地分布

原產於溫帶美洲和西印度群島地區,為美國北卡羅來州佛羅里達州的州樹,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
引進栽培,現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省區均有栽培。

形態特徵

箬棕箬棕
常綠喬木,單幹直立,高可達9-27米,莖幹覆有老葉基,數年後自上而下逐漸脫落,露出有環紋的棕褐色樹幹。葉柄常比葉片長,切面呈鈍倒三角形,邊緣無刺,但與葉片連線處有一斜三角形的舌狀體,葉片寬大呈長圓形掌狀,長1-2米,隨葉軸的背彎,使葉片末端呈明顯的彎拱形,裂片約48對,長60-140厘米,末端二裂,中部以下合生,但有的裂深過半,裂片間的凹處生有絲狀物,整個葉片呈波浪形起伏;葉色草綠或亮綠,間有棕黃色斑紋,而近葉軸的基部則有黃白色三角形斑塊,葉厚革質,且堅韌,每年4-5月間從葉腋處抽生花序,6月開花,花小,白色,雌雄同株。花序與葉片等長或稍短,初出似蘆筍,伸長如竹鞭,花時花梗斜舉,結果後下彎。果實玩弄,草綠色,9-10月成熟後呈棕褐色,內有種子一粒,種子呈扁球形,臍部稍凹陷,棕褐色,具光澤,胚側生,胚乳骨質,均勻。

生態習性

箬棕喜陽光直射,較耐寒,可在-5℃低溫條件下生長,成株耐乾旱且抗風,高熱海風與寒冷乾風對其也不會形成損害。喜肥沃土壤,也耐瘠薄,在磚紅壤粉砂壤土中均可生長良好,沙漠乾旱地區常有栽培。

繁育栽培

箬棕箬棕
以種子繁殖為主,但箬棕果實易被鳥鼠蠶食,不易採收到充分成熟的種子,箬棕種子發芽時子葉柄延伸較長,屬遠距帶鞘型,催芽萌動後應及時播種於較深的育苗袋中培養,避免強光直射,移植時要深挖穴,以防傷根發生嚴重的移植痴呆症,影響植株生長與觀賞效果。

用途

箬棕箬棕
箬棕形態優美,且非常耐寒及抗風,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作行道樹或庭院觀賞栽培,只是這種植物苗期生長非常緩慢,成株後則非常雄偉壯觀。箬櫚對煙塵二氧化硫氟化氫等多種有害氣體具較強的抗性,並具有吸收能力,適於空氣污染區大面積種植。除此之外,棕櫚還有許多用途,樹幹紋理緻密,外堅內柔,耐潮防腐,是優良的建材;葉鞘纖維可制掃帚、毛刷、蓑衣、枕墊、床墊、水塔過濾網等;棕皮可制繩索;棕葉可用作防雨棚蓋;花、果、棕根及葉基棕板可加工入藥,主治金瘡疥癬帶崩便血痢疾等多種疾病;種子蠟皮則可提取出工業上使用的高熔點蠟;種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經磨粉後可作牲畜飼料;未開花的花苞還可作蔬菜食用。

生長及棕片采割

箬棕箬棕
棕櫚幼年階段生長十分緩慢,且要求適當的蔭蔽。其莖長出土壤表面約需3-5年,形成掌狀有皺摺的正常葉片要3-4年,投產時間要在8年以上,而此時櫚樹高度僅1.3-1.5m這樣緩慢的生長過程,在裸露地無蔭蔽的條件下尤為明顯。同一土壤和品種,在為全光照1/4-1/5的光強下比1/2的光強生長旺盛。投產前,年生長過程的特點表現為生長期,生長量小,速生期不夠明顯。在幼年階段,棕櫚的這一特性在品種之間基本上是一致的。為了加快棕櫚的生長,在整個幼年階段需要進行較長的持續管理。特別是當年新葉生長的5-9月,由於棕櫚高、徑生長几乎是同期進行,初期生長主要依靠前期積累的光合產物的供給。

主要栽培及經營方式

箬棕箬棕
(1) 棕糧間作型
這是成片發展棕樹,以短養長,以耕代撫促進棕樹生長和早日投產的主要經營方式。一般棕樹多點播或撒播,每公頃保存3000-6000株,約12年可以投產。投產後每公頃可收棕片750-3000kg。
間種作物有玉米馬鈴薯薯類豆類等。大小春一起,每公頃可收糧3000-3750kg。亦有大春種,小春休閒者。
(2)棕樹同其它樹種混交型
這種栽培方式主要出現在海拔800-1300m(1500m)的地帶,混交樹種在盆地邊緣多為榿木柏木油桐香椿長杉泡桐等。棕樹同速生闊葉樹的混交效果較好,同針葉樹的混交效果較差。一般先植其它樹種,待其鬱閉或接近鬱閉後再栽棕櫚。這樣可利用先植樹抑制雜草改善光照、水分和養分狀況,創造棕櫚幼年階段生長的適宜環境。
(3)棕、茶套作型
這是產茶山區一種常見的栽培方式,也是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方法之一。一般做法是:
棕樹行距2m,株距1m。在兩棕樹之間種茶2行。常先植茶2-3年後植棕,或棕、茶同時種植。4-6年後收茶,10年左右開始收穫棕片。在這種栽培方式下,1ha可收茶15-30公擔,棕樹投產後年可收棕75-100kg。缺點是多毛蟲危害。
箬棕箬棕
(4)棕樹純林
在勞力較少、荒山面積較大、土壤表層多石塊或石櫟、不宜農作的地區,常培育棕樹純林。一般是一次種植,然後讓其不斷地天然更新,以達到邊培育後繼資源,邊利用的目的。這種群落的特點是“幾世同堂”,密度大,一般12年左右可以投產。
栽植密度對這種經營方式尤顯重要。一般採用1m×1m的株行距。在土壤表面石塊遍布的地方,棕櫚純林在造林後連續除草、施肥管理3年,幼林生長也很不理想。6年生平均高僅33cm,平均地徑4.3cm,葉片12個。雖然林地上有一定數量的天然更新的成年投產棕樹,但產量低。因此,這種經營方式未必可取。
(5)四旁種植
四旁種植在分布區同內是最廣泛的一種栽培方式。以地邊和屋旁種植為主,作為四旁綠化樹種或民眾自用。多零星,不能五項原則商品。

主要危害

箬棕箬棕

●氣候性病害,主要出現在西緣山地,這是由於花期的低溫和陰雨使花序蕾不能長出苞片致病而引起的腐爛。主要影響棕片色澤,形成所謂“花殼棕”。

●蟲害主要有天牛介殼蟲等,防治方法與一般樹種相同。

●動物性危害:一是來自山鼠田鼠啃吃棕心和棕籽;二是來自吃蟲的啄木鳥,因其要啄開樹皮食蟲,故樹幹常有孔洞,經雨水侵入,使樹幹腐朽而枯倒。

相關介紹

箬棕箬棕
1、線棕(馬尾棕、粗棕、竹節棕)

線棕的樹幹高大,節間長,葉身大,葉柄長,葉色濃綠,皺褶先端較尖,葉質較薄,棕片厚而密,棕絲粗長,結構較稀,頂端結合成帶而下垂。產量及出絲率高,毛腳少,最適宜制繩索。但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樹幹高,節間長,采剝不方便。種實橢圓狀卵形,熟時藍黑色。

2、板棕(密棕)

板棕的樹幹粗肥,樹勢較矮,節間密,葉身較大,葉柄粗肥,葉色翠綠,皺褶先端凸尖,葉質肥厚。棕皮寬,棕絲較短,棕絲頂端分離而稍下垂,毛腳少,產量較高,宜於編制蓑衣。對立地條件要求也較高。樹幹粗肥,節間短,便於采剝。種實腎臟形,熟時黃褐色。

3、毛棕(細棕)

毛棕的樹幹較粗,葉身小,葉柄短,葉色淡綠,棕片寬不及板棕,長不及線棕,棕絲短細,質脆,毛腳多,產量低,質量差。對立地條件要求一般。

4、山棕

山棕一般處於野生狀態,植株矮小,乾細節密,葉身小,葉柄短,葉色黃綠,棕片狹短而薄,棕絲短,產量低,質量差。能耐乾瘠,抗風力強。

相關銜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818.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855078.html?si=3&wtp=wk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587227.html?si=1&wtp=wk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F3%E8%D7%D8&in=9767&cl=2&cm=1&sc=0&lm=-1&pn=0&rn=1&di=115475940&ln=1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