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人民共和國

圖瓦人民共和國

圖瓦人民共和國為1921年至1944年間存在的亞洲共和國。位居亞洲中部、東西伯利亞南部、葉尼塞河上游,1911年前為清朝屬地,即唐努烏梁海(TannuUriankhai),屬外蒙古。外蒙古於1911年宣布獨立,1914年俄羅斯帝國吞併此地。1921年獨立,1944年被蘇聯吞併。

基本信息

簡介

俄國十月革命後,暴風驟雨般的國內戰爭也波及到原沙皇俄國保護地唐努烏梁海。1918年3月,當地建立起蘇維埃政權,但只存在了3個月。1919年4月,爆發了克末齊克哥薩克反對高爾察克軍隊的武裝起義,並且在西伯利亞游擊隊的幫助下,於1919年8月在克木-畢齊爾(即別洛察爾斯克,1926年改稱克孜勒)擊敗了高爾察克軍隊。蒙古軍隊於1920年6月撤離了圖瓦。圖瓦的俄羅斯人代表大會在9月中旬又重新建立起蘇維埃政權。西伯利亞革命委員會的代表沙費諾夫在代表大會上宣布:“現在蘇維埃政府視烏梁海獨立如以前。” 與此同時,中國北洋政府開始對當地實行直接統治。但是,俄國殖民主義分子恩琴在第二年2月便率軍擊潰中國軍隊,占領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於是,蘇俄紅軍不得不在當年夏天出兵唐努烏梁海,鎮壓白匪武裝,圖瓦這才獲得正式獨立。7月底克末齊克的代表。

俄羅斯和平代表團就圖瓦的完全獨立舉行了會談。 1921年8月14日,全圖瓦立憲呼拉爾宣布建立唐努圖瓦共和國,並通過第一部憲法,規定圖瓦人民革命黨為圖瓦唯一合法政黨。呼拉爾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宣言:“唐努圖瓦共和國是獨立的人民共和國,在國際關係上,唐努圖瓦共和國應置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保護之下。”1925年7月22日,蘇聯與唐努圖瓦共和國簽訂友好條約,雙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蘇聯宣布放棄對圖瓦的“保護”。1926年8月,唐努圖瓦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友好條約,宣布雙方彼此承認獨立。

歷史

圖瓦的第一任總理是冬杜克·庫拉。他把黃教定為圖瓦的國教,並限制來自蘇俄的政治宣傳。但是,蘇俄把5名畢業於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的共產黨人指定為駐圖瓦的“特派委員”。他們清洗了圖瓦人民革命黨大約1/3的黨員。1926年11月24日,唐努圖瓦共和國第四屆大呼拉爾宣布改國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效仿蘇聯開始在這個傳統的畜牧業國家建立集體農莊。由於反對過激的蘇維埃化進程,庫拉總理在1929年被捕(隨後被處決)。新政府開始著手摧毀圖瓦的黃教和薩滿教傳統:圖瓦的喇嘛寺院從1929年的25座銳減為1931年的1座;喇嘛和巫師從1929年的4000多名下降為1931年的15名喇嘛和725名巫師。在經濟結構轉軌方面,新政府遇到了更大的困難:據1931年的圖瓦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仍然有82.2%的圖瓦人從事畜牧業。

1932年,5名蘇聯特派委員之一的薩爾查克·托卡被選為圖瓦人民革命黨總書記。他擔任這一職務一直到1973年逝世。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當天,圖瓦人民共和國大呼拉爾向克里姆林宮發去電報表示:“圖瓦人民將挺身參加蘇聯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者的鬥爭,並要為此竭盡一切力量和手段,直到取得最後勝利”。接著,圖瓦人民共和國追隨蒙古人民共和國,向蘇德戰場派去了反法西斯志願兵,並捐款捐物,援助蘇聯的衛國戰爭。

1944年8月17日,圖瓦人民共和國小呼拉爾非常大會通過了加入蘇聯的議案。10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接受圖瓦。2天后,圖瓦作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州加入蘇聯,圖瓦人民革命黨改組為圖瓦共產黨,托卡為圖瓦共產黨第一書記。1961年10月2日,圖瓦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加入蘇聯以後,圖瓦人民在全國建立起了現代化工農業設施,鋪設了公路網路。圖瓦的教育和民族文化得到了高度重視。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圖瓦在很短時間內就從封建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主義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