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目錄

圖書館目錄

圖書館目錄是揭示,識別,檢索圖書館入藏文獻的工具。是提供識別文獻的依據,從文獻的題名、責任者、主題、分類等方面指引檢索文獻的途徑,並標識文獻在書架上的排列位置,是圖書館員從事文獻採購、參考諮詢、保管典藏等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讀者的好工具。

圖書館目錄

揭示、識別、檢索圖書館入藏文獻的工具。它揭示文獻特徵,提供識別文獻的依據,從文獻的題名、責任者(著者)、主題、分類等方面指引檢索文獻的途徑,並標識文獻在書架上的排列位置。圖書館目錄除供讀者使用外,也是圖書館員從事文獻採購、參考諮詢、保管典藏等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類型 圖書館目錄種類繁多。其職能各異,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區分:①按目錄的使用對象區分為讀者目錄和公務目錄。②按目錄的組織方法區分為字順目錄和分類目錄。字順目錄又分題名目錄、責任者(著者)目錄、主題目錄等。③按目錄的物質載體區分為卡片式目錄、書本式目錄、活頁目錄、縮微目錄、機讀目錄。④按目錄反映的藏書範圍區分為總目錄 (反映圖書館全部館藏或某種文獻全部館藏的目錄)、部門目錄(反映局部藏書的目錄,如閱覽室目錄分館目錄等) 、特藏目錄、聯合目錄。⑤按目錄反映的文獻類型區分為圖書目錄、期刊目錄、報紙目錄、地圖目錄、視聽資料目錄等。⑥按目錄的語言文字區分為中文目錄、西文目錄、俄文目錄、日文目錄等。

讀者目錄 專供讀者使用的目錄,又稱公共目錄。它是圖書館目錄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設定在目錄室、借書處和各種閱覽室內。根據圖書館的具體任務、文獻內容和讀者對象,讀者目錄通常又被區分為滿足讀者一般需要的公開目錄和滿足讀者特殊需要的參考目錄或內部目錄。讀者目錄的主要特點有:①每一種讀者目錄只能反映館藏文獻的一部分。圖書館根據不同讀者對象,分別設定各種讀者目錄。②採用參照法指引讀者由目的一部分去查找另一部分,從某一目錄去查找另一目錄,以引導讀者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關館藏文獻。③讀者目錄經常調整,以反映館藏文獻的變化情況,並隨時更新,保持目錄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公務目錄 又稱工作目錄,是專為圖書館員在工作中查詢的目錄。其主要特點有:①不加選擇地反映圖書館的全部館藏文獻。②記載圖書館的業務註記,包括登錄號、索書號、儲藏地點、款目根查等。③在讀者目錄中不予反映的文獻,在公務目錄中均作出相應的標記。

題名目錄 按文獻題名(書名、刊名等)的字順排列而成的目錄。它以題名作為文獻的檢索途徑,並提供同一文獻的不同版本情況。題名目錄除反映文獻的正題名外,必要時還包括副題名、別名以及重要的篇章題名。由於中國讀者習慣於從題名查找文獻,各類型圖書館都將題名目錄作為必備的目錄,但它只在知道題名時才能查找文獻。

責任者目錄 又稱著者目錄。是按照文獻責任者(包括個人、機關團體或會議等 )的名稱字順組織而成的目錄。其主要作用有:①以責任者名稱提供文獻的檢索途徑。②揭示圖書館入藏某一責任者的全部著作。責任者通常包括著者編者輯者譯者校訂者注釋者繪圖者等;對於某些知名責任者的筆名及其他別名,必須採用參照法引導讀者找到他的全部文獻;對於刊載在某些文集、期刊中的有關著者的重要著作,也給予以適當反映。責任者目錄只能在知道責任者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分類目錄 按照文獻所屬的學科體系,根據圖書館所採用的文獻分類法組織而成的目錄。其主要作用有:①可按知識門類來系統揭示圖書館入藏的文獻;②揭示某知識門類與其他知識門類之間的關係,提供相關學科文獻的檢索途徑。分類目錄是圖書館目錄的主要目錄種類之一,但它只能在熟悉分類體系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主題目錄 或稱標題目錄,是按照文獻所研究的對象──主題的字順組織而成的目錄。它的主要作用有:①從某一內容的題材方面指引查詢文獻的途徑;②揭示某一主題與另一主題之間的關係,引導讀者查找相關主題的文獻。由於主題目錄將從不同學科角度來研究同一問題的文獻集中在一起,可以彌補分類目錄的局限性,但不能系統地揭示某一學科的文獻。

卡片式目錄 將文獻的各種特徵記錄在卡片上(目錄卡片的國際標準規格為 75厘米×12.5厘米),再將它們按照一定規則組織而成的目錄。卡片式目錄的優點有:①可隨編、隨排、隨時利用,具有流水作業的性質;②可依照讀者的需要靈活組織,及時更新,而且整個目錄不受影響。其主要缺點是:①體積龐大,需占用大量空間;②一張卡片款目只能提供一個檢索途徑;③不能供遠離圖書館的讀者使用。

卡片式目錄的歷史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1861年,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卡片式目錄正式向讀者開放。19世紀末,西方許多圖書館建立了卡片式目錄,作為對書本式目錄的補充。到20世紀初,卡片式目錄已成為圖書館主要的目錄形式,80年代以後,在一些自動化程度較高、已經建立起機讀目錄的圖書館,卡片式目錄已逐步被機讀目錄、計算機輸出縮微膠片目錄及書本式目錄所取代。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從1982年起已經“凍結”卡片式目錄(即新書已不再製作卡片排入卡片目錄中),而用其他形式目錄取代之。

書本式目錄 將文獻的各種特徵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格式記錄在本冊上而形成的目錄。書本式目錄的優點是:①可以一次編成,大量印製,廣泛傳播;②體積小、易於攜帶,便於遠離圖書館的讀者和各館間的交流利用。其主要缺點有:①不能隨時反映最新文獻,需編制補充目錄;如補充目錄過多,會造成查閱不便;②內容陳舊的文獻,無法及時從目錄中剔除。

書本式目錄歷史悠久。中國古代的各種藏書目錄大都是書本式目錄。西方現存最 早的圖 書館書本式目錄,是1885年由柏克在德國波恩編輯、出版的。20世紀初以前,世界各國的圖書館目錄均以書本式目錄為主。20世紀後半葉,伴隨著機讀目錄的出現,書本式目錄又開始在圖書館受到重視,因為計算機利用機讀目錄磁帶既可以列印出卡片款目,又可以快速生產書本式目錄,並可大量印刷,及時更新,加之體積小、成本低等因素,因而得到了廣泛的利用。

縮微目錄 一般指用照相的方法,將圖書館目錄的內容縮小拍攝在縮微膠捲或縮微平片上,利用閱讀機閱讀的目錄。80年代出現的計算機輸出縮微膠片目錄即COM目錄是一種新式的縮微目錄。其規格是105×148毫米。每張COM平片沒有規定縮小率,可以記錄數百到3000多條款目;另一種超縮微COM 膠片,可以記錄幾萬條款目。縮微目錄的優點是:①體積小,可以節約大量空間便於收藏;②能長期保存,一般印刷品只能保存幾十年,而質量好的縮微品可以保存幾百年;③複製性能好,編印速度快便於生產發行,成本也較低廉。其主要缺點是:①不如卡片式目錄那樣可以隨時增添,以反映最新文獻信息,如需更新,則必須在一定時期內更新整張平片, 所以縮微目錄一般只適用於變動不大的資料性目錄;②不能直接閱讀,必須藉助於閱讀機;③不便於轉換為一般的書本式目錄(見計算機輸出縮微片)。

機讀目錄 以編碼形式和特定的結構記錄在計算機存貯載體上,可以由計算機自動控制、處理和編輯輸出的目錄,簡稱MARC(見機讀目錄)。

圖書館目錄體系 是指圖書館所確立的目錄種類及其相互補充、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圖書館建立目錄體系的主要根據是:圖書館的類型、任務及讀者需求;館藏規模及其組織。一般地說,館藏規模龐大、館藏組織複雜、服務機構較多的圖書館,目錄體系中所包含的目錄種類及數量也會複雜而繁多。圖書館目錄體系的構成,可以圖示如 (註:① 以下各種目錄均按不同文種設定。②各類型文獻目錄都可根據需要仿照圖書目錄再設定分類目錄、主題目錄、題名目錄、責任者目錄。③歐美一些國家的讀者目錄常為著者、主題及書名混合排列的字典式目錄,一般不設分類目錄)。

圖書館目錄圖書館目錄

目錄學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工作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研究書目情報運動規律的科學。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別錄》、《七略》等書,以後歷代均有專著。南宋鄭樵有《通志.校讎略》,至清代,章學誠著成《校讎通義》,更總結了目錄學的豐富經驗。反映我國古代著述的規模最大、最全的目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