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聯合目錄》

《全國聯合目錄》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出版的大型聯合目錄。美國國會圖書館從1901年開始製作卡片式的聯合目錄,主片存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副片存放於美國主要的研究圖書館。

基本信息

《全國聯合目錄》

正文

美國國會圖書館出版的大型聯合目錄。美國國會圖書館從1901年開始製作卡片式的聯合目錄,主片存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副片存放於美國 主要的研究圖書館。40年代初開始出版書本式聯合目錄,陸續印行了1898~1957年間制卡的目錄款目。1968~1980年英國曼塞爾公司出版了美國國會圖書館與美國圖書館協會資源與技術工作部 NUC小組委員會合作編纂的《1956年前出版物全國聯合目錄》,共755 卷。因其內容豐富,有“世界書目”之稱。
1956年美國和加拿大有1500個圖書館參加了由美國國會圖書館編輯出版的書本式《全國聯合目錄》。它以每年9期月刊、3期季累積本和1 期年度累積本的形式連續出版,並有縮微複製品、影片及聲像資料3期附刊,還陸續出版4年和10年的累積本。1983年1月,該目錄改用縮微膠片形式按出版物類型分別發行,每月發行一次,每年 340張膠片(1956年前出版的NUC也已製成9200張縮微膠片)。在編排上,由原按著者字順編排改為按登記號編排,通過索引檢索。此外,1968年以後出版的NUC 已轉換成機讀目錄形式,可通過一些大型的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如在線上圖書館中心等)檢索。
NUC款目主要按著者字順編排,1955 年後出版了若干主題目錄,如《國會圖書館圖書主題目錄》 (1950~1974年間每5年累積出版一次)、《美國國會圖書館主題目錄》(1975~1982)。書名目錄正在編制中。NUC 收錄廣泛,著錄詳細,檢索方便,對於文獻收集、藏書協調、編目工作及目錄補充、館際互借、參考諮詢等均有參考價值。

配圖

相關連線

目錄學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工作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研究書目情報運動規律的科學。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別錄》、《七略》等書,以後歷代均有專著。南宋鄭樵有《通志.校讎略》,至清代,章學誠著成《校讎通義》,更總結了目錄學的豐富經驗。反映我國古代著述的規模最大、最全的目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