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智庵

圓智庵

圓智庵 位於荔城區拱辰街道莘郊社區 。據史料記載,該庵始建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司馬黃鹹親自選址肇建,名曰:猿臂庵,後稱圓智庵,是繼廣化寺、鳳山寺之後莆陽大地第三座禪院,有“興化平原第一庵”之譽。這座千年古庵,歷經滄桑,屢建屢廢。2002年11月6日,愛國僑領關文龍、卓仁貴,香港著名慈善家鄭慶模共同發起並資助第五次重建。 圓智庵是興化平原第一庵,又是莆田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據乾隆《莆田縣誌》記載,宋代,官道改道,經涵江,穿過平原從圓智庵旁入軍城或稱縣城。圓智庵影響擴大。到了明代,由於名臣陳經邦倡導,圓智庵又重建、擴建。庵旁增建迎官亭三亭、聚星門和古石橋。其香火長盛不衰。進入清代鼎盛時,又增建孝子坊。當時,圓智庵占地26畝。建築規模也相當宏大。現圓智庵在政府有關部門支持下,在印尼僑領關文龍先生關心下,經過首座賢燦、法師妙涵等10多年努力,重修、再建,重現當年異彩,林立於市政府規劃的莆田城東部莘郊荔枝林帶中。如今的圓智庵,規模宏大,環境優美,文化意蘊豐瞻。

禪院簡介

圓智庵,亦稱“猿臂庵”,初建於唐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莆田境內繼鳳山寺、廣化寺之後第三座佛教禪院,也是北洋平原最早建成的佛寺。因歷史上這個地方叫“三亭”,所以這座千年古剎就稱為三亭圓智庵。

圓智庵 圓智庵

圓智庵,坐北朝南,占地6畝多,重建的主殿大雄寶殿樓閣式,雙層,上層寬3間,深4間,既保持古建築風格,又具有現代韻味。大雄梵文意為 “大勇士” 、“一切無畏”,是對釋迦摩尼的尊稱,大雄寶殿是寺院中供奉釋迦摩尼的正殿。圓智庵正殿一層供奉地藏菩薩。二層供奉釋迦摩尼三世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以及十八羅漢。正殿左為僧尼寓所,右為客堂,均為雙層。前為正在重建中的天王殿。西側還有素菜館。

主要文物

唐代刻石獅子 唐代刻石獅子

圓智庵現存文物甚多,也極為珍貴。庵中保存唐代一對石獅,現莆田僅有二處保留著。還有明代雕花柱礎、石柱以及清乾隆皇帝題匾、紀曉嵐題聯等,都彌足珍貴。著名的文物專家鄭國珍先生曾在市文化局副局長羅錦枝、原莆田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福綏、原市博物館館長許慶賢等陪同下,考察圓智庵,並確認,該庵保存的一對石獅是唐代的。保存的題匾為乾隆皇帝所贈。題聯也是紀曉嵐的墨寶。他對現存的這些文物,讚不絕口,並要求一定要保護好。

歷史沿革

清乾隆皇帝御筆書寫石刻 清乾隆皇帝御筆書寫石刻

莆田歷史上,由於吳興綬溪斬蛟龍,裴次元東甲築海堤,錢四娘木蘭建陂壩,南北洋平原逐漸形成,大小村落相繼出現。公元983年莆田建城,農村經濟不斷發展,文化日益發達,人口迅速增長。作為北洋平原上最早建立的佛寺,圓智庵信眾與日俱增,香火漸趨旺盛。經過宋淳熙五年(1178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的二次修建,寺院規模逐步擴大,面貌更加雄偉壯觀。寺內供奉三寶佛、南海觀音、十八羅漢等,威靈顯赫,謁拜者多。

元代中期以後,城涵驛道改由福清鍾前過江口橋入莆田境,經涵江、新港、魏塘、東墩、郊下、莘郊、頭亭進城。延祜年間(1314~1320年)挖成的溝通木蘭、泗華二溪的“蘭華匯流渠道”,作為城東、北的護城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興化府擴城,新城牆即立於護城河之西岸上,北門“拱辰門”外,對早前在多處古煙墩廢墟上先後建立的宮觀寺廟,分別加以改造:“瞻闕亭”改成“北門五帝廟”,並挨其東側新建“瑞雲祖廟”,兩廟廊廡相連,前方擴建戲台,合稱“頭亭”;“果滿庵”改稱“二亭”;“圓智庵”改為“三亭”;“祥應里壇”作為“四亭”;“靈遜廟”則稱“五亭”;從北門到辰南地段,以礱石鋪路,組成了城涵驛道上的“十里長亭”,直通涵江。自明、清、民國至解放初,五六百年來,城涵百姓、四方商旅、軍民人等出入府城,皆由此路經過,成為通衢大道,行人絡繹不絕。三亭圓智庵、猿臂亭,地理位置優越,周圍環境清幽,更是休憩、避雨和拜謁、進香的聖地,遊客如織,香菸繚繞。

明朝士子陳經邦,少年時代曾拜莘郊學究黃正中為師,日夕步行往返於城裡廟前、北門頭亭至莘郊中社,在“錦亭里書院”刻苦求學。他每天路過圓智庵時,都虔誠地點香磕拜,後來中了進士,當上國師,官居“禮部尚書”,仍然不忘恩師,盛情邀至京城,覲見萬曆皇帝,遊覽風光名勝,師生促膝談心。良師益友,情深義重,在莘郊民間傳為佳話。

隱退返鄉後,二人重遊三亭寺,見圓智庵已被倭寇毀壞,殘破不堪,便商議斥資予以重建。黃正中盡數舍捐出自家位於寺院四圍的地產,陳經邦傾囊題緣、多方籌款、全力資助,共同重修圓智庵。在寺院東、西、北新建三排殿閣,增設佛堂,擴大寺宇,塑成五百羅漢,重漆佛像金身,使寺貌煥然一新。其富有特色的“回字形”建築設計,為後來的改辦學堂奠定了基礎。

萬曆四十年(1512年),知縣李時榮撥款重建三亭“圓智橋”。新穎的石拱結構,精巧的橋欄石雕,風格獨特,廣受讚賞。同時,擴建“猿臂亭”,設定護欄石椅,構築“聚星門”,由邑人書法家林民正書匾,石刻至今尚存。亭寬八米,長五十餘米,上有屋頂遮蓋,地鋪長條石板,可同時容納數百人避雨、聊天,深得民眾歡迎。

清乾隆年間,禮部尚書紀曉嵐獲悉了莆田孝子鄭文炳兩度孤身一人千里尋父,從雲南省背負父親骨骸回鄉安葬的感人事跡後,即擢請乾隆皇帝恩建“孝子坊”於圓智庵東邊的驛道上,紀曉嵐親自撰寫楹聯,題書刻石表彰:

“少尋父長負骸兩度滇南殫子職;行格天書傳世千秋道左合工評”。豎立在孝子坊兩旁,彌足珍貴。由於歷史原因,孝子坊被拆毀,牌石移散村中各個角落,作為橋樑、碼石等,部分柱石已折斷,不甚完整,但坊址基礎保留完好,石料均尚存;牌坊上字跡清晰,修復後堪為文物。該石坊系莆田歷史上僅有的三座“孝子坊”(宋吳秉、明周鳴鸞、清鄭文炳)之一。鄭文炳一家的儒孝事跡,同“猿臂亭”兩頭所建的二座“貞節”坊,成為訓導後人的社會道德教材組合,萬古流芳,千秋垂範!

光緒十二年(1886年),里人對圓智庵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全面整修,使三亭寺更顯金碧輝煌,名聲大震,成了一座古色古香、別具一格的佛門禪院。民國初年,圓智庵被改為學堂,接納鄰近莘郊、荔浦、長豐、濠浦和七步五個村莊的高小學生。解放後,又一度改為蔬菜市場、企業廠房。2OO5年,穿越莘郊村的福廈公路新線建成,在圓智庵的東邊與古驛道相交,稱荔園大道,使三亭寺的水陸交通更加便利。

寓居雅加達的華僑領袖、享有崇高國際威望的印尼興安會館主席關文龍先生,祖籍莆田江口。其父早年曾從圓頂沿城涵驛道進城辦事,路過三亭圓智庵駐足歇息時,焚香瞻拜並誠心許願:日後若得家業昌盛,子孫發達,定當厚謝觀音佛祖,為重修寺宇添磚加瓦。關文龍將父親心愿牢牢記住。本世紀初,國家領導人訪問印尼,接見華僑首領時,關文龍和興安會館常務副主席卓天貴先生詢及大陸宗教發展情況,知悉祖國奉行民間信仰自由政策,歡迎海外華人回國振興宗教文化和公益事業。二人欣喜萬分,隨即委託當時正在印尼舉行道場佛事活動的莆籍法師釋賢燦、釋妙涵等,攜資返鄉重建圓智庵,以償關父生前之夙願。

賢燦、妙涵師徒倆歸國後,立即著手操辦建寺事宜。承蒙莘郊村、拱辰街道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莆田市園林古建築設計研究開發中心設計方案、繪製圖紙,於2006年4月動工構建天王殿、鐘鼓樓、拜亭、大雄寶殿、萬佛殿、以及僧舍、客房等。主殿為二層混合結構,底層高4.1米,建築面積386平方米;大雄寶殿高6米以上,彩殿翹角,高大宏偉,前廊之檐桁由關文龍之姑母、九旬老人關大厝題贈,殿前龍柱兩對,系青石透雕,刻工精細,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分別為關文龍、卓天貴兩人敬獻,格外引人注目;印尼廣化寺的善男信女紛紛捐資助建;莘郊弟子及周邊信眾爭先恐後慷慨解囊,認捐石柱、杉料等;工匠齊心協辦,共促古剎重光;展群配套完竣,建築藝術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