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

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

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從國民收入的產出與支出關係的角度來闡釋國際收支差額的理論,在194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在分析墨西哥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時,認為主要是國內預算赤字所致,降低匯率不是解決逆差的辦法。

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

正文

從國民收入的產出與支出關係的角度來闡釋國際收支差額的理論。“吸收”即支出,指一國居民購買商品和勞務的總支出。又稱國際收支支出分析法。
起源 194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在分析墨西哥國際收支逆差的原因時,認為主要是國內預算赤字所致,降低匯率不是解決逆差的辦法。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工作的J.J.波拉克當年發表了一篇題為《以貶值應付投資過度》的研究報告,論證了降低匯率不能糾正由投資過度造成的持續的國際收支逆差。如果實際收入水平不變,國內投資規模仍繼續擴大,貶值不能夠使國際收支赤字消失。1950年,他的同事S.C.蔣揭示了國際貿易怎樣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國內總收入的變動,並指出可從經常帳戶的淨餘額來衡量國際貿易對國內總收入的直接影響。最早把國內總支出命名為“吸收”的,卻是當時也在基金組織研究部工作的S.S.亞歷山大。他在《貶值對貿易差額的影響》(1952)中首次系統地論述了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
主要內容 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了其商品和勞務的總產出或總收入與用於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的總吸收之間的差額。以Y代表總收入,C代表消費,I代表投資,G代表政府支出,M和X 分別代表商品和勞務的進口與出口。國際收支可視為經常項目差額B,故有:
B=X-M
根據國民收入的基本核算方程式得:
Y=C+I+G+X-M
令A=C+I+G,並將上式移項,則有:
B=Y-A
A即總吸收或總支出。總收入Y小於總吸收A,表明國際收支逆差;反之則表示國際收支順差。因此要使國際收支得到改善,要么相對於吸收來說增加總收入,即支出轉換政策,簡稱轉換政策;要么相對於收入來說減少總吸收,即支出減少政策,簡稱吸收政策。任何糾正國際收支失衡的政策都可以從增加收入或減少吸收的角度來評價。
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也是通過改變收入或吸收起作用的。吸收分析法用下式表示貶值的效果:

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

式中ΔA是調整匯率的直接結果,表示吸收A在貶值後的變化。α 是邊際支出傾向或邊際吸收傾向,指支出增加額對總收入增加額的比率,它是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投資傾向之和。(1-α)ΔY是調整匯率後新增的國民收入中未支出部分,即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的間接結果。邊際吸收傾向 α小於 1,即吸收的增加額小於收入的增加額時,國際收支才會出現盈餘。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的實際程度取決於它對總收入Y和總吸收A的影響以及邊際吸收傾向α 的數值。貶值對總收入至少有三個重要的影響:①閒置資源效應。如果存在閒置資源,貶值使需求從非貿易商品轉向貿易商品,其效果是增加實際收入。閒置資源效應能否改善國際收支則取決於邊際吸收傾向 α是否小於1。②貿易條件效應。貶值使貿易條件改善還是惡化,取決於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之乘積大於還是小於其需求彈性之積。如果貿易條件改善,則實際收入增加。③資源再分配效應。如果貶值前匯率定值過高,則貶值可能產生有利於收入的資源再分配效應。匯率定值過高實際上等於對非貿易商品給予補貼。如果非貿易部門勞動生產率較低,貶值將使資源從勞動生產率較低的部門移向較高的部門。貶值對吸收的直接影響是通過進出口商品的價格變化影響收入再分配和利率的變化。
但是,貶值只有在國內出現非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才能通過對收入和吸收的各種效應來最終改善國際收支。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沒有閒置資源去擴大生產增加收入,只能採用減少支出的吸收政策。即通過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或兩者的相互配合,減少對貿易商品的過度需求,以糾正貿易逆差,達到外部均衡即國際收支的均衡。要使非貿易商品也處於供求相等的均衡狀態即內部均衡,必須同時採取吸收政策和轉換政策。
評價 吸收分析法把國際收支的調節同國內經濟狀況聯繫起來,說明通過國內經濟的調節可以起到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它同國際收支彈性分析法的主要區別是把國際收支調節的重點放在國內需求水平而不是相對價格變動上。它不僅說明了貶值對貿易商品即進出口商品相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和對非貿易商品價格變動及其需求的影響,而且分析了貶值對總收入和總支出的各種影響。因此,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基礎上的吸收分析法更符合凱恩斯主義的巨觀經濟分析框架,即視經常帳戶的差額為國民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差額。由於吸收分析法和彈性分析法各具特色,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制定解決國際收支逆差的穩定方案時,通常都在兩者之間進行某些折衷:既包括將定值過高的本國貨幣貶值,也包括要求成員國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改善其成員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問題。
然而,吸收分析法也有缺點。首先,它只考慮國際收支的經常帳戶,忽視了資本流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吸收分析法是5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當時西歐國家正在恢復經濟,國內要求充分就業但在對外國際收支平衡問題上又遇到了困難,特別是國際收支嚴重失衡。吸收分析法運用凱恩斯的理論提出增加總收入和減少總吸收的辦法來解決各國普遍面臨的國際收支問題,是適合當時政策需要的。但是到了60年代和7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中後期,西方各國普遍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同時國際間資本流動日益頻繁,巨額的國際資本流動對各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產生相當的衝擊。
因此,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吸收分析法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另外吸收分析法在政府預算支出和財政赤字對國際收支問題的影響上,也未能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
參考書目
 R.E.Caves & H.G.Johnson ,Reɑdings in Internɑtionɑl Economics,Allen & Unwin ,London ,1968.
 M.G.Devries,Bɑlɑnce of Pɑyments,1945-1986:TheIMF Experience , Internɑtionɑ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1987.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