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名旦

四小名旦

四小名旦是中國京劇繼1927年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確立“四大名旦”之後,青年旦角演員不斷湧現。為了選拔優秀人才,有識之士和廣大熱心觀眾遂發出倡議,評選“四小名旦”。經過一番細心籌劃,於1936年秋天由北京《立言報》主持,專門接待各界投票。投票結果前四名是:李世芳得票5800張,毛世來得票5000張,張君秋得票4800張,宋德珠得票3600張,成為當年轟動一時的京劇“四小名旦”。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四小名旦四小名旦

1940年,北平《立言畫刊》在長安劇場組織四小名旦合作演出《白蛇傳》,李世芳、宋德珠合演《金山寺水斗》;毛世來演《斷橋》、《合缽》;張君秋演《祭塔》,“四小名旦”遂成定論。1947年因李世芳飛機失事遇難,“四小名旦”出現空缺。同年北平《紀事報》發起選舉“新四小名旦”,結果得票20萬張,選出張君秋、毛世來、陳永玲、許瀚英四位,這次選舉未能改變過去定論,觀眾對原四小名旦印象更深。

“四小名旦”演藝超群但風格各異——李世芳唱做俱佳,有“小梅蘭芳”之稱;毛世來深得“花旦大王”筱翠花的真傳,擅演《十三妹》等劇;張君秋博採眾長,創立了“張派”藝術;宋德珠工刀馬旦、武旦,以武功和“出手”見長,世稱“宋派”。張君秋(1920年-1997年),京劇演員,工旦行,祖籍江蘇,1920年10月14日在北京出生,1997年5月27日在北京去世。

張君秋

(圖)張君秋張君秋

張君秋(1920年-1997年),京劇演員,工旦行,祖籍江蘇,1920年10月14日在北京出生,1997年5月27日在北京去世。

從小跟李凌楓先生學京劇表演藝術,後來又拜師尚小雲和梅蘭芳。

和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有四小名旦的稱號。

長期與馬連良合作,在英屬香港巡迴期間,與馬先生合拍彩色京劇電影《梅龍鎮》、《漁夫恨》,與俞振飛先生合拍彩色京劇電影《玉堂春》。

回到中國後,歷任北京京劇三團團長、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總副團長,獲評中國國家文藝一級。

代表作《望江亭》和《秦香蓮》被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他開創了張派京劇表演藝術,他的琴師(京劇胡琴;京胡)是何順信;鼓師是金瑞林;京劇二胡(京二胡)是張似雲;京劇月琴是尚長貴。

顧正秋等多人是他的學生,1990年,張顧師徒2人同時在美國紐約得到亞洲傑出藝人終身藝術成就金獎。

他的兒子張學津張學海工生行,分別拜師馬連良和周信芳

兒子張學浩工生行、旦行,女兒張學敏工旦行。

毛世來

(圖)毛世來毛世來

毛世來(1921-1994),京劇旦角演員,1921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掖縣(今萊州市)。

7歲入富連成社科班第五科“世”字班,先學小生、青衣、老生,後工花旦,兼演武旦。受業於蕭長華、於連泉、蕭連芳、王連平,藝宗於連泉。九歲就開始在“盛”字班大師哥面前唱開鑼戲。他尊師敬友,刻苦練功,認真演戲,藝術造詣漸深。隨之,他與李世芳二人成了富連成科班的台柱子。一九三六年,尚小雲先生來富連成執教,認收毛世來為徒,並為他們排了十幾齣戲,如《娟娟》、《玉虎墜》、《金瓶女》、《崑崙劍俠》、《天河配》等等,都是由毛世來與李世芳合作主演。毛世來在科里經常演出的劇目還有《十三妹》、《雙釘記》、《大劈棺》、《拾玉鐲》、《鋸大缸》及全部《穆桂英》等。在科班時即已享名,在《立新報》舉辦的“童伶”比賽中,毛世來與宋德珠、候玉蘭、白玉薇被評選為“四大童旦”。隨後,社會輿論認為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能繼“四大名旦”之後,堪稱“四小名旦” 。是繼劉盛蓮之後富連成的當家花旦。19歲滿師,組班和平社,轉演於上海、天津、北京、山東等地。

(圖)四小名旦四小名旦

1939年北京《立言報》接受讀者建議,效仿二十年代評選“四大名旦”之舉,主辦了從青年新秀中評選“四小名旦”的活動。最後排列出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為“四小名旦”。一九四零年,在廣大觀眾的呼聲中,《立新報》又約請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合作,在北京“新新大劇院”(即現在的首都電影院)演出傳統劇目《白蛇傳》,他們分別飾演其中一折的白素貞。宋德珠演《水漫金山》,毛世來演《斷橋》,李世芳演《產子·合缽》,張君秋演《祭塔》,他們珠聯璧合,各展所長,演出效果轟動,從此他們即被譽稱為“四小名旦”。

1949年組建和平京劇團。1958年由北京調長春任吉林省劇協主席、吉林省京劇團團長、吉林戲校校長等職,晚年在吉林戲曲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由他主演的《白蛇傳》、《木蘭從軍》、《三休樊梨花》、《南界關》、《穆桂英大破洪州》等戲,受到觀眾的歡迎。後患偏癱。最後,他以有生之年到吉林省戲曲學校任副校長、藝術顧問,教導京劇後輩人才直至終年。

李世芳

(圖)李世芳李世芳

李世芳(1921——1947),名福祿,祖籍陝西太谷,生於內蒙古包頭。父母都是山西梆子演員。尤其父親李子健是位戲路寬廣,青衣、花旦、刀馬旦、彩旦無所不精的名角,並且對每門角色都有絕活。福祿從三歲開始就跟隨父母往來於大小城市,過著沒有定居的藝員生活。十歲時,其父在北京定居,準備息影舞台,專心教子。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四日,福祿正式進入富連成科班,開始了他一生的從藝生涯。他排在小“世”字科,專工青衣兼花旦、刀馬,從此改名為李世芳。

李世芳的青衣開蒙老師是蘇雨卿,先學《彩樓配》、《探寒窯》、《二進宮》等青衣開蒙戲,又跟蕭連芳先生學《雙沙河》、《拾玉鐲》、《鐵弓緣》等花旦戲。還學了《穆柯寨》、《樊江關》兩齣刀馬戲。李不但學戲勤奮,練功也頗認真,就連繁難的“打出手”等武功技巧,他也跟著習練。由於學練刻苦,僅僅一年時間,他就能登台唱戲了。在科班學藝時即已享名,為"世"字班之高材生。該班排演《霸王別姬》、《碧游宮》、《盤絲洞》等戲,均由其主演。

宋德珠

(圖)宋德珠宋德珠

宋德珠(1918-1984),京劇武旦。原名宋寶祿,號穎之。祖籍天津,1918年12月3日生於北京崇文門外河泊廠一個漁行家庭里。1918年生人畢業於中華戲曲學校。曾先後向名武旦余莊兒(余玉琴)、小四十(朱桂芳)、老水仙花(郭際湘)、九陣風(閻嵐秋)、十陣風(張善亭)、白牡丹(荀慧生)、程硯秋等學藝,後和王玉蓉在王瑤卿那裡學戲。並娶名武生小振庭之女為妻。他以演武旦、刀馬旦為主,兼演青衣花旦。他武功堅實,扮相俏麗,動作靈巧,身手輕捷,具有英俊氣,形成美、媚、脆、銳的獨特表演風格,是京劇武旦挑班第一人。常演劇目有《扈家莊》、《楊排風》、《十三妹》等,後因年事過高,執教於保定、石家莊等地,並任河北省劇協主席。1984年7月18日謝世。他桃李滿門,其女兒宋丹菊繼承其衣缽。

新“四小名旦”

1947年因李世芳在青島罹難,宋得珠又一時息影舞台,是年北京《紀事報》倡議再進行新“四小名旦”選舉。8月1日開始投票,9月15日揭曉,歷時45天。張君秋名列榜首,陳永玲、許翰英當選。名次為張君秋35730票、毛世來27256票、陳永玲24309票、許翰英23578票。選舉後他們又在華樂劇院同台合作演出〈四白蛇傳〉。許翰英演《游湖借傘》、陳永玲演《水漫金山》、毛世來演《斷橋.合缽》、張君秋演《狀元祭塔》。連演三天,場場爆滿,一時傳為梨園美談。張君秋也由此獲得“祭塔旦”的美稱。但為了和前"四小名旦"相區別,陳永玲、許翰英被稱為後“四小名旦”或新“四小名旦”。

(圖)四小名旦新四小名旦-陳永玲

陳永玲原名陳志堅,祖籍山東惠民,1929年生於青島。讀書時對京劇就有特殊愛好,曾拜南方“四大名旦”王芸芳(邵步武)為師學旦,後考人北平中華戲曲學校學戲,師從筱翠花。後拜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為師,工青衣花旦。他戲路寬廣,唱做俱佳,曾組“玲聲社”挑班演出於京、津、滬等地。常演劇目有《小上墳》、《戰宛城》、《拾玉鐲》、和《貴妃醉酒》等。五十年代曾與譚富英、裘盛戎、李多奎等到青島演出,受到歡迎。他娶名伶言慧珠之妹言慧蘭為妻。後任蘭州市京劇團團長,並於甘肅省藝校任教。椐說他是香港戲劇演員協會理事長、香港陳永玲京劇團團長。海外報刊評論他是“集梅、程、尚、荀、筱絕技於一身”的“中國名旦”。其學生魏海敏是顧正秋後的第二位獲得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終身藝術成就獎”的坤伶。

(圖)四小名旦新四小名旦-許翰英

許翰英(1921~1971),原名許景烈,藝名翰英,京劇演員,“四小名旦”之一。祖籍山東平度(現青島平度市)。許翰英自幼喜愛音樂、美術,尤酷愛京劇。1936年,考入平度縣立中學,成為學校業餘京劇團的骨幹。後因家庭經濟困難,中途退學,到萊陽縣黃金庵國小擔任音樂、美術教師,但他仍傾心於京劇藝術,立志做一名京劇演員。1939年春,他到北平拜師學藝,幾經奔波,始加入“鳴春社”科班習藝,宗荀派花旦,學會了多出荀派傳統劇目,並搭李萬春戲班在北平演出,嶄露頭角,從此躋身於北平京劇界。1941年起,他聘請配角,自己組班,開始在膠濟和津浦鐵路沿線各大中城市流動演出。由於他扮相俊美,嗓音甜潤,頗具荀派韻味,受到觀眾讚賞。他並不因此而自滿,每逢有荀慧生演出,他總是場場必到,用心觀摩,細心體悟。1943年,經李萬春引薦,始得拜荀慧生為師,親承教授。經勤學苦練,技藝大進,融會精通荀派藝術,達到形似神化的境地,成為荀派的主要傳人。

1944年後,他組班流動露演,活躍在一帶,藝名大振。在他演出的劇目中,如《丹青引》、《花田錯》、《拾玉鐲》、《釵頭鳳》、《紅樓二尤》、《杜十娘》等皆為精品,而尤以演唱《紅娘》、《玉堂春》最為精采。
1947年,因原京劇“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去世,經平津觀眾重新投票推選,他當選為全國“四小名旦”之一。1948年,在上海經梅蘭芳指點,藝術上更為精進。
解放後,許翰英先後出任青島新鄉南京、江蘇、徐州等省、市京劇團團長、副團長,致力於京劇改革,不斷探索京劇藝術推陳出新之路,多次榮獲國家級、省市級京劇會演一等獎、榮譽獎。他曾擔任徐州市人大代表、江蘇省政協委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許翰英備受迫害,於1971年6月2日去世。享年50歲。1979年平反,恢復名譽。

選段欣賞

京劇 四小名旦唱段選

陳永玲-霸王別姬

京劇四小名旦

四小名旦,指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張君秋四位京劇旦角演員。
姓名生卒簡介
李世芳1921年1947年祖籍山西太谷,生於內蒙古包頭。唱做俱佳,有“小梅蘭芳”之稱。
毛世來1921年—1994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掖縣。深得“花旦大王”筱翠花的真傳。
張君秋1920年1997年祖籍江蘇,生於北京。博採眾長,創立了“張派”藝術。
宋德珠1918年1984年原名宋寶祿,號穎之,祖籍天津。工刀馬旦武旦,以武功和“出手”見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