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四小名旦”

京劇“四小名旦”

1936年,北京《立言報》舉行公開投票選舉,選出了當時尚在科班或尚未滿師的京劇旦角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為“四大童伶”,這就是後來的京劇四小名旦

京劇“四小名旦” 京劇“四小名旦”

張君秋,原名張家洪。14歲學戲,演青衣,16歲登台,不久就譽滿藝台。他曾求教於四大名旦。扮相雍容華貴,氣度大方,嗓音“嬌、媚、脆、水”,甜潤清新。早期代表作有《祭江》、《雷峰塔》、《玉堂春》。後來常演的有《鍘美案》、《趙氏孤兒》、《龍鳳呈祥》,並在新戲《望江亭》、《西廂記》中創造了具有新意的舞台形象。他善於從劇情出發,重新組合傳統唱腔結構,創造優美動聽的板式。晚年以華麗柔美、剛健清新的藝術風格自成一派。

毛世來,9歲入科班學藝、扮演花旦、武旦。曾拜四大名旦中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為師。他善於繼承傳統,借鑑前輩藝人的表演藝術,並加以發揮創造。代表作有《小上墳》、《英傑烈》、《十三妹》、《紅娘》等。

宋德珠,12歲入戲校學藝,曾求教於四大名旦中的程硯秋、荀慧生。戲路寬廣,尤以扮演武旦、刀馬旦見長。幼年刻苦學藝武功基礎紮實,舞蹈身段優美,開打利落乾淨。代表作有《楊排風》、《扈家莊》、《金山寺》、《戰金山》、《泗州城》等。他的武旦戲,博採前輩名家之長,並能融合體操與舞蹈等造型美,加以創新。1940年,在四大名旦的影響下,再次選舉上述四人為“四小名旦”。李世芳死於1947年,未能充分施展才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