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葉吳萸

單葉吳萸

單葉吳萸是無患子目、吳茱萸屬植物,分布於雲南南部。

基本信息

植物形體

喬木,高達5米。小枝灰綠色,髓部大,枝葉無毛。單小葉,有時兼有3小葉,葉片長橢圓形,長8-15厘米,寬2.5-6厘米,全緣,紙質,油點多,但細小,側脈頗明顯,與中脈夾角約80°;葉柄長1-2厘米,具3小葉的葉柄長達5厘米。花序腋生,通常長不超過4厘米,有花約10-30朵或較少;花梗甚短或無梗;萼片及花瓣均4片;花瓣長1.5-2毫米,頂端的部分向內彎折;雌花有4枚具花葯但無花粉的不育雄蕊子房圓球形,花柱比子房長,柱頭頭狀。分果瓣棕至茶褐色,薄殼質,長約5毫米,散生肉眼可見的半透明油點,每分果瓣有成熟種子1粒;種子卵形,背部渾圓,腹面略平坦,長約4.5毫米,厚約3.5毫米,褐黑色,種臍細小,約占腹面長度之1/3-1/4。花期4-5月及9-10月,果期6月及11月。

藥品介紹

藥 名:單葉吳萸
拼 音:DANYEWUY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單葉吳萸的葉。
功 效:祛風除濕、消炎止痛。
主 治:治療痹痛偏於熱症者;頸淋巴結腫腮腺炎胃潰瘍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苦,涼。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烘浪碗(傣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南部。
拉丁名:Evodia simplicifolia Ridley

藥品考證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

吳茱萸屬(Euodia J.R.et G.Forst.),芸香科,45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25種,產西南部至東北,其中吳茱萸E. officinalis Dod的果實入藥,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功用。灌木或喬木;葉對生,單葉、3小葉或羽狀複葉;小葉全緣,有油腺斑點;花小,單性異株,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和花瓣4(5);雄蕊4-5,著生於花盤的基部;子房深4裂,4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由4個、革質、開裂的成熟心皮組成。(參閱黃成就的“中國芸香科植物初步研究(一)”,栽植物分類學報第6卷,第1期,85-132,195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