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合林耶穆斯林起義

哲合林耶穆斯林起義

哲合林耶穆斯林起義,是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1年)間,青海、甘肅地區哲合林耶派穆斯林因教派衝突而引發的反清武裝起義。起義的主要領導人為蘇四十三、賽利麥和田五阿訇。起義最終被陝甘總督勒爾謹、大學士阿桂所率大軍武裝鎮壓下去。領導人蘇四十三、賽利麥和田五阿訇相繼戰死。哲合林耶派創始人,馬明心也被清廷殺害。

事件簡介

哲合林耶穆斯林起義,是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1年)間,青海、甘肅地區哲合林耶派穆斯林因教派衝突而引發的反清武裝起義。起義的主要領導人為蘇四十三、賽利麥和田五阿訇

背景資料

馬明心教堂馬明心教堂
哲合林耶教派,又稱哲合忍耶教派,是中國伊斯蘭教蘇非派中的四大教派之一(虎夫耶、尕德忍耶、庫布忍耶、哲合忍耶)。它原是葉門國的一個教派,甘肅人馬明心在葉門國求學期間,就在這個教派的清真寺學習,回國後按照中國西北地區伊斯蘭教的現實情況,對該教派的內容進行了改革,使它成為中國伊斯蘭教中的一個新興的派別,傳播於全國10多個省區的穆斯林中。
馬明心傳授的哲合忍耶教義,除了虔誠遵守《古蘭經》規定的念、禮、齋、課、朝五項功修以外,不另設教派制度:(一)不設道堂、拱北(當時沒有這一名稱);(二)不收乜貼(穆斯林奉獻的錢財);(三)自己不主管清真寺,不向清真寺委派開學阿訇,開學阿訇由穆斯林自己擇優遴選;(四)不集中教權,不積累財產;(五)不許穆斯林穿用他的衣物,不許穆斯林吃他吮食過的食物沾吉;(六)要遵經,不遵人;(七)傳教繼承人,傳賢不傳子;(八)嚴禁用神秘的教條恐嚇威脅穆斯林。
馬明心傳授的哲合忍耶的這些主張,很快得到周圍穆斯林的擁護。他在河州講學的一年多時間裡,就有上千名老教的穆斯林改信了哲合忍耶教派。當時有人不同意馬明心宣傳的哲合忍耶新教教義,於是對馬明心採取了排擠、誣陷、打擊、驅逐的手段,逼使馬明心由河州遷居到青海省的循化縣稍麻(小清真寺),以避風險。此後,他隻身週遊各地傳教,先後到過新疆、青海、寧夏、陝西。
馬明心在循化避難傳教時,第二次受到一些人的迫害。他們勾結官府,以“傳新教煽動人心,不服王法”等罪名抗訴官府。官府在審訊時,打馬明心50大板,將他的學生蘇四十三打了150大板,並把他們師生2人由循化驅逐出境。馬明心又由循化遷移到甘肅榆中馬坡山中避難。此時,有雲南古城的馬海力非(後來稱古城太爺)、新疆伊犁的蘇阿訇、甘肅河州的祁阿訇、山東的金阿訇、陝西的陳阿訇、買阿訇、甘肅海原的田五阿訇等20多名阿訇,來榆中馬坡向馬明心學習哲合忍耶新教教義,把新教教義傳到全國各地。

事件導火索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蘭月,青海循化地區的穆斯林韓哈拉勿、韓二哥兄弟二人,兄信仰馬明心的新教,弟信仰老教,因母親喪葬事兄弟二人爭執不下。兄主張請新教派阿訇蘇四十三站“整拉則”(葬禮),弟主張請老教阿訇站“整拉則”(葬禮)。兄弟二人互不相讓,引起兩個教派之間聚眾鬥毆,結果老教派失敗,被打死一人,打傷幾人,韓哈拉勿的母親由蘇四十三站“整拉則”(葬禮)。蘇四十三當場說,願為此事爭取得“舍西德”(為教犧牲至高至貴的人)。

起義經過

鬥毆發生後,老教派上告到蘭州的陝甘總督衙門。當時陝甘總督勒爾謹,派蘭州知府楊士璣會同河州副將新柱查辦。楊士璣、新柱一意偏袒老教,打擊蘇四十三。蘇四十三氣憤不平,於三月十八日夜率一千多人反抗,當夜趕到百莊,把副將新柱、委員劉漢時等人殺死。天明又趕到旗台堡,殺死知府楊士璣、守備徐彥登、委員陳伏得、土司韓成琳等。二十一日,蘇四十三率3000多人攻開河州城,殺死知州周植、都司李琦、千總米為奇、委員楊天德、徐烈等人,並打開監獄放走囚犯。同時得到了軍火和庫存東西,壯大了武裝力量。
這時,有人在蘭州趁機賄賂總督勒爾謹白銀1萬兩,控告蘇四十三破城殺官劫庫的活動,並指明馬明心是策劃這次事件的後台。於是官府在定西縣官川逮捕了馬明心全家八口人,先押在定西,後解送到蘭州,押在皋蘭縣政府。清兵在馬明心家裡沒抄出一文錢、一件新衣、一斗糧食。
河州撒拉族、洮州回族中哲合忍耶派的穆斯林,聽到馬明心全家遇難,自動集合1萬多男女,由蘇四十三和馬明心的義女撒拉族的賽利麥率領,直攻蘭州。蘇四十三率隊攻打蘭州南關,賽利麥率隊攻打蘭州西關,震動全城。蘭州西關、海家灘一帶的穆斯林放火內應,參加戰鬥。在西關戰鬥中,打死都司王宗龍,把總張廷棟、惠君遴、外委采廷才、張文斌、馬士望、魏永悅等清政府官員40多人。
蘇四十三和賽利麥領導的拯救馬明心的反清運動,震動了陝甘兩省,使陝甘兩省官府驚恐萬狀,快馬轉奏朝廷。清朝乾隆皇帝連降聖諭:速調陝西、四川、新疆、河南、山西、蒙古各路兵馬1萬多人,四面出擊。命大學士欽差大臣阿桂、尚書和坤赴甘辦理。
三月二十七日,起義軍再次猛攻蘭州城,要求釋放馬明心,守城官吏王廷瓚用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等待固原援兵,逼馬明心登上城牆勸說蘇四十三退兵停戰。馬明心身帶枷鎖,登上城牆,對城下起義的穆斯林說:“眾朵斯達尼(弟兄們)!不要為我一人的存亡,興師動眾,叫大家捨身亡命,家破人亡,這是我所不喜歡的。你們快退兵。”起義軍見馬明心身負重枷,痛哭不走。為了親睹馬明心一眼,起義軍越聚越多,馬明心生氣地把手杖摔下城以示氣憤,起義軍為搶手杖,陣容大亂,擁擠不堪。王廷瓚看到馬明心在穆斯林中的威望這樣高,不敢釋放他,就在城牆上殺了馬明心。
穆斯林起義軍見王廷瓚殺了馬明心,奮不顧身,架起雲梯攻城。此時固原鎮總兵圖欽保率援兵已到,經過一場混戰,蘇四十三兵敗退守五泉山、四屯坪、華林山一帶。賽利麥率女兵1000多人,渡過黃河,在黃河北岸與清兵展開大刀戰,她手持雙刀,救出義軍退上白塔山,不幸夫妻二人身負重傷,同時自刎。戰後,穆斯林為了紀念她,在白塔山下的金城關建立了拱北(墳墓)。
蘇四十三退守五泉山,兵敗再退華林山,因敵人切斷水源,在六月十五日戰敗陣亡。勒爾謹割下蘇四十三的頭傳示各地。
蘇四十三戰敗後,清軍將馬明心的妻子張氏連同三個女兒發配到新疆伊犁,馬明心的兩個兒子發配到雲南。小兒子馬順真在押解途中病故於雲南報木井。大兒子馬順清發配到雲南塔郎(墨江縣)一金礦服勞役。

再次起義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79年),田五阿訇在甘肅通渭縣石峰堡率眾起義,反抗清朝官兵殺害各地哲合忍耶教派穆斯林的暴行。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1年),田五在靖遠狼窩台與清軍作戰中腹部中彈,他怕被俘,遂自刎。田五所率義軍及家眷乘牛皮筏子黃河順流而下,於磴口上岸進入蒙古沙窩。田五領導的另一支起義軍在張文慶、馬四娃的領導下,一舉攻開通渭城,又趁勝控制了甘谷、定西、靖遠、秦安、會寧、靜寧、海原、華亭、隆德等縣的一些堡寨和交通線。當時起義軍達5萬多人,聲震陝甘。清朝乾隆皇帝調蒙古騎兵、四川藏兵、寧夏滿兵、甘肅回兵共3萬多人,在大學士阿桂的率領下集中全力進攻起義軍的老營石峰堡,趁義軍作禮拜時攻入營寨,義軍被殺害1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跳崖自盡者1000多人。至此,田五起義軍也被鎮壓了下去。

中國宗教衝突歷史事件

田五、張文慶起義 | 蘇四十三、田五起義 | 哲合林耶穆斯林起義 | 西北穆斯林起義 | 同治陝甘回變 | 陝甘回民起義 | 馬明心暴動 | 石峰堡事變 | 陝甘回變 | 沙甸事件 | 金積堡之戰 | 天理教之亂 | 雲南回民起義 | 貴州回民起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