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村年畫

呂村年畫,來自於民間,擁有相當厚實的文化底蘊和百姓根基,其題材多是祭祖、消災、賜福、賀官、慶壽、煙火接續等。其內容更是包羅萬象:漁樵耕讀,才子佳人,琴棋書畫。也有創造喜氣洋洋新年氣氛的福祿壽喜、自然風光、花鳥魚蟲、紅男綠女等。如,(影)、(影)屏、文武財神、菩薩、鬥神等。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山東·煙臺·萊州市

文化遺產名稱:呂村年畫

遺產編號:Ⅶ-57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萊州市

遺產級別:市

年畫概述

聞名於膠東半島的呂村年畫,發祥於萊州市平里店鎮呂村。生產規模雖不抵中國“四大年畫”產地,卻也因其鄉土氣息濃厚、工藝流程獨特、墨彩交融艷麗、手工繪製精細等特點深受當地民眾和中外客商的青睞。

年畫特點

呂村年畫,來自於民間,擁有相當厚實的文化底蘊和百姓根基,其題材多是祭祖、消災、賜福、賀官、慶壽、煙火接續等。其內容更是包羅萬象:漁樵耕讀,才子佳人,琴棋書畫。也有創造喜氣洋洋新年氣氛的福祿壽喜、自然風光、花鳥魚蟲、紅男綠女等。如,(影)、(影)屏、文武財神、菩薩、鬥神等。

呂村年畫融版畫、傳統國畫和民間壁畫技法於一體,經過了幾代人的刻苦探索和潛心研磨,形成了今天這種勾線填色、水墨色彩相交融的民間工筆年畫風格。相傳呂村年畫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清朝鹹豐年間,就有民間藝人張文蘭開畫屋教子孫繪制年畫的考證。老藝人家裡還有清朝宣統年間所繪製的?(影)。呂村年畫服務於民間,為廣大百姓所喜聞樂見,故而傳世不衰,至上世紀50年代初,60年代末,呂村年畫從品質上、風格上、數量上、效益上都達到了高峰,全村70%的人,農閒的冬季都在繪製年畫。編輯本段

年畫套用

呂村年畫工藝也廣泛適用於族譜(俗稱“影”)的繪製且繪製考究,格式固定,規格統一,等級分明。在製作材料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既有普通百姓紙制掛“影”,也有貴族富豪官宦人家的上等掛“影”。富貴家族的家譜是絲絹或棉布為底,其上多是描龍畫鳳,亦多用實色顏料,花鳥魚蟲、山石溪流、人物繡像,偶用純金絲線繪製,因而,百餘年來光澤如初,栩栩如生。

年畫現狀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呂村年畫一去昔日之盛狀:畫屋幾乎全部拆除,繪製器具幾乎全部銷毀,子孫幾乎全部不再傳承技藝。尚在的成手不足5人,能持筆塗鴉的可湊到30人左右。呂村年畫在哀鳴,呂村藝人在呼救,因為呂村年畫是民間藝術寶庫的一塊燦爛的瑰寶,具有傑出的學術價值和不朽的實用價值,搶救、發掘和保護呂村年畫這一古老的藝術,引導、改造並利用其優秀藝術為社會服務,為百姓服務,是當今政府和全社會的光榮職責。願呂村年畫早日煥發出絢爛奪目的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