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申

吳子申

吳子申,永業集團董事長,公司創始人之一,是將理想付諸實踐的踐行者、在思考中實踐的管理者、在實踐中思考的思想者,擁有上百個公司的實踐管理經驗。 用14年時間將永業從一個小公司發展壯大成一個包含三個支柱產業:苦豆綜合利用工程、旅遊文化產業、褐煤風化煤泥炭綜合利用工程,並涵蓋上下游產業鏈的集團組群。被媒體譽為繼內蒙古蒙牛、伊利之後第三代企業家的領軍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信息

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

吳子申:內蒙古永業集團董事長

就讀EMBA

復旦大學

個人業績

吳子申:讓中國一億農民先富起來

引文:吳子申把快消品的行銷方式與傳統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希望通過商業路徑“解決人類健康,同時解決三農跟農民致富的問題”,這樣的龐大夢想能夠實現嗎?
  正文:

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

“我們在努力解決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吳子申和他的永業集團正在做的事兒可以用他在北大和清華演講時說的一句話來概括。他兩次關於新農業的演講,每場兩百多名聽眾坐滿了教室座位,其中三分之一不得不站在後面。
成套的黑色西裝、白色襯衫,條紋領帶系得一絲不苟,不時尚但很嚴謹;額頭寬廣,鼻樑挺直,嗓音低沉,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這是一個穩重注重實幹的人。此時的吳子申41歲,剛逾不惑,已經找到了自己不再懷疑的道理。
在對永業和吳子申個人做了一番了解之後,我試圖用一些零散的碎片拼貼出他的形象,你會發現種種矛盾用一種很和諧的方式結合在一起。
這個從內蒙古阿拉善的鹽鹼地和沙漠中走出來的企業家,並不太擅長運用激情講故事。在演講中他語調平穩,自始至終貫穿著某種踏實誠懇的“解決問題”的理性氣質。你會聽到他說出“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的通俗比喻,這種樸素的表達方式與他行銷產品的方式大相逕庭;同時,他做事和管理企業的踏實風格與他在“繪製”藍圖時“求大”的視角大異其趣;他有一種強烈的浪漫主義傾向,願意給自己做的事賦予宏大意義,並藉此激勵自己和同行者走得更遠。
他以內蒙古豐富的褐煤為原材料提取的黃腐植酸,通過先進的提取和加工工藝,充分考慮到了中國的土壤環境與氣候條件,根據動植物生長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攻關而成的永業生命素產品,據農民實際反饋能夠“增強動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同時提高動植物防病抗病能力。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動物體制,降低毒素殘留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保證了產品品質”從食物源頭上確保人類健康。
他給產品起名--“永業生命素”,這能讓他更方便地向農民們解釋產品的作用;他用史玉柱做腦白金的方式行銷他的生物複合肥料,他的企業血液里流淌著太多名人、商務通、蒙牛、伊利等快消品的行銷基因。
針對農民的認知習慣,吳子申使用逆向行銷的方式建立“永業科技服務站”,在農民試用永業生命素取得效果後促進其產品銷售,然後幫助農戶收購農副產品,通過渠道賣到城裡,希望通過“一個閉環的財富循環的產業鏈條”,解決市民買難和農民賣難的問題,並藉此保證食品從生產到食用整個鏈條的健康。
管理公司他用了一種江湖氣的人才能做出這種不同尋常的管理模式:“獎勵前置”,他的理論是:做商業圖的是什麼?利益。你要錢嗎?我先給你;你要物嗎?我先給你。
他在內蒙阿拉善承包了50萬畝沙漠,種植梭梭木防沙、治沙的同時,預期利用其根部的寄生中藥“肉蓯蓉”實現生態鏈的良性循環;他期望“在阿拉善既治理生態的同時,同時能夠把沙漠變成一個醫藥谷的產業鏈”;他做內蒙古的旅遊文化和沙文化,希望能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沙漠地質公園,“海市蜃樓一天可以看20次”;他最崇敬的人是錢學森和袁隆平;他渴望自己能讓中國一億農民先富裕起來……
 現在,永業和吳子申都處在人生的另一個路口。
2009年9月,永業國際成功登入了納斯達克全球精選板塊,股票代碼YONG。吳子申在紐約曾在給員工的郵件中寫道:“當我們叩響華爾街的資本大門,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分享快樂的時候,我們肩上已經背負起來,作為中國企業要向華爾街交一份滿意答卷的使命。我們肩上只有源源不斷的責任”。企業快速成長,但前方卻充滿了更多陌生的考驗。他堅信錢學森關於“生物技術為中心的知識農業”必將接替信息產業革命成為“第六次產業革命”的預言,他相信通過科學治沙,沙漠地區可以創造上千億元的產值;同時他也相信通過新農業的發展,他能夠在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
他每天仍然6:30起床,送女兒上學後,鍛鍊身體半個小時然後趕到公司,在忙碌地處理公司事務一整天,直到夜裡12點左右休息。在復旦大學上emba之前,他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商業教育,他知道自己需要學習更多東西,經過機場他都會購買各種書籍,並留心網路、電視、雜誌和報紙任何可供學習的渠道。
在後來的電話採訪中,我們談論了永業最近的變化,面臨的新挑戰,還就他在講演現場錄用一名應屆碩士生的戲劇場面詢問了他對人才選擇的看法。他坦承自己最不能容忍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看到這樣的員工就會發火。如果不是命運安排他走了商業的話,他或許會成為一個教師或者搞研究的人。  

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

 這是一個經歷跌宕、思想卻簡潔豁達的人,經常還會理想化,這似乎注定了他不會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中國農民身上的韌性、生命力和商業世界的靈活變通,在他的身上被完美的沿襲。雖然公司經過了華爾街的檢驗、總部搬到了北京知春路、需要經常穿著西裝,但他的一隻腳還踏在內蒙阿拉善的大沙漠裡。
經觀:您如何定義新農業?是怎樣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
吳子申:1984年的時候,錢學森院士預言接替信息產業革命的第六次產業革命,將是以生物技術為中心的知識農業,這個“以生物技術為中心的知識農業”應該就是新農業的定義了。
與此同時,他提出了一個沙漠理論,構想科學治沙,沙漠地區可以創造上千億元的產值。我們開始與沙漠進行接觸,研究了一些沙漠的植物,我們發現了這裡的巨大商業機會。每一畝沙漠的投入僅僅需要1千元,而它的經濟產出每畝是300斤左右的肉蓯蓉,肉蓯蓉每一斤可以賣到300美元左右。這無異於一個金礦,但是它需要的周期較長,需要8 --9年左右的時間,而且需要較大資本投入,這是一個產業。當時,我們開始把沙產業選為項目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到它背後擁有的這麽大的價值體系,當時因為自己還算年輕,有一點錢,所以忽忽拉拉就開始投資,做了這么大的產業。
經觀:永業做的是新農業嗎?新在哪裡?
吳子申:應該說是的。首先產品新,永業生命素是經過科技成果鑑定和華爾街市場檢驗的;第二是利用創新思維幫助農民致富,農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買難,如何幫助農民發展起來,規劃一條適合於農民未來的路,就是說我們想一切從解決問題開始。現在廣大農戶,都存在買不到好的農資產品、得不到好的科技種植服務,因此我們做了規劃,在鄉村建永業科技服務站。通過永業科技服務站為農民提供服務,教會他們怎樣科學種植,如何科學使用高科技種植肥料,如何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就好像植物醫院,幫助農民解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遇到的問題;第三,通過我們的科技服務站,帶給廣大農戶更多的信息資訊,使農民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旅遊業轉化,帶來共同發展的未來。只有農民富裕了,永業才有發展的機會。
經觀:覺不覺得新農業的投機性的力量增強?
 吳子申:投機的可能性不太大,農業本身不是一個投機性的行業。
經觀:現在都說做企業的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請用簡要的話描述一下永業的產業鏈或者說商業模式。
吳子申:我們通過永業科技服務站模式,幫助農民,免費向農民傳授科學技術和觀念,培訓其致富本領,為農民引入真正受益的高科技產品,實現農民增產增收,解決農民的買難賣難問題。並在城市設立便民的健康農產品專賣店,將農村生產的健康食品直接賣到城市消費者手中,形成了一個貫穿農村和城市的、互動的健康產業鏈。
經觀:如果市場上同類產品也採用更新的行銷模式,你們如何保證市場地位?
吳子申:跟密集型產業不同,農業不是資本先導的行業。而且農村市場的利潤不會很高,沒有執著的理想,很難長期埋頭做下去。同類的產品即使可以模仿永業的行銷模式,但永業的企業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價值你無法模仿,就像兩名導遊帶大家遊覽長城,一位帶大家走一遍,走過就算了,另一位會向你介紹一部歷史。後者就是永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經觀:為何當初沒選擇國內的創業板?而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

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內蒙古永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子申

吳子申:國內比較關注實效,國外比較關注市場的前瞻性,永業是內蒙古地方企業,正處於迅速發展期,國內創業板排了幾百號企業,要等很長時間。
經觀:你覺得在永業這個企業你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吳子申:上市之後,永業是大家的公司,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方向明確後,管理和決策體系已經建立。有沒有我已經不重要。
經觀:怎么評價自己?自認為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吳子申:本質上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所以需要不斷的積澱自己,有些事情我不是很擅長,比如近期應你們的邀請到北大、清華就新農業問題進行講演,我不是侃侃而談的人,但永業一直希望到高等學府招聘優秀的學生,一方面為企業人才進行儲備,同時也幫助國家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貢獻企業社會責任,所以,儘管我不擅長演講,但我還是進行了準備,到清華、北大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我在為人處世方面修煉還不夠老道,有時處理事情上方法還欠妥當,一直在改善。
經觀:從管理一個國內企業到現在的上市企業,這種角色轉變對你自身的挑戰有多大?
吳子申:角色變化後壓力還是比較大,我的外語不好,在和投行接觸的過程中,對商業規則、
文化差異等等理解都需調整。
經觀:你最初創業時,50萬畝沙地撂荒,銀行貸款泡湯,這是你得到的最初的風險教育吧?現在永業的業務如此廣闊,對風險的看法是否有了全新的認識?
吳子申:是的,當年那時候資金鍊斷裂,是我最孤獨無助的時候,大概一年半的時間,最擔心的就是信譽的喪失。當時剛從機關出來,總是想做大事情,大手筆,有一些投機心理,我是一個理想化的人,有浪漫化決策的傾向,永業上市後在體制上也解決了決策風險。
經觀:最近這段時間最大的困擾有哪些?
吳子申:企業快速成長,最缺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才。
經觀:在我了解的資料里,永業是一個行銷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的公司,永業也由此獲得成功。自由和管理的平衡怎么把握?會有衝突發生嗎?
吳子申:也會有衝突發生,我最不能容忍,對工作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不過管理的規矩和人性化其實並不矛盾,道不同不相為謀,為大家提供一個共同的價值觀,規避不健康的溝通方式,會減少矛盾的發生。
經觀:您看重一個年輕人,會特別從哪些方面判斷?你在清華演講時現場錄用了一個年輕人,會否有失草率?
吳子申:古語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之大幸。在清華錄取的那名碩士畢業生,我是通過一些細節下的決定,首先,他對永業做了5個月的跟蹤,這說明他是個有心人,不是個做事草率的人;其次他是學農業的研究生,專業對口;最後,他提問的思路清晰,問題專業;對於年輕人我會從三個方面做判斷。第一,是責任心,是否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承認錯誤;第二,我會經常跟他交流,從小事開始,同時評估他的工作能力;第三,多給機會鍛鍊,多給一些培訓的機會,哪怕幫他付一些學費
演講內容: “問題就是機遇”

永業集團董事長吳子申永業集團董事長吳子申

美國有一個諺語,“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答案”,找到當前問題存在的同時,本身對我們來說就是機會。永業最早做IT十幾年。我們為什麼轉入農業行業呢?當時我們希望找到一個永恆的事業,但是如何找到這個行業,還能夠符合我們的標準呢?
反過來我們在研究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最後我們發現中國三屆政府核心提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三農。核心的問題就是農民的增產增收,這就是大的趨勢,如果能夠跟上這個趨勢,解決這個問題就會得到機會,我們按照如此的思路打造行業。運作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發現,農業最核心的問題是農民增產不增收、增收不增效。
說一千道一萬,問題的核心是農民沒有富裕起來。中國的社會分層是一個金字塔的形式,我們下面的塔基8億到9億的農民不富裕,這是下一個階段我們要著重解決的問題。而在國外這個分層是橄欖形的,富人和窮人都很少,絕大部分都是中產階級。中央政府連續6年發布一號檔案,都是圍繞三農問題。我們以前在上學的時候,老師也曾經講過未來的一二五期間國家有120億的內需啟動,其中80%來自農業。 在中國的農業領域,存在著很大的機會。只要你能捕捉到機會,未來不管做生意發展事業,還是從事其它的相關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君”,大家要先選對行業,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根據這樣一個思路,永業做了一個項目。我們從IT行業首先轉到了醫藥產業,第步並沒有轉到農業上去。
我們首先研究怎樣使我們的資金更安全,所以第一步我們做了一個生物製藥的項目,在科研的基礎上,開發了若干個產業,我們作沙漠基金、沙產業,探討人跟自然怎么和諧生存的課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同時發現,導致人類不健康,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由於動植物自身不健康導致。我們非常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每天都有人在不斷關注紅心鴨蛋、三聚氰氨等食品安全源頭的問題,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很多是由於農民沒有掌握科技知識所致,三農問題的一個根源由此而體現出來。
所以,永業致力於解決人類健康的食品安全源頭問題,同時解決農民致富問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農民為什麼貧困,為什麼會有這樣三聚氰氨事件出來。本來農民想致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為什麼不走正常發財、發展的路子?其根本原因是動植物不健康導致的。只有解決了動植物健康的源頭問題,那么我們也同時解決了人類的健康問題。
根據市場發現的這些問題,我們開發了永業動植物生命素產品。動物生命素把它做成飼料,植物生命素做成一個肥料,我們提倡把植物和動物的健康,貫穿到與營養、生產等成長過程,這是永業的第一個概念。
大家不要小看動植物不健康損失的價值,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一頭牛可以產9噸牛奶,由於奶牛乳腺炎等等問題可能就只能產5噸到6噸,3到4噸就白白浪費掉了。而假設植物一畝田可以2千斤糧食,但是由於植物營養的缺失可能只產800斤,那1200斤就白白浪費了。永業生命素就是把那些白白丟掉的東西給找回來,我們有一個財富公式,可以讓農民一畝田投入40塊錢使用永業生命素,他的產量可以增加10%到30%,延長農作物生命周期,讓他的產品品質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改善,我們設計產品的初衷:讓所有的動植物能夠健康,找回他們丟掉的那一部分。實踐證明,農戶使用永業生命素我們產品,一畝地投入40塊錢能夠多產出400塊錢,一頭牛投入200塊錢能夠多產出1000塊錢。
永業如果完完整整把這個產業鏈打造成功。假設我們一年的銷售額是1個億,那中國的農業產值增長將會是10個億,主動把你企業的利益跟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這樣大勢情況下,你的用戶會因為你的產品賺到10倍的錢,就相當於給你10塊錢賺100塊錢。所以我們用了8年的時間在不斷證明,現在永業在美國納斯達克的表現,華爾街給了答案。
“永業的行銷創新”
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永業的行銷在思路方面跟別人的區別。剛才講我們設計產品的時候是根據市場研究的概念,我在銷售上做了很多年的經銷商。本身是從銷售人員的角度,深深體會到銷售的困難。
因此,我們進入農業行業,從銷售的整個環節我們如何去導入。有這樣一個理論,錢你一個人賺是賺不完的,你一定要帶著你的客戶,包括你的員工,所有合作夥伴,包括整個產業鏈裡面的人一起賺。只有大家一起來做,這個產業,這個事業才能夠完成。所以,我們說永業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就是打造讓用戶、客戶統統發財,最後我們想不賺錢都不可能,這就是我們的行銷思路。總結起來就是說我們把所有的渠道經銷商變成了永業的合作夥伴,我們在每一個村建立永業科技服務站,在一些小永業的支持下,帶著所有的合作夥伴共同發展,這是我們在行銷上的一些思路。 商業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買賣,就是你買回來賣出去,最簡單一個低級交換。第二階段叫商人,有一個哲學理論老師講就是商量著幫人。第三個叫生意人,最後因為商業談成朋友,大家是朋友在一起。如果僅僅是商人,最後卻傷了別人,就沒了人品。人品核心的概念倒過來是品人,三口為品,其中一個口沒有了,你在社會上根本沒有辦法立足。很多廠家,開始招商招來的都是傷害而不是商人。永業可以讓用戶賺到10倍的錢,投1塊賺10塊,他買的不是增值的產品而是服務,我們可以給用戶帶來一個提升的價值。這個時候你是一定能夠成功的,你只是用時間去驗證你的說辭。
圍繞這個戰略我們提出來逆向行銷,眼見為實,這是結合了農業的一些特點。農村這個市場很重實效,再好的產品農民也不會去跟你開玩笑,曾經很多人認為永業這么好的項目隨便怎么做都可以賺錢,只要你送出去讓農民用一次,接下來你就沒有問題了,第二年就會開花結果。事實不是這么回事,當我們拿去給農民說免費給你用,農民問的第一個問題,燒壞了苗子怎么辦?這個行業是你送都送不出去的行業。所以,我們帶著用了8年跟農民心貼心去溝通,幫他建立樣板田,讓他先富裕,從中衍生出來一種服務,如何讓他富裕起來,這是最主要的。
我們在湖北潛江的一個農資店舉辦促銷活動搭台唱戲,這一天我們的一個合作夥伴賺了5萬利潤,現場賣了22萬元的生命素產品,這一天的5萬利潤相當於他以前一年的利潤,前兩天同樣是在湖北潛江另外的一個農資店一天零售了37.5萬的永業生命素產品,一天賺了7萬5千元利潤,我想有這樣案例的存在,永業不愁發展不起來。我們總結了一些很樸實的廣告語,如“生命素、搖錢樹、誰用誰致富”;“農民要致富,種子、肥料、生命素”。
因為這個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你必須是實實在在的,不能有任何的忽悠。沒有基礎,廣告是無效的。農業行業就是這樣的特點,你面對的人群非常實實在在,注定我們要在銷售上面穩紮穩打,注定我們這個行業要實實在在去做。
互動: 同學:聽說永業施行一種“獎勵前置”的管理模式,請簡要介紹一下

永業集團董事長吳子申永業集團董事長吳子申

吳子申:這是我們公司一個創舉,確確實實是擁有智慧財產權的。傳統意義上所有老闆都許願到年底發紅包,兌現不兌現再說。我們創造了這樣一個遊戲規則,在你年初做行銷計畫的時候就視同已經完成,我就把年底獎勵的東西提前拿出來給你,這裡有信譽在裡面。我們相信您一定可以實現,我們就把這個獎勵先給你。我們這個團隊年初的時候定了一個目標,很認真的寫進計畫,讓我們的員工3年有車, 5年有房,努力實現這個目標。永業只有目標,沒有任務,這就是我們一個激勵。永業的理念是相信人,很多企業的管理是不相信人的。所以,我覺得管理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管理者你必須相信人才。
同學:中國有一句古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實際上用人要疑,就像海爾張瑞敏講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反動性,用人要疑。所以中國很多的管理機構裡面,都是獎勵後置,但是永業卻是你完不完成先給你,我覺得有很大的挑戰性和風險。請問,在這種獎勵前置在執行過程中,有多少人最後到年底是沒有完成任務的?
吳子申:沒有,100%的完成目標。為什麼是目標而非任務?任務就是說上級下達給下層,而目標是大家的。我們是把公司的大目標折換成所有團隊的小目標,我們說大夢想小目標一個一個進行分解,依靠團隊,依靠組織,帶著大家共同去實現,而不是說上級把這個東西壓在你腦袋上不管。所以,我們公司還有一個叫假一罰十,這是誠信最後的保證。有一個信任投入的時候,在你評估、衡量目標的時候就要有很多的科學性,看自己能不能完成。所以這個目標要根據這個人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細分,然後結合團隊的實力,而且要有一套流程來進行。
同學:請問您用什麼方法快速的發展7千多個代理商?
吳子申:沒有任何辦法,這7000個代理商是8年,而且我們是把他們當成合作夥伴,不是代理商,如果招代理商是招不來的,我們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兄弟一樣,幫他站起來需要很多時間,所以我們用了8年才做了7000個。
同學:我們做的農業主要是針對農村的,但是農村的分布密度沒有像城市這么密集,那么針對農村這樣的市場,我們的渠道是如何規劃建立的?如果我們把渠道已經建立起來,我們怎么維護?
吳子申:中國有69萬個村莊,3萬8千個左右的鄉鎮,2千8百多個左右的縣。我們希望在未來的3年之內,我們希望做到10萬個科技服務站,我們有一個這樣的規劃。

永業集團董事長吳子申永業集團董事長吳子申

 如果達到這樣的一個規模,永業的銷售收入會上到千億以上。隨著這個的發展,我們接下來通過大量的人員,落地的服務,貼近老百姓。就是要服務他的衣食住行,不僅僅是賣我們生命素一個產品,這就是渠道的價值。
所以,我們的想法是從老百姓的生活的需求出發,需要什麼我們供給什麼,最後建成點對點。幫助老百姓賺錢和幫著老百姓省錢,對於他來說都是有意義的,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貢獻自己的價值。
同學:您剛才講到在全國建了7000多個服務站,並說科技服務站是幫助農民推廣科學技術,教給他們使用您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試了您的產品以後,購買你們產品,然後通過渠道你們把種出來的東西收購回來銷售出去?
吳子申:永業發現了兩個問題,三農的問題是買難和賣難,我們要在農村建一個渠道,我們相當於給農民送財富、製造健康。
第二個我們把好的產品拿回城裡來,進行返銷,我們叫做販賣健康製造財富,這是一個閉環的財富循環的產業鏈條,接下來我們會在城裡做這件事。
同學:我很希望吳總能夠成為中國最有活力的農民代表。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我本身在上學期間就是農民,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我覺得只有農民才知道農民的疾苦,只有農民才知道農民想要做什麼。有一個祝福,希望您成為中國最有活力的農民。我相信您不是給華爾街服務的,肯定是為中國的老百姓服務的,當老百姓都認可您服務的時候,華爾街的人會來找您的。
吳子申:我們很樂意接受你的邀請,成為一個中國的知名農民,謝謝!

服務組織

內蒙古永業(集團)公司

創立於1994年,是一家集生物工程、沙草產業、種植業、醫藥、文化、旅遊開發及貿易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現已建成兩個工業園區和一個旅遊園區(分別是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占地面積134532平方米的永業生物工業園區;內蒙古阿拉善盟敖倫布拉格境內的生物工業園區和旅遊園區)及兩個總計面積達60萬畝的種植園區(分別是位於山西省恆山腳下的山西恆遠藥植園和內蒙古阿拉善盟敖倫布拉格境內的烏蘭布和藥植園);集團下轄一個擁有50餘名專家教授的科研中心、一個行銷中心和八家子公司,員工500多名,其中80%的員工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公司目前建設開發的苦豆子綜合利用工程,褐煤、風化煤、泥炭綜合利用工程和敕勒川文化開發三大工程,均為立足內蒙古地方資源優勢的產業化項目,現已形成年產3000噸黃腐植酸、1000噸動物營養素、2000噸植物生長營養液、100噸苦參總鹼、5000噸消殺劑及日化系列產品、500噸保健食品的生產規模,產值10億元,利稅達2億元。面向國內外市場大量供應肉蓯蓉、鎖陽、苦豆草、枸杞子、黃芪直片、植物甘草等多種沙生藥用植物及相關產業鏈產品。
公司擁有一個涵蓋多學科的專家團隊,科研技術力量雄厚。可承接各類科研項目及課題,並可提供各種適應市場及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世界接軌的技術研發中心,現已完成各類科研成果60餘項,項目涉及化工、機械、農業、畜牧業、醫藥、保健品、食品、日化、文化等諸多產業領域。30%的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家空白。
公司全國行銷中心下設農業事業部(含肥料、飼料、農藥、獸藥、添加劑)、消費品事業部(含食品、醫藥,保健品、日化)、文化產業事業部(含著作、出版、發行、演出、旅遊、酒店管理諮詢等)三大事業部,以現代行銷理念全力打造大農業、大消費、大文化的三大產業渠道銷售航母,實現公司服務"三農"、"做人類健康保護神"的神聖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