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夷

吳伯夷 男,1950年12月生,山東濟南人。字俏然,號東方居士、炎黃使者、吉言堂主人。自學于山東省圖書館及中國語言文學自修函授大學。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吳伯夷 男,1950年12月生,山東濟南人。字俏然,號東方居士、炎黃使者、吉言堂主人。

自學于山東省圖書館及中國語言文學自修函授大學。旅行家、書法家,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山東將軍書畫院常務理事,(台灣)國際文人畫家總會榮譽理事,(香港)世界書畫藝術家研究會名譽主席,中國、伊加利亞航船、書畫藝術訪問團執行主席。

1967年至1981年期間,工作曾經鐵路、橋涵、機械自動化生產線及科研室廢水治理協作工藝。參加了遠紅外烘乾技術及廢水治理技術試驗協作工作。

所獲榮譽

1985年設計《建築原則》與《攝影世界》參加“參與、發展、和平、奉獻工業體材設計美術展”,建樹了《工業美學與社會發展》、《科學思想與藝術方法》的思想體系,並研究《戰爭·和平與建設》,倡導《自然·社會與人》的良性循環關係,以《戰爭·和平與建設》的論點為國家設計、推薦了“東方博覽塔”方案(國際稱謂:伊加利亞博覽塔)。並於1984年函請聯合國佩雷斯·德奎利亞爾秘書長審批參與世界和平工作,現為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伯夷書法自1966年始,善習張旭、羲之、懷素、米芾、東坡、其昌之韻之法。曾為孟海、啟功、中石、中奇、學達、劉雯、牧野、墨龍、延新等先生的書畫精品交流刻匾並刻志豐碑。

受聘雕刻了“濟南解放戰爭革命烈士紀念碑”、“武中奇書法碑廊”並義務修復了五龍潭“秦國公碑”及雕刻了“濟南植物園”等工程工作,其雕刻精品入編《中國雕刻精品集》。其書法參賽獲省、國家、國際書畫作品展金獎、特別金獎三十餘次。

2001年被評為“百名當代中國精神先進個人”,“獲共和國50年人民書畫藝術家勳章獎”。伯夷資質入編《新時期領導人才論文獲獎文庫》、《頌奧運詩詞精選》、《齊魯書畫家辭典》、《中國藝術界名人錄》、《中華書畫導師百佳》、《科學中國人》、《世界優秀人才大典》、《世界傳世名畫法書鑑賞》、《東方文人書畫家大辭典》、《世界書畫家名錄》、《中國學者墨跡選》、《中國當代畫家印款辭典》、《當代專家學者優秀論文集》、《中國吟壇》、《人民藝術家》等百餘部辭典。其論文《使命之光》、《科學思想與藝術方法》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及釣魚台會刊中獲得一等獎和特別金獎。伯夷書風自然,筆墨情濃。且多以行隸出之,無論服務於科技,還是實踐於藝術皆為友情所暢。

作品交流於國際國內藝術館及各界人士。其發展方向為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國際化環境提供發展國際旅遊社會的發展戰略。為科學與藝術的兩棲環境架接創新的附合良性循環的思想方法。為自身能勝任中國的外交使命而獻身於《東方博覽塔方案》以不負祖國的厚望。“乾坤再造胸中嶽,時望所歸海上龍”。伯夷先生應“東方博覽塔”方案之需,遍訪師友,交流科學藝術,攜手良性循環。至此,“積學儲寶,博愛信誠”。以“攬大千妙韻,和白石神工”為之鑑耳。

現任濟南市現代藝術設計中心市場調究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收藏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多發表於《經濟促進報》、《青年報》、《威海日報》等報刊;書刻作品有沙孟海題寫的《天開圖畫》匾額、啟功題寫的《松風圓明》匾額,並受聘篆刻了武中齊書法碑廊、歐陽中石題寫的濟南植物園等。設計了伊加利亞博覽塔方案等。其歌詞《彩虹橋》、《美麗的西藏》被西藏音樂家協會譜曲選用。著有《工業美學與社會發展》、《科學思想與藝術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