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沙療所

吐魯番沙療所

吐魯番沙療所,位於吐魯番市勝亞鄉,東距吐魯番市約9公里,有公路通達,交通十分方便。海拔72米。

簡介

吐魯番沙療所吐魯番沙療所

沙療所成立於1972年,為吐魯番維吾爾族醫院設立,是為沙療患者提供醫療諮詢、治療、療養及食宿的專門機構。已建成有醫院、招待所等設施,現有職工16人,其中醫務人中6人,擁有800個床位,最多接待患者900多人,在民眾中影響較大。

沙療,即沙埋療法,是吐魯番勞動人民利用當地獨特氣候、地理條件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吐魯番盆地夏季氣候乾燥、炎熱,沙療對一些慢性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偏癱等的治療效果較好。沙療場地系風成固定沙丘,長約200米,寬60-80米,比高8-10米。據多年氣象資料,每年6月5日至8月20日,吐魯番高溫、乾熱,白天氣溫高達38-42度時,表層沙溫高達75-82度。每天台北時間5點後,沙堆10米深處的沙溫仍在60-80度之間。沙埋療法,就是將病體部位埋入沙中,利用陽光、乾熱、壓力、磁力〔沙療所沙比外地沙含磁礦高9倍〕的綜合作用治療疾病的一種民間治療方法。

沙丘周圍為農田及部分荒漠灌叢,沙丘高出地面8-10米,可充分接收太陽熱能。沙丘旁邊建有飯館、簡易休息室,可隨時為患者提供食宿方便。為旅遊所用,吐魯番沙療所已被開闢為一個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沙療

沙療

沙療即埋沙療法,是西北內陸沙漠地區人民利用當地的獨特氣候條件治病的一處創造,用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等,據說有效率達90%以上。吐魯番市西北16公里處,有兩座黑灰色大沙丘,是理想的沙療地。當地地溫高。黑灰色沙丘熱量高,沙中富含礦物質,埋沙時沙粒對身體有摩擦作用,所以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集熱療、磁療、按摩於一體的綜合理療法。

為吐魯番市維吾爾族醫院設立,是為沙療患者提供醫療諮詢、治療、療養及食宿的專門機構。已建成有醫院、招待所等設施,現有職工16人,其中醫務人中6人,擁有800個床位,最多接待患者900多人,在民眾中影響較大。沙丘周圍為農田及部分荒漠灌叢,沙丘高出地面8-10米,可充分接收太陽熱能。沙丘旁邊建有飯館、簡易休息室,可隨時為患者提供食宿方便。為旅遊所用,吐魯番沙療所已被開闢為一個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沙療。

吐魯番市的主要旅遊景點

吐魯番,又稱“火州”,位於中國新疆天山東部山間盆地,是中國內地連線中國新疆、中亞地區及南北疆的交通樞紐。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曾經是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歷史悠久,有四千年文字記載。文化積澱深厚,從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爾井、蘇公塔、維吾爾古村落,已發現文化遺址200餘處。

吐魯番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吐魯番古稱姑師,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相鄰。吐魯番歷史悠久、美麗神奇,自兩漢以來一直是我國西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吐魯番地處吐魯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稱。由於這裡獨特的氣候特點,盛產葡萄、西瓜等果品,是聞名遐邇的“葡萄城”。其中吐魯番無核白葡萄聞名國內外,用它晾制的葡萄乾以含糖高、維生素C高、色澤碧綠的特點,在世界葡萄乾品種里堪稱珍品。
吐魯番除了有飄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風光及民族風情,而且名勝古蹟眾多,僅國家和自治區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十四個。沐浴了兩千多年風風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歷經滄桑風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畫,藏有千年古屍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結構獨特的清代伊斯蘭建築蘇公塔,《西遊記》中那充滿神話傳奇色彩的火焰山,宏偉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兒井,葡萄園裡葡萄姑娘動人的情歌,別具風味的“巴扎”風情,葡萄架下風情濃郁的維吾爾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萬年前舉世無雙的巨犀化石,使吐魯番成為一塊古代文化歷史遺產薈萃的寶地和融“火洲”、“風洲”、“沙洲”、“綠洲”為一體的自然地理歷史博物館。
景點 勝金口千佛洞 | 雅爾湖千佛洞 | 中國內陸海拔零點| 吐魯番神泉 | 伯什哈千佛洞 | 盤吉爾怪石林 | 雅爾湖古墓群 | 吐峪溝麻扎村 | 七泉湖薩依烽燧 | 垂吉爾塔格山岩畫 | 車師古道 | 大墩烽燧 | 吐魯番博物館 | 白楊河魔鬼城 | 阿斯塔那古墓群 | 艾丁湖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高昌故城 | 火焰山 | 交河故城 | 坎兒井 |葡萄溝 | 吐魯番沙療所 | 沙漠植物園 | 沙山公園 |吐峪溝大峽谷 | 葡萄溝遊樂園 | 坎兒井民俗園 | 大漠土藝館 | 坎兒井遊樂園 | 迪坎爾村| 蘇公塔 | 西域明珠塔 | 盤吉爾怪石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