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來的血緣

中國人很看重人際關係,而人與人的關係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緣”。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緣關係的,因為食物是生命之源。 最後一段,易中天敘述了家宴的重要性,從而重申“血緣”與“共食”二者的統一性。

作品概況

名稱:吃出來的血緣
體裁:散文
作者:易中天
出處:《閒話中國人》

作品原文

中國人喜歡請客吃飯,似乎只有通過請客吃飯,才能建立起一種非同尋常的人際關係。
中國人很看重人際關係,而人與人的關係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緣”。所以。中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總是要想方設法把非血緣關係轉化為血緣關係,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單位”等等。
血緣關係中,最親的是母子。母子關係,說得白一點,也粗俗難聽一點,就是吃與被吃的關係;而兄弟、鄉親,則是“同吃”的關係。“鄉”這個字,繁體作“綁”,甲骨文的字形是:當中一隻飯桶(簋),一邊一個跪坐的人。所以,鄉,也就似乎“同吃一鍋飯”的意思。實際上,只要是“同吃一鍋飯”的人,比如部隊里的戰友,單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緣關係的,因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種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來源,豈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這樣的習俗:如果你能和他們一起進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視為敵人。
當然,進餐的方式,也決不能是西方那種“分餐制”。儘管不少現代中國人也承認,分餐制科學、衛生、不浪費,但同時也認為,那種進餐方式太冷漠,太沒有人情味。豈止沒有人情味,簡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懷疑人家有傳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學衛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為了表示大家是“鐵哥兒們”,最好是連別人的病也一併傳染過來。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無妨先“病人之病”。作為主人,無妨看作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資”;作為客人。則無妨看作接受情誼的一種“表態”。總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血緣的認同共餐的目的,在於人情,在於血緣,而親與疏、敵與友,竟在於“共食”與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長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國,分出去的兒子。嫁出去的女兒,總要尋找機會回“娘家”,回到母親的身邊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飯”,是不可不吃的。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為重要,在於它有著承前啟後的意義:對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緣關係,是肯定和確認;對後一年將要延續的血緣關係,則是預約與重申。不難想像。在那萬家燈火的歲除之夜,一家人團團圍坐,舉筷共食,母親重溫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長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樂也融融!

作品鑑賞

憑藉百家講壇一躍成為“明星學者”的易中天,其《易中天品三國》成為家喻戶曉的暢銷書,這位“超級教授”不僅在名著解讀上獨樹一幟。而且在散文寫作上也別開生面。
《吃出來的血緣》是一篇議論性散文。作者以充滿文化意味的議論性語言描述了中國人的“共食”與“血緣”間的辯證統一的關係。
文章開門見山,寫“中國人喜歡請客吃飯”是為了“建立起一種非同尋常的人際關係”,進而將最可靠的人際關係——“血緣”關係一筆帶出,層層遞進,延伸到母子、兄弟和鄉親關係,擴展到戰友、同事關係,這種單刀直入的手法頗有魯迅先生作品中犀利深刻的意味。
如果說前半部分寫的是“因為共食,才有血緣”的話,後半部分則寫的是“因為要有血緣,才共食”。易中天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深刻地剖析了現代人際關係中某些尷尬的內容:“為了表示大家是‘鐵哥兒們’。最好是連別人的病也一併傳染過來”,不能分了衛生而分餐,因為那樣在你阻止病菌傳播的時候也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西方的分餐可能科學,但是在中國行不通,這是與中國用“吃”來維繫血緣這一特殊文化背景分不開的。
最後一段,易中天敘述了家宴的重要性,從而重申“血緣”與“共食”二者的統一性。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整個國家的規章制度到普通民眾的飲食起居都深受其影響。受儒家思想影響,中國人又非常重視家庭,孔子倡導仁義禮智信。易中天將中國的這種“共食”文化觀和親友間的“血緣”觀合璧,恰恰驗證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尚禮節”、“重情義”的核心價值觀。

作者簡介

易中天,1947年出生,湖南省長沙市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2005年起開始在CCTV-10百家講壇節目裡講解歷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國的惆悵》和《易中天品評漢代風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