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台兒莊

古鎮台兒莊

京杭大運河,上抵北京,下迄杭州,全長1794公里。魯南民諺說:“運河迢迢跨九州,轉舵行船在嶧州。”

的確,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
古鎮台兒莊
唯有魯南棗莊段呈東西走向,而且河水東流,與長江、黃河並行不悖。《台兒莊區志》說這段彎道“西起微山湖口,東至魯蘇交界處入中運河,全長42.5公里,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公里。”就是這么一段彎道,連線了中國南方和北方的運道,而且成就了運河古鎮台兒莊,好象在美麗富饒的魯南大地上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從而使運河古鎮台兒莊與古老的京杭大運河連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一、台兒莊的歷史沿革及運河古鎮的形成
台兒莊地處山水相依、農耕歷史悠久的淮河流域,境內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代和岳石文化時代的文物,以及龍山文化時代的曬米城遺址證明,遠在新石器時期,台兒莊地區即有人類繁衍生息。《台兒莊區志》記載:台兒莊夏商時屬徐州,商時建逼陽國,春秋末年降為傅陽縣(古城遺址尚存),秦時屬郯郡,西漢時南屬彭城郡之傅陽縣,北屬增置之蘭祺縣(現蘭城店處遺址尚存)。東晉時期撤縣後,歷為州、郡、縣之邊遠地區,隸屬多變。自明洪武二年(1369),久為嶧縣之轄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先後建立嶧南縣、運河縣、台兒莊鎮等縣級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2月建立蘭陵縣。1953年8月後,先後隸屬嶧縣和棗莊市。自1962年6月30日成立縣級台兒莊行政區至今。該區總面積538.5平方公里,南部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邳州市和賈汪區接壤,為山東南大門,轄4鎮和1個街道,211個行政村(居),人口28萬人。
台兒莊的稱謂,歷史以來有四個:唐朝立於準提閣內的碑文稱“台家莊”;《明史·河渠志》中稱“台莊”;明正德年間所立泰山廟碑文中稱“台家莊集”;明崇禎十二年(1639)立於台兒莊附近黃林莊的河防碑文中稱“台兒莊”。據專家分析,上述地名的前三個稱謂,顯然具有北方地名的特點,而京杭大運經過台兒莊後,由於南北文化交流,南方客商的語速較快,從而使“台莊”這一地名產生了“兒”化韻。從地名的演化變異,也說明了運河文化交流的作用。
定義台兒莊為“運河古鎮”,主要有三層涵義:一是指台兒莊在沒有開掘運河之前,這一地區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積澱了豐厚的人文資源;二是指台兒莊從明代開始,緊傍運河而興,至今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街、古巷、古駁岸、古碼頭以及古運河道,形成了京杭大運河一線僅存的明清運河文化遺址區;三是國內有關運河史料將台兒莊列為京杭運河八大名鎮之一。
台兒莊運河古鎮的形成,既有其運河改道的偶然性,也有其歷史悠久、人文環境優越的必然性。台兒莊西瀕煙波浩淼的微山湖,東連風景秀麗的沂蒙山,一條古道北通齊魯文化名城曲阜,另一條古道南接兩漢文化中心徐州,因此台兒莊自古就有“西水東山連線處,北孔南漢交匯點”之美譽。在這樣優越的人文環境中,很容易形成商貿重鎮和文化中心。
台兒莊迅速發展成為魯南商貿重鎮的偶然性,主要體現在京杭大運河的改道上。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黃河在沛縣等地決口泛濫,“灌昭陽湖,入夏鎮,橫衝運道”。次年由李化龍主持,自夏鎮李家口引水,東南沿彭河至韓莊湖口,東出經良莊、萬莊、台兒莊等地,下至邳州直河口,通計開浚260里,“盡避黃河之險”。並在泇運河上游自西向東依次建設了韓莊、德勝、張莊、萬年、丁廟、頓莊、侯遷、台兒莊八座斗門式船閘。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由總河曹時聘主持泇運河掃尾工程,至此新開泇運河暢通無阻,糧船皆行於泇河,而徐州至邳州段的黃河運道則逐步廢棄。通航後的台兒莊,城鎮建設異常快捷,商賈雲集,屋宇猛增,集市暴棚。《嶧縣誌》記述:“台兒莊瀕運河,商賈輻輳,田圜匱櫛比,亦徐兗間一都會也。”通航的第一年,即萬曆三十二年,過往漕船和商船為5000餘艘,通過漕糧為260萬石;而在通船的第二年,即萬曆三十三年,過往漕船和商船已達7700餘艘,通過漕糧400萬石。四方商人趨利於台兒莊,周邊一部分農村人口也紛紛遷居到台兒莊,加上沿運的碼頭搬運工、縴夫、水手、官員、僧侶、遊客和駐軍,五年內便使台兒莊人口由原來的幾千人迅猛增加到2萬人,到明末達到2.5萬人,直到清代“康乾盛世”,人口增至5萬人,難怪有“徐兗間一都會”之稱。
台兒莊通航後,隨著駐地人口增加,流動人口增多及商埠規模擴大,市場及社會治安秩序有所混亂,不僅有地痞流氓、反動幫會搗亂,而且還有兵痞土匪騷擾,導致“寇聚於垣,嘯則過市,頓戟一怒,併吞無遺,既無畫地作營,亦豈能背水一戰。每當風鶴一警,四出崩奔,婦子童昏,流離道路,糧艘停泓而不進,商船舟工搖櫓以紛靡,加之舟航所通,播揚易遠,駭惑吳越,震驚京師。察其風聲,不止患苦一方已也。”為了維護商埠秩序和安全,台兒莊的城牆建設便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嶧縣誌·募建台兒莊城引》記載:清順治四年(1647),兗東道兵備副使蔣鳴玉議建台兒莊城,上下“鹹協無異”,遂命“興人徙以傅土”而築。委託嶧縣縣丞雷 主持施工,主城南傍運河而建,東西長3華里,南北寬1.5華里,城牆1丈2尺,護城河寬3丈,深6尺,首尾與運河相接。次年,嶧縣管河縣丞署由嶧縣城遷移至台兒莊小南門裡100米處,乾隆四十八年(1783)秋冬,修建台兒莊越河被水石駁岸,翌年春竣工。這一水工設施雖歷經300多年,但至今保存完好。鹹豐七年(1857),由地方圩練長尤訓光發起,台兒莊開始由土城牆改建為磚城牆,而且西城牆外移1公里,至此,台兒莊城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5公里。時建城門六座,東曰“仰生”,西為“台城舊志”,大北門為“中正門”,小北門為“承恩湛露”,大南門為“惠迪吉”,小南門為“迎祥”。城內修鋪了月河街、丁字街、順河街等12條街道和2公里的車大路,用以連線四方城門。
二、台兒莊運河古鎮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台兒莊運河古鎮自興起歷經明朝的神宗、光宗、熹宗和思宗共4任皇帝計40年,清朝268年和民國37年,加上建國後至今的58年,台兒莊運河古鎮已經走過了403年的春秋。台兒莊運河古鎮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上的地位和作用
據1964年7月27日《光明日報》文章評述:“中國歷代統治者對運河的開鑿,幾乎都是以政治、軍事為目的。早在春秋時期,吳國開鑿堰瀆,其目的是為了對付西方的楚國;開胥浦,是為了消滅南方的越國;開邗溝,是為了北代齊國;開黃溝,是為了與晉國在黃池爭奪盟主。魏惠王開鴻溝,是為了控制中原;曹操開白溝,是為了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並平定三郡烏桓。隋煬帝開運河,是為了解決隋統一後的政治軍事鬥爭,即加強北方的邊防,並對付河北、山東一帶以及江南地區世族地主的反抗。”同樣,元代和明代開鑿運河,也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中國運河文化史》記載:“明永樂遷都北京,實行南糧北運,這是開通運河的主要目的。……漕運制的實行,保障了對北方及京師的物資供應,有利於拱衛京師,保衛邊防,對明皇朝的鞏固統一起到了積極作用。”
台兒莊運河古鎮地處京杭運河要衝,俗話說“四分朝天子,六分下江南”,而且在明代設定了巡檢司、閘官署等軍政機構,在清代又增設了縣丞署、守備署、總兵行署、參將署等軍政機構。其中參將署,俗稱“大衙門”,設中軍參將1員,秩正三品,所轄官司有千總、把總和外委千總、把總等,分防京杭運河棗莊段260里。明河道總理於湛在《運河題銘》中評價台兒莊:“國家定鼎燕京,仰借東南朝稅四百萬石,以資京師,唯此漕渠一脈,為之咽喉。”《嶧縣誌·募建台兒莊城引》說台兒莊:“自泇河既導,而東南財糈跨江絕淮、鱗次仰沫者,凡四百石有奇,於是遂為國家要害雲。”由此可見台兒莊運河古鎮在明清歷史上的政治地位和作用。
(二)軍事上的地位和作用
因運河北上南下、東連西接之故,使台兒莊位處要津,逐漸形成“南北通衢,徐淮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這種軍事戰略地位,在整個京杭運河一線是非常罕見的。
台兒莊運河古鎮的戰略地位:一是取決了京杭大運河棗莊段的東西走向。這種走向形成了天然的軍事防禦體系,這是其它運河段所不具備的;二是取決於台兒莊地區的地理條件。台兒莊的地形,近似於丘陵盆地,因為台兒莊東部有沂蒙山區,北部有抱犢崮山區,西南部有黃丘山區,東南部散落著禹王山等一些矮小的山丘,而台兒莊駐地及運河一線則為比較開闊的平原。這一地理條件,形成了“軍事縱深”的特點,有利於四面埋伏,陳兵百萬和“圍點打援”。抗戰時期,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就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地理特點。戰前,中共的張愛萍將軍在與李宗仁晤談時說:“濟南以南、徐州以北的地形很好,台兒莊、張莊一帶都是山區,地形對我有利。”
台兒莊運河古鎮自形成之日起,兵家爭奪台兒莊的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明天啟二年(1622),聞香教首領徐鴻儒打著白蓮教旗號,發動農民起義,起義軍於七月攻克了夏鎮、台兒莊等軍事咽喉,“掠糧船四十餘艘,阻絕運河”交通。《明史·李自成傳》記載: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選派精銳部隊,沿運河自天津、通州揮師南進,一路勢如破竹,連續占領滄州、德州、臨清、聊城、濟寧、兗州、台兒莊、宿遷等軍事要地。
清代以來,台兒莊戰爭不斷。清鹹豐八年(1858),捻軍首領張樂行、劉天福率兵攻克了台兒莊。鹹豐十年(1860),以台兒莊為中心,爆發了以劉平為首領的幅軍起義,他們高舉“反清滅洋”大旗,縱橫馳騁魯南蘇北十多個縣達10年之久。因為劉平起義軍與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軍南北呼應,因此劉平被洪秀全封為“北漢王”,而且洪秀全親派500名太平軍充當劉平的衛隊。
北伐戰爭期間,台兒莊的戰略地位再次凸顯。《中國運河文化史》記載:“在京杭運河沿線的北伐戰爭中,運河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對交戰雙方的攻防進退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其中以魯運河韓莊至台兒莊段的影響最為突出。這段運河東西走向,堤岸北高南低,利於北軍的防禦,而不利於南軍的進攻。”民國十六年(1927),北伐軍吸取前期作戰的教訓,改以首先奪取台兒莊,繞攻嶧縣、臨城,切斷直魯軍的後路,然後南北夾擊韓莊的戰術,結果以傷亡官兵2000餘人的代價,奪取韓莊,越過運河,打開了攻略山東的大門。
1938年3月,國民黨第五戰區堅持以台兒莊為中心,構建了大運河防禦體系,在台兒莊東、西、南三面方圓百餘里的地區埋伏了重兵,布下了口袋陣,一舉殲滅侵華日軍11984人,取得了聞名中外的台兒莊大捷,從此台兒莊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台兒莊戰役結束後,日軍大量增兵,徐州於1938年5月失守。為了在運河沿線開展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在棗莊地區先後建立了運河支隊、鐵道游擊隊、文峰支隊等抗日武裝,其中以台兒莊地區的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最為著名。運河支隊以台兒莊運河南岸的黃丘山區為根據地,活躍在魯南蘇北運河兩岸,馳騁於禦侮疆場,大小數百戰,沉重打擊了侵華日軍,而且開闢了紅色交通線,一次次安全地護送劉少奇、陳毅等中共領導人西越微山湖、奔赴革命聖地延安。陳毅元帥路過魯南時的即興詩作“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就是對這一紅色交通線的讚譽。1948年11月,在淮海戰役的隆隆炮聲中,國民黨第3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國民黨59軍兩個師、77軍一個半師3300餘名官兵,於台兒莊、賈汪防地宣告起義,台兒莊遂告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三)經濟上的地位和作用
京杭運河棗莊段的開通,為魯南蘇北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其中運河古鎮台兒莊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是更新了人們的經濟觀念。台兒莊商貿業的繁榮,促使台兒莊及其周邊人們的思想觀念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轉變。凡是較早衝破“文不經商,士不理財”、“撈魚摸蝦,耽誤莊稼”等封閉狀態的人們,在觀察運河商貿、領略外部世界、感受人類商業文明的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效仿實踐獲得了比農田耕作更大的實惠。特別是秦晉、江浙商賈的富裕生活和旺盛的商品購買力,使台兒莊世代以種田為生的農民由好奇、羨慕進而仿效,紛紛棄農從商,做起了生意。在耳濡目染下,台兒莊土著居民的經濟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以致“棄農進市鎮、跑船吃運河”便成了大多數人的追求。《嘯廬詩文》中說台兒莊人“約台之民,商賈過半”、“戶不積糧,人不耕食”。可見明清時期的台兒莊人已有相當一部分走上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之路。
二是活躍了商貿流通。台兒莊運河古鎮在商貿流通上發揮了載體、集散和輻射的功能。棗莊段運河開通後,大批的漕船、商船便通過台兒莊南下和北上。江浙、湖廣一帶的竹木、瓷器、絲綢、茶葉、稻米、紙張、工藝品、棉布等紛紛運抵台兒莊商埠,北方的山果、木材、藥材、皮張、雜糧、棉花、油、麻等由台兒莊中轉南下。整個台兒莊鎮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清朝前中期,台兒莊商貿業逐漸走上鼎盛。光緒《嶧縣誌》記載:“當乾嘉盛時,漕糧數千艘,皆道泇河北上,而下游商販貨幣流衍。”又云:“台(兒)莊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俗稱天下第一莊。”還云:“為嶧巨鎮,商賈輻輳,富於縣數倍。”清代乾嘉盛時的台兒莊,不僅在白天商賈雲集,而且在夜晚同樣熱鬧非凡,呈現出“商賈迤邐,入夜,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
三是引發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運河開通後,台兒莊集中了全國各地的糧油和乾鮮果品商販,從而刺激了商品農業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大調整。首先是耕作方式有了進步,實現了以麥作為中心的二年三熟制。《中國運河文化史》記載:“至於條件較好的魯南及蘇北運河地區,則更是普遍實行了谷-麥-豆的組合複種。”其次是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大豆、棉花、花生等經濟作物均根據南方市場需要不斷增加種植面積。明萬曆時的商書《三台萬用正宗》認為“山東魯南地區的豆產可列為上等,成色最好。”還說:“嶧縣台兒莊是大豆南販的集中之地。”再次是擴大了乾鮮果品種植,農業上逐步實現了多種經營。萬曆《兗州府志》記載:“果饒桃李梅杏之屬,佳者為蘋婆(即蘋果),山多榛栗,陸多梨棗,”特別是沿運的嶧縣、滕縣、陽穀、東阿等地,更是“梨棗彌望”,當地農家也是“每歲為他商預出值,鬻江南,賈厚利”,從事商業性果樹生產。農民生產的乾鮮果品,除留少部分自用,大多要集中到台兒莊運銷江南。《中國運河文化史》記載:“兗州府的濟寧、嶧縣台兒莊等沿運城鎮都是大宗乾鮮果品的集散碼頭。”
四是促進了民族工業進步。棗莊煤田的開採以及嶧縣中興煤礦公司的成立,是清代光緒年間洋務運動的成果之一。台兒莊作為物資轉運碼頭,強有力地支持了近代民族工業在棗莊地區的發展。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嶧縣中興煤礦公司在台兒莊運河沿岸開始建設煤炭專用碼頭,除煤炭貿易輸出外,還有大批的煤焦發往淮陰、鎮江、上海、浙江等地。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七日《捷報》報導:“山東嶧縣的煤礦甚為活躍,很多的大沙船裝載著上等的煤斤運往清江浦。清江浦煤價比嶧縣礦廠每噸高三元。”《中國運河文化史》說台兒莊煤炭碼頭“巨大的煤外運業務量,帶動了了整個台兒莊經濟的發展,使台兒莊成為魯運河南段僅次於濟寧的重要城鎮和港口”。這說明運河古鎮台兒莊對民族工業—中興煤礦公司的成長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五是帶動了周邊鄉村的經濟發展。台兒莊運河古鎮自其形成之日起,就在魯南蘇北地域內發揮了經濟龍頭帶動作用。即以台兒莊鎮為點,以台兒莊運河段為軸,形成了魯南蘇北“運河經濟區”。台兒莊與其直接吸引範圍內的城鎮與鄉村存在著人員、物資、金融、技術、信息等各方面的聯繫,並通過這五種流態的聯繫,構成了有機的城鄉區域體系。歷史的台兒莊,直接影響範圍內的鄉鎮主要有馬蘭屯、蘭城店、澗頭集、賀窯、古邵、陰平、蘭陵、郯城、蒼山、燕子埠、車輻山、汴塘、大泉等30餘個鄉鎮。從現存明清時代地方志書的記載看,運河北部的集市分為“城集”和“鄉集”,農民進入市場交易稱為“趕集”。城集一般設在城鎮四關,多為“每日集”;“鄉集”則散布“四鄉”,多為“旬各二日”,即五日一集。據《中國運河文化史》記載,直魯和蘇北地區離運河城鎮較近的“鄉集”開集頻率遠比離城鎮較遠的“鄉集”開集頻率高,這說明運河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村的商品經濟發展。
(四)文化上的地位和作用
台兒莊作為南北運河文化的一個結點和沿海向內陸文化的過渡地帶,在文化傳播、交流、普及、提高、改良等諸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促進了中國南北方文化交流。台兒莊地處京杭大運河“腹地”,為中國南北方文化的“分水嶺”,形成了“文脊”的優勢。台兒莊文化的原始基因是齊魯文化,但運河貫通後,北方的秦晉文化、燕趙文化及以南方的江淮文化、吳越文化等一齊湧入台兒莊,從而使台兒莊文化具有了多樣性、開放性、兼容性、傳播性和交流性的特點。《嶧縣誌》之卷六《風俗志》說:近代嶧縣(台兒莊)的各種教會,如清淨教、羅祖教、五葷道教、三點會、八系會、哥老會、安慶會等,皆經運河由江南進入,嶧縣(台兒莊)與江南在社會觀念、精神文化、思想意識等方面有著密切的交流。台兒莊明清時期的建築,以及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和民間文化娛樂,無不兼容了中國南北方文化的特點,甚至清末及民國期間的“哥德式”、“古典式”等建築,還體現了西方國家建築文化的特點。目前遺存下來的胡家老店、李家商鋪等建築,均傍河而築,前有臨街的店鋪,後有運河碼頭,建築風格“順天然、親人和”,既體現了北方建築的壯觀沉實,又體現了南方建築的靈巧秀美。現在台兒莊人愛吃的“黃花牛肉麵”,實質上是中國南北方飲食文化兼容並蓄的結果,因為歷史上北方人吃牛肉而不食黃花,而南方人食黃花而不吃牛肉。由“拉魂腔”發展起來的柳琴戲,融合了高腔、青陽、亂彈、崑曲、皮黃等中國南北方戲劇的精粹。台兒莊的民間博彩娛樂項目,如斗禽、斗蟲、麻將、馬吊牌、葉子戲等,也是經運河傳入。
二是構築了魯南蘇北文化板塊。京杭大運河整體上呈南北走向,因此整箇中國運河文化呈現出由點帶面,逐步展開,逐層深入,帶狀形態發展的特點,形成了一條以運河為主脈,以城鎮為龍頭,城鎮帶鄉村的區域文化帶動現象,即所謂的“運河文化帶”。而台兒莊地區則不然,不僅具有共性的“運河文化帶”,而且還有“運河文化塊”。這一文化板塊的形成,一是取決於棗莊段運河的東西走向,使文化影響範圍更加廣泛;二是取決於台兒莊象一個楔子,深深地釘在山東和江蘇的交界處,成為魯南蘇北共同擁有的大市場。長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棗莊、徐州等魯南蘇北廣大地區的風土民情和文化習俗,甚至方言土語等,都是幾近一致的。
三是提升了區域教育水平。運河未開通前,台兒莊是一個遠離縣城比較偏僻的荒村,這一地區的教育水平非常落後。運河通航後,台兒莊地區辦義學、建書院、設塾館,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所培育出的進士、舉人、秀才等不勝枚舉。據《台兒莊區志》記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台兒莊建有“蘭陵書院”;明末至清代,台兒莊建有義學4所,民國初又增設一所;明末清初,台兒莊地區私人辦學日漸興盛,至光緒年間,僅知名私塾就達32處,加上周邊鄉村私塾共有70餘處。當西方宗教傳入台兒莊後,台兒莊地區先後又建起了明德學堂、皈真學堂、天主學堂、福音國小堂、基督國小堂等6處教會學校。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台兒莊文化名人輩出。明萬曆庚子(1604)科舉,台兒莊人黃和進京會試,進士及第。萬曆乙卯(1618)科舉,台兒莊人黃圖昌進士及第。清康熙辛卯(1711)科武,台兒莊人周宗旦科武進士。明清兩代,台兒莊還出現了尤奎光、尤培桂等大批舉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戰爭日期為國捐軀的孫伯英、趙靜波,著名詩人、戲劇家賀敬之,戲劇導演藝術家鄭亦秋,歷史學家胡繩武、張玉法,軍旅作家賀茂之,美術教育家、畫家金哲夫,兒童文學作家郁化清,江蘇十大國畫家之一賀成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台兒莊受過啟蒙教育。
四是積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運河文化。台兒莊400多年的滄桑歷史,在京杭大運河中段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台兒莊明清時期的宗教文化非常發達,先後建有泰山行宮、新關帝廟、清真寺、大王廟、龍王廟、火神廟、東嶽天齊廟等宗教設施50餘處,號稱運河“佛城”。有的宗教還出現了不少的人才和作品。比如明代長期從事道教文學創作的賈仲明,一生創作生活在台兒莊,創作了《呂洞賓桃柳生仙記》、《鐵拐李度金童玉女》、《互長春三度碧桃花》等大量文學作品。台兒莊的民間藝術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如寺廟音樂、船夫號子、嗩吶古曲、運河花鼓、漁燈秧歌等,為台兒莊所獨有;龍燈、獅子、高蹺、旱船、竹馬、黑驢、鑼鼓、皮影等藝術風格獨特,有別於其它地區。台兒莊的酒文化講“忠仁”、重“禮義”,台兒莊區酒廠至今還保留了這兩個品牌的白酒生產。台兒莊的食文化非常考究,集中了中國八大菜系的特色,注重“色、香、味、名、特、質”六個字,有“吃在台兒莊”之說。台兒莊的茶文化兼容並蓄,飲茶習俗多樣,無論是龍井、旗槍、鐵觀音,還是紅茶、花茶等,在台兒莊都能找到市場。台兒莊的青樓文化,以“蘭婷書寓”最為著名,影響大江南北。台兒莊的幫會文化,以青幫最為活躍,據吳壽《逗留於農村經濟時代的徐海各屬》記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運河之運河沿線的邳縣,有青幫數千人,居留於台兒莊之黃林莊至窯灣沿中運河之各重鎮。”長期的運河文化薰陶,使台兒莊人不僅勤勞、勇敢、好學,而且聰明靈活,精打細算,有“鄉上的趕不上窯上的,窯上的趕不上閘上的”之說。台兒莊的文物古蹟很多,僅國寶級文物就有三處,即明清運河水工設施、台兒莊大戰遺址和逼陽城遺址。其中明清運河水工設施,包括2000餘米的古運河道、200餘米的石駁岸和10餘處古碼頭,這些均被專家譽為“京杭運河僅存”的明清水工文化遺產。
三、台兒莊運河古鎮的振興與發展
台兒莊運河古鎮在明清歷史上曾一度輝煌,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清康熙、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新的歷史時期,坐落於運河古鎮的台兒莊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著力打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品牌,不僅古鎮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而且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台兒莊區駐地規劃建成了“七縱七橫”城市道路,形成了“三區”,即古鎮保護區、新城建設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樹立了“三色”城市形象,即古色文化城、綠色生態城和紅色旅遊城。2001年被國家列為全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區駐地總體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常駐人口8.2萬餘人,流動人口3萬餘人,初步實現了“城市建在水網中,城市建在森林中,城市建在花園中,城市建在人文中”的戰略構想。
所謂“城市建在水網中”,即台兒莊水資源豐富,具有“城市建在哪裡,河就開到哪裡,水就引到哪裡”的優勢。明清時期,作為商貿重鎮的台兒莊,依託大運河,建造了第一圈環城河;改革開放之初,台兒莊城區西移北擴,又開挖了第二圈環城河;2007年以來又投資2000多萬元開挖建設了第三圈環城河;台兒莊城市的遠景規劃,四周邊均是河流;即南傍大運河、北至勝利渠、東到濤溝河、西接大沙河。有的專家評價說:無論是江北江南,能找到四圈環城河的城市,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台兒莊運河古鎮南部,隨著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僅大運河新老航道就達到了4條,這是台兒莊建設“江北水鄉、運河古城”的資源所在、潛力所在、優勢所在。
所謂“城市建在森林中”,即台兒莊具有河渠多、道路多、地堰多的“三多”優勢,近年來,通過開展社會大綠化活動,不斷加強城市周邊農田林網、公路防護林和河道觀景林建設,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0.6%,處處呈現出綠樹成蔭、生機勃勃的繁茂景象。
所謂“城市建在花園中”,即在城區大力實施環城造綠、沿河鋪綠、見縫插綠、拆牆透綠工程,並號召全民種花種草,動員城郊栽植果樹,同時建設了古運廣場、長捷廣場、府前廣場、台北花園和10餘處街頭花園綠地,城區內外形成了“點、線、面、環”相結合的綠化美化體系,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5%,人均占有綠地面積8.6平方米,基本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長青”和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綠化美化目標。
所謂“城市建在人文中”,即通過對運河古鎮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近年來相繼建成了台兒莊大戰紀念館、李宗仁史料館、賀敬之文學館、革命戰史陳列館、運河展館、清真寺民族展館等一大批文化設施,使台兒莊區成為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並於2006年被列為“全國30條紅色精品線路”之一。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前,勤勞勇敢的台兒莊人民正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台兒莊的奮鬥目標,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台兒莊運河古鎮在美麗富饒的魯南大地會更加璀璨奪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