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文化[200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書籍]

青樓文化[200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書籍]

《青樓文化》是由孔慶東所著,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青樓,也是一種文化?青樓亦有文化乎?

其實,青樓是文化藝術之鄉。唐詩、宋詞、元曲、明朝的小說,哪一樣能離得開青樓?可以這樣說,青樓與[色]的關係有多深,青樓與文化的關係就有多深。

研究中國文化而企圖繞開青樓,或者談論青樓而不涉及文化,就如同入廟而不訪僧,登舟而不問水,至少可說是三分迂闊也。以宋詞為例。宋詞若是離了青樓,簡直就潰不成軍,只剩下幾個[豪放派]的傻老爺們,手持銅琵鐵板,乾吼著[大江東去],知道的是唱宋詞,不知道的還以為要表演硬氣功呢。

內容簡介

《青樓文化》

青樓一詞,原意是用青漆粉飾之樓。它起初所指並非妓院,而是一般比較華麗的屋宇,有時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但由於華麗的屋宇與艷麗奢華的生活有關,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生了偏指,開始與娼妓發生關聯。唐代以後,偏指之意後來居上,青樓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與平康、北里、行院、章台等詞相比,不過多了一點形象感,多了一絲風雅氣息而已。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與青樓關係密切。知識分子是介於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一個彈性群體,命運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使他們與同樣命運無常的妓女之間達成了心靈的默契。因此,中國古代的愛情也大多產生於士與妓女之間。如果沒有青樓,知識分子的能耐恐怕就要打五折了。然而,不利的地方是,知識分子常不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天下,總希望遇到“知音”。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把士與妓的這個相似之處揭示得十分醒目。當兼濟天下的志向破滅後,青樓正為他們提供了逃避現實的最好隱身之所。

此外,青樓還產生著藝術,消費著藝術,保存著藝術,發展著藝術。中國古代的音樂、美術、舞蹈的輝煌成就,都與廣大妓女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孔慶東

孔慶東,北大教授。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人稱“北大醉俠”。1964年生於哈爾濱,1983年自

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後先後師從錢理群嚴家炎兩位先生。現主要從事現當代小說戲劇研究和通俗文學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評。著有《47樓207》、《口號萬歲》、《獨立韓秋》、《金庸俠語》等。近年在多家電台電視台和多所大專院校設壇講授金庸武俠小說,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金庸和魯迅,並出版《正說魯迅》。

目錄

序:青衫磊落險峰行

一、玉壁月華明 青樓義化透視

1 誰家子弟誰家院——何謂青樓

2 夢裡真真語真幻——詩化青樓

3 向來痴,從此醉——青樓風光

4 雖萬千人吾往矣——青樓魅力

5 酒罷問君三語——青樓規矩

6 枯井底,污泥處——青樓黑幕

二、糊塗醉,情長計短 青樓文化聚焦

7 燭畔鬢雲有舊盟——青樓之愛

8 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青樓與家

9 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青樓與士

10 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名妓風采

11 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妓女詩文

12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妓女歸宿

三、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 青樓文化品評

13 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青樓俠氣

14 昔時恩,今日意——青樓悲劇

15 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青樓流變

16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青樓末日

17 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青樓追憶

18 為誰開,茶花滿路——青樓功罪

後記

參考書目

附錄

書摘插圖

一、玉壁月華明 青樓義化透視

2 夢裡真真語真幻——詩化青樓

月朦朧,

鳥朦朧,

簾卷海棠紅。

青樓是一個夢。

儘管你知道確確實實有過這么一場連綿起伏的長夢,可是當它像青煙一般飄散遠逝時,你仍然在什麼都抓不住的感覺中質問那到底是真是幻。你只能拾起枕上的幾痕青絲,對著一彎破曉的殘月,細數那餘溫尚在的朦朧。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青樓乘著時光的流水,一去無蹤影。我們除了從史籍中找到一點它的檔案材料外,只能依靠文學的紀錄片來追想其離合的神光了。文學的世界與真實世界似同實異,它本能地美化、詩化了真實世界中的一切,人們雖然明知這一點,但仍然常常不由自主地混淆了兩個世界的界限。所以人們腦海中的青樓,多半是詩化了的青樓。

詩化青樓的文學作品,幾乎是與青樓同始終、共命運的。文學在詩化青樓的同時,也借青樓詩化著自己。可以說,沒有青樓,中國文學恐怕要減色大半;而沒有文學,青樓就只能是一手錢一手貨的肉鋪了。

人們常常痴迷於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美女,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中那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佳人,真箇是“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是人們沒有去認真想一想,被精描細繪的那些美女,有幾個是良家婦女,有幾個是作者的賢妻?實際上,那些美女大半“非良女也”。

遠在《詩經》時代,那時風氣開放,交往自由,大概可算是人類文明史上男歡女愛的黃金時代。《詩經》被孔老夫子刪了又刪,減了又減,說不定還偷偷塞了幾篇自己小時的作文進去,可還是一開篇就公然唱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有若干不好翻譯成今天的語言的“髒口”。可見那時無須青樓這種東西來急人之難。後世有人把“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解釋為即是女樂,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被指抄襲

網友指責

網友“萊卡”在網路論壇“凱迪社區”指出,孔慶東的剽竊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改頭換面。“就像是偷了人家一輛汽車,使用前重新噴噴漆。”

原作者指責

陶慕寧於1993年出版了《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這是一部大約25萬字、被同行引用頗多的古代文學研究著作,2006年再版。他還在南開大學中文系長期為高年級本科學生開設同名的選修課。

“實事求是看他的東西,再看我的東西,就會明白,他確實抄襲。”陶慕寧說,《青樓文化》一書的基本框架和觀點是抄來的,只是換了一些表述方式。

陶慕寧最早注意到孔慶東的作品不是《青樓文化》,而是《空山瘋語》,其中有130多頁的篇幅涉及青樓文化,內容與《青樓文化》一書大致無異。

2009年,陶慕寧本人在澳門大學訪問時,見到該校圖書館藏有一本題為《青樓文化》的著作。出於對同領域作品的興趣,他借閱了出來,結果“一看就生氣了”。在此之前,他並不知道孔慶東還出過這本著作,而且已經銷售了十幾年。

後來,陶慕寧指導的一些研究生也發現了孔慶東作品中的抄襲行為,想要公開撰文點名批評。但陶慕寧說,自己雖然被抄得“很不愉快”,但自身事務繁忙,無暇顧及。而且孔慶東近年來知名度較高,自己不願被視為那種“借打名人給自己出名的人”。

如今,陶慕寧也注意到讀者“萊卡”對於孔慶東涉嫌抄襲的指責。他認為,孔慶東做的是“非常低級的抄襲”。

“能看得出來他沒有(相關的)研究。”陶慕寧說,“我自己寫的東西,我心裡太有數了,你抄沒抄,我一眼就看得出來。”

孔慶東回應

2012年3月2日,孔慶東在回應抄襲指控時說:是政治迫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