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三大悲劇家

前472年他回到雅典,在那裡他的《波斯人》首次上演,這是他對他戰時經驗的回味。 公元前421年,《特洛伊的婦女》 公元前407年,《醉酒的女人》

埃斯庫羅斯

埃斯庫羅斯(Αισχυλος) 前525年出生於希臘阿提卡的埃琉西斯,前456年逝世於西西里島上的傑拉古希臘悲劇詩人,與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一起被稱為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作家,有“悲劇之父”的美譽。

生平

--------------------------------------------------------------------------------
埃斯庫羅斯出生於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他年輕時雅典的暴君被推翻,民主制被引入。他很早就開始喜歡戲劇和阿加索克利斯與阿波羅多的詩。傳說狄俄尼索斯在夢中親自向他傳授詩的藝術。他早年時也親自在他的劇中扮演角色,25歲時他第一次參加雅典的詩人比賽,但沒有獲勝。
前490年他參加馬拉松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他的兄弟陣亡。前480年雅典被毀後他在希臘艦隊里參加了薩拉米斯海戰。埃斯庫羅斯多次去西西里島,前475年他在那裡與詩人西摩尼得斯和品達相會。
前472年他回到雅典,在那裡他的《波斯人》首次上演,這是他對他戰時經驗的回味。這部劇贏得了詩人比賽的最高獎。前468年他輸在索福克勒斯手下,但他一生中一共贏得了13次雅典詩人比賽的最佳獎。
他最後一次去西西里時沒有能夠及時回雅典,傳說他是被一隻從天空上掉下來的烏龜砸死的。他被葬在格拉,他的墓碑上寫著:
:''墓碑下安睡著雅典人埃斯庫羅斯,歐福里翁之子,''
:''在豐饒的格拉死亡戰勝了他。''
:''但馬拉松的戰場可以證明他的勇敢,''
:''連長發的米底人也得承認。''
據說這段墓志銘是由埃斯庫羅斯本人撰寫的。
他的死訊到達雅典後,雅典人決定他的劇作繼續可以(不作為比賽的劇作)在比賽上上演,只要上演他的悲劇,提出申請的演出者就可以獲得免費的助演歌隊。

影響

--------------------------------------------------------------------------------
前406年阿里斯多芬在與歐里庇得斯比賽競爭時在他的喜劇《青蛙》中稱埃斯庫羅斯是高貴的時代的代表和悲劇詩人的榜樣。前4世紀中埃斯庫羅斯的塑像與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的並列在狄俄尼索斯劇院前。
他是第一個在希臘話劇中引入第二個演員的劇作家,通過對話的形式他革命了希臘話劇。他的語言、風格和使用的希臘神話中的故事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人。他的人物都不是普通人,他們的感情、特性以及他們有力、簡短、高雅和生動的語言都超於一般人之上。

作品

--------------------------------------------------------------------------------
據說埃斯庫羅斯一共留下了90部劇作(包括山羊劇),其中79部的名稱流傳下來了。其中最著名的20部都遺失了。他的悲劇有七部完整地流傳到今天,另外三部部分保留下來了。從他早年的作品到他死前不久的作品有一個明顯的藝術發展過程。他早年的作品敘述相當簡單,他晚年的悲劇的戲劇性非常濃厚。
作品有: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上演時間不明,可能在公元前480年以後,是三連劇的第一部或第二部,其他兩部已經佚失,是《送火者普羅米修斯》(可能為第三部或第一部)和《被解綁的普羅米修斯》(可能為第二部或第三部),配套的山羊劇不明。
《波斯人》
上演於公元前472年,是獨立的悲劇,也是現存唯一的取材於歷史題材的古希臘悲劇。
《祈援女》
上演於公元前470年以後,是三連劇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已經佚失,可能是《埃古普托斯的兒子們》(或《埃及人》)和《達奈俄斯的女兒們》,配套的山羊劇是《阿慕莫奈》。
《七勇攻忒拜》
上演於公元前467年,是三連劇的第三部,其他兩部已遺失,是《萊俄斯》和《俄狄浦斯》,配套的山羊劇是《斯芬克斯》。獲當年頭獎。
《阿伽門農》
《奠酒人》
《善好者》(或稱《復仇女神》)

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生於公元前496年死於公元前406年,恰逢雅典的鼎盛時期。在三大悲劇詩人中,他享壽最高,獲獎最多。他去世的時候,雅典和斯巴達之間戰火再起,詩人的遺體因此無法歸葬故里。斯巴達將軍聞訊後特別下令停戰,讓雅典人放心地將其安葬。
索福克勒斯早年就盛名遠揚,自從公元前468年在戲劇比賽中贏了埃斯庫羅斯,到72歲後敗給歐里庇得斯,其間罕有人能與之匹敵。在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共寫了130多部悲劇和滑稽劇。他最初以埃斯庫羅斯為樣板,但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首先引進了第三個演員,便於更充分地表現劇中人物的衝突。在他的悲劇中,合唱隊的重要性大大減低,戲劇對話和動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強,對話成了戲劇中第一位的東西,成了刻畫人物的有力手段。他把許多可怕的劇景引介到劇場,比如埃阿斯當眾自殺、俄狄浦斯刺瞎雙眼後再度登台,等等。其作品流傳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羅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其中,《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創作才能。
《安提戈涅》的大致內容是:安提戈涅的兩位兄長波呂涅克斯和厄忒俄克勒斯彼此不和,為爭奪王位發生激戰,結果同歸於盡。克瑞翁以舅父身份繼承王位,他宣布曾流亡國外並藉助外國力量來爭奪王位的波呂涅克斯為叛徒,因而不準任何人埋葬其屍骨。按照古希臘神律,一個人死後如不下葬,他的陰魂便不能進入冥土,而露屍不葬,也會觸犯神靈,殃及城邦。安提戈涅義無反顧地進了親人應盡的義務。悲劇的結局很慘:安提戈涅在牢中自縊,其未婚夫,克瑞翁的兒子海蒙殉情自殺,克瑞翁的妻子憤而自盡,只剩下克瑞翁一人在那裡嘆息。
該劇反映了國法與神律、人情之間的衝突。後來的柏克、黑格爾等人都將其歸結為為不同類型正義準則的衝突。不過在索福克勒斯的筆下,克瑞翁是個僭主,以自己的意志為城邦的意志,把城邦的法律置於神律之上,剛愎自用,殘暴兇狠,最後落得一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俄狄浦斯王》最具有震撼力。一向繁榮的忒拜城突然遭到了厄運,土地荒蕪,莊稼歉收,牲畜瘟死,婦人流產,呈棒在血紅的波浪里顛簸不定,全城到處是求生的歌聲和苦痛的呻吟。無盡的痛苦折磨著眾人,也令愛民如子的國王俄狄浦斯憂心如焚。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俄狄浦斯派人請來了阿波羅的神示:由於多年前一個人所犯的殺死前王拉伊科斯的罪孽,城邦才遭此劫難。只有嚴懲兇手,才能拯救城邦。
劇情圍繞著尋找兇手而進行。全劇共有兩個線索。其一是,忒拜牧人曾說拉伊俄死死在三岔口,其妻子伊俄卡斯特曾提到拉伊俄斯的相貌、年齡、侍從人數以及被殺的時間。這一切證明俄狄浦斯是殺死拉伊俄斯的兇手,但俄狄浦斯仍未想到那人是他的父親。另一線索是:科任托斯牧人告訴俄狄浦斯,他並非波呂波斯的兒子。當這兩個牧人相遇時,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真相也就大白了。該劇通過倒敘的手法,環環相扣,一步步地把戲劇衝突推向高潮,悲劇氣氛也隨之趨於頂點:伊俄卡斯特自殺,俄狄浦斯自刺雙目後離開忒拜城,行乞滌罪。
希臘人篤信命運,這在悲劇中也有所反映。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提斯》被看作是命運劇,《俄狄浦斯王》更是命運劇的代表。但是,命運固然是不可戰勝的,俄狄浦斯並不是消極地等待,而是展開英勇的鬥爭,他的品德,他那種完全不顧自己痛苦的行動,他那種不惜任何代價去尋求真相的決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說,這是一曲人與命運作殊死鬥爭的悲歌。

歐里庇得斯

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前480年-前406年)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並稱為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他一生共創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十八部。對於歐里庇得斯的評價,古往今來一向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最偉大的悲劇作家,也有人說悲劇在他的手中衰亡,無論這些評價如何反覆,無庸置疑的是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對於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生平

歐里庇得斯出身於阿卡提一個貴族家庭,對各類藝術有過全面且系統的學習,他非常醉心於詩和哲學,並用年輕時得到一筆遺產在家裡建了一個收藏豐富的私人藏書室。除非必要,歐里庇得斯很少出席公眾場合的社交活動,他淡泊名利,拒絕了大部分希臘當局派給他的職務,但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服兵役。
歐里庇得斯很早就開始嘗試悲劇寫作,前455年首次參加比賽,但那次的比賽很失敗,他得了最後一名,觀眾在演出結束的時候向他的歌隊扔垃圾。之後將近二十年里,歐里庇得斯很少動筆創作,在此期間,他對於自己和悲劇這門藝術有了更深的認識。前441年,歐里庇得斯第一次在悲劇比賽中獲得頭獎,可惜的是當時的劇本並沒有流傳下來。
關於哲學,歐里庇得斯最早曾向阿納薩戈刺斯學習,這位偉大的自然哲學家第一個提出月亮上的光反射自太陽光,但在希臘內戰時,希臘當局將這位滿口異端學說的哲學家趕出了希臘,歐里庇得斯對此十分氣憤,他在《阿爾刻提斯》中杜撰了一個人物以表達對於驅逐他老師的不平。接著,歐里庇得斯向他的好友普羅塔戈刺斯和普羅狄刻斯這兩位詭辯大師學習,但是希臘的詭辯術還未發展完善,主要是一些對於神和神話世界的懷疑論題。最後,歐里批得斯與蘇格拉底為友並向他學習。有人說歐里庇得斯的悲劇最大的不足就是他讓他的劇中人在舞台上論述了太多哲學,使整個劇情變得乏味,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些哲學式的台詞賦予了其悲劇更多深刻的含義,而且也絲毫不損害其悲劇中的詩意。
歐里庇得斯所生活的年代正處於希臘內戰(伯羅奔尼撒戰役)期間,希臘表面上的黃金時代正從內部瓦解,內外矛盾不斷惡化,與斯巴達人經年累月的戰爭、和談、再戰爭,平民越來越貧困,奴隸的待遇越來越苛刻,女人毫無地位可言,只是作為婚姻對方的財產,對此,歐里庇得斯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公開表示反對,他同情弱者,提倡和平、民主以及平等。由於歐里庇得斯的名氣越來越大,希臘當局害怕他作品中的一些對立的思想會影響民眾而最終將他趕出希臘,晚年的歐里庇得斯不得不前往馬其頓,在馬其頓國王的庇護下生活。歐里庇得斯客死異鄉後,希臘人曾要求馬其頓人將他的屍體送回希臘安葬,但遭到了拒絕,後來人們在希臘的郊外為歐里庇得斯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有很好的讚美詞句。

作品簡析

歐里庇得斯的時代,悲劇作為一門藝術,它的形式已經發展完善,而在歐里庇得斯手裡,悲劇又經受了一次革新。與前輩們不同,歐里庇得斯的悲劇不再圍繞著舊式的英雄主題,而是取材自日常生活,劇中出現了平民、奴隸、農民等人物形象,而劇中所採用的語言也平民化了,很通俗易懂,但這顯然大大違背了希臘傳統的審美觀,當然也不合當局者的口味,因此,伴隨著歐里庇得斯的作品的常常是質疑和責難。
另外,歐里庇得斯又很多以探討女性心理為主題的作品,其現存的作品中有十二部就是以女性為主角的,而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就是《美狄亞》,這部作品對後來西方的文學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

現存作品

公元前441年,《獨目巨人》
公元前438年,《阿爾刻提斯
公元前431年,《美狄亞》
公元前430年,《大力士的女兒》
約公元前430年,《安德洛瑪刻
公元前428年,《希波呂托斯》
公元前424年,《赫卡柏》
公元前421年,《特洛伊的婦女》
公元前414年,《在陶洛人里的伊菲格納亞》
公元前413年,《厄勒克特拉》
公元前412年,《海倫》
公元前412年,《伊翁
公元前411年,《腓尼基的婦女》
公元前408年,《俄瑞斯特斯
公元前407年,《醉酒的女人》
公元前407年,《伊菲格納亞在奧里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