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九針

簡介

【所屬朝代】唐代

【出處】《黃帝內經太素》

古文獻中關於“九針”的形狀與功用的記載基本與《靈樞》相同,但不同時期文獻中所附“九針圖”有所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針具的演變。

描述

黃帝內經太素》卷二十一九針之一九針所象以下言九針有法象也此一名鑱針卒銳之者令其易入大其頭使不得深也二者員針員其末如雞卵也三者鍉針員其末者

古九針古九針

末如黍粟之銳也四者鋒針筒其身如筒之員也鋒其末者針末三隅利也。)五者音也音者冬夏分分於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薄合為癰膿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名曰針。)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痹者故為之治針必令尖如耗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名曰員利針也耗毛也毛形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也。)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竅邪客於經而為痛痹舍於經絡者也故為之治針令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針而養者也。(“況羽反”即移反喙詡穢反口嘴也名曰豪針也養者久留也。)八者風也風者人之股肱八節也八正之虛風八風傷人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之間為深痹者也故為之治針必長其身鋒其末可以取深邪遠痹。(名曰長針鋒利也。)九者野也野者人之節解皮膜之間也淫邪流洫於身如風水之狀而留不能過於機關大節者也故為之治針令尖如梃其鋒微員以取大氣之不能過於關節者也。(名曰大針也大節十二大節也梃當為HT小破竹也。)黃帝曰針之長短有法乎岐伯曰一曰鑱針者取法於布針去木半寸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二曰員針取法於絮針筒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主治分間氣三曰鍉針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四曰鋒針取法於絮針筒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五曰針取法於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也六曰員利針取法於耗微大其末反小其本令可深內也長一寸六分主取癰暴痹者七曰豪針取法於豪毛長一寸六分主寒痛痹在絡者也八曰長針取法於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者九曰大針取法於鋒針其針微員長四寸主取大氣不出關節者針形畢矣此九針小大長短之法也。(此言九針之狀並言所療之病鑱仕鹹反鍉釘奚反針形也披眉反綦奇眉反也。)凡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鑱針二曰員針三曰鍉針四曰鋒針五曰針六曰員利針七曰豪針八曰長針九曰大針鑱針者頭大末銳主瀉陽氣員針者鋒如卵形揩摩分間令不得傷肌以瀉分氣鍉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參隅。(參音三也。)以發痼疾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尖如耗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豪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博。(音團)可以取遠痹大針尖如梃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九針畢。(此言九針用法。)

常用針灸器具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針灸器具的發展從最初的砭石、火熨開始,到春秋戰國時有了飛躍革新,出現了金屬針具和金屬灸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