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米格-29K戰鬥機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

這架剛剛完成首飛的米格-29K是俄羅斯米格飛機公司在原有的米格-29K艦載機基礎上發展的最新改進型,是專門為印度海軍製造的,首飛之後,該機將開始進入嚴格的飛行測試階段,但是這距離交付印度海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2007年1月22日,俄羅斯專門為印度設計製造的首架米格-29K艦載機成功完成首飛,此舉讓印度軍方歡喜不已,這也許意味著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和印度雙方的戰略合作關係將更加密切,特別是在戰鬥機研製方面,雙方有可能展開更緊密的合作

戰機概述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米格-29K戰鬥機
這架剛剛完成首飛的米格-29K是俄羅斯米格飛機公司在原有的米格-29K艦載機基礎上發展的最新改進型,是專門為印度海軍製造的,首飛之後,該機將開始進入嚴格的飛行測試階段,但是這距離交付印度海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2004年,印度海軍向俄羅斯提出訂購一批米格一29K艦載機,用於裝備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可夫元帥”號航空母艦,其中雙座型的米格-29KUB主要擔負艦載教練機任務,以前在俄羅斯海軍中,艦載教練機一般由蘇一25攻擊機擔任。

在2004年雙方達成的購買協定中。印度共訂購了12架單座型米格-29K和4架雙座型米格-29KUB,契約總值超過15億美元,當然還包括為其維修改裝“戈爾什 科夫元帥”號航空母艦的費用。這個契約中除了購買飛機和維修改裝航母的費用之外,還包括為印度培訓飛行員和地勤維護人員的費用,以及為其提供地面訓練模擬系統和飛機零配件的費用。根據俄羅斯和印度雙方的契約約定,俄羅斯將從今年開始向印度交付首架飛機,預計到2009年交付完畢。而印度方面則表示,如果俄羅斯履行契約情況良好,將會考慮增購30架米格-29K系列艦載機,也許這只是印度方面的藉口而已,因為按照當前雙方的合作形式,印度自己生產的航空母艦如果不選用米格-29K,也許真的無機可用。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米格-25
作為與蘇聯/俄羅斯在軍事上有著親密合作關係的印度,其陸海空三軍有70%的硬體裝備都來自俄羅斯,而對空中力量來說,幾乎米格系列和蘇霍伊系列的絕大部分機型。都能夠在印度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中找到它們的身影。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印度空軍的戰鬥機更新計畫更偏向於蘇霍伊公司生產的蘇-30MK系列重型戰鬥機,而米格公司的戰鬥機開始受到冷落。少了印度這樣一個大客戶,米格公司的業務也因此大幅滑落。所以長期以來,如何重回印度市場,一直都是米格公司努力的目標,更讓米格公司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希望在印度空軍裝備計畫中分得利益的他們,再次打開印度市場的竟然是靠艦載機。

米格稻草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1994年底從國防部傳來的一個訊息讓米格公司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印度表示有意購買“戈爾什可夫上將”號航空母艦,缺少經費的俄羅斯海軍已經無法養活這些昂貴的大傢伙,只能將其出賣。該航母屬於輕型航母,其艦載機為雅克一38垂直起降飛機,而印度明確表示,他們希望為該艦配備戰鬥力更強的常規起降艦載機。作為滿載排水量只有不足4萬噸的輕型航母,米格-29K應該是其最好的選擇。

經過幾年的反覆談判,1998年,兩國達成了初步協定,俄羅斯將該航空母艦出售給印度,但是前者必須為其負責改進升級,使航母的服役年限能夠延長到40年,並且第一次明確提出希望俄羅斯幫助解決艦載機,在這之前印度曾考慮從法國或者英國購買艦載機。為了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爭取獲得印度的艦載機契約,米格飛機公司在1996年底提出了米格一29K出口型改進方案(內部稱作9--41計畫),也就是爭取在2002年在現有的米格-29K的基礎上推出更為先進的米格-29K艦載機,也有人將這種新的艦載機稱作米格-29K-2002,但是人們更多地是將其稱作新米格-29k艦載機。

總體設計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米格-29K戰鬥機外掛武器
為了提高成功幾率,2001年初,米格公司第一次對外公布了新的米格-29K艦載機計畫,同原來的米格-29K相比,改進後的新艦載機仍採用以前的機身,但是機身更輕,為了貫徹印度提出的最大限度地利用航母甲板空間的要求,新艦載機在機翼摺疊後機身尺寸更小。米格公司曾打算在新的艦載機上裝備帶矢量噴口的發動機,但是為了加快研製進度最終還是取消了。另外,新的米格-29K的機翼摺疊轉軸向里移動。使得機翼摺疊後翼展更小,並且機頭雷達罩和尾翼也可摺疊,使飛機占用的甲板空間大大減小。根據米格公司當時公布的訊息,這種新艦載機將 於2002年正式面世,在具體的設計細節上,該機的正常起飛重量接近20噸,在換裝了新的RD-33的3M序列發動機後,發動機的正常推力增加到49.9千牛,加力推力達到82.4千,最大推力為87.4千牛。所以儘管機身重量減輕了,但是飛機的燃油攜帶量則從早期米格一29K的4100千克增加到了5100千克。該發動機設計有全數位化控制系統,發動機的首次大修間為1000小時,並且使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粗22.4噸,飛機的最大有效載荷增加到5500千克而現在看來,米格公司不但沒有按時完成這個計畫,飛機的一些設計參數和機載設備也有所改變,也許是在簽訂協定之後,應印度軍方的要求而進行的改變。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瑞典“鷹獅”戰鬥機
2007年1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率領豪華代表團訪問印度,而在這之前的1月22日,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也訪問了印度,為普京的印度之行探路。由此可見,普京這次訪問印度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下一階段雙方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問題,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討論印度應該繼續購買哪些俄羅斯武器的問題。果不其然,雙方後來簽訂了巨額的裝備採購契約和合作協定,包括雙方聯合研製多用途運輸機的協定,以及聯合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協定等。除此之外,印度表示未來將耗資65億美元採購126架新型戰鬥機,美國的F-16、瑞典的“鷹獅”以及法國的“陣風”都表示將參與這次競標,而俄羅斯則拿出了最新型的米格-35戰鬥機參與競標,普京這次訪問印度,也有遊說印度採購俄羅斯米格-35的意味,因為如果印度選中了米格一35的話,那么未來必將繼續採購米格-29K系列艦載機,除非印度立志要當“世界飛機博物館”。

性能評價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
這架新型的米格-29KUB艦載機首飛當日,還在莫斯科市郊的茹科夫斯基市(Zhukovsky)的格羅莫夫飛行試驗中心向來訪的印度海軍軍官做了展示表演,表演結束後,印度國內9-41項目負責人表示,“新的米格一29K比最初的艦載機性能有很大提高,它的作戰性能將遠遠超過俄羅斯使用的米格-29K早期型”,米格飛機公司工程中心負責人弗拉基米爾·布拉科夫斯基也對新的米格一29KUB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單座型的米格一29K艦載機上,米格一29KUB后座艙的位置被一個整體油箱所取代,除此之外,兩種機型的前機身段沒有任何區別。就機身結構來說,該機的主要承重部分包括機翼中段、翼盒和尾翼摺疊段都採用了鋁合金材料和合金鋼材料,而垂尾部分的蒙皮和一些機身蒙皮則採用了複合材料。在新型的米格-29KUB上,通過對飛機的氣動外形進行最佳化,使得該機的低速操縱性能大大提高。同單座型相比,新的雙座型米格一29KUB的性能更加強大,而不是像其他型號的雙座型那樣僅僅擔負同型教練機的作用。米格-29KUB在外形上同其他米格一29教練型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的前後兩個座艙幾乎等高,而不是以前那樣採用台階型設計。該機除了可以用作飛行員培訓之外,還可以掛載偵察吊艙執行海上偵察和監視任務。另外,由於配備功能強大的被動相控陣雷達和數據鏈系統,該機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充當預警機作用,它可以同時指揮3架米格-29K單座型。使後者關閉雷達和無線電系統秘密飛抵目標,從而達成任務的突然型。而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后座艙乘員充當武器操作手,前座艙為飛行員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抬頭顯示器
試飛中的米格-29KUB。在完成試飛後,這架米格-29KUB還向印度海軍軍官進行了飛行表演,得到了印度人的讚揚,但是該機能否按時交付,估計連印度人自己也說不準。

與早期的米格一29K艦載機相比,新的米格-29KUB採用了全數字電傳操縱系統,機翼後緣的雙縫式副翼以及兩段式前緣襟翼都可以由飛行員通過電傳系統操縱完成。另外,機翼前緣襟翼的面積也有所增大,內段襟翼一直延伸到翼根位置。這樣的話,就可以為準備著艦而低速飛行的飛機提供額外的升力。同9-31項目中的艦載機相比,新型米格-29K艦載機的綜合航電包進行全新的升級改進,該機的航電系統是在為米格-29SMT和米格一29M2設計的全開放式航電系統的基礎上改進來的,系統的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都大大增加。其中上述的米格一29M2極有可能將參與今年印度的輕型戰鬥機競標,因為米格公司剮剛製造完成的準備競爭印度輕型戰鬥機計畫的新機型米格-35,就是在其基礎上發展來的。

雷達設備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在機載設備方面,新的米格一29K將裝備俄羅斯法佐特龍公司生產的“甲蟲”一ME雷達,這種雷達能夠同時用空一空和空一地兩種模式工作。新雷達採用全數位化信號處理器,能夠同時跟蹤20個目標並引導攻擊最具威脅的4個,並且具有全新的地形跟蹤和目標獲得能力。並可以在座艙顯示器上生成全數字地圖。但是,也有訊息顯示印度海軍最終並沒有選擇該型雷達,而是選擇了該國空軍最新型的蘇一30MKI上使用的N-0101型被動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儘管功能強大,但是其天線直徑太大,要想安裝到新的米格-29K艦載機上,必須改進出小直徑天線。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一方面也許是因為印度軍方一直都對高科技產品非常信賴,相控陣雷達已經成為未來戰鬥機的必選裝備,另一方也有出於後勤供應方面的考慮,印度已經開始組裝蘇-30MKI戰鬥機,包括該機的雷達儘管是在俄羅斯生產。但是是由印度完成組裝的,印度已經掌握了該雷達的部分技術也不是沒有可能。

武器設備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作為一種滿足印度空軍未來20年任務需要的多功能艦載機,新型的米格-29K艦載機在保留了強大對空作戰能力的同時,更注重提高了該機的對地對面攻擊能力,所以該機所攜帶的武器也更加多樣化。執行防空和截擊任務時,該機可以攜帶R-77中距攔截飛彈和R-73E空空格鬥飛彈,執行對海攻擊任務時,該機可以攜帶Kh一31A和Kh-35反艦飛彈。除此之外,該機的火控系統還可以兼容西方生產的對空對面武器,從而使該機所執行的任務更加多樣化。在改進了飛機的機身結構和發動機配置之後,該機的最大有效載荷陡增至5.5噸。飛機的正常起飛重量達到18.5噸,而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則驚人地超過了24。儘管新的米格-29K系列艦載機已經如此強悍,然而該機可能還不是米格公司艦載機家族的最新成員。2004年初印度正式決定採購米格-29K之後,印度海軍表示將來還有可能再從俄羅斯採購至少30架米格艦載機,用於裝備國產的輕型航母。印度人的暗示讓米格公司大受鼓舞,所以該公司決定在印度購買的這批米格-29K的基礎上再改進出一種最新的艦載機。按俄國人的辦事作風來推測,相信那時的米格艦載機將擁有更多的全新技術,包括全新的光電吊艙、全新的矢量推力發動機和全新的主動相控陣雷達,也許那才是米格艦載機的終極版本。

其他設備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除此之外,應印度海軍的要求,米格一29K艦載機還可以安裝一些西方的電子設備,其中包括Sagem公司的Sigma一95型GPS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另外未來印度海軍的艦載機飛行員還將裝備法國泰雷茲公司生產的Topsight頭盔瞄準系統。除了這些,該機所裝備的電子戰系統有可能來自以色列,即由Elta公司生產的電子戰吊艙,而印度國內的製造商將為該機提供機載通信設備和無線電高度計以及雷達告警接收裝置。同米格公司的早期機型相比較,新的米格-29K系列艦載機將一改座艙繁雜冗亂的局面,單座型的駕駛艙採用當前國際流行的一平三下布局,即一個廣角平顯和三個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器,而雙座型的前座艙與單座型相同,后座艙則設計有四個大型多功能液晶顯示器,整個座艙看上去相當簡潔。在動力系統方面,新的米格一29K艦載機將裝備兩台克里莫夫公司生產的RD-33MK發動機,同原計畫所配備的發動機相比。RD-33MK的單台推力提高了7%。該發動機配備有全權數位化發動機控制系統,單台發動機壽命不低於4000小時

依賴繼續

據印度官方表示,印度海軍方面對當前整個艦載機計畫的進展非常滿意,而米格飛機公司方面,目前已經完成了8架米格-29K的機身製造工作,相應的測試計畫正在按照時間表順利進行,另外該公司還為專門建造了一個用於來格-29K計畫的地面靜力試驗台。預計到今年年底,首批16架飛機的機身製造工作將全部完成。對米格公司來說,米格-29K項目的成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該公司目前極力向印度推薦他們的米格-35戰鬥機,並宣稱兩種飛機機身部件有著很強的通用性。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2007年將是印度海軍艦載機計畫空軍戰鬥機換裝計畫的關鍵一年,對於兩項計畫都將參與的米格公司來說,也是關係著它能否重新崛起的關鍵一年。今年年底,米格公司將正式向印度海軍交付第一架新型艦載機,同時,印度將在今年最終確定新型戰鬥機計畫花落誰家。針對於印度國內近段對俄羅斯武器泛起的一片指責之聲,伊萬諾夫普京的印度之行,還頗有滅火的意味,而更重要的則是在“警告”印度,不要讓俄羅斯武器系統落選這次競標。所以,俄羅斯為此開出了一個輝煌燦爛的選單,此前一直只聞聲,不見雨點的多任務運輸機也再次被提上日程。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正式向印度提出邀請,讓其參與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米格-35戰鬥機
經過幾十年的薰陶和浸淫,印度國防對俄羅斯武器裝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印度國內也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然而如何擺脫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或者說擺脫之後印度該依賴誰,也是讓印度一直為之苦惱的事情。按照俄羅斯的盤算,印度在採購了米格-29K艦載機之後,如果能夠再選擇米格-35作為空軍機型的話,印度的訂單已經足以讓米格公司過幾年好日子,在此基礎上,邀請印度參加米格公司的第五代戰鬥機計畫,將單純銷售產品變成雙向技術合作,從而以此打消印度國內的不和諧聲音,可謂一舉兩得。如果不出意外,米格-29K只是米格公司重返印度市場的開始。而米格-35則是其能否站穩腳跟的關鍵,同印度聯合開發第五代戰鬥機則是錦上添花之作,相信到那個時候,米格公司即使無法獲得俄羅斯國內空軍的青睞,印度人也會憑一己之力將其養活。俄羅斯和印度的這種關係,不能簡單地說誰欺騙了誰,而是市場的必然

設計缺陷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眼鏡蛇機動
米格-29飛行控制系統的主要問題是,控制各翼面機械操縱方式較為落後,不如西方第三代戰鬥機使用的數字式線傳系統。米格-29的機上計算機可在飛行員做機動動作時提供監測限制,以防飛機飛出自身性能限制的範圍。在滾轉中,飛機飛到26度迎角時,會出現副翼失效的現象。但在俯衝時可以不考慮迎角和過載的限制。在海平面高度以450千米/時速度飛行時,米格-29標準的持續轉彎半徑為225米;以800千米/時飛行(這是目前各種戰鬥機作低空格鬥的速度上限)則為350米。這兩個指標優於以機動性出眾而聞名的F-16。在海平面高度以0.85馬赫飛行時,米格-29的水平加速度為11米/平方秒;在6000米高度時,則為6.5米/平方秒。米格-29的機械操縱系統僅有兩重液壓裝置,不象西方那樣通常採用三重(又稱三餘度)或四重裝置確保可靠性和被擊傷時的生存力。這樣會減低米格-29的生存力,但與蘇聯空軍的作戰和後勤理論相符。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渦扇發動機
米格-29的兩台發動機間有較大空間,在機背上形成了一個長條狀的凹陷。兩個發動機進氣口分別安裝在兩主翼前端下方,截面呈矩形,內傾8度,以配合機翼不同部分的厚度變化。進氣口前沿呈60度楔形,在高迎角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進氣條件。每個進氣口帶有一個氣流鉸接擋板和三個向上開的輔助進氣口,用於控制進氣來源。在起飛和著陸時,擋板與前起落架隨動,擋板擋住主進氣口,則輔助進氣口工作,此時輔助進氣口向下打開,空氣從輔助進氣口的百葉窗形縫隙和887個小孔中進入進氣道。在主進氣道關閉,發動機只能從輔助進氣口吸入空氣的情況下,米格-29仍能以0.85馬赫飛行。使用輔助進氣口可避免發動機吸入地面異物,這對於經常要在野戰機場起降的米格-29尤為重要。
米格-29機身結構主要為鋁合金組成,部分機身加強隔框使用了鈦材料,以適應特定的強度和溫度要求,另少量採用了鋁鋰合金部件。主翼有三條截面為圓形的翼梁,覆以鋁鋰合金的蒙皮。鋁鋰部件廣泛採用電子束焊或氬弧焊。機身內的第1號主油箱容積2550升,安裝在第一條翼梁前面。兩塊減速板分別安裝在兩台發動機之間的機身上部和底部。機身有四條縱向主梁,兩條位於發動機之間,另兩條分別在發動機外側。靠外的兩條主梁向後延伸出機身範圍,作為平尾的安裝支撐點。米格-29上採用的複合材料約占整機的4%,少於西方第三代戰鬥機的比率,主要分部在平尾、副翼、襟翼和方向舵面上。機頭雷達罩為介電質複合材料。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機載雷達
起落架為可收放前三點式,單輪主起落架,前起落架則為雙輪。前輪起降滑行時可偏轉±8°,低速滑行時可偏轉角±30°,可通過座艙內的換檔開關控制編轉角,後部有擋泥板。米格-29是第一種前輪可轉向的米格戰鬥機,從而降低了剎車的耗損和對地面牽引車輛的依賴,也便於飛行員在地面操縱飛機滑行。主輪尺寸為840×290毫米,前輪尺寸為570×140毫米。
米格-29採用的RD-33(PД-33)渦扇發動機由克里莫夫設計局研製,雙軸,低涵道比,採用共11個單元體的單元體結構。單台不加力推力為50千牛(5040千克力),加力推力為81.4千牛(8300千克力),採用全許可權數字式控制。最大加力耗油率2.09。發動機推重比按乾質量計算為7.87,按交付狀態質量6.62。後機身左側裝有輔助動力裝置,並開有相應進氣口。該發動機由莫斯科契爾尼舍夫工廠(又稱紅十月工廠)生產。該發動機工作穩定,可在飛行包線內任一點空中再起動和接通加力,並且設有俄羅斯發動機普遍採用的補氧系統。按蘇聯戰鬥機發動機傳統,RD-33的高空高速特性突出。RD-33的性能與F-16A/B型裝備的F100-PW-100發動機相比,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但可靠性、可維護性一直為外國用戶所批評,尤其是印度空軍的米格-29部隊,因發動機事故多次導致部隊停訓,直接影響了戰鬥力。據說蘇-27採用的AL-31系列發動機同樣有這一問題,實際大修壽命與公開宣傳中的數字相去甚遠。米格-29的機身實用壽命為2500小時,可以以20.8小時/月(250小時/年)的使用率服役上10年。

系列戰機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R-7空空飛彈
米格(mig)-29戰鬥機是俄羅斯米高揚和格列維奇設計局推出的第三代超音速戰鬥機,該機於70年代開始研製, 1977 年首次試飛, 1985 年初投入使用,共有A、B、C、D、M等型號,其中M型是其90年代最新設計,又稱米格-33。米格-29M的總體尺寸與A型一樣,但廣泛採用了複合材料。機長11.36米,翼展17.32米,機高4.37米。最大起飛重量 18000 公斤,採用了2台最新設計的RD-37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8770公斤,實用升限17000米,航程3200公里。米格-29M戰鬥機與米格-29A戰鬥機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裝備了新型雷達,新型紅外搜尋系統,新型飛彈,以及更大推力的發動機和電傳操縱系統。

米格-29戰鬥機裝備了“甲蟲”多用途都卜勒雷達,採用了高、中、低脈衝重複頻率工作。武器控制系統裝有一種新型光電設備,能計算出發射飛彈的各種條件。機上有9個外掛點,可攜帶各種新型空空飛彈空地飛彈。其中包括俄羅斯最新研製的AAM-AE空空飛彈,它能擊落過載為12個G的空中目標,最大發射距離110公里,還可攜帶射程更遠的R-27RE攔射飛彈,最大射程170公里,超過美國的“不死鳥”遠距空空飛彈,更令人關注的是它所攜帶的KH-31P高速空地飛彈,具備摧毀所有現役的中距和遠距地空飛彈系統制導雷達的能力,包括美國陸軍使用的“愛國者”防空飛彈及各種防空警戒雷達,該飛彈採用了寬頻帶、反雷達尋的頭,發射距離超過100公里。

印度米格-29K戰鬥機R-27RE攔射飛彈
此外,機上裝備的加爾德尼亞-1-FUE主動雷達干擾機雷達警告接收機和箔條/曳光誘餌彈投放器(120發誘餌彈),使其電子戰能力提高1倍。米格- 29戰鬥機總設計師貝里亞科夫自稱:“此戰鬥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儘管米格-29戰鬥機在海灣戰爭中曾被美國的F-15、F-16戰鬥機擊落,然而,這並不能說明米格-29戰鬥機的性能不好,主要是伊拉克的飛行員素質不高。米格-29戰鬥機仍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之一。
MIG 29 OVT 6月18日,米格29戰鬥機在巴黎航空展上表演。第四十七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十八日在巴黎北郊的布林歇機場拉開帷幕。俄羅斯靈活的戰機表演成為第一天的焦點。而美歐兩大航空巨頭波音、空客則再次上演“龍虎鬥”。

相關詞條

瑞典JAS-39戰鬥機俄羅斯蘇-34戰鬥美國F-22戰鬥機美洲虎攻擊機俄羅斯蘇-30戰鬥機

現代軍用飛機

軍用飛機已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競相發展的熱門武器,科技含量和戰鬥力不斷攀升,制空權的爭奪竟然徹底改變了戰爭的面貌。本文為你直擊世界各國王牌戰鬥機的基本資料和參數情況。運用了大量詳實的資料介紹了世界上多款典型的軍用飛機,並從該飛機的發展歷史、動力裝置、在不同高度下使用性能、航程、重量、電子設備外形尺寸等各種技術數據來介紹飛機的性能,從各個方面向所有的軍事愛好者展現出一片新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