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歷史

卡達國為波斯灣西岸阿拉伯半島上的君主立憲制酋長國。卡達是一個半島,南北長 160公里,東西寬55~58公里。面積11437平方公里。人口約27.6萬(1984),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首都多哈

卡達歷史

正文

卡達國為波斯灣西岸阿拉伯半島上的君主立憲制酋長國。卡達是一個半島,南北長 160公里,東西寬55~58公里。面積11437平方公里。人口約27.6萬(1984),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首都多哈。
公元前第4千紀,已有人類在這裡定居。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和腓尼基人,接踵而至的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巴勒斯坦人等。居民長期以捕魚和採集珍珠為生。伊朗薩珊王朝曾占領卡達。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卡達被納入阿拉伯帝國版圖。10世紀卡達一度成為卡爾馬特國家的一部分。1515年葡萄牙人侵入波斯灣,幾年後占領卡達。至16世紀中葉,卡達被併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18世紀初,阿勒·薩尼家族從阿拉伯半島的亞比林綠洲遷到卡達,於19世紀中葉建立了卡達酋長國。這個家族的統治一直延續至今。
19世紀後半期,英國勢力侵入卡達。1868年強迫卡達簽訂不平等條約,1882年迫使卡達統治者承認為其保護地,1916年又以正式條約宣布卡達為其保護國。1935年英國-伊朗石油公司取得在卡達半島及其領海勘探和開採石油的特權(為期7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卡達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進行了英勇鬥爭。1960年首都發生大規模民眾示威,1963年又發生工人和職員的總罷工。1970年卡達通過臨時憲法,並組成第一屆臨時政府。1971年9月1日正式宣布獨立,廢除與英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同年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聯合國
近年來,卡達經濟發展較快。1984年人均收入2萬美元,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卡達石油收入占國民經濟總收入的95%以上,1983年產量為1400萬噸,收入30億美元。
卡達奉行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到1983年已同7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