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野桐

南平野桐

南平野桐(學名:Mallotus dunnii Metc)為大戟科灌木,高1-4米。葉互生,有時生於小枝頂部的近對生,薄紙質,卵狀三角形或近圓形,兩面均疏生白色長柔毛和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花雌雄異株,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疏生白色長柔毛或無毛;雄花序長10-25厘米;雌花花梗細長,長3-5厘米,無毛。蒴果鈍三棱狀球形;種子橢圓形,灰黑色,平滑。花期6-7月,果期9-10月。產於廣西、廣東、湖南和福建等省局。生於海拔300-500米濕潤疏林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灌木,高1-4米;小枝紅褐色,疏生星狀毛或長柔毛,毛很快脫落。葉互生,有時生於小枝頂部的近對生,薄紙質,卵狀三角形或近圓形,長10-25厘米,寬8-21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稀心形,邊緣具鋸齒,有時上部2淺裂,兩面均疏生白色長柔毛和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葉脈上被星狀毛;掌狀脈8-10條,側脈4-5對;基部有褐色斑狀腺體2-4個;葉柄離葉基部5-30毫米處盾狀著生,長10-15厘米,疏生白色長柔毛。

花雌雄異株,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疏生白色長柔毛或無毛;雄花序長10-25厘米;苞片披針形,長5-10毫米,苞腋有雄花3-8朵;雄花:花梗長約5毫米;花蕾球形或闊卵形;花萼裂片4-5,卵形,長約2毫米,急尖,近無毛;雄蕊40-50枚,藥隔稍寬;雌花序長8-35厘米,疏生白色長柔毛;苞片披針形,長約1.2厘米,被黃色星狀長柔毛;雌花:花梗細長,長3-5厘米,無毛;花萼裂片4-5,卵狀披針形,長約2.5毫米,頂端長漸尖,疏生長柔毛;花柱3,長達8毫米,柱頭密生羽毛狀突起。

蒴果鈍三棱狀球形,具3縱槽,直徑6-8毫米,疏生長3-4毫米鑽形軟刺,密生淡黃色顆粒狀腺體;種子橢圓形,灰黑色,平滑。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500米濕潤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福建南平。

分布範圍

南平野桐產於廣西、廣東、湖南和福建。

大戟科·鐵莧菜族的植物和屬

鐵莧菜族(Trib. Acalypheae), 大戟科、鐵莧菜亞科的一個族,本族約80屬。中國國產20屬。
粗糠柴組
刺果野桐組
香野桐組
羽脈野桐組
風輪桐
雲南野桐
大葉石岩楓(變種)
野梧桐(原變種)
毛果山麻桿
崖豆藤野桐
銹毛野桐
小果野桐
粗糠柴(原變種)
小托葉組
盤狀腺苞組
石岩楓(原變種)
長梗野桐(變種)
海南山麻桿
白背葉(原變種)
絨毛野桐(變種)
尼泊爾野桐
湖南山麻桿
密序野桐(變種)
孟連野桐(變種)
毛桐(原變種)
印度輪葉戟(原變種)
兩廣野桐(變種)
栗果野桐(變種)
湖北野桐(變種)
紅葉野桐(原變種)
羽脈山麻桿(原變種)
厚柱山麻桿
輪葉戟
紅背山麻桿(原變種)
廣西白背葉(變種)
白茶樹
灰岩血桐
椴葉山麻桿
棒柄花
泡腺血桐
圓葉野桐
野梧桐
輪苞血桐
粗毛藤
海南粗毛藤
滑桃樹
鼎湖血桐
大苞血桐
刺果血桐
灰岩粗毛藤
綠背山麻桿
印度輪葉戟
灰岩棒柄花
長棒柄花
槓香藤
印度血桐
光假奓包葉
山麻桿
尾葉血桐
台灣血桐
山中平樹
台灣白桐樹
血桐屬
海南白桐樹
卵苞血桐
羽脈山麻桿
假奓包葉
安達曼血桐
喀西白桐樹
長葉白桐樹
白桐樹
樟葉野桐
滑桃樹屬
蓖麻屬
四果野桐
山靛屬
盾葉木
肥牛樹屬
輪葉戟屬
雲南大柱藤
白桐樹屬
中平樹
白大鳳屬
腺葉石岩楓
網脈野桐
石岩楓
腎葉野桐
山苦茶
南平野桐
毛桐
紅葉野桐
褐毛野桐
海南野桐
桂野桐
粉葉野桐
椴葉野桐
短柄野桐
東南野桐
粗毛野桐
粗糠柴
長葉野桐
白楸
野桐屬
山靛
墨鱗
墨鱗屬
大柱藤屬
血桐
草鞋木
白茶樹屬
水柳屬
風輪桐屬
粗毛藤屬
棒柄花屬
蝴蝶果屬
白大鳳
山麻桿屬
紅背山麻桿
假奓包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