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論

剩餘價值論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者。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剩餘價值是指剝削勞動者所生產的新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占有的勞動”。 剩餘價值考察的是勞動過程當中的“價值增殖”。顯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決定了經濟現象領域中的價格和利潤增長運動。 關於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給出總的評論:“所有經濟學家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不是就剩餘價值的純粹形式,不是就剩餘價值本身,而是就利潤和地租這些特殊形式來考察剩餘價值。

基本信息

生產關係

資本矛盾

馬克思馬克思
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為了進行好的生產,首先要有一定量的貨幣,以便購買生產資料勞動力。資本最初總是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但貨幣本身並不就是資本。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貨幣與作為資本的貨幣是有區別的,這表現在簡單商品流通公式和資本流通公式的區別上。簡單商品流通公式即:W-G-W(W代表商品,G代表貨幣);資本流通公式即:G-W-G’。流通方式

這兩個流通公式的區別是:第一,流通形式不同。具體表現在買和賣的順序不同,即前者是為了買而賣,後者是為了賣而買;流通的起點和終點不同,即前者兩級都是商品,後者兩級都是貨幣;流通的媒介不同,即前都是貨幣,後者是商品。第二,流通內容不同。前者的實際內容是不同使用價值的交換;而後者的實際內容是價值增殖,因此,資本流通公式實際上是G-W-G'。第三,流通目的不同。前者是為了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後者的目的是為了取得更多的貨幣,在G-W-G'中,G'=G+△G,即預付的貨幣額加上一個增殖額,這個增殖額(△G)稱為剩餘價值(用字母m表示)。第四,流通的運動限度不同。前者在獲取使用價值時目的就達到了,流通過程就結束了,而後者的目的是獲取剩餘價值,這就決定它的運動是無止境的。
在簡單商品流通中,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貨幣,只是一般等價物,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係;而在資本流通中,作為資本的貨幣則能帶來剩餘價值,體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能否帶來剩餘價值。資本是能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流通方式G-W-G'最明顯地表明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動機,概括了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運動的共同本質,所以被稱為資本總公式
從形式上看,資本總公式價值規律存在著矛盾。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商品交換必須按照等價原則進行,流通中不可能產生價值增殖,但資本總公式呈現出來的卻是資本經過流通過程發生了價值增殖。這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關鍵就在於說明價值增殖的產生。

物流方式

首先,剩餘價值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有兩種情況:一是等價交換;二是不等價交換。如果是等價交換,顯然只是價值形式的變換;價值量是既定的,不會產生剩餘價值。如果是不等交換,買者與賣者身份是相對的,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交換雙方的價值總量在流通中並沒有增加。
其次,剩餘價值也不能離開流通而產生。因為離開流通領域,商品生產者就不能同其他商品所有者發生關係,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發生關係也就不能使價值得到實現和增殖。

剩餘價值既不能在流通中產生,又不能離開流通而產生,這就是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要在遵循等價交換原則的前提下說明剩餘價值的產生,就必須在資本的運動過程中找到一種特殊商品,它具有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能力。這種特殊商品就是勞動力。

勞動力商品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任何社會的勞動力都是社會生產的基本要素,沒有勞動力就不能進行社會生產。但勞動力只有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才成為商品。
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勞動者具有人身自由,擺脫了人身依附關係,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品來支配;第二,勞動者喪失一切生產資料和基本生活來源,除了自身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只有自己的勞動力能夠出賣。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這兩個條件,是在封建社會後期,農奴制度瓦解和手工業者分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商品價值

勞動力作為商品,也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因素。由於勞動力是特殊商品,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又具有不同於普通商品的特點。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可以歸結為維持和發展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維持勞動力自身生存所必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第二,勞動者繁衍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第三,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勞動力價值還包含著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的水平,受到勞動者所在國家的自然條件、歷史發展和文化水平的影響。同時,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會發生變化。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各種生活資料的價值不斷降低,從而使勞動力價值趨於下降;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維持勞動者和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和質量也在日益提高,從而使勞動力價值趨於提高。總之,在勞動力價值決定問題上,這兩個方面起著相反的作用,後一個方面是影響勞動力價值變化的主要因素。顯然,在一定時期,各國的勞動力價值是可以確定的。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力的支出,也就是勞動。勞動力商品的使用人真有與其他商品不同的特點。其他商品的使用價值在消費過程中逐漸消失,隨著使用價值的消失,價值也消失或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勞動力使用價值的消費過程就是勞動過程,勞動力的勞動過程能夠創造價值,不僅能夠創造自身的價值,而且能夠創造比它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個價值的差額就是剩餘價值。因此,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就在於它是價值的源泉。正因為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具有這樣特殊性,資本購買了勞動力商品以後,就可以實現價值增殖,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才得以解決。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理解資本的本質,首先它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其次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最後它不能是靜止,而是永不停止和不斷加快速度的運動。

生產過程

增殖過程

在任何社會形態中,勞動過程都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運用勞動資料作用於勞動對象,生產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是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過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於資本家購買了勞動力,勞動過程的一切要素歸資本家所有,因此,勞動過程是資本家消費他所購買的勞動力的過程。它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勞動者在資本家的監督和支配下勞動。第二,勞動者的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在資本主義勞動過程中,資本家讓勞動者生產某種使用價值,並不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資本家的目的是生產出比他預付資本的價值更大的價值,即生產剩餘價值。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不僅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同時也是價值形成過程價值增殖過程

價格增值

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點"就是勞動者補償勞動力自身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因此,價值形成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區別就在於:勞動者創造的新價值等於勞動力自身的價值,這就是價值形成過程;勞動者創造的新價值超過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就是價值增殖過程。資本家購買了勞動者一天的勞動力,也就獲得了一天的勞動使用權。如果把勞動者的勞動時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即必要勞動時間,另一部分是無償地為資本這勝產剩餘價值的時間即剩餘勞動時間,那么,勞動者在必要勞動時間中生產的是自身的價值,在剩餘勞動時間內生產的是剩餘價值。可見,剩餘價值就是僱傭勞動者在剩餘勞動時間內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剩餘價值直接體現了資本對僱傭勞動者的剝削關係,資本獲得了剩餘價值,也就實現了價值增殖的目的。

可變資本

不變資本是指以廠房機器原材料等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價值增殖。因為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的價值是隨著它的物質形態的改變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它的價值只是再現於新產品的價值之中。正是由於這部分資本的價值量不發生變化,所以把它稱為不變資本(用 c表示)。
可變資本是指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因為這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量的變化,即發生了價值增殖,所以把它稱為可變資本(用v表示)。
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重要意義在於:第一,進一步揭露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說明剩餘價值不是由不變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不變資本只是可變資本增殖的物質條件。可變資本之所以會發生價值量的變化,是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力作為可變資本的存在形式發生作用,即勞動創造的全部價值超過了勞動力價值。因此,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的唯一源泉。第二,這種區分為確定資本對僱傭勞動者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剩餘價值率反映了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如果用m'表示剩餘價值率,其公式就是:m'=m/v
在資本主義經濟現實中,資本的本質和剩餘價值的來源,被工資這一現象掩蓋了。資本家購買勞動力,勞動者為資本家勞動,資本家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和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成正比,勞動者勞動一天,得一天工資,勞動一個月,得一個月工資。這就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好像勞動者出賣給資本家的是勞動,而不是勞動力,工資似乎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而不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其實,在資本家同勞動者的買賣關係中,勞動者出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勞動不能成為商品,也沒有價值和價格。因此,資本主義工資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而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把勞動和勞動力區別開來是理解工資本質的關鍵。馬克思透過資本主義工資的現象形態,科學地揭示出工資的本質,即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從而為正確認識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之間的關係奠定了理論基礎。

生產剩餘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方法。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是指在僱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進行的剩餘價值生產。資本家之所以能採取延長工作日的方法來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是因為工作日是一個可變數,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內變動。但是,靠絕對地延長工作日來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是有很大局限的。因為工作日的延長限度既取決於勞動力的生理界限,又取決於社會和道德界限。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進行的剩餘價值生產。為了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必須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必須降低勞動力的價值。由於勞動力價值由維持勞動者及其家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所構成,並且這些生活資料的價值與生產它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就必須提高生活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生活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生活資料的價值就會降低,勞動力價值也會隨之下降,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便會縮短,剩餘勞動時間則相應延長,從而生產出相對剩餘價值。所以,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以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條件的。
在現實的經濟過程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總是從個別企業開始的。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直接動機,並不是降低勞動力價值,而是追求超額剩餘價值。個別企業採用新技術,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就可以縮減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但在銷售商品時,仍然按照社會價值出賣。個別資本家由於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使自己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獲得的這一部分剩餘價值,就叫做超額剩餘價值。超額剩餘價值是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差額。

企業價值

個別企業獲得超額剩餘價值是一種暫時的現象。因為在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的競爭中,其他企業也會採用新技術,一旦新技術被普遍採用,整個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都提高了,生產某一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減少,個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其他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差距消失了,超額剩餘價值也就消失了。這時,只有採用更先進技術的企業,才能獲得超額剩餘價值。追求超額剩餘價值,是個別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直接動機,而各個企業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競爭,使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勞動力價值也降低,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剩餘勞動時間相對延長,使所有企業都普遍獲得了相對剩餘價值。所以,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在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的。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聯繫在於:第一,從資本對僱傭勞動的關係來看,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不論是延長工作日,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結果都延長了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時間,提高了對勞動者的剝削程度,增加了剩餘價值的生產。第二,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是資本主義剝削的一般基礎,也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起點。因為任何資本主義生產,都必須把工作日絕對地延長到必要勞動時間之上,否則就不能生產剩餘價值。同時,只有以工作日分割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兩部分為出發點,才能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生產出相對剩餘價值。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區別主要在於物質技術基礎不同,以及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是與生產技術不變,或生產技術發展緩慢相適應的;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以生產技術的不斷變革為條件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所經歷的簡單協作階段,資本只能依靠延長勞動日進行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在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階段,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創造了條件;機器大工業出現以後,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意義越來越大。由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剩餘價值,因而只要能達到這一目的,資本家總是儘可能地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

生產要素

土地、設備、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在商品生產中的作用與勞動創造價值的關係
(1)、它們和具體勞動相結合,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實用價值
(2)、它們是人類勞動的載體,為抽象勞動形成價值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3)、它們自身並不能創造任何新的價值,只有人類的抽象勞動才是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

資本積累

簡單再生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雖然只是在原有規律上簡單重複進行的生產過程。但是,由於從連續性上來考察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可以消除僅從一次孤立的生產過程來考察而產生的一些假象,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首先,從再生產過程來看,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工資是由勞動者自己生產出來的。從一個孤立的生產過程來看,資本家是用自己的貨幣資本來購買勞動力的,這從現象上看似乎拿自己的資本給工人支付工資,是資本家養活了工人。但是,從再生產的角度來考察,情況就不是這樣。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工資是工人在上一次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因此,是工人自己養活了自己,而不是資本家養活了工人。再進一步看,工人所創造的新價值,不僅包含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價值,而且還包含了被資本家無償占有剩餘價值。所以,工人不僅養活了自己,還養活了資本家。

生產劃分

其次,從再生產過程來看,全部資本都是由工人生產出來的。從現象上看,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開始時,資本家所預付的貨幣資本,好象是與僱傭勞動無關的由原始積累形成的。但從再生產的角度來考察,可以看出資本家投入的全部預付資本,和可變資本一樣,是工人創造出來的,是由剩餘價值轉化而來的。
再次,從再生產過程來看,資本主義再生產又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從一個孤立的生產過程來看,工人的個人消費是同資本主義生產無關的個人行為。但是,從再生產過程來考察,工人的個人消費只是為資本再生產勞動力,把自己的勞動力不斷地出賣給資本家,使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不斷進行下去。所以,從再生產的角度考察,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不僅生產商品和剩餘價值,而且還不斷地再生產出資本家僱傭工人的社會條件,即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以上分析還說明,資本主義再生產不僅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而且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因而,資本主義再生產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

擴大和資本積累

如果資本家把一次生產過程中獲得的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那么,他的再生產過程只能是簡單再生產。如果不把剩餘價值全部消費掉,把其中的一部分作為追加的投資,去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料和僱傭更多的勞動力,那么,他的再生產過程就擴大再生產。
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或者說剩餘價值的資本化,就是資本積累。資本家之所以能夠實現擴大再生產,是因為進行了資本積累,是由兩方面的原因決定的:一方面是由於資本對剩餘價值的追求,決定了資本必須不斷地進行積累,才能擴大生產規模,達到獲取更多剩餘價值的目的。這是資本積累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市場競爭規律決定了資本家只有不斷地進行積累,才能保持自身的競爭力,不被其他資本所吞併。這是資本積累的外在壓力,是競爭規律作為外在的強制力量支配著資本家個人行為。

有機構成

資本的構成,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從物質形態上考察,資本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的,它們之間保持著一定的比例關係。這種比例關係是由各生產部門的特點、技術水平和技術裝備先進程度等因素決定的。一般地說,生產技術水平越高,單位勞動力所能夠推動的生產資料數量就越多。因而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比例關係直接反映了生產技術水平。這種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
從價值形態上考察,生產資料的價值表現為不變資本,勞動力的價值表現為可變資本。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
資本技術構成與資本價值構成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資本價值構成是以資本技術構成為基礎的,資本技術構成的變化會引起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而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又反映資本技術構成及其變化。這種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就叫做資本有機構成,用c:v來表示。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和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總是要不斷地改進技術,採用新的機器設備,提高生產的技術水平。這就會造成資本有機構成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又是以個別資本增大為前提的。個別資本的增大是通過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兩種形式來實現的。資本積聚就是個別資本通過剩餘價值的資本化而增大其規律的一種形式。通過這一形式來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在客觀上要受到剩餘價值量的限制。資本集中則是把分散的中小資本合併為大資本,它是通過大資本吞併中小資本或組織股份公司的方式來進行的。它可以在短期內迅速集中大量的資本。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進步,資本集中,特別是以股份公司形式來實現的資本集中,日益成為擴大個別資本規模的主要形式。

分配形式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

商品價值包括三個部分: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對資本家而言,他在生產該商品時所支付的費用是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兩部分,因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了資本家的生產成本,又稱成本價格(用k來表示)。這樣,商品的價值構成就由原煤來的W=c+v+m變成了現在的W=K+m或W=K+p,生產成本或成本價格是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轉化形式。生產成本掩蓋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剩餘價值由可變醬的產物變成了生產成本的增加額,模糊了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
生產成本形成後,從現象上看,剩餘價值不再表現為只是可變資本的產物,而是表現為生產成本的產物,並進一步表現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因為在資本家看來,那些未曾耗費的資本雖然不構成生產成本,但作為物質要素同樣參加了生產過程,因而是剩餘價值生產不可缺少的物質要素。當資本家不再把剩餘價值看成是可變資本的產物,而是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加額時,剩餘價值便轉化為利潤。利潤和剩餘價值本來是一個東西,所不同的是,剩餘價值是相對於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相對於全部預付資本而言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餘價值的現象形態或轉化形式。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後,進一步模糊了僱傭工人的勞動是其唯的源泉的關係。
隨著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也轉化為利潤率(用p'來表示)。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但是,無論從量上來看,還是從質上來講,利潤率與剩餘價值率都存在著差別。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如果假定不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一次轉移到產品中去,那么,c+v也就等於預付總資本(用C來表示)。因此,利潤率可以用公式表示為:p'= 或 。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區別是:第一,所表示的關係不同,剩餘價值率表示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利潤率表示預付總資本的增殖程度;第二,量上的差別,由於預付總資本在量上總是大於可變資本,因而利潤率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
利潤率是資本增殖程度的標誌,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出發點。資本家經營企業和生產商品的目的就是以儘可能少的預付資本取得儘可能多的利潤,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率。利潤率的高低取決於以下主要因素:
一是剩餘價值率的高低。二是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三是不變資本的節省。四是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如果各生產部門的剩餘價值率一致,資本有機構成的不同,就會導致各生產部門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也不相同,從而具有不同的利潤率水平。那些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由於可變資本比重相對較小,創造的剩餘價值量也就較少,這一部門的利潤率也就低。而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由於其可變資本比得相對較高,可以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其利潤就會高一些。也就是說,同量的資本,由於投在不同的生產部門就有不同的利潤率,從而獲得數量不等的利潤。對資本家來說,他要求同量的資本獲得等量利潤,這就要求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
平均利潤的形成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部門之間的競爭是指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家為爭奪有利的投姿場所而展開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使各個部門之間原本不一致的利潤率趨於一致,從而形成平均利潤率。因此,部門之間的競爭過程就是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平均利潤率是通過資本在部門之間轉移的方式形成的。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就會把資本從利潤率低的部門撤出,轉移到利潤率高的部門。通過資本的轉移,那些利潤率最高的部門,資本數量增加,生產規模擴大;那些利潤率低的部門,資本數量減少,生產規模縮小。這種資本的轉移和投入,會引起各部門供求關係及商品價格的變動,在市場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率高的那些商品供給增加,會導致供過於求,從而商品價格下降,利潤率也隨之下降;而利潤率低的部門情況正好相反,由於資枵的向外轉移,商品供給減少,會導致供不應求,從而商品價格上來,利潤率也隨之上升。資本的這種轉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變動,一直要持續到各部門的利潤率大致相等時才會停止。因此,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各個生產部門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即剩餘價值總量與社會總資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
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反映了各生產部門資本家重新瓜分剩餘價值的過程。各個生產部門的資本家按照平均利潤率所獲得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平均利潤形成後,等量資本取得等量利潤,似乎利潤量完全取決於資本量,利潤完全是資本的產物。這就完全歪曲了利潤的本質和來源。馬克思的平均利潤學說,說明平均利潤仍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平均利潤只是各部門資本家通過部門間的競爭,對僱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重新分配的結果。
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由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構成的。因此,生產價格的形成,實際上是商品價值中的剩餘價值部分在不同生產部門進行平均分配的結果。
生產價格形成後,商品價格開始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但這並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只不過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變化。生產價格與價值之間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但這種背離並不意味著生產價格脫離了價值,相反,它是以價值為基礎的,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從個別部門看,資本家所獲得的平均利潤可能與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有量的差異;但從全社會來看,被資本家階級所占有的全部平均利潤的總和等於全部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的總額。第二,從個別部門看,價值與生產價值在量上有差異;但從全社會來看,生產價格總額等於價值總量。第三,生產價格的變動,最終取決於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商品價值量就降低,從而生產價格也會下降。

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商業資本是指流通領域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獲取剩餘價值為目的職能資本。它是從商業資本中分離出來,獨立地在流通領域中發揮作用的資本。商業資本作為職能資本,其職能是通過商品的買賣,實現商品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商業利潤是商業資本家投資於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從表面上來看,商業利潤是商品銷售價格商於商品購買價格的差額。但商業利潤的真正來源是產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剩餘價值。由於商業資本家承擔了產業資本家的部分職能,因此產業資本家不能占有全部的剩餘價值,而必須把剩餘價值的一部分讓渡給商業資本家。同時,商業資本家專門從事商業活動,可以使產業資本家節省流通費用,增加生產資本,帶來更多的剩餘價值,這比產業資本家自己經營商業更為有利。因此,產業資本家也願意讓渡一部分剩餘價值給商業資本家。產業資本家讓渡利潤的方法就是將商品按低於生產價格的價格出售給商業資本家。然後,商業資本家再按照商品的生產價格把商品銷售出去,獲得商業利潤。由此可見,商業利潤在實質上不過是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

借貸資本和利息

借貸資本是借貸資本家為了獲取利息而暫時借給職能資本家(包括工業資本家、農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等)使用的貨幣資本。借貸資本是從職能資本的運動中游離出來的閒置貨幣資本轉化而來的特殊資本形式。借貸資本不是職能資本,它主要來源於產業資本在循環和周轉過程中暫時閒置的化幣資本。擁有貨幣資本的資本家把這些資本貸給急需資本的職能資本家使用,這樣,在資本家之間就發生了借貸關係,貨幣資本轉化為借貨資本。
貨幣資本所有者將其閒置的貨幣資本貸放出去是有條件的,它要規定償還期限,還要獲取報酬。利息就是借貸資本家由於讓渡資本使用權而取得的報酬,是職能資本家因借入貨幣資本而讓渡給資本家的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此,利息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息的真正來源是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借貨資本家憑藉對資本的所有權參與對剩餘價值的瓜分,占有了僱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借貸資本家獲取的利息大小,是按預先確定的利息率進行計算的。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與借貸資本量之間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因為利息是平均利潤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不能超過平均利潤率。在一般情況下,利息率總是在零到平均利潤率之間擺動。在平均利潤率一定的情況下,利息率的高低取決於借貸資本的供求狀況。

銀行資本和銀行利

銀行是專門經營貨幣資本、充當借貨關係中介的企業。銀行資本是由銀行資本家的自有資本和通過各種途徑籌集到的貨幣資本構成的,其中主要是銀行吸收的存款。銀行資本家投資於銀行業,目的也是為了獲取利潤。資本家經營銀行所獲得的利潤叫銀行利潤。銀行利潤是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的差額,再扣除經營銀行業務的費用後形成的。銀行利潤在量上相當於銀行資本家自有資本所獲得的平均利潤。銀行利潤來源於職能資本家支付的貸款利息的一部分,實質上是產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剩餘價值。所以,銀行利潤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它反映了銀行資本家憑藉銀行雇員的剩餘勞動占有產業部門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餘價值的關係。

土地所有權和地租

資本主義地租是農業資本家為取得土地經營權而交給土地所有者的由農業僱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它是資本主義土地所有者憑藉其土地所有僅取得的一種收入,是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是農業資本家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它體現了農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餘價值、共同剝削農業僱傭勞動者的經濟關係。
資本主義地租根據其產生的原因和條件不同,分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
級差地租是指由於租種不同等級的土地而交納的地租。級差地租由於形成條件的不同分為兩種形態:級差地租I是由於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離市場遠近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級差地租Ⅱ是由於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造成勞動生產率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土地經營權的壟斷是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級差地租的源泉是優等地和中等地的農業僱傭工人創造的超額剩餘價值。
絕對地租是由於土地私有權的壟斷,租種包括劣等地在內的任何土地,都必須向土地所有者交納的地租。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由於這一條件,農產品的價值就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由此產生的超額利潤,由農業資本家交給土地所有者,便形成了絕對地租。絕對地租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股份資本和股息

股份公司是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合資經營的企業,現代已開發國家的大中型企業,基本都是股份制企業。股份公司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信用制度的發展而產生的。它對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利於快速聚集資本和最佳化投資結構,其次它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提高企業經濟運營效率,最後它有利於企業財產的完整和穩定。
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資入股並取得股息收入的憑證,其特點在於不返還性、流動性和風險性。
股票價格=股息/ 利息率

土地價格

土地價格是土地經濟作用的反映,是土地權利和預期收益的購買價格,即地租的資本化。
土地價格= 地租 / 利息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