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操作

分批操作是股市操作中的一個術語,就是根據股價波動狀況,不把資金集中在一個價位、一個時間點上,而是分為不同的批量,在不同的價位和時間點上分批買入或賣出。 分批操作是股市投資的最基本方法。

簡介

原因

股市永遠波動。波動是機遇同時也帶來風險。

定義

分批操作是股市投資的最基本方法。

本質

順應股價波動規律,求得穩健平均利潤。

評價

有一種有些極端的說法:只買一種股票不是投資,而是賭博;一次性滿倉也不是投資,同樣是賭博。由這個評價,亦可見分批操作的重要性 。

內容

分批操作的資金分配,首先體現投資者的戰略意圖。許多穩健的投資者追求長線、中線和短線的資金組合,比如:50%資金做長線,25%資金做中線,25%資金做短線。資金分配的基本框架就要體現這種組合的要求。由此,形成了分批操作的戰略格局。

分批操作具體運作,取決於對風險收益的機率評估。這種評估,通常比較綜合,比較複雜。有一種觀點認為,就預期收益率而言,短線超過10%、中線超過30%、長線超過50%是基本要求;就預期收益率的勝算機率而言,短線超過70%、中線超過80%、長線超過90%才能開始批量介入;如果短線的勝算機率超過80%,或中線的勝算機率超過90%,則應該在原來基礎上加重倉位。這種觀點僅可做參考,每個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決定。

分批操作的理想狀態是針對目標股的全方位操作。投資者對目標股的挑選會非常精心,研究會比較透徹。如果選定了長期投資的目標股,最好同時對它進行中線和短線操作,這樣,既不錯過企業成長的機會,也不錯過市場波動的機會。操作中如果偶有閃失,也可在長線、中線和短線的資金分配上做靈活的調節。只要選到了好的目標股,只要對主趨勢的判斷沒有差錯,這種組合式操作是穩健獲利的有效途徑。

分批操作的具體實施,有兩個要點需特別注意。一個是在價位上要拉開檔次,價位和價位之間要有一定距離。不拉開檔次,分批操作有太大意義。另一個是要有批量,或者說要控制批量。分批操作,並不意味著分批越多越好,並不是聽任資金在不同價位上漫無目標地波動。操作的前提,是對公司投資價值或市場趨勢有了清晰的看法,這樣,出手就應該有一定的批量,而不是只買賣一點點。通常情況下,將資金分為三到四個大的批量可能比較合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