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變

分別變:唯識學用語。指由心、心所的作意力而變現之境。

簡介

如《成唯識論》卷二雲(大正31·11a)︰‘有漏識變略有二種︰(一)隨因緣勢力故變,(二)隨分別勢力故變。初必有用,後但為境。’對此,《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釋雲(大正43·326b)︰

特徵

‘謂作意生心,是籌度心,即六、七識。隨自分別作意生故。由此六、七緣無等時,影像相分無有實體。未必有用。亦非由說分別故變境體定無,亦緣有故。(中略)若能緣心不任運起,雖任運起而無勝力,所變之相非實種生名分別變。’

亦即在八識中,第八識及前五識及五俱意識所緣之境,是依因緣任運而生,皆有實用,故以之為因緣變,而第七識及第六獨頭意識之境是依分別作意力而生,非從實種子而生,如鏡中火只是影像並無實用,故稱之為分別變;又,與第八識相應的觸等心所之境任運而起,然由於系假種所生而無殊勝力,故亦攝於分別變。

此外,《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謂,三類境中,獨影與帶質之一部分是分別變。亦即性境是因緣而生,有實用,故為因緣變,獨影境是獨頭意識所變,與能緣之見分皆由同一種所生,如龜毛兔角等只有影像而無本質;在帶質境中,如因中第七識所緣之第八識有其本質,故為見相別種,然其妄計之我相是由能緣之心而生,即與見相同種,故攝於分別變。

[參考資料]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三;《成唯識論演秘》卷三(本);《成唯識論同學鈔》卷二之五;《百法問答抄》卷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