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位

出血位

出血位(實際為“初削”)指印刷時為保留畫面有效內容預留出的方便裁切的部分。是一個常用的印刷術語,印刷中的出血是指加大產品外尺寸的圖案,在裁切位加一些圖案的延伸,專門給各生產工序在其工藝公差範圍內使用,以避免裁切後的成品露白邊或裁到內容。在製做的時候我們就分為設計尺寸和成品尺寸,設計尺寸總是比成品尺寸大,大出來的邊是要在印刷後裁切掉的,這個要印出來並裁切掉的部分就稱為出血或出血位。

簡介

英文表達

出血位: bleed

不出血: non-bleed

舉例

製圖時印刷商會要求設計師,製圖的尺寸比要求尺寸的多出幾毫米。但這幾毫米,可能會在印完裁切時被裁切掉,這cdr出菲林\印刷\等等方面都需做出血位,比如說你做一幅有底色的圖10X10,那出血位應該就要12X12, 幾毫米就叫出血位,是為了印製好後裁切方便。

製作方法

出血位的常用製作方法為:實行的出血位的標準尺寸為:3mm。就是沿實際尺寸加大3mm的邊。這種‘邊’按尺寸內顏色的自然擴大就最為理想。

出血位統一為3MM有幾個好處,1、就是製作出來的稿件,不用設計者親自去印刷廠告訴他們該如何如何裁切。(當然最準確判斷實際形狀的,是按稿件中的裁切標記)2.就是在印刷廠拼版印刷時,最大利用紙張的使用尺寸。

2、以A4 297X210例舉計算出血位的方法.加出血位時不是單純的加一個邊,是四個邊都要加

210*297=[210+(2*3)]*[297+(2*3)]=216*303,

要注意邊上切掉3MM後會不會把文字或重要的圖片也切了,所以要把那些文字和重要的圖片略靠裡邊6MM,這樣就不怕切3MM了

注意事項

一、字型問題

①某些字型庫描述方法不同,筆畫交疊部分輸出後會出透疊,要小心!

②包含中英文特殊字元的段落文本容易出問題,如“■,@,★,○”等。

③使用新標準的 GBK 字型檔來解決偏僻字丟失的問題。

設計稿出血位示意圖 設計稿出血位示意圖

④筆畫太細的字型,最好不要使用多於3色的混疊,如(C10M30 Y80)等,同理,也不適用於深色底反白色字 。避免不了的狀況下,需要給反白字勾邊,適用底色近似色或者某一印刷單色(通常是黑K)。

二、漸變的問題

①常見的問題是這樣:如 紅色→黑色 的漸變, 設定錯誤: (M100→K100)中間會很難看!

正確的設定應該是這樣:(M100 → M100 K100)仔細分析一下就明白了,其他情況類推。

②透明漸變,是適用於網路圖形的辦法,灰度圖也可,但完稿輸出不可以,因為其空間混合模式為RGB,螢幕混合色彩同印刷CMYK差異太大,切切注意。

③黑色部分的漸變不要太低階,如 5% 黑色,由於輸出時有黑色疊印選項,低於10%的黑色通常使用的替代而不是疊印,導致出問題,同樣,使用純淺色黑也要小心。

三、圖片問題

①關於psd檔案,有一點注意,就是你導入它後不要再做任何“破壞性操作”,比如:鏇轉,鏡像,傾斜等,由於它的透明蒙版的關係,輸出後會產生破碎圖。

②還是蒙版,在coreldraw中使用也要小心些,必要時候還不如採取“置入容器”方法比較保險。

③解析度和重新取樣

不要在corel中做這個,“轉換為點陣圖” 的確方便,但損失的是色彩還原,要專業點,在ps中做好拿來。

④色彩模式

所有圖片必須是 cmyk或者灰度和單色模式的jpg、tiff、bmp、png等點陣圖,否則不能輸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