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葉出血

腦葉出血

腦葉出血系指腦實質內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疾病概述

腦葉出血腦葉出血
高血壓動脈硬化是腦葉出血的主要因素,還可由先天性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腦瘤血液病、感染、藥物、外傷中毒等所致。表現意識障礙。頭痛以病灶側為重;嘔吐多見,多為噴射性,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多數為咖啡色,呃逆也相當多見。去大腦性強直抽搐。病人一般呼吸較快,病情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惡化時轉為快而不規則,或呈潮式呼吸,嘆息樣呼吸,雙吸氣等。血壓高低不穩。出血後出現高熱。腦膜刺激征。

症狀體徵

常出現頭痛、嘔吐、失語症、視野異常及腦膜刺激征癲癇發作較常見,昏迷較少見。頂葉出血最常見,可見偏深感覺障礙、空間構象障礙;額葉可見偏癱Broca失語摸索等;顳葉可見Wernicke失語精神症狀;枕葉出現對側偏盲

疾病病因

常由腦動靜脈畸形Moyamoya病、血管澱粉樣變性腫瘤等所致。

診斷檢查

(一)輔助檢查
1、CT檢查
臨床疑診腦出血時首選CT檢查,可顯示圓形或卵圓形均勻高密度血腫,邊界清楚,並可確定血腫部位、大小、形態,以及是否破入腦室、血腫周圍水腫帶和占位效應等;如腦室大量積血可見高密度鑄型,腦室擴張。1周后血腫周圍可見環形增強,血腫吸收後變為低密度或囊性變。CT動態觀察可發現進展型腦出血。
2、MRI檢查
可發現CT不能確定的腦幹或小腦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認的腦出血區別陳舊性腦出血腦梗死,顯示血管畸形流空現象。可根據血腫信號的動態變化(受血腫內紅血蛋白變化的影響)判斷出血時間。

①超急性期(0-2h):血腫為T1、T2高信號,與腦梗死不易區別;

②急性期(2-48h):為T1等信號、T2低信號;

③亞急性期(3d-3w):T1、T2均呈高信號;

④慢性期(>3w):呈T1低信號、T2高信號。
3、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 可檢出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Moyamoya病血管炎等。
4、腦脊液檢查
只在無CT檢查條件且臨床無明顯顱內壓增高表現時進行,之可發現腦壓增高,CSF呈洗肉水樣。須注意腦腦疝風險,疑診小腦出血不主張腰穿。
(二)診斷及鑑別診斷
1、診斷: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病,迅速出現偏癱失語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症狀,以及嚴重頭痛、嘔吐及意識障礙等,常高度提示腦出血可能,CT無檢查可以確診。
2、鑑別診斷:
(1)高血壓性殼核丘腦及腦葉出血須與腦梗死、特別是腦栓塞後出血鑑別。CT檢查可明確識別病變。小腦出血可酷似腦幹小腦梗死MRI可以確診。

(2)外傷性腦出血是閉合性頭部外傷所致,發生於受衝擊顱骨下或對沖部位,外傷史可提供診斷線索,常見於額極及顳極,CT可顯示血腫。

(3)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原發性或轉移性腦腫瘤可引起腦出血,腦卒中常表現慢性病程突然加重。血液病如血友病(Ⅷ因子缺乏)、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癲和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等,以及抗凝、溶拴治療引起出血有相應病史或治療史;CT、MRI、MRA及DSA可確診。腦澱粉樣血管病是腦出血的罕見病因,常見於老年人(平均70歲),血壓可正常,典型為多灶性腦葉出血,可有家族性病例。

(4)突然發病、迅速陷入昏迷的腦出血患者須與全身性中毒(酒精、藥物、一氧化碳)及代謝性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肝性昏迷尿毒症)昏迷鑑別,病史、新管實驗室檢查和頭部CT檢查可提供診斷線索。腦出血通常在短時間內停止,一般不復發。預後與出血量、部位、病因及全身狀況有關,腦幹、丘腦及大量腦室出血預後差。血腫與周圍鬧水腫聯合占位效應可導致腦疝和致命性預後。腦出血病死率較高,約半數病例死於病後2日內;部分患者可生活自理或恢復工作。

治療方案

積極合理的治療可挽救患者生命、減少神經功能殘疾程度和降低復發率。
1、內科治療
患者臥床,保持安靜。重症須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注意瞳孔和意識變化。保持呼吸道通常,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西藥時吸氧,動脈血氧保護度維持在90%以上。加強護理,保持肢體功能位。意識障礙和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時,之後放置胃管。
(1)血壓緊急處理。急性腦出血時血壓升高是顱內壓增高情況下保持正常腦血流的腦血管自動調節機制,套用降壓藥仍有爭議,降壓可影響腦血流量,導致低灌注或腦梗死,但持續高血壓可使腦水腫惡化。舒張壓降至約100mmHg水平是合理的,但須非常小心,分支個體對降壓藥異常敏感。急性期後可常規用藥控制血壓。
(2)控制血管源性腦水腫:腦出血後48小時水腫達到高峰,維持3-5日或更長時間後逐漸消退。腦水腫可使顱內壓(ICP)增高和導致腦疝,是腦葉出血主要死因。常用皮質類固醇減輕腦出血後水腫和降低ICP,但有效證據不充分;脫水藥只有短暫作用,常用20%甘露醇、10%複方甘油利尿藥速尿等;或用10%血漿白蛋白
(3)高血壓性腦出血部位發生再出血不常見,通常無須用抗纖維蛋白溶解藥,如需給藥可早期(6ml,血腫破入第四腦室腦池受壓消失,出現腦幹受壓症狀或急性阻塞性腦積水徵象者;

③重症腦室出血導致梗阻性腦積水;

④腦葉出血,特別是AVM所致和占位效應明顯者。
(2)手術禁忌症:腦幹出血大腦深部出血澱粉樣血管病導致腦葉出血不宜手術治療。多數腦深部出血病例可破入腦室而自發性減壓,且手術會造成正常腦組織破壞。
(3)常用手術方法是:

①小腦減壓術:是高血壓性小腦出血最重要的外科治療,可挽救生命和逆轉神經功能缺損,病程早期病人處於清醒狀態時手術效果好;

②開顱血腫清除術:占位效應引起中線結構移位和初期腦疝時外科治療可能有效;

③鑽孔擴大骨傳血腫清除術;

④鑽孔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

⑤腦室出血腦室引流術。
3、康復治療
腦出血患者病情穩定後宜儘早進行康復治療,對神經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有益。如患者出現抑鬱情緒,可及時給予藥物(如氯西汀)治療和心理支持。

用藥安全

腦葉出血腦葉出血

1、限制總熱量,控制體重在標準或接近標準體重範圍。

2、減少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攝入量,儘量少吃或不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以及動物內臟

3、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等,儘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點等。

4、每日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的12%-15%,並包含一定量的優質蛋白乳類蛋類瘦肉大豆等)。

5、應適當補充維生素C尼克酸維生素PP)、維生素B6維生素E,還應注意微量元素等的攝入。

6、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攝入量每日控制在4克左右。

7、避免復發的誘發因素,情緒激動、過度勞累、氣候變化、菸酒刺激等,是誘發腦血管病的外部因素,要注意避免。應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可過度勞累。並要注意氣候劇變等客觀環境的影響。

8、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開展適當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9、要保持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使血壓突然升高,而發生腦血管病。因此,血壓偏高或有腦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秘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