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舌

冰舌

指山嶽冰川從曲雪盆流出的舌狀冰體。冰舌區是冰川作用最活躍的地段,大部分也是冰川的消融區。冰舌的最前端部分也稱為冰川末端。冰面常發育冰面流水、冰裂隙等。冰舌前端有陡峭的冰崖。其下方有冰洞,湧出大量的冰川水。

簡介

冰舌冰舌

冰舌(glaciertongue)是冰河或山谷冰川的延伸部分,呈舌狀,常常會伸入海洋或者湖泊中。

冰舌區是冰川作用最活躍的地段,也是冰川的消融區。冰舌的最前端部分也稱為冰川末端。表面常有冰面流水,冰裂隙,冰內還能形成冰洞、冰鍾乳冰下河,其前端常因冰雪補給和消融對比的變化而變化,發生冰川的進退。

形成原因

冰舌是由冰川的冰川冰沿著地表或冰面向雪線以下緩慢移動而形成的。在南極,冰舌的形成過程中藉助了洋流風力的變化。

冰舌的長度、寬度大小差異很大,由冰川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決定。一般認為,冰會流動,就像玻璃會流動一樣,但速度比較慢,所以會形成舌狀物。

生物資源

南極洲冰舌的衛星圖像顯示,在冰舌附近有高等浮游植物存在,也有報告稱目標到鯨魚所在附近海區出現。這一情況說明這裡可能吸引了眾多海洋生物來此安家落戶。當冰雪消融之際,從冰舌附近流入海洋的淡水會促進藻類生長,吸引磷蝦;這些依次水會影響到海豹企鵝和會吃小海藻的鯨魚。

著名冰舌

在世界各地都有冰舌現象的發生:如格陵蘭島的奧登冰塊,北冰洋的德里加爾斯基柵欄,都屬於大型海上冰舌,但成因各不相同。

南極西部巨大冰舌

南極洲的埃里斯伯冰舌。南極洲的埃里斯伯冰舌

2008年,科學家南極洲發現一塊巨大的海上“冰舌”。這塊浮冰位於南極洲西部冰架上,以每秒三厘米的向外擴展,僅僅幾周時間便能長出幾百公里。衛星圖像顯示:這塊“冰舌”在2002年5月的長度為800公里,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研究顯示,在大多數年份里,它都在南極洲冬季時間裡生長得最快。2008年冬季後期,冰舌的岸邊冰線變得模糊不清,然而在一月左右最後消融之前,隨著周邊冰層的後退它又再次顯現出來。
由於南極洲繞極海流在此處突然北後轉變,使得大陸周邊的冰層被攜帶入海。繞極海流通常都是環繞南極洲流動的,但是在東經85度附近它的流向轉為離開大陸,並在這裡與海底克古倫高地相碰撞,而這一海區正是冰舌形成的區域。另外,風向可能也是促成冰舌生成及決定其歷年來擴張速度的規模的因素之一。

南極埃里斯伯冰舌

南極洲埃里斯伯(Erebus)冰舌是南極冰川前端像鋸一樣的突出部分。埃里斯伯冰舌長達7英里(11.2公里),高33英尺(10米)。從埃里斯伯山上快速滑落進麥克默多灣(McMurdoSound)。在夏季,麥克默多灣其餘海冰融化,而冰舌卻依然不化,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了這一奇特的景觀。

盤點相關冰川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