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宮

冬宮

冬宮(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出典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最早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

基本信息

歷史

冬宮冬宮

冬宮 (Winter Palace) 座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冬宮初建於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

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宮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

19世紀中葉,當時的俄國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聖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築物,除教堂外,都要低於冬宮。冬宮面向涅瓦河,中央稍為突出,有3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氣勢雄偉。宮內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璜;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色彩繽紛,氣派堂皇。十八世紀下半葉,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二世在位時,曾下令撥出一部分房子用來收藏世界著名藝術珍品,並把這些房子稱作“埃爾米達日”(隱宮),後來隨著收藏品不斷增多,於1764至1789年間又先後建了小埃爾米達日和大埃爾米達日。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十月革命後,1922年蘇聯成立了國立埃爾米達日博物館。冬宮成為該博物館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槍殺前往冬宮請願民眾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發生在冬宮前面的廣場上。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參加十月革命的起義民眾攻下冬宮,在這裡逮捕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各部部長,這座昔日皇宮回到人民手中。

現在的冬宮一般被稱為艾爾米塔什國立美術館,它和中國故宮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以古文字學研究和歐洲繪畫藝術品聞名世界。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第二個是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

根據前蘇聯和中共官方的宣傳:晚上在阿芙樂爾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生了激烈的武裝衝突。而蘇聯解體之後研究資料表明,當晚在冬宮附近並未發生武裝衝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群的衝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宮的防衛長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開了冬宮大門,並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彈(沒有彈頭)。起義當晚,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於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十八世紀下半葉,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二世在位時,曾下令撥出一部分房子用來收藏世界著名藝術珍品,並把這些房子稱作“埃爾米達日”(隱宮),後來隨著收藏品不斷增多,於1764至1789年間又先後建了小埃爾米達日和大埃爾米達日。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

簡介

冬宮(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冬宮(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
冬宮是昔日沙皇皇宮,現為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該宮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初建於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遭到破壞,戰後修復。

這是一座三層樓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最初冬宮共有1050個房間,117個階梯,1886扇門,1945個窗戶,飛檐總長近2公里。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

面向宮殿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了2噸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種貴重木材。御座大廳(又稱喬治大廳)的御座背後,有用4.5萬顆彩石鑲嵌成的一幅地圖。

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占據。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起義民眾攻下了冬宮。十月革命後,1922年成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

艾爾米塔什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伯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什(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為了彰顯權勢,葉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間(1762-1796),不斷大量的收購擁藏各種類別的藝術品,包括1萬6000枚的硬幣與紀念章。她在位的頭十年便購置了約2000幅畫。她的圖書館裡的3萬8000冊書籍則反映了她嚴肅的閱讀生涯——她讀伏爾泰,也讀盧梭作品,並與伏爾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後者於1778年逝世為止。凱特琳過後將他7000冊的藏書買下來。隨著收藏品的增多,從1764至1789年先後建造了小艾爾米塔什和大艾爾米塔什。現在博物館占有5座大樓,有從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萬件藝術品,包括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100多萬枚硬幣、獎章和紀念章以及22.4萬件實用藝術品。

冬宮冬宮廣場

東方藝術館擁有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展品16萬件其中有幾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紙莎草紙文獻、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紡織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銀器,以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國的文物。

遠東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和藝術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紀的珍稀絲綢和繡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畫的樣品,以及中國的瓷器、琺瑯、漆器、山水和仕女圖。包括3000幅的中國年畫及在泰國以外最多量的泰國雕塑。

西歐藝術館是最早設立的展館,占有120展廳,主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素描、雕塑。世界留傳至今的達文西的油畫總計不過十幅, 《戴花的聖母》《聖母麗達》 就陳列在這裡。拉斐爾的《科涅斯塔比勒聖母》和《聖家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品《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都是該館的珍品。

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陳列在20多個大廳里。艾爾米塔什的建築和內部裝飾頗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鑒人,藝術家具精緻耐用,各種寶石花瓶、鑲有寶石的落地燈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館的珍藏數量浩瀚,據說若想走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約350間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公里之長。

冬宮廣場的氣魄和規模令人吃驚,它的全部建築非常和諧。所有建築物,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建築師用不同風格建造的。為紀念戰勝拿破崙,在廣場中央樹立了一根亞歷山大紀念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 噸,用整塊花崗石製成,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頂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這是戰勝敵人的象徵。

館藏文物

富麗堂皇的冬宮富麗堂皇的冬宮
冬日的冬宮冬日的冬宮

十八世紀下半葉,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二世在位時,曾下令撥出一部分房子用來收藏世界著名藝術珍品,並把這些房子稱作“埃爾米達日”(隱宮),後來隨著收藏品不斷增多,於1764至1789年間又先後建了小埃爾米達日和大埃爾米達富麗堂皇的冬宮日。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

該館最早是葉卡特冬日的冬宮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伯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什(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為了彰顯權勢,葉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間(1762-1796),不斷大量的收購擁藏各種類別的藝術品,包括1萬6000枚的硬幣與紀念章。她在位的頭十年便購置了約2000幅畫。她的圖書館裡的3萬8000冊書籍則反映了她嚴肅的閱讀生涯——她讀伏爾泰,也讀盧梭作品,並與伏爾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後者於1778年逝世為止。凱特琳過後將他7000冊的藏書買下來。隨著收藏品的增多,從1764至1789年先後建造了小艾爾米塔什和大艾爾米塔什。現在博物館占有5座大樓,有從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萬件藝術品,包括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100多萬枚硬幣、獎章和紀念章以及22.4萬件實用藝術品。

東方藝術館擁有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展品16萬件其中有幾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紙莎草紙文獻、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紡織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銀器,以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國的文物。

遠東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和藝術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紀的珍稀絲綢和繡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畫的樣品,以及中國的瓷器、琺瑯、漆器、山水和仕女圖。包括3000幅的中國年畫及在泰國以外最多量的泰冬宮藏品:聖家族國雕塑。

西歐藝術館是最早設立的展館,占有120展廳,主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素描、雕塑。世界留傳至今的達文西的油畫總計不過十幅, 《戴花的聖母》 和 《聖母麗達》 就陳列在這裡。拉斐爾的《科涅斯塔比勒聖母》和《聖家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品《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都是該館的珍品。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陳列在20多個大廳里。艾爾米塔什的建築和內部裝飾頗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鑒人,藝術家具精緻耐用,各種寶石花瓶、鑲有寶石的落地燈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館的珍藏數量浩瀚,據說若想走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約350間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公里之長。

建築特點

冬宮是昔日沙皇皇宮,現為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該宮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巴托洛米奧·拉斯特雷利設計,是18世紀中葉俄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出典範。

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

冬宮面向涅瓦河,中央稍為突出,有3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氣勢雄偉。宮內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璜;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

2005年冬宮全景圖

冬宮2005年冬宮全景圖

IBM公司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經多年合作,利用強大的技術手段讓古老的藝術遺產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網際網路的巨大潛力,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舉世無雙的藝術珍寶帶給全世界。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爾·皮奧特洛夫斯基博士說:“我們很自豪地向冬宮的參觀者奉獻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項目,它不僅展示獨特的藝術珍藏和沙皇寢宮,而且是當今尖端的電腦技術和非凡的歷史藝術遺產相結合的典範。”

旅遊提示

冬宮冬宮

地址:宮殿濱河街34號。

交通:到涅夫斯基·普羅別克特捷運站下。

門票:外國遊客:350盧布/人,國內遊客100盧布/人,憑學生證50盧布/人。

開放時間:10:30-17:00,周一休息。

旅遊注意事項:博物館內允許拍照攝影,但是器材得購票,照相機250盧布/人,攝像機300盧布/人。

科技發展

2005年IBM公司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經多年合作,利用強大的技術手段讓古老的藝術遺產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網際網路的巨大潛力,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舉世無雙的藝術珍寶帶給全世界。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爾·皮奧特洛夫斯基博士說:“我們很自豪地向冬宮的參觀者奉獻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項目,它不僅展示獨特的藝術珍藏和沙皇寢宮,而且是當今尖端的電腦技術和非凡的歷史藝術遺產相結合的典範。”

美麗歐洲游(3)

歐洲是一個美麗而迷人的地方,那裡不但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最吸引人的還是那浪漫如歌的人文環境和風格各異的建築瑰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