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輕型巡洋艦(Aphrora Cruiser)建成於1903年,是俄羅斯聯邦文化遺產,也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象徵。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原屬俄羅斯帝國波羅的海艦隊的一艘裝甲巡洋艦。這艘傳奇的巡洋艦經歷了三次革命和四場戰爭,因參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而聞名於世。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現聖彼得堡)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接受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指示,占領尼古拉耶夫橋。7日晚9時45分,奉命開炮,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從此“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成為十月革命的象徵。該艦仍在俄羅斯海軍編制之列,艦上的博物館則隸屬於國防部文化局。2016年7月20日,傳奇巡洋艦“阿芙樂爾”號已經完成維修,回到了久違的聖彼得堡。

基本信息

裝備數據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1900年在聖彼得堡的海軍船廠下水,於1902年建成服役。艦長124米,艦寬17米,排水量6730噸,航速20節,裝備152毫米炮14門,75毫米炮24門,37毫米炮8門,魚雷發射管2具,艦員578名。“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古羅馬神話中是指司晨的女神。

服役歷史

1900年,“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在俄羅斯“新海軍上將”船廠下水時,俄國還在沙皇統治之下。
新生的“阿芙樂爾”號長124米、寬18米、排水量6731噸,修長的艦體被漆成黑色,只有3根巨大的煙囪是鮮亮的黃色。涇渭分明的顏色對比使“阿芙樂爾”號顯得格外醒目,艦上的水兵也因它的雄壯漂亮而驕傲異常。
然而,5年之後,水兵們引以為豪的“阿芙樂爾”號卻敗走麥城,經歷了它最鬱悶的時刻。
1905年5月,“阿芙樂爾”號跟隨羅熱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率領的俄羅斯聯合分艦隊進入對馬群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的對馬海峽。在此埋伏多時的日本艦隊突然殺出。
雙方於5月7日下午2時交上了火。12艘分別塗成黑色和灰藍色的巨大戰列艦兇惡地把持著主戰場,互相撕咬著、衝撞著,把巡洋艦們擠到了偏南一隅。在那裡,“阿芙樂爾”號全力發動艦上大大小小的40門火炮,率領同伴與日本的16艘巡洋艦打得不可開交。雖然在數量上處於下風,但“阿芙樂爾”號還勉強支撐得住,因為洶湧的波濤降低了日本巡洋艦炮彈的命中率。
入夜,遭到重創的俄國艦隊開始撤退。日本艦隊指揮官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命令魚雷艇追擊。一直無處插手的小艇終於等到了機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在漆黑的海面上尋找著獵物
“阿芙樂爾”號夥同其他兩艘軍艦總算突出了重圍,最後來到了馬尼拉,不料,卻被菲律賓人解除了武裝,扣留了整整一年,直到第二年才被允許返回遠在俄羅斯的母港喀琅施塔德。
大敗之後的“阿芙樂爾”號開始了長達10餘年的蟄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阿芙樂爾號在芬蘭灣執行巡邏任務。1916年因作戰受傷到船廠維修。1917年二月革命時,艦上水兵發動起義,參加推翻沙皇的鬥爭
波羅的海艦隊中第一艘升起革命旗幟的戰艦就是“阿芙樂爾”號。
1917年11月6日,夜幕剛剛降臨,“阿芙樂爾”號的政委A·B·別雷舍夫接到了彼得格勒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配合赤衛隊發動起義,奪取政權。
“阿芙樂爾”艦上的革命水兵的當務之急就是控制尼古拉耶夫橋,保障赤衛隊向市中心開進的道路暢通。很快,巡洋艦點火起錨,沿河道駛向大橋。因為俄軍防守薄弱,革命水兵們輕鬆取勝,占領了大橋。
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上午10時,“阿芙樂爾”號上的電台播發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向全世界宣布蘇維埃已經掌握了政權。
但是,俄軍仍然以冬宮為據點頑強抵抗。拿下冬宮成了革命成功的標誌。“阿芙樂爾”號的第二個任務就是:發出攻打冬宮的信號!
“當晚9時40分,別雷舍夫政委果斷命令:“艦艏炮,準備!”“喀嚓”一聲,152毫米口徑的空包彈被推入炮膛。大家默默地等待著最後的命令。偌大的軍艦一片寂靜。“放!”別雷舍夫的命令幾乎是喊出來的。
“轟!”“阿芙樂爾”號震天撼地的巨響劃破了黑暗。霎時,四周的大炮跟著一起怒吼。一顆顆炮彈在夜空中呼嘯。起義的隊伍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沖向冬宮。
“阿芙樂爾”號也不甘觀戰,開始用實彈向冬宮轟擊。巨大的宮殿顫抖起來。頃刻間,冬宮內一片火海……”
1924年列寧逝世。彼得格勒遂更名為列寧格勒以紀念這位偉人。
“阿芙樂爾”號仍隨波羅的海艦隊駐泊在此,只是略顯老邁的它不再執行戰鬥任務。從1923年起,“阿芙樂爾”號就被正式編入波羅的海艦隊的訓練艦支隊,成為培養指揮幹部的場所。但是,“阿芙樂爾”號的傳奇一生並未畫上句號。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悍然入侵蘇聯。9月9日,德“北方”集團軍群的幾十個師長驅直入,直指列寧格勒。蘇軍進行了殊死抵抗。波羅的海艦隊接到命令:全部艦炮集中火力支援列寧格勒重要地段的守衛部隊!就是在這場血與火的戰鬥中,老邁的“阿芙樂爾”號又一次續寫了它的輝煌。
此時的“阿芙樂爾”已經過於老化,艦炮的射程都有些夠不到敵人。不得已,才將艦上的主炮一門一門拆下,組成了一支共9門火炮的“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連”,把自己的陣地由水上移到列寧格勒城郊。“阿芙樂爾”號上,只留下一門艦炮和一個炮兵班自衛。
“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連”把陣地隱藏在森林背後,瞄準在泥濘中掙扎的德軍坦克,沉穩地戰鬥著。但獨自停泊在港口內的“阿芙樂爾”號卻因勢單力孤,無力抵擋德軍的狂轟濫炸,不得不自沉於港灣中。一代名艦自此淹沒在幽深的水下。激烈的交火過後,德軍喪失了進攻的能力和勇氣。列寧格勒仍然牢牢地掌握在蘇聯軍民手中。
轉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蘇聯大地上百廢待興。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艘革命的聖艦。從波羅的海平靜的水面下,“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彈痕累累的艦體被打撈出來,並進行了船體修復。
從1948年起,阿芙樂爾號作為“十月革命”的紀念艦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並成為海軍博物館供遊客參觀。是納希莫夫海軍學院的教學基地,1956年被改建為博物館。
1957年在艦上建立了海軍中央博物館分館。
1968年,蘇聯政府授予“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十月革命”勳章。
2008年4月4日抵達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北京奧運會火炬,於5日在該市進行接力傳遞。按照原定計畫,人類第一位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將持火炬跑步經過停泊在涅瓦河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2014年9月返廠維修,“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艦體在喀琅施塔得造船廠的船塢得到修復,吃水線上方的裂縫得到灌補,艦上安裝了全新的防火系統、信號系統和攝像系統。艦體重新噴漆,艦上裝飾也恢復了歷史原貌。維修總額與預算一致,大約為8.4億盧布(1美元約合63盧布)。
2016年7月16日,喀琅施塔得造船廠舉行“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結束維修出廠儀式。當晚21時,巡洋艦離開喀琅施塔得,由4艘拖船牽引,駛向聖彼得堡。涅瓦河上的三座開合橋開橋放行。
“阿芙樂爾”號在涅瓦河上行進時燈火通明,數千名聖彼得堡民眾在涅瓦河畔目睹了這艘富有傳奇色彩的巡洋艦歸來之程。7月20日,傳奇巡洋艦“阿芙樂爾”號已經完成維修,回到了久違的聖彼得堡。
7月31日,也就是俄羅斯海軍節當天,巡洋艦上舉行隆重的博物館重新開展儀式。8月3日,巡洋艦正式向遊客開放。

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

10:30-16:00,每周一、周五休息。

票價

成人票300盧布,兒童票100盧布。

地址

聖彼得堡彼得沿岸街。

交通

乘坐捷運到高爾基站下車,再轉有軌電車2、6、30、36到彼得羅夫斯基沿岸街站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